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好课堂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教案应当有合理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尝试看图说话
2、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并能够大胆表达
3、感受母爱的伟大,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
1、绘本:《我妈妈》2、语言训练的字条
三、活动过程:
(一)理解绘本内容
1、引出:“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安东尼.布朗的书”出示“爱心和花朵”扉页图案,“我们看第一页,这是一块花布,漂亮吗?你们觉得这么漂亮的花布衣服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你们看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3、学说:“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
4、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即实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厨师图片:你们在这张图片里看到了什么?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吗?都做过什么菜呢?她是不是一个很棒的大厨师呀?学说:“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
2)特技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妈妈在干什么?她帮我们把玩好的玩具都收起来了,还会给我们弄好吃的水果,是不是很厉害?
3)画家图片:你们猜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会这样做吗?
4)强壮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她的力气是不是很大?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
5)园丁图片:你们看妈妈手里捧着什么东西?她的衣服和头发怎么了?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它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
6)仙子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了什么?她什么时候像仙子呢?
7)天使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也会唱歌给你们听吗?什么时候?唱得好听吗?
8)狮子图片:哇,妈妈变成什么了?她怎么变成狮子了呢?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5.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妈妈形象:这个小宝宝的妈妈真的很棒,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
6.引导幼儿思考妈妈的形象:蝴蝶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什么了?蝴蝶妈妈漂亮吗?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妈妈,你们觉得妈妈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我妈妈还像沙发一样舒适,她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说一遍
7.感受不管妈妈是什么职业什么工作,都爱我们
1)舞蹈图片:你们看这里的妈妈在干什么?他是一位舞蹈家
2)航天图片:这位妈妈是什么工作呢?
3)电影明星、大老板: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还是个航天员,也不管她是个电影明星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我妈妈
8.超人图片:我妈妈是一个超人妈妈,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她也爱我!永远爱我(深情地)。
(二)完整讲述绘本内容,感受妈妈的爱这个故事我们讲完了,你们现在有没有想抱抱自己的妈妈呢?想的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在教室里找一位小朋友或者老师,把她们当做你的妈妈,去抱一抱她
(三)语言训练(老师一句小朋友跟念一句,并做动作)我妈妈真的很棒!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还像沙发一样舒适她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四)请小朋友说说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或者一句话,并说说原因
(五)总结每位小朋友的妈妈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夸夸自己的妈妈,还有,帮助妈妈做点事情,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反思:
学姐上的这堂课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她较好地掌握了绘本的要点,让小朋友循序渐进地学习绘本的内容,最后让小朋友回去夸夸妈妈,这点我觉得做得很好。但学姐上的这堂课总体质量不是很高,只有部分小朋友达到了目标,我觉得一方面跟小朋友的兴趣没有被调动有关,学姐如果上课的时候能更加投入,语言表达能更加生动些,应该会更好。老师建议学姐在上绘本课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首先完整地讲一遍绘本,接着问小朋友有关于绘本的问题,然后再讲一遍绘本的内容,最后让小朋友学着讲。我觉得老师的这个方法很好,能让小朋友更好地学习到绘本的内容,我以后在上绘本课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能让幼儿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别人,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是一节中班语言活动,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围绕“木木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展开。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木木鸭想要妈妈的渴望,也让孩子们感受自己拥有妈妈的爱是多么的幸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木木鸭的话,感受木木鸭想要有个妈妈的愿望。
2.感受拥有妈妈的爱是多么幸福。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木木鸭想要有个妈妈的愿望,感受拥有妈妈的爱是多么幸福。
活动准备:一段幼儿哭声、故事ppt、故事动画、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哭声,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哭呀?
2.出示图一,它是谁?木木鸭为什么要哭呢?
3.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它有一个名字叫“木木鸭”。
4.木木鸭为什么在哭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师讲述1-4段,出示图二、图三
2.提问:木木鸭的朋友是谁?他们玩得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提问:下雨了,小黄鸭和小花鸭为什么急急忙忙回家去?
(1)小黄鸭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幼儿学一学。
(2)小花鸭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学一学。
4.看到好朋友都回家找妈妈了,木木鸭也想干什么?木木鸭为什么也想打喷嚏?
