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8篇

时间:2024-06-17 作者:couple

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具备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经验,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8篇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

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

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幼儿交流)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看见了什么?

(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三、怎样保护环境。

1.引导幼儿积极探讨: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美呢?

2.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放进垃圾桶。可是垃圾有许多种,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垃圾应该怎样放吗?

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请个别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请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幼儿张贴如有错误请个别幼儿纠正,并说出原因。)

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1.小朋友真能干,如果每一个人都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地球会变的怎样呢?

2.(看课件)你觉得这样的环境好吗?每天在干净、漂亮的地方生活,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

六、看课件,参观环保小制作展,了解有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1.我们都知道垃圾危害着人类和地球上生物,但是有些垃圾还能变成宝贝呢?想看看吗?

2.幼儿看课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延伸活动:为幼儿园设计制作环保垃圾桶。

活动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2

设计背景

近日里我班孩子出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如:乱花教室墙壁,折树,乱丢垃圾等等不良行为。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这些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2、通过视频,图片、故事,实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好的行为,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另举如何做才是保护环境等等。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性,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儿歌《我是小画家》赞美小画家的勤劳,让环境变得美丽,引导孩子想想:我们小伙伴怎么才能让环境变样、、、、出示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孩子对优美环境有个基本认识。接下来给孩子们出示另一组图片,满地垃圾,墙上胡乱踩脚印,树枝被折等。

并提出问题:那组图片让你满意?满意的在哪?

另外的为什么不满意,从哪看得出来?

二、基本环节、

听故事,同时结合图片,影视片段,对优美环境做初步认识,通过教师图片影视片段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使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动交流自己对以上优美环境的认识,感受。从内心感觉环境的优美。

转到教学重点:可是近日里,我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图像,让孩子们说说不好在哪,他们是怎么影响环境卫生,破坏我们身边环境的。从观察,发现到说说自己的看法,已经对这些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我从中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引导说出不好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想想:我们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做?说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逐一让孩子们接受爱护环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护环境。

三、结束环节、

少数孩子因为是独子,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保护环境意识认识不够

四、延伸环节、

让孩子回味优美景色,同时请小朋友课后认真观察周围发生的破坏环境的现象,想想我们该怎样制止,并如何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

教学反思

1.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孩子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从视觉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从认识,观察,评论等步骤进行教学。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过度紧扣,做到层层递进。不好的地方是:没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长的影响对爱护环境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我争取把爱护环境深入班级,深入个人,从而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纳,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认真肯定。同时也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能将他们还没自己认识的现象强加给他们,从事情的表面开始教育,使他们能从内心感知,从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中发现好与坏,该向哪方面学习。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观视觉的、听觉的,教学中应采用图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时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手段知道好与坏,进一步理解所发生的现象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从而促进孩子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活动的环节中的各个步骤是根据孩子接受能力认识变化而变化的,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解决。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是我课堂中较为满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出,从而转变教学技巧达到教学目标。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想方设法把上次课堂里活动中没能很好参与的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活动面向弱势。同时听取有更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意见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班幼儿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越来越了解和熟悉,能够感受到人类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近日幼儿园中投放量的分类垃圾桶,通过幼儿入园活动时观察对几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很感兴趣,曾有幼儿问我这个垃圾桶是装什么的等问题。并且九月教育主题是《环保小达人》,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环保小达人的学习已经初步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垃圾桶的类型和具体垃圾属于什么种类垃圾还不是很清晰。本次活动在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将周围的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让幼儿把学到的垃圾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根植于幼儿心中。

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种类

2、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分类、比较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种类。

难点:亲自操作将不同垃圾放到规定垃圾桶中。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区分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其他垃圾桶的意识。

2、物质准备:自制不同种类的垃圾、四种类型垃圾桶、ppt、兔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情景导入:去小兔子家过生日。

老师(兔妈妈)带着小朋友到小兔子家参加party,途中遇到了很多垃圾宝宝,有哭泣的香蕉皮、空可乐瓶、破旧的塑料袋、还有孤单的废电池,家一起助垃圾宝宝找到他们的家,终于到了小兔子家。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我是谁?-兔妈妈。今天我的兔宝宝们要过生日,兔妈妈想邀请你们参加party,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可是,兔宝宝家有点远,我们要走过两条山路,一条小河,现在出发吧!

