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信息搜索和筛选的能力,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非常喜欢单脚跳的活动,大多数幼儿能坚持用单脚跳过一段距离。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让幼儿尝试利用鞋子和自己的身体做"单脚跳""捡鞋子""穿空隙"等游戏,激发他们反复练习单脚跳的兴趣,以增强协调、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该活动对幼儿下肢力量和耐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中我们密切注意动静交替,调节幼儿的运动强度,并通过语言调节、展示分享、分组练习等策略,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以达到锻炼腿部力量和耐力的目的,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
目标:
1.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腿部耐力。
2.能够克服疲劳,坚持不懈地完成游戏。
准备:
1.开阔的场地,塑料长条。
2.幼儿有单脚跳的经验,能自己穿脱鞋子。
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散步,我们马上会经过一块胶水地,小心脚不要被粘住了!
幼儿跟随教师绕场地慢走,想象走在胶水地里,自己的脚被粘住了,艰难行进。
层次一: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往前迈步,脚缓慢抬起、抬高,两只脚交替行进。
层次二:在行进过程中,抬起的一只脚在空中停留几秒钟时间,抖动脚,做甩掉胶水的动作。
观察与指导要点:在双脚交替行进时,教师可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幼儿脚步迈大,脚抬起、抬高,甩胶水时动作夸张一些,以增强趣味性,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析:该热身活动偏重于单脚支撑动作练习。在游戏中,甩胶水的动作是建立在双脚缓慢交替行进的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通过游戏,幼儿在一脚着地、一脚抬起的过程中锻炼了平衡感和协调性,为接下来的"捡鞋子"游戏做好了准备。)
二、游戏活动
1.单脚跳游戏。
(1)自由单脚跳。
师:大家都会单脚跳吗?那我来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厉害。请你们单脚跳到终点(塑料长条处,距离幼儿大概8米远),然后走回现在的位置。
(2)交流、提炼动作要领。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水平,以一名幼儿为例示范和讲解动作,提炼动作要领:手臂前后摆动、腿前后摆动。幼儿根据动作要领再次进行游戏。
观察与指导要点:教师提醒幼儿抬起的一只脚不能落地,引导幼儿分享保持平衡的方法。
(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因此,该游戏将终点距离确定为8米远,安排了两次单脚跳游戏。第一次先让幼儿展现已有经验,然后根据幼儿的动作水平提炼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开展了第二次游戏。)
2.捡鞋子游戏。
(1)脱鞋子、穿鞋子。
师:我们班谁脱鞋子、穿鞋子速度最快?我们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当我说到"脱鞋子"的时候,请你快速地把一只鞋子脱掉,并且这只脚不能着地。当我说到"穿鞋子"的时候,请你快速地把这只鞋子穿上(一幼儿面向大家,示范根据指令穿、脱鞋子。)
师:你们敢不敢跟他(她)来比赛?看谁速度更快!
示范幼儿跟其余幼儿一起根据指令比赛穿、脱鞋子。
观察与指导要点:脱掉鞋子后单脚站立时,幼儿容易站不稳,脱掉鞋子的这只脚容易落地。教师抛出问题让幼儿想办法保持脚不落地,例如:打开双手,做飞翔状;把抬起的脚放在另一只脚背上;重心放低,等等。
(析:"穿鞋子、脱鞋子"游戏让幼儿情绪高涨,在一脱一穿间练习了平衡感、协调性,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持续探索保持单脚平衡的方法。)
(2)扔鞋子、捡鞋子。
师:下面我还有要求,你们继续看他(她)怎么做(幼儿继续看该同伴示范)。当我说到"脱鞋子"的时候,请你把一只鞋子脱掉拿在手上,这只脚不能着地。当我说到"扔鞋子"的时候,请你把鞋子扔出去。当我说到"捡鞋子"的时候,请单脚跳捡鞋子,原地穿上。
教师请一幼儿示范根据指令游戏,其余幼儿通过倾听、观察来了解游戏规则和注意点,然后所有幼儿一起进行"扔鞋子、捡鞋子"游戏。
观察与指导要点:教师提醒幼儿根据指令游戏,防止出现有的幼儿已扔鞋子、有的幼儿正准备扔鞋子、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捡鞋子等交错场面。
(析:"扔鞋子、捡鞋子"游戏分为扔和捡两个部分,幼儿需听清指令再游戏。一方面,幼儿在倾听指令时有一段单脚站立的时间,需要较强的平衡感、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听清楚指令可以保证游戏有序开展,防止出现幼儿被鞋子砸到的情况。)
(3)将鞋子扔远、捡鞋子。
①第一次游戏。
师:我们再进行一次游戏,不过这次我有个小要求,就是要把鞋子扔到目标线的后面。(幼儿游戏。)
②交流、提炼动作要领。
教师选取一位把鞋子扔得最远的幼儿示范动作。
