工作总结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桥梁,帮助我们保持前进的动力,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将着重强调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和成果,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1
2016年以来,我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卫生计生发展各个环节,统筹抓好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年初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综合医改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蓝绍敏书记和陆志鹏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泰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各项综合医改工作逐渐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成立了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制定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实施办法,加强了综合改革监测与评估。8月17日,张雷副省长在我市召开苏中三市医改工作座谈会,肯定了泰州的医改。靖江市、高港区等地先行先试,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9月8日,张雷副省长、王咏红主任赴靖江调研,肯定了靖江医改模式,期望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思路,成为全省典型、全国典范。
一是医药价格改革平稳运行。组织开展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调研,在前期测算各医院药品合理差价和汇总医疗服务工作量的基础上,对各参改医院具体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和调整幅度进行测算,我市参改医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率达70%左右。10月30日,启动了公立医院价格改革,目前7家公立医院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到位的有2家,财政补偿资金缺口为3719.59万元。其中市直医院2265.73万元,各区属医院合计1453.86万元。
二是新农合制度继续实施。2016年全市新农合参合人口296万人,参合率100%,人均筹资485元,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90元。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保持在75%以上,乡村两级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50%左右。以市为单位统一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20元,实际报销比例再提高10.3%。全面推开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总额预付、单病种、按床日支付等新农合混合支付方式改革,继续做好农村20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社区居民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出台了《泰州市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范围指导意见》,为分级诊疗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方案。分级诊疗全年上转12847例,下转12464例。要求副高以上职称晋升前必须到社区卫生中心工作,进一步调整专家到社区坐诊帮扶的时间,确保每周两个半天有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全年共安排4.03万人次。
四是基层机构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积极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示范化建设。以培育和扶植适合基层开展的特色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乡村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水平。确认15家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对验收合格的特色科室拟开展的特色专科手术和诊疗项目进行备案。在全市推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开始试点,高港区许庄街道孔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
五是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向二三级医院推广。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有效缓解群众用药需求。省级集中采购招标的第一批高值医用耗材已完成了价格谈判,与省入围价相比,市级价格谈判平均降幅2.11%。
六是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市本级、靖江市、姜堰区今年已建成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其它市区争取明年建成。全市23家二级以上医院his系统全覆盖,二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基本达到3级。市本级、靖江市、姜堰区基层机构与医院、公卫机构之间实现联通与共享。医院自建远程会诊系统9家,靖江市完成了区域影像、检验检查和远程会诊中心的建立。全市由泰州市政府牵头统一开展居民健康卡建设,将卫生、交通、城管、金融ic卡融合到“市民卡”中,先期对试点单位姜堰区发行市民卡。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市人民医院周山河新区医院、市中医院新院等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进度。新的泰州市口腔医院完成组建并挂牌,市妇幼保健院改制工作完成土地测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靖江市人民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建成三级医院(全省8所,我市占3所),我市成为苏中苏北地区第一家所辖县医院全部建成三级医院的地级市。稳步推进泰州妇女儿童医院改制,加快市急救中心和中心血站新区的建设,制订了《市中心血站和姜堰采血点的整合计划》和《关于姜堰区、兴化市采血点调整管理体制方案》。
(三)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完成。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和工作网络,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90万,建档率84%。全市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49万例、高血压患者55万例、糖尿病患者17万例,高血压、糖尿病人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8%、69%。65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到97%。全市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家,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家。
二是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在原有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基础上,成立了泰州市孕产妇、婴幼儿急救中心。开通了泰州卫生应急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和自救互救能力自愿者演示等相关培训。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全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市、区)建设现场会在靖江市召开。