二、基本环节

(一)引导幼儿发现垃圾并将垃圾分类放到规定垃圾桶内。

1、介绍可回收垃圾

师:我们走到第一个小山路,咦!是谁的哭声呀?原来是一个喝光饮料的空瓶子。

空瓶子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迷路了能助我找到自己的家吗?

师:我们一起助空瓶子找到它的家吧。

师:我们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师:空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呢?

总结:像空瓶子、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叫做可回收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桶中。

2、认识厨余垃圾

师:助了空瓶子太好了,我们继续出发吧。

在走到小桥的离殇遇到一块香蕉皮。

香蕉皮说:小朋友们,求求你们我找到自己的家?

师:我们需要把垃圾放到哪里呢?

师:香蕉皮属于什么垃圾呢?

总结:厨房中剩饭剩菜、骨头、菜根叶子果皮都是厨余垃圾。

3、了解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师:我们马上就要到小兔子家啦,哎!看,有一节废电池和塑料袋在地上。

废电池和塑料袋说:小朋友们,忙我们想回家!

小朋友们将电池放到了有害垃圾箱内,塑料袋放到了其它垃圾箱里。

总结: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品是有害垃圾,例如电池、灯管、水银体温计。其它属于其他垃圾。

(二)以游戏形式练习将不同垃圾投放到规定垃圾桶内

1、游戏:看谁做的对。兔妈妈带领小朋友和兔宝宝做游戏,指出一种垃圾的名字,小朋友说出属于什么垃圾。

2、出示四种带有标志的垃圾桶(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三、结束环节

兔妈妈:今天小朋友们参加小兔子举办的party实在太开心了,而且我们还知道了不同垃圾宝宝的家在哪,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小朋友再见。

四、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也能把今天玩的垃圾宝宝分类游戏告诉你的爸爸妈妈,我们在家中也能一起学习,一起玩。

2、将垃圾图片和自制垃圾桶放到活动区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3、在幼儿园中举办‖圾分类知识》宣传,鼓励本班幼儿到其他班级进行知识宣讲。

活动反思

不足:在个别细节还需要注意,教师语言的精炼上,图片选择要是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实物、切忌过多过杂。在第二个环节将垃圾送回家时应该应该更多形式,更深入,造成有个别孩子还是理解的不透彻,还应改进。

优点:在本节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去小兔子家开party途中遇到各种垃圾宝宝需要助送回家的情景吸引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兴趣,有规律逐渐掌握知识的方法,孩子们的参与积极心很高,基本达到预设目标。在游戏环节时,部分幼儿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及时发现个别幼儿没有举手时,灵活提问,吸引少数不认真幼儿,总的来说,本次活动富有童趣,能够吸引幼儿兴趣,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提高。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诶分类垃圾箱的分类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自制两个垃圾筐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搜集废纸,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

活动过程

1,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短片

师;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废纸、塑料瓶、金属)

你们家里有把垃圾也分类吗?

2,播放幼儿电子书师生讨论,图上有4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分贝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养的垃圾?

3,出示两个一样的垃圾箱,上面贴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在桌子上摆放各类废纸、塑料瓶、饮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请幼儿说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

5,游戏,请幼儿上来逐一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并说说可回收那这样东西还可用来做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说出可回收用来做什么,如卫生纸筒可以用来做手工,广告宣传单可以带来幼儿园剪纸等,最后建议幼儿回家以后,家里也准备两个垃圾箱或袋子将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分类装,以便更好处理。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 培养把垃圾分类放进废物回收箱的习惯。

3. 合作制作并装饰可回收垃圾箱,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性。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 事先在小塑料瓶上贴上五官和手脚。

2. 妈妈和男孩手偶。

3. 风车。

4. 大纸箱。

5. 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 老师出示小塑料瓶、妈妈和男孩手偶,讲故事《小塑料瓶的命运》:

津津喝完果汁,就把空的小塑料瓶扔进了一个垃圾箱,(向幼儿提问:“你喝完果汁后,怎样处理空塑料瓶?”)