师:我们看看他(她)是怎么扔的。(教师引领幼儿总结动作要领:肩上挥臂投掷,扔的时候要向上、向前、用力、迅速地甩开手臂。)
③第二次游戏。
幼儿根据动作要领再次进行"将鞋子扔远、捡鞋子"的游戏。
师:我们这一次游戏的要求不一样了,如果你扔不到目标线后面,我就把你的鞋子一脚踢飞出去。
观察与指导要点: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扔的动作及保持身体平衡,抬起的一只脚不要落地。
(析: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告诉幼儿游戏规则,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促使幼儿做规范的动作,把鞋子扔得更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个别幼儿为了跳得近一些,故意把鞋子扔得很近。)
3.穿空隙。
(1)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幼儿倾听、观察。
师:请你们并排坐在草地上,双腿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休息一会儿。我请部分小朋友站到前面来(教师根据幼儿座次间隔邀请幼儿)。现在,你们坐的地方出现了很多大的空隙,待会儿站到前面的小朋友听到"开始"口令,就要用单脚跳穿过空隙,数一数一共穿过了几个空隙;听到"停止"口令,请坐回原来的位置。
(2)幼儿第一次游戏,当大部分幼儿出现明显速度放缓、疲劳的情况时停止游戏。
(3)幼儿交换角色游戏。
师:你刚才穿过了几个空隙?(多邀请几位幼儿回答。)现在我们交换一下,刚才没有穿空隙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游戏。
观察与指导要点:教师鼓励幼儿单脚跳时抬起的那只脚不要着地,提醒幼儿数清楚自己穿过了几个空隙,教师不要对个别没有数清的幼儿作否定性评价,要明确此时的关注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耐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析:此环节的活动强度、活动量在慢慢降低。开始时的活动量较低,"捡鞋子"游戏时慢慢变高,"穿空隙"游戏时又慢慢变低,符合运动量"小一大一小"的原则。"穿空隙"游戏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交替坐在地上休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和耐力。教师此时的观察十分重要,要注意幼儿的运动强度,适时终止游戏。)
三、放松活动
师:请你们坐在地上,老师来给你们做"脚掌按摩"。
幼儿并排坐在地上,伸直并拢双腿,拍打下肢,教师则用脚尖对准幼儿脚掌轻轻"敲打"。
观察与指导要点:教师提示幼儿把双腿伸直,把双脚并拢,脚尖向后用力。
(析:幼儿坐在地上拍打下肢,可以起到放松腿部肌肉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幼儿脚掌的"敲打",让幼儿产生了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放松了身心。)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但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学会战胜害怕。
2、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勇敢的具体表现,帮助幼儿正确区分勇敢与蛮干,形成对勇敢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续编故事。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绘本《咪咪学本领》。
2、图片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大(4)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瞧!它是谁呀?(教师出示小猫图片)小猫怎么了,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它为什么这么害怕呢?小朋友猜猜小猫可能遇到了谁?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猜测。)
2、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猫为什么有害怕的表情呢?
3、教师利用绘本为幼儿讲述故事这只小猫的名字叫"咪咪",小猫咪咪跟妈妈学本领。妈妈先教它捉老鼠。漆黑的夜晚,它们来到老鼠洞边,妈妈说:"孩子,你就在这儿练习捉老鼠吧。"咪咪一听吓得两腿发抖,急忙说:"妈妈,妈妈,我怕,我怕黑,我怕黑,还是以后再学吧。"夏天到了,妈妈又要教咪咪学钓鱼,咪咪连忙说:"妈妈,妈妈,我怕热,我怕热,还是以后再学吧。"秋天到了,妈妈对咪咪说:"孩子,你跟我学爬树吧。"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树……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树,它又会说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续编故事)那你们猜猜看,咪咪最后学到本领没有?
咪咪因为胆小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4、我的害怕(出示图片:分别是孩子怕打针,怕黑,怕发言,怕游泳的图片):看到什么了?