5.提问:可是木木鸭有妈妈吗?讲述第五段,木木鸭看起来怎么样?它心里在想什么?(观察图片)
6.出示图四,小黄鸭的妈妈在干什么?猜一猜小黄鸭妈妈在和小黄鸭在说什么?(观察图片)
7.出示图五,小花鸭的妈妈在干什么?猜一猜小花鸭妈妈在和小花鸭在说什么?(观察图片)
8.出示图六,看到小黄鸭和小花鸭都有妈妈照顾,木木鸭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木木鸭的表情)
9.它会想些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10.师:可怜的木木鸭一个人淋着雨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1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6、p17,木木鸭遇见了谁?小姑娘为它做了什么?会怎么说?请幼儿模仿一下小姑娘。
12.木木鸭感觉怎么样?心里在想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木木鸭的表情)现在它最想要告诉朋友们什么?
13.提问:最后木木鸭有妈妈了吗?谁成为了木木鸭的妈妈?
14.师:故事的名字叫《想要妈妈的木木鸭》。
三、有妈妈多么幸福
1.师:小女孩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木木鸭,我们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
2.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真幸福啊!歌唱《只要妈妈露笑脸》献给妈妈。
3.完整欣赏故事动画,再次感受故事。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2.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的情感。
3.感受旋律抒情、缓慢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音乐。
2.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欣赏歌曲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2.难点: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的情感。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小乌鸦师: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小乌鸦爱妈妈》。
2.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了解歌词大意。
提问:小朋友们,你听完这首歌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高兴、很温暖)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里面都有谁?
师:请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后告诉我,你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句。
(2)完整欣赏第二遍,引导幼儿用歌曲中的句子演唱。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能不能试着唱出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跟他(她)学一学吧。
3.结合课件分段欣赏,理解每段歌曲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和意义。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1)欣赏第一段,出示图片
提问: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花、乌鸦)小乌鸦要去哪里?回家的路上它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提问:谁来学一学小乌鸦急急忙忙飞回家的样子?如果你很着急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
提问:小乌鸦赶回家干什么?我们一起听听第二段。
(2)欣赏第二段,出示图片
提问:它的妈妈怎么了?小乌鸦心里会觉得怎样?它是怎样照顾妈妈的?(学喂妈妈的样子,师生互动)
提问:你觉得这个时候妈妈会跟小乌鸦说些什么?小乌鸦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乌鸦是个怎样的孩子。
(3)欣赏第三段,出示图片
提问:你喜欢小乌鸦么?为什么?
4.完整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大声,有感情的演唱。
5.创编动作:根据歌词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活动延伸:迁移生活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请孩子们回家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班语言故事《小白兔借尾巴》祝晓隽优质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打印图+音乐+动画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春日长啊长》课件ppt主题故事教学活动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2.根据故事内容,学习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乐园》图谱,《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2.小蝌蚪头饰若干(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一群蝌蚪等贴绒教具一套,头饰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乐园里来了许多朋友,小朋友看看是谁呀?
(熊妈妈、小熊;鸭妈妈、小鸭;鸡妈妈、小鸡……)
2.“小动物们在乐园里玩得可高兴了。天渐渐地黑了,小动物们也陆续回家,小鸡、小鸭玩累了,也想回家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妈妈了,急得要哭了。”小朋友愿意帮小鸡、小鸭找到妈妈吗?
3.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听了故事就明白了。
二、教师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故事里有谁?
三、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图,按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乐的时候,先遇到了谁?(鸭妈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在背景图上贴上相应的教具)
2.鸭妈妈怎么对小蝌蚪说的?