小塑料瓶在垃圾箱里大声喊:“错了,错了,快救我出来!”

津津妈妈听见了,就走过去看是怎么回事。小塑料瓶对妈 妈说:“我还有用呢,可是津津却把我扔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箱’里了,请把我放进‘可回收垃圾箱’吧!”妈妈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津津,快来把小塑料瓶放进‘可回收垃圾箱’,这样小塑料瓶就可以被回收,变成有用的东西了。”津津便把小塑料瓶重新放进了“可回收垃圾箱”里。

小塑料瓶说:“幸好小朋友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箱”里了,否则我就会被送到垃圾处理场,永远被埋在地底下了。”( 向幼儿提问:“什么是垃圾处理场?”)

这时候,小塑料瓶看见可回收垃圾箱里还有许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瓶子,它们七嘴八舌地正在猜测自己将来会被重新制造成什么。有的说自己会变成一张地毯,有的说自己会变成滑梯,垃圾箱里一下子变得十分热闹。小塑料瓶心想:“我又会变成什么呢?”

过了几天,大大小小的瓶子都被运到一个工厂里,在那里重新加工,小朋友,你猜小塑料瓶最后变成了什么?原来,小塑料瓶变成了津津新买回来的风车!

2. 展示幼儿带来的废纸、塑料瓶、铝罐、充电电池,提议在班上举行“垃圾分类大行动”,帮助塑料瓶、铝罐、废纸、充电电池找个合适的家。请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来收集垃圾。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四个大纸箱制作可回收垃圾箱,制作前与幼儿讨论:

每个垃圾箱分别用来收集什么垃圾?

怎样能让人明白那是收集什么垃圾的垃圾箱?

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什么样的标志表示 “可回收垃圾”?

4.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各组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装饰自己制作的垃圾箱。

5. 请幼儿将带来的各种物品分类放进自制的垃圾箱里。

6. 将垃圾箱放在活动室门口,收集幼儿园的各类废品。本主题结束时,老师可以和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废品集中进行处理,如:卖给废品回收站,或利用一些废品做手工活动。

活动评价

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可回收垃圾箱。

有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意识和习惯。

能正确地将废纸、塑料瓶、铝罐和充电电池分类,并放进分类垃圾箱。

活动建议

向幼儿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如:在中国香港,社区和路边都设有不同颜色的废物回收箱,用来分类收集不同种类的可回收垃圾,其中黄色回收箱收集铝制饮料罐,蓝色回收箱收集废纸,咖啡色回收箱收集塑料制品,还有专门的回收箱收集废旧的充电电池。

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卫生和安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2.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培养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不同地点垃圾桶的图片。

2.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

3.各种垃圾小图片。

4.垃圾存放点视频。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视频,感受垃圾带来的污染。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看一看,等下把感受和老师说说哦。

师:好,视频看完了,谁向说点什么?

幼:好多的.垃圾。

幼:难闻。

师:你怎么知道难闻?

幼:过来过去的人都捂住鼻子。

师:老师再给你们看一些图片,你看图片又有什么不同。

师:谁来说一下?

幼:第一个垃圾桶又脏又乱,第二个垃圾桶干净、整洁。

幼:第二个垃圾是进行分类。

师:真帮,对了,就是垃圾分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你们互享交流一下。

小结: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师:那们多的垃圾我们怎么处理?

幼:垃圾分类。

师: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垃圾分的标志。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颜色不同。

幼:图案也不同。

师:这个图案是标志,一个是可回收,一个是不可回收。

幼: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大家讨论一下。

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幼儿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幼: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

师: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视频,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垃圾,寻找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

出示ppt(焚烧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出示ppt(埋进土里的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有什么不好?

总结: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的烟雾,污染空气;埋进土里的垃圾则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为了减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义和可回收的垃圾。

提问:你知道会收是什么意思吗?