三是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领跑全省。市卫生监督机构完成参公管理工作,组织参加全省第二届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取得全部4个单项中的3个第一,3名同志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2名同志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分别获得全国个人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在全国、全省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一份被国家卫计委综合监督局选为优秀案卷,一份获得省一等奖;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圆满完成国家公共场所控烟试点的全部工作;受国家卫生监督中心委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全国监督员网络培训课程的录制取得成功;完成全省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安卓版开发和试运行工作2个综合监督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并得到经费支持,市本级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综合监督专业论文7篇。市本级完成行政处罚案件78件,罚没款金额达到27.7万元;创新监管模式,市管相关管理相对人签订诚信承诺书200余份。采集和监测14类284份食品样品,总合格率94.4%,预计2016年食品污染物监测完成率达到省定计划的110%;食源性疾病监测完成1179份样品监测,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任务。承担了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的跟踪评价任务。参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充分考虑我市地方特色产品及食品产业发展等因素,广泛征求相关食品专家意见,深入靖江市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向省卫计委上报“肉脯”纳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建议书,大力扶持地方名优食品产业发展。
四是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全年免费为12.26万名农村妇女提供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完成2.9万对新婚夫妻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7.7%。大力推进母婴安康行动,继续实施基层助产机构产儿科队伍技能培训与产儿科标准化建设,完成妇幼信息系统一期项目。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成功率分别达到99.3%和97.9%;全市孕产妇死亡率2.7/10万、婴儿死亡率2.3‰,持续保持10年来较低水平。完成对88名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8.74%,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7.6%。
(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完善疟疾、结核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三位一体”新型防治模式,得到省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制定了《泰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医疗机构基于his系统实现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平稳。共完成查螺4355万平方米,灭螺180万平方米,明确了5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建立确证实验室1个。发现并规范治管活动性结核患者1536例,较去年同期下降9.6 %。
二是继续实施免疫规划强基工程。通过加强免疫规划队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健全落实相关制度,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的提档升级,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目前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标,今年新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6家,累计建成79家,另有15家目前已在建设中,累计建设率64%。常住儿童11种一类疫苗累计接种68万针次,各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
三是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不断规范。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市级精神病院建设,制定了《泰州市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方案》。提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截止目前,全市累计登记录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9万人,检出率4.1‰,在管患者1.7万人,管理率92%。
(五)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市爱卫会制定下发了《市爱卫会关于切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针对今年国家卫生城市暗访标准新变化,印发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暗访任务分解表》,进一步了落实责任,细化了绩效管理考核内容。目前,经与省爱卫办沟通了解,全国爱卫办暗访专家组已于10月上旬对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检查,总体情况良好。
二是抓好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工作。继续将农村改厕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截止9月底,全市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5.43座,完成年度任务91.2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合格率(枯水期)达97.86%,水质监测覆盖率100%。
三是深化健康促进和烟草烟雾危害控制工作。运用“健康社区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载体和平台,开展健康巡讲。姜堰区正式启动了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并邀请省专家专题召开培训会议。联合各部门开展了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检查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检查各类单位、公共场所1017家,下达整改意见书121份。