(这里可以叫小朋友一起来说鸭妈妈的话。)
3.谢过了鸭妈妈,小蝌蚪把谁当成了妈妈?(鲤鱼妈妈)(出示贴绒教具)
4.鲤鱼妈妈怎么说?(幼儿重复鲤鱼妈妈说的话)
5.小蝌蚪又把谁当成了妈妈?(乌龟妈妈,出示教具)
6.乌龟妈妈怎么说?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和妈妈那些地方不一样?(请幼儿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
四、师幼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1.按图片内容和幼儿一起复述“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中的一些情节。
2.个别幼儿讲述(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说的话)
课后反思:
事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 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幼儿看图引导孩子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要求要求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这样孩子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活动中,我尽量让孩子自己说,自己问,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最后还请孩子分角色表演了一次,孩子都很开心。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5
语言活动:
大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感受童话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所表达的情感脉络。
2、能大方地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体谅、关心妈妈。
活动准备:
1、《树妈妈和树叶娃娃》的多媒体课件。
2、《挪威舞曲》、自录配乐故事磁带各1。
3、不同表情的树三棵,树叶娃娃(黄、绿)人手2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事情?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情感脉络。
1、问:
树妈妈长得怎么样?
春天和夏天树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秋天,梧桐树妈妈有什么变化?心情怎样?为什么会伤心?(学唱伤心歌)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妈妈伤心过?怎样让妈妈不伤心?
假如你是小树叶你怎样安慰树妈妈?
2、看看、讲讲小树叶变成养料的自然现象。
3、小结:春天树妈妈快乐——秋天树妈妈伤心——春天树妈妈快乐。
(三)欣赏《挪威舞曲》
1、完整欣赏《挪威舞曲》
提问:音乐里藏了一个什么故事?
2、边欣赏音乐边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分角色表演《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四)打扮树妈妈,用绿、黄树叶分别与春天的树妈妈和秋天的树妈妈匹配。
四、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最重要的人,妈妈的爱也是最深的、最真的,可是当今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被大人的爱层层包围着,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的爱,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也不懂回报。本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妈妈的爱,从而学会爱妈妈,这是第一点。
针对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特点:语言并不丰富,讲述语言的连贯性不强,因此,我以孩子最熟悉的妈妈为切入点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是第二点。
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准备:
1、ppt《妈妈的爱》
2、歌曲磁带《烛光里的妈妈》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妈妈的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ppt)
提问:
1、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
2、你听了以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诗歌里哪件事情、哪些话让你很感动?
师: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其实,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爱你吗?
二、中间部分
1、谁先来介绍一下妈妈的样子。
2、说一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师:妈妈真是太爱孩子了,妈妈虽然没有说太多“我爱你”,但是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爱,妈妈也需要爱。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4、妈妈的爱象什么?
三、结束部分
师: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也是甜蜜的,温馨的,我们也要象妈妈爱我们那样去爱妈妈,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妈妈,我爱你!(音乐起---《烛光里的妈妈》)
反思:
这节课的效果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中班初期上过,孩子们可以说的内容很少,表达不出来,别人说啥他说啥,干巴巴的,讲述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中班后期再上时,孩子们生活经验丰富了,语言能力提高了,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幼儿能围绕提问进行回忆、讲述,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内容,有的女孩讲到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让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动,课的开始与结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这节课不仅仅是一节语言课,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活动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我感觉到一节成功的讲述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词汇句子的丰富有很大关系的。
语言找妈妈教案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鱼儿的不同神态、表情,让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等词语描述图意。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教育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6、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磁带、图书。
2、课前参观附近河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师生学做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2、师:老师这里有一部小电影,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鱼儿生活得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图片一)提问:
(1)这两幅图上河水的颜色和鱼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2)幼儿讨论并回答。(丰富词: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
2、教师小结: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兴。一条河的河水又脏又臭,河水被污染了,鱼儿愁眉苦脸,它们难受极了。
3、为什么这条河的水这么脏?(出示幻灯片:是人们倒脏水、扔垃圾造成的。)
4、鱼儿活动在这么脏的水里,它们该怎么办?.(出示幻灯片二)
5、鱼儿搬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再搬回来吗?
6、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干净起来,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鱼妈妈吧!(鱼妈妈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搬回来了。出示幻灯片三)
7、鱼妈妈一共搬了几次家?请小朋友把鱼妈妈搬家的经过讲出来。
(1)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为图片取名。
(2)教师规范地讲述一遍内容。
8、刚才老师讲了一遍内容,老师是怎样讲的,请小朋友注意。
9、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分别简述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学了这个故事,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要从小懂得保护我们的环境,人人讲卫生)
2、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水会被污染,空气也会被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以后再学更多的东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