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来,做成新的东西。

师:怎样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垃圾加工的过程):

师:垃圾经过粉碎、融化、压缩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东西。

出示ppt(废旧的纸)

提问:

1、这是什么?它会有哪些作用?

小结:回收的废纸可以做成新的纸箱或书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出示ppt(废旧的玻璃)

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的玻璃,它们可以做成什么呢?

小结:回收的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制品。

出示ppt(废旧的金属)

师:这是一些废旧的金属,它可以做成什么呢?(罐子、汽车、轮船、电线)

小结:原来回收的金属可以做成汽车和船舶的零件,还能做成新的罐子和电线。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

提问:

1、瞧,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

2、废旧的塑料还可以做成什么?

小结:回收的塑料用处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塑料瓶,还可以做成显示器和衣服。

总结:废旧的纸、玻璃、金属和塑料都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三、知道一些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再利用。

师:有些垃圾只要做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再利用。例如:(出示ppt)请幼儿看图说一说。

1、用过的水可以浇花或者擦地。

2、喝光的牛奶盒可以用来做手工。

3、吃剩的饭菜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四、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出示ppt: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师: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

1、不要浪费食物。

2、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3、不要浪费纸张。

出示ppt:

提问:这些人有没有浪费粮食?你怎么知道的呢?

小结: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

出示ppt:

提问:

1、猜猜他们在哪儿?

2、你们平时去超市是自己带购物袋还是买购物袋的呢?

3、图片上的叔叔是购买的袋子吗?你从哪里看到的?

小结:去超市的时候,带上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

出示ppt(旧衣服、玩具)

提问:小时候的旧衣服旧玩具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旧衣服和旧玩具不要马上扔掉,请妈妈帮忙洗干净,送给其他需要小朋友。

出示标志:

提问:这个标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请幼儿动手操作: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标志,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在它的旁边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请小朋友看一看,哪些垃圾师可回收的,我们把它放进垃圾箱好吗?(请幼儿点击ppt、并讲述有些垃圾为什么不能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五、完整讲述绘本。

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有些垃圾经过简单的处理可以再利用的;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达人。

六、看视频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达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大胆表达的同时,也知道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以及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理解标志的意义。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才能变废为宝,为地球节约资源作出贡献。

垃圾分类中班活动教案篇8

设计意图

一次,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班硷的一名幼儿(呼呼)有些流鼻涕,擦完鼻涕的纸正准备把纸扔到垃圾桶里,可是发现有好几个垃圾桶,不知仍在哪个好?旁边的小朋友说到:“纸应该扔到这个可回收垃圾里!”另一名幼儿说:“不对,应该扔到不可回收垃圾桶里。”两人争论了起来,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班开展了《地球环保小卫士》这个主题;另外现在随着人们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开始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结合本幼儿园是“家文化”的背景,班幼儿更是以爱国为基本活动。地球是我们宝贵的家园,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将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感受到生活在地球上的美好,认识自然里各种植物、动物的存在。地球小卫士们将从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环境开始,做为一名地球小卫士,我们的孩子们还要学习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通过本主题的学习,懂得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捡起每一点儿垃圾,并进行合理的垃圾分类,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垃圾分为哪几类,并能将垃圾准确地进行分类。

2.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3.愿意从自身做起,做到垃圾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身边的环境。

活动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并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垃圾要分类。

2.物质准备:ppt课件、垃圾箱、各类垃圾图片

1.可回收(蓝色):塑料瓶、牛奶盒、包装盒、易拉罐、废纸、玻璃瓶、玩偶、衣服

2.厨余垃圾(绿色):骨头、菜叶、蛋壳、树叶、果皮

3.有害垃圾(红色):电池、药物、杀虫剂、消毒剂、化妆品

4.其他垃圾(灰、黑色):餐巾纸、湿纸巾、纸尿裤、烟蒂、花盆、土、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结合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出示四个垃圾箱。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四个垃圾箱,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是谁的家呢?