(六)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着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开展百名医学专家科研项目资助评审和合同签订工作。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建立覆盖城乡、院前院内结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修订完善了《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与管理办法》,开展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组织参观台湾亚东纪念医院,进行护理管理培训,接受当地先进的临床护理观摩和实践操作学习。加强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深入推动临床路径管理,截止10月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入组率50.3%,完成率83.6%,全市三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入组率52.8%,完成率95.7%。加强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开展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均有所好转。加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工作,对全市172家印鉴卡医疗机构全部实施了网上监控,实行省“电子印鉴卡”试点推进工作。
二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无假日门诊、专家全天门诊、延时门诊,开展电话、网上等多种专家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由一站式服务中心利用预约挂号信息平台统一管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全市1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以直连或托管的形式与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连接,三级公立医院专家门诊预约就诊率保持在85%以上。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完善市级重点联系医院督导制度、二级医院创优月报制度、二级医院检查考评制度等。截至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创优活动。其中,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达到100%,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医疗机构许可准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结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集中校验。认真做好医师资格认定、执业注册、资格考试等工作,今年我市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工作接受了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监督检查并获得好评。强化血液质量管理,目前共采血量完全满足我市的临床用血供应。
四是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定期召开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例会,联合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督导检查。大力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全市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机构477家,其中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17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454家;参加医疗风险互助金的医疗机构65家;参加医疗意外险的医疗机构131家,其中二级医院3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128家。
(七)中医工作稳步向前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指标实现两个百分之百:所有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立标准化中医科与中药房,所有村卫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100%培训配备中医药骨干医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年服务量958万人次,占本类机构医疗服务总量比例39.5%,较2012年提升8个百分点。建成省级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开通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2条。建成55家单位组建而成的泰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新建成基层中医馆20家。以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为主题,全面实施中医药人才“1131”培养工程。制订泰州市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方案,启动了全市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33名、继承人65名集中举行拜师仪式。完成省西医学习中医泰州研究生班报名、入学考试、100名学员的录取与培养基地准备工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立项19项。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2
一年来我校在市经济开发区社发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爱国卫生工作二十四字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经过全校师生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卫生面貌和绿化、美化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工作不断巩固,卫生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将我校20__年度巩固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把爱卫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爱卫工作领导小组,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配备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分析形势、查找不足、修定措施、解决问题,做到了爱卫工作有安排、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评比、有奖惩,确保了爱卫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有效地促进了爱卫工作顺利开展。
2.丰富教育形式内容,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我校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知识,在学校内设立了无烟会议室、无烟办公室,在醒目处张贴有卫生保洁宣传用语和标志,有效地培养了广大师生职工的文明卫生习惯。还通过开展“六讲”(讲科学、讲清洁、讲健康、讲秩序、讲整洁、讲文明)卫生活动,进行“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卫生活动周”等内容的教育,提高了我校师生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了文明公德意识,培养了文明素质。
3.完善卫生制度,严格落实责任。
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承包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门前三包》、《班级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制。工作中通过定岗、定人、定区域,坚持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每月检查评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打分并通报,年终纳入目标考核,有效杜绝了乱堆、乱倒、乱丢现象发生,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各项责任落在人头。
4.狠抓环境建设,塑造良好形象。