每个人都会害怕。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胆小的时候?你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害怕?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5、教师出示记录表,将幼儿害怕的事情记录下来。
这么多让我们感到胆小的事情,你们想不想治好它呢?现在我们一个一个的治好它。教师根据记录表的情况一一分析。
6、课件出示一位幼儿从滑楼梯往下跳的图片这位小朋友最喜欢跳楼梯了,每次他跳的时候还对大家说:"瞧,我多勇敢呀!"小朋友,你们认为他勇敢吗?
噢,听了你们的话,老师明白了,敢于做危险的游戏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就比如:滑楼梯,还比如…
7、现在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了,你们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下自己真的不胆小,变勇敢了?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南》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社会活动《我不怕困难》中,我从情景“过桥”导入,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过高桥还是矮桥,接着我抛出问题:“为什么你选择高桥(矮桥)?说说你的理由。”从而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困难。虽然并我没有解释困难的意思,但紧接着我让幼儿说说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了解到困难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时所遇到的阻碍,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疲惫,一种心理暗示等等。如徐梓宸说的“因为害怕不敢走高桥”,赵子涵说的“爬轮子时腿很累了”,吕子腾说的“做数学我不会”,这些都是他们面对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战胜。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xx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xx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xx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作品,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了解近视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
3、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活动重难点:
能准确判断出良好的用眼习惯,学习保护眼的正确方法及眼球操,养成良好的用眼睛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眼睛的作用。
2、物质准备:课件《眼镜公主》、flash动画“眼球操”、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近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1、看不清的烦恼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公主,她在做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公主在干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在公主的身上?公主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地方不舒服?)
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
2。小结:原来公主得了近视眼。
二、故事继续——戴上眼镜的烦恼。
师:公主在医生的帮助下戴上了眼镜。公主戴上眼镜之后看东西是清晰了,可是也增添了很多新的烦恼。
a、幼儿猜测公主遇到的烦恼。如,吃饭时的热气会把眼镜变得模糊……
b、师播放课件,幼儿观察并叙述戴眼镜的烦恼。
三、游戏:哭脸和笑脸
师:公主戴着眼镜这么麻烦,她想早日摘掉眼镜,那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1、教师出示图片哭脸和笑脸,讲解游戏规则。
师:如果你觉得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笑脸;如果觉得是不利于公主保护眼睛时,就举起哭脸。
2、教师播放图片,与幼儿进行游戏判断。
师:为什么给公主举哭脸?
幼:不能躺着看书(请幼儿做一做正确的看书姿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是有利于公主保护眼睛的?
幼:多吃胡萝卜有利于眼睛。
师:多吃蔬菜是有利于均衡营养,有利于眼睛的保护。
师:那这一张呢?
幼:不能在很暗的地方看书。
师:那今天阳光明媚,我们能不能在阳光下看书呢?为什么?(光线太暗和光线太亮的地方都是不适合看书的)。
3、显示在车上看书的图片,请幼儿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4、请幼儿模仿晃动的车厢,请幼儿双手作书,感受在车厢里面看书的感觉。(在晃动的.车厢里面看书也是不利于保护眼睛的)。
5、显示公主远眺的图片,进行判断。(多到户外运动,多看看绿色的东西,也可以保护眼睛)。
6、显示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的图片,进行判断。
四、学习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1、判断正误(了解哪些习惯对眼睛有利,哪些习惯对眼睛不利)
a、出示各种用眼习惯图片,幼儿讨论,判断正误。
b、请幼儿根据错误的习惯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小结:经过你们的帮助,公主有了这么多保护眼睛的好方法,现在,她要开始做眼球操了,你们愿意跟着公主学一学吗?
五、学做眼球操
(1)播放flash动画“眼球操”。
(2)根据图谱学做眼球操(个别、集体)。
(3)跟着动画做“眼球操”。
(4)猜测眼镜公主能成功摘掉眼镜吗?(讲述故事结尾,揭晓答案)
六、护眼小结。
七、放松眼睛活动结束。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1.教师引导:前几天,小朋友们都想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本领,老师发现大家真的都长大了、能干了,你们自己会做什么事情呢?
2.请幼儿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睡觉,自己吃饭,还会帮妈妈擦桌子、搬凳
子,给大家端饭等等。
二、通过提问、引导,教幼儿学说儿歌《我不再是小宝宝》。
1.请幼儿看书中相应内容。
提问内容:图中有几位小朋友?
他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要爸爸妈妈帮忙了吗?
2.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提问内容:小朋友自己会干什么?
你会在幼儿园帮老师做什么?