2.教师介绍垃圾箱上的标记。

二、基本部分:

1.垃圾分类游戏。

请幼儿分组(4组幼儿)按照垃圾上的分类图标,将各种实物卡片进行分类。

2.一起检查分类结果。教师出示正确分类,幼儿以小组核对后,正确分类次数多的小组获胜,其他小组进行调整。

3.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

提问:我们平时扔弃的垃圾都会被送到哪儿里?如何处理呢?

幼儿讨论,回答问题。

4.出示ppt课件,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1)出示4张图片:垃圾填埋场的照片,回收利用图片,焚烧处理方法图片,堆肥图片。

师:我们平时扔弃的垃圾通常会有4种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的照片,回收利用图片,焚烧处理方法图片,堆肥图片可以对垃圾很好的进行处理。

(2)逐一介绍4种处理方法

①师:哪些垃圾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如何回收再利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把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回收垃圾主要包括金属,纸张,和塑料制品等。可回收的塑料制品被送往工厂,用它们作原料,经过细化分类、清洗、消毒、修理,生产出装牛奶,果汁,洗涤剂,汽车机油等的塑料瓶,而纸制品则被用来制成纸箱。

②师:哪些垃圾是可以焚烧处理的?(幼儿胆猜测讲述)

小结:焚烧处理是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条件下经过燃烧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

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还可以转化为电力。垃圾中的餐巾纸、湿纸巾、纸尿裤、烟蒂、木制品均可以进行焚烧。

③师:什么是堆肥?哪些垃圾可以堆肥呢?(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堆肥是使垃圾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应,最后形成殖质,

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生活中厨房里产生的来自于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饭剩菜、烂菜叶、苹果核、香蕉皮等会采用堆肥的.方法。

④师:有哪些垃圾既不可以回收利用,也不可以焚烧和堆肥呢?那这些垃圾需要怎么处理呢?(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填埋的处理方法是将不可回收,不可焚烧、不可堆肥的垃圾,如:水泥、沙土、花盆、砖瓦等不容易分解制作的垃圾,进行土壤掩盖。

(3)分辨垃圾的处理方法游戏

1.提问: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圾的处理方法》,老师会出示一些垃圾图片,小朋友根据垃圾,说出处理的方法。

2.幼儿说出垃圾,其他幼儿说出处理方法及其理由。

3.助他们梳理各种垃圾的处理方式。

其他垃圾:就是不能被回收利用的垃圾,比如擦了鼻涕的纸巾、地上柏油马路的材料、人行道砖的材料会进行焚烧;而不能燃烧的砖、沙土、花盆等就送去填埋场埋在地底下。

厨余垃圾:就是厨房里产生的来自于食物的垃圾,比如剩饭剩菜、烂菜叶、苹果核、香蕉皮。这些垃圾经过处理可以直接给猪吃,还可以成为种菜种花的肥料。用到堆肥的处理方法。

有毒垃圾:就是电池、药物、杀虫剂、消毒剂、油漆桶等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一般都会交回给相关的“回收有毒垃圾”的管理部门,或者交给收购人员。

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废旧的报纸和纸制品、用完的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这些东西分好类回收处理后会变成新的纸、新的瓶子和罐子。家里不用的电器或家具这些垃圾中旧的可以修好后再用,坏了的可以拆了将其中没坏的零件回收再用,实在不能再利用的可燃的被烧掉,不可燃的就送到填埋场。三、结束部分

总结内容,引导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垃圾分类。

师: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地球生态。今天我们知道了垃圾如何分类还有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为了更好的将垃圾进行处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要怎样做?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回家之后把你知道有关垃圾到哪儿了和分类的方法也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活动总结

主题活动是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制造出各类垃圾,有时候孩子们会一不注意将垃圾随手乱丢。为了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本活动是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同时本人也有很深的思:人无完人,教师在充足的经验知识准备之后,仍可能会被孩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男主,例如有的孩子会问“老师,爸爸的胡子算什么垃圾?”“老师,我们掉下来的牙算什么垃圾?”教师在不能够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不能给予幼儿模棱两可的答案,可以为还展开延伸活动,引发幼儿根据在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