一年来,我校始终把“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塑好单位形象”摆在首位,在单位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校委会积极想办法,挤出足够的经费,定期购置厕所清洁剂、除垢王等卫生洁具,备有扫帚、拖帕、毛巾、垃圾桶等环卫设施,更换办公桌椅,改善工作环境;添购花木美化校园,绿化覆盖率30%;垃圾池,做到定期消毒,按时清运无积存。我校环境设施建设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总要求,在辖区内保持了我校良好的窗口形象。
5.狠抓除“四害”工作,预防传染病发生。
对除“四害”工作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消灭”的原则,及时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按照“五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在校内每年组织两次灭鼠防病活动,禁止使用各种剧毒药物,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春、秋两季度共购买毒饵8kg,使鼠密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确保了除“四害”工作落实,有效预防了传染病发生。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3
短暂的寒假过去了。伴着春天到来的脚步声,新的一学期又将开始,为了能做好下学期工作,特制定本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依据,根据太仓市妇幼保健所及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按照园务计划的具体工作要求与安排,严格执行《江苏省托幼机构保健合格评审细则》中的各项规定,着力提高全园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加大一日活动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力度。
耐心细致做好晨检工作,晨检做到:“一问”、“二摸”、“三看”、“四查”、“五记录”。写好“晨检反馈表”将有关晨检信息及时反馈到各班。严格把好传染病入园关,杜绝幼儿将危险物品带入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级和保健室做好患病幼儿的全日观察记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中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还要照顾到个别特殊幼儿,如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胆小怕事、活动量特大等。
每天确保两点一餐的合理供应,每周自制点心三次。让幼儿在整洁、愉快的环境中进餐,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吃尽饭菜的好习惯,鼓励幼儿添饭,照顾好体弱儿和肥胖儿的进食。饭后漱口、擦嘴,组织幼儿餐后散步。
午睡时,当班教师要加强午睡的组织和管理,确保120分钟的睡眠时间。幼儿午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注意每个角落、每张床铺、每个幼儿,对一些体弱生病的幼儿给以特殊的照顾和关怀。起床后,要注意孩子的衣着的整齐情况,同时应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各班要把好幼儿盥洗入厕关,教育幼儿不拥挤,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盥洗方法和习惯。
抓好离园关,离园前教师要加强安全卫生教育,让幼儿穿带好自己的衣物用品等,,师生间相互道别,老师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交到家长的手中做好交接工作。使每一位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平平安安回家,确保万无一失。
在作业和游戏中要动静兼顾,活动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保教并重,共同提高”的宗旨。
(二)认真做好各类消毒工作,严格控制多发病、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各保育员和清洁工各负其责搞好园内卫生,确保幼儿园内外环境无卫生死角。
幼儿常用物品的消毒工作按照下发给各班的“幼儿园常用物品消毒常规”和“幼儿园消毒制度”执行。保育员要使用好班级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等消毒用品。幼儿活动室、午睡室每周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时间为60分钟并有专人记录。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消毒之后做好开窗通风工作。
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院做好新入园幼儿的预防接种卡查验、登记、汇总和发放补种通知单等工作。随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幼儿患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消毒并报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三)加强膳食管理。
认真验收中心配送过来的幼儿食物用料,并做好登记、索证工作,确保食物新鲜,数量到位。
制定全面、合理、均衡的食谱,精心烹饪幼儿饭菜,确保加工质量,认真做好营养分析工作,按要求召开膳委会会义,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需求。
食堂做好饮食卫生工作,餐后饭菜做到48小时留样备查,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师生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做好幼儿伙食费的结退工作。
(四)重视健康检查。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橱窗、讲座等)。
加强对疾病矫治的管理,做到管理方法得当并有记录。
对体弱儿、肥胖儿在建立专案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期初、期末做好幼儿身高、体重、视力、龋齿的测试统计分析工作,了解幼儿生长发育动态以及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关措施。
确保新入园幼儿体检率达100%。
(五)强化安全保卫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系数,确保幼儿安全。
教师一切活动均以孩子为中心,“安全第一”警钟长鸣。按照学校安全工作十大方面方面定期进行检查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园内的事故隐患。
保安严把“大门”关,确保幼儿的安全。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各班要及时做好安全、健康教育记录。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或领导,妥善处理,并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尽力减少负面影响。.
利用橱窗和家长会等形式对幼家长进行幼儿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避免园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使用好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保健资料的积累及统计、分析工作,力求完整正确。为今后的工作积累资料,提供依据。
对有关数据做到及时上墙、上网公布。
按照《苏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评审-----资料索引》整理归档卫生保健资料。
四、具体月工作安排如下
二月份:
根据中心领导后勤工作的设想以及我园的园务计划精神,认真制定好本学期卫生保健计划和保育员培训计划。
做好新入园幼儿的体检、预防接种卡登记工作。
做好全园幼儿的身高、体重测量及评价工作。
筛出体弱儿及肥胖儿并做好建档工作。
进行安全检查,对全园电器、大型玩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各班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年级组制定出安全、体锻、及健康计划。
调整下发各班保育资料方面的表格。