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
3.学说儿歌:《我不再是小宝宝》
(1)幼儿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儿歌。
(2)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三、我真能干:请幼儿在班里帮老师或小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擦桌子、发碗、搬小椅子,给小朋友发画纸、画笔等。
活动延伸:
1.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活动:带领幼儿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讲故事或表演节目。
2.我是妈妈的小帮手:鼓励幼儿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图片2.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和说说小学的情景。
师提问:你知道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吗?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观察a.教师请幼儿观看图片:神气的坐端正(一),并提问。
教师: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b.教师:快上小学了,上课时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细听讲,不随意和别人说话;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c.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二),并提问。
教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d.教师请幼儿学习书中的姿势完成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提醒握笔、用眼不正确的幼儿。
e.教师: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在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近(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教师:上课的时候你的眼睛应该看什么地方?怎么看?为什么?眼睛看书时间长了应该怎么办?
f.教师:学习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正对着老师或者黑板,看书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看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
3.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并玩“小老师”的游戏。
a.教师:你还知道怎样做才能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b.教师请幼儿玩“小老师”的游戏。
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当小学生,小老师讲故事或者出题目;然后再由小老师选出上课认真的幼儿再当小老师,循环游戏。
c.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用眼、握笔的正确方法。
健康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知识。
2、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3、回忆感冒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刺猬、小青蛙手偶或图片各一。
2、动听优美的背景音乐。
3、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回忆以前感冒时候去医院打针、吃药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欣赏童话故事《感冒的快乐小兔》
1)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吗?小兔生什么病了?出现了什么症状啊?
2)小青蛙、小刺猬去看他的时候,小白兔为什么不见他们。
3)朋友们用什么方法关心小兔的。
2、通过谈话,归纳感冒的主要症状。
1)你感冒过吗?你感冒出现了哪些症状?有什么感觉?
2)感冒了你们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痛等,身体非常不舒服。
3、师生共同讨论感冒的原因。
1)人为什么会感冒?
2)感冒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谈一谈感冒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3)有鼻涕怎么办啊?(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搽鼻涕的方法: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是手帕捏住一只鼻孔,擤鼻涕,在捏住另一只鼻孔擤鼻涕。)
4)师生小结:当我们受凉或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时要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
4、幼儿简单了解预防感冒的知识。
1)感冒时身体舒服吗?我们怎么预感冒呢?
2)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3)幼儿讲述预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教师记录在表格上。
4)师生共同小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预防感冒,在天气变冷或变热时要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触,还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蓝根冲剂,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5、带领幼儿到户外游戏,锻炼身体。
活动反思:
每次季节变化时候感冒的孩子就比较多。所以选择这一活动一方面可帮助幼儿回忆感冒时的痛苦症状,在回忆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感冒了会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让幼儿了解有效防治感冒的方法,如开窗通风、多锻炼身体等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反思: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活动各环节围绕目标。
我通过飞飞没有到校来引入活动主题,让幼儿“交流感冒的感受和体会”,首先出示几幅患感冒的幻灯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怎么了,通过观察,幼儿说出图片中的人感冒了,然后问幼儿自己有没有感冒过,有何感受或症状,幼儿讲感冒时的感受和症状。最后和幼儿一起小结一下感冒的症状:发烧、嗓子痛、咳嗽、打喷嚏,人很难受,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感冒后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个环节是“想一想人为什么会感冒”教师能和孩子的共同讨论感冒的各种原因,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经验说出各种原因。经过过第二环节后幼儿知道感冒也是有原因的,引出了第三个环节 “怎样预防感冒。”了解感冒了应该如何应对的方法,同时也在讨论中得到了经验,如何预防感冒,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幼儿在想一想,回忆已有的经验,听故事,交流中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因为选择的内容都是幼儿熟悉的,所以幼儿能够有话说,有内容讲,在活动中能积极举手发言,体会积极参与活动的乐趣。
2、活动中能对幼儿的回答作适宜的回应。
虽然幼儿对感冒有了解,但幼儿的回答是较零乱的,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回应,帮助幼儿梳理、概括相关经验,而不仅仅对幼儿的回答作简单重复叙述。
不足方面:
1、在活动中,我没有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请幼儿回答时会走过去,来回走动的次数太多。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注意这一问题。
2、作为这个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选择的音乐和律动都是幼儿熟悉的,当音乐开始时,幼儿都开始在椅子上按捺不住扭动身体,我没能及时让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导致幼儿对于律动中有些意犹未尽。如果能及时让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幼儿在活动中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渗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儿对生病有体会,也能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幼儿对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经验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