加强对保育员一日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开展首次食堂及保育员业务培训。
划分保育员卫生包干区,进行每周一次的卫生检查和评比。
膳食委员会会议一次。
三月份:
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把好晨检关和消毒关,做好春季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清洗幼儿床上用品一次。
出好第二期《保健之窗》
对各班进行午餐、午睡、卫生检查。
教职工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进行第二次全园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做好幼儿营养食谱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检查点心、午餐提供、分发情况,及各班点心、午餐剩余情况。
邀请消防人员来园进行消防实地培训。
四月份:
做好防蝇灭蚊工作,加强食堂餐具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制度。
指导各班活动前后要注意给幼儿增减衣服,防止幼儿大量出汗,影响其身体健康。
加强日常检查,及时与保育员沟通,规范保育一日工作。
做好各种台帐和和卫生保健资料的上传工作。
指导肥胖儿、休弱儿合理饮食,并为他们做好身长体重的测量及评价工作。
抽查食品留样工作和仓管记录。
召开第二次膳委会会会议。
迎“五一”卫生大扫除。
五月份:
天气渐热,保育员要严格做好室内卫生及通风、牛奶插管等工作,防止细菌繁殖。
食堂要严格做好餐具消毒等工作,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儿保医生来园上课。
检查保育员一日工作情况。
出好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一些夏季防病知识。
抽查公共卫生、午睡室卫生和班级卫生情况。
六月份:
做好“六一”体检工作,及时做好体检分析工作。
做好期末幼儿视力的测量工作,及时做好数据统计汇总工作。
做好患病儿童的疾病矫治工作,加强家园联系。
加强安全教育,对全园进行安全检查。
做好各种统计工作,总结本学期工作情况,写好总结。
全园教职工卫生保健知识考核。
整理卫生保健资料、归档。
五、每月常规工作
组织园内保育员业务培训活动。
组织全园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园舍安全工作检查并有记录。
月底上交食堂统计量表。
检查并上传学校安全检查月报表、周报表。
保健教师参加幼教中心例会。
出好保健之窗。
做好保健各类台账,有关数据公布。
上传保健有关文章。
对卫生保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打分、信息反馈。
全园肥胖儿、体弱儿的监测。
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工作并有记录。
召开卫生保健工作会议。
幼儿园物品进仓登记工作。
幼儿伙食费的结退工作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4
xx村卫生室按卫生院统一部署实施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卫生监督协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0xx年,居民建档率8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村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新一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7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70%。
3、预防接种
通各适龄儿童到卫生院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并及时向卫生院上报相关信息。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一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5、儿童保健
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花名册,积极配合卫生院对新生儿进行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6岁儿童每年不少于1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并按时上报卫生院,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为准备怀孕的妇妇和怀孕前三月的孕妇发放叶酸,并做好相关登记,及时上报。同时做好母婴阻断作。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50%。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第季度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
10、卫生监督协管
协助卫生院对辖区内的学校、餐饮单位、水厂进行巡查,并协助卫生院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打击非法采供血,非法行医等。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的要求及分析
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的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可称得实施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的渡过每一天,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学前班健康教学目标
1、会姿势正确、灵活的躲闪跑。
2、会双脚前后跳、单脚连续跳、交替转身跳。
3、能连续跳绳、能助跑跨跳。
4、能边跑边接球、边跑边接球。
5、灵活的向前翻滚,会靠手肘移动身体双脚用力蹬地向前爬行。
6、能单手托提适量物品走、跑。
7、学做韵律操,动作协调、节奏准确。
8、初步养成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绘画时,身体姿势正确,能控制用眼时间,不在强光、弱光下阅读、绘画。
9、初步知道并注意保护牙齿。
10、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6
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观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特制定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3、划分好卫生包管区,责任到班级。
4、认真做好卫生工作,加强学校整体和学生个人卫生工作。
二、具体要求
(一)教室内外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书柜或者放置物件的课桌无积尘,清洁工具摆放有序,拖把不准放在室外。
(二)包管区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花坛内无纸屑、无杂物、无落叶,周围瓷砖上无积尘、无脚印。
3、厕所内外地面干净,水池清洁无污垢,墙壁无积尘、无脚印。
4、楼梯上地面干净,墙壁、窗台、灭火器无积尘。
5、墙裙瓷砖要擦拭干净,没有积尘。
6、垃圾桶外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桶内垃圾满了要及时倒掉。
(三)办公室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桌、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办公桌上作业本,常用物品有序摆放。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保持水池的清洁,并天天清理。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全体师生的卫生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橱窗的作用,宣传并强调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使全体师生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并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宣传橱窗的稿件可由学生投稿、学生优秀作文选登、卫生知识、针对现状的小评论、小幽默、和学习心得等组成。
2、建立一支由各班卫生委员组成的32人的环境卫生队伍,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卫生。
3、每天公布卫生检查的结果,成绩上墙。每月进行一次卫生总结,及时表扬先进。
4、每周三利用第八节进行一次大扫除,将主楼梯、门厅及清扫厕所彻底清扫一次。
5、学校直接与卫生委员和班内值日生进行沟通,对出现的卫生不良情况及时处理,解放第一线教师和班主任,让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搞好教学工作,做到卫生工作也为教学服务。
6、环境卫生工作情况每月总结以此并向学校汇报一次。为创设洁净美观的校园环境作出我们的贡献。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7
伴着秋天的到来,新的学期开学了,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气候的变化,人类机体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幼儿园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学期气候及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特拟定以下学期计划:
一、把好本学期新入园幼儿的体检关,对于新入园幼儿必须持有体检卡及免疫证复印件,并且体检合格后才准入园;做好接种、漏种登记,做好在园幼儿的年度体检,完成全园教职员工的年度体检,女教职员工年度体检、妇检;对于体弱幼儿建立管理档案。
二、做好晨检工作,严格按照“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制度;天气渐凉,为预防“非典”,晨检增设入园幼儿的体温测量;每天做好带药幼儿的带药记录工作,并按时发药、喂药,做好幼儿的全天观察记录。
三、做好秋冬季节的保暖工作,按时帮幼儿脱、添衣服;做好秋冬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秋季的消杀、灭蚊工作,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秋季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
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
五、做好每周带量食谱的'制定,并严格监督执行;幼儿膳食实行花样化、多样化,稀稠答配,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定期召开“伙委会”,对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开展幼儿心理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六、认真贯彻、落实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卫生检查制度,杜绝一切卫生死角,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以保证幼儿在园内活动的安全性。
七、对保育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学习,实行以老带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全园同心协力把工作作得更好。
八、写好期末各项统计,写期末保健工作总结,认真做好年报表。
附:每月工作重点
九月:
1、认真做好全园卫生、消毒工作,迎接幼儿入园;
2、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3、组织新生入园体检、老生年度体检及全体教职员工年度体检;
4、加强晨检、消毒预防传染病;
5、为全园幼儿测身高、体重。
十月:
6、幼儿生活处理能力观摩;
7、整理幼儿健康档案;
十一月:
8、为大中班幼儿测视力;
9、做好幼儿疾病的统计和矫治工作。
10、以自愿原则对园内幼儿进行微量元素测定
十二月:
11、协助保健院为幼儿测查视功能;
12、为全园幼儿测身高、体重,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情况;
13、填写各种报表;
14、组织保育员观摩学习。
一月:
15、整理保健资料;
16、清洁整理物品;
17、学终总结。
卫生工作总结与计划篇8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从中医药特色推荐技术中筛选出本县城病源性广、适宜性大、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并结合我院中医特色,针灸推拿、肛肠疾病的治疗等为我院重点主持推广项目。
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搞好管理协调,保障工作落实
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于2009年1月我院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加强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副院长李冬黎为领导小组组长,医务科、肛肠科、针灸科等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李冬黎带领几位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中医药业务指导及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等,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月1次轮流到各乡镇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并免费为老百姓诊治发药。
二、积极开展中医药指导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
(1)中医基层指导工作情况:
我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对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至210年9月4日。培训内容: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诊断基本知识、方剂基本知识、拔罐刮痧操作、中药煎服、中医处方书写规范、常见病症的主要诊断与治疗。
(2)2009年2月、2010年8月,2011年3月,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组织骨外、普外、妇产、针推、五官、内儿等临床科室到各乡镇为当地农民开展中医药卫生宣传、诊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3)下乡业务指导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段虹到三河卫生院下乡一年,中医主治医师冯晓现到三塘乡下乡一年;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梁永春到舞街卫生院下乡一年;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外二科医师唐永东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肛肠科医师段志伟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三、不足及今后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走过场思想,对引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适宜的宣传方式与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部分基层医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结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专家与上级医院也要加强技术指导。4、提高基层医生的使用意识,调动学习应用积极性,要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与指导,并与各开展适宜技术的乡镇医院紧密联系,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5、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和后续管理工作,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效果明显、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推广方式,建立卫生科技成果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