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伞的教案参考7篇

时间:2024-06-21 作者:pUssy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便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提只有前写教案可以帮助组织者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工具,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社会伞的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参考7篇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我园有多达60%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在语言、学习、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这就不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爱讲话。

行知先生主张尊重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爱是尊重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对孩子的真爱,尊重只能是虚假的形式,唯有发自肺腑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尊重。本课从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孤独"开始,逐步让幼儿感受到爱,有爱的人不会孤独。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活动目标: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尝试主动交往,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活动重点:

○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2怎么样才能不孤独。

○3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

活动难点:幼儿之间主动交往;将爱传播出去,让别人感受到爱,自己也会快乐 。

活动准备:本课挂图 本课的语音故事、音乐《爱的抱抱》、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挂图,根据挂图内容提问:这些图片上都有些呀?(小朋友、老师、滑滑梯)师:大家看看这个戴眼镜的小朋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不高兴……),他为什么不高兴呢?(……)给幼儿讲述这个故事,二、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老师走到幼儿中间。提问:

○1什么时候会感觉孤独?(没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没有人说话)。

○2你们喜欢孤独吗?(不喜欢)

○3根据幼儿的讨论

教师总结:孤独是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就像一只风筝,只有自己空荡荡的飘在天上。

三、怎样才能不孤独。

引导幼儿倾听语音故事。

这个小孩去找小朋友玩了吗?(玩了)。他和这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玩、手拉手……)。你会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给玩具好朋友玩;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就走过去和她们一起玩;……)教师总结: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去找朋友握握手,抱一抱,友好地和朋友说话,找到朋友你就不会孤独了。

四、故事延伸——爱的.抱抱(放音乐)教师总结:孤独会让人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小朋友都不孤独,不难过。

师:小朋友都站起来吧,找一个好朋友,跟她们抱抱。(开始放音乐)老师先主动俯下身子跟这个小朋友抱抱、又去跟那个小朋友抱抱。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自己也将这份"爱"传播出去。

我们很快乐,有朋友就不会孤独。

五、活动完毕师:下午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我们主动跟他们抱抱,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朋友,也主动跟他们抱抱,好吗?来排好队。我们都不做孤独的孩子。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礼貌谦让是让人喜欢的行为。

2.尝试说出谦让他人的好处。

3.在交流中,体验主动谦让带来的好心情。

活动重难点:

能够说出谦让他人的好处;体验主动谦让带来的好心情。

活动准备:

1.课件“让一让”。

2.小兔、小熊、大狮子手偶各一个。

3.玩具汽车15个、收纳盒一个。

4.公共汽车道具。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懂得谦让是一种大家都喜欢的行为。师: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情境体验,感受谦让他人的好处。

(1)创设取玩具的情景,用视频记录,并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尝试说出谦让他人的好处。

(2)把玩具放回玩具盒,再次体验谦让。

3.观察图片,发现并尝试说出谦让他人的好处。

师: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谦让他人的事情?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发现互相谦让的好处。

4.情景游戏:“乘坐公交车”,体验主动谦让带来的好心情。

小结:你谦让我,我谦让你,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使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

刚开始的导入环节我们试用过各种方式,省编教材上的故事导入时间很长,但当我们试课时才发现,而这个故事恰恰最能让孩子简单易懂的进入让一让这个主题,从故事中提炼出什么是“礼让”?因此,对故事做了修改,设计的问题也一针见血。选择手偶讲述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这里,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我一下揭开布时,孩子们就抑制不住的开始抢玩具,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一听到音乐开始,心里按捺不住的小兴奋抢玩具。最后一个小朋友没有玩具时,没想到直接有孩子就把玩具让给了他,并且,孩子是不说谎的,没有玩具确实不开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想出办法来解决。在抢玩具的这一幕放到大屏幕上时,孩子们都几乎同时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因为是自己,所以孩子们特别关注的看视频。并且孩子们能及时的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一环节的公共汽车情境体验,通过“盲人与“孕妇”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乘车,看到了孩子们对本次活动的学习以达成目标。

我们所有的活动就是来源于生活,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到生活中让孩子们成为一种习惯。这仅仅是一节活动,所要给孩子们传递的就是一种礼让的意识,非一两次活动所能达成的,需要我们日后更加的努力让孩子成为一种习惯,好比呼吸一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新社会。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2以内的数量,知道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幻灯片、画有方格的纸、1和2的数字贴纸、有数字1和2的图形纸。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请你们自己找一把小椅子坐好。宝宝们,回头看看,今天有很多的老师跟我们在一起,站起来跟老师们打个招呼吧。(孩子:老师好)请坐下来。

2、跟老师打完招呼,现在眼睛看我,我们开始游戏了。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点出喜洋洋)今天喜羊羊要带我们去逛超市,宝宝眼睛看大屏幕,(出示数量为1的物体)瞧瞧屏幕上有什么?(给孩子观察的时间,让孩子说),数数看每样东西有几个?(请几名幼儿回答,如果孩子点数出四个,给孩子强调每样东西有几个)1个苹果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请孩子说)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点击苹果出示数字1)1件上衣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孩子共同回答。(点击上衣出示数字1)1个苹果,1件上衣,1瓶果汁,1个书包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单击,四个数字1合成一个。)想一想,数字1还能表示什么?中(二)班的宝宝好聪明,知道的事情很多,能想出这么多能用数字1表示的物体。

3、喜羊羊带我们继续逛超市。接下来看看这个货架上都有什么?(出示数量为2的物体)货架上有几个什么货物?(给孩子观察的时间)请你说一说。请几个孩子说。(2罐八宝粥,2把剪刀,2个玩具熊,2个杯子)2罐八宝粥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请孩子说)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2罐八宝粥可以用数字2表示。(点击八宝粥出示数2)2把剪刀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孩子共同回答。(点击剪刀出示数字2)2罐八宝粥,2把剪刀,2个玩具熊,2个杯子都可以用数字2表示。(单击,四个数字2合成一个)数量是2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2表示。想一想,数字2还能表示什么?中班的宝宝知道的能用数字2表示的物体真多!

4、喜羊羊要请大家帮忙,看谁数的最清楚。(出示第三个货架)这里有一个货架,上面的物品有些乱,喜羊羊一时数不清楚,现在请宝宝们帮着看看货架上有什么?然后数一数它有几个?给它找出相对应的数字贴在物品的下面。帮喜羊羊点清楚货物的数量。

每个宝宝拿一张货架摆放单,从中间小筐里找出相对应的数字进行粘贴,现在开始。

验证:宝宝看着自己的点货单,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都数清楚了没有。点击物品,出现相对应的数字。1盒牛奶要用数字1表示,1顶帽子要用数字1表示,2棵白菜要用数字2表示,1盒蛋黄派要用数字1表示,2盒彩笔要用数字2表示。大家帮助喜羊羊点清了货物,喜羊羊要谢谢大家,说宝宝们真棒。(出示喜羊羊)

5、宝贝们,羊村的小羊最害怕谁?(灰太狼)。今天老师当灰太狼,你们当小羊,我们玩个游戏,游戏就叫“狼和小羊”。你们看,那边不同颜色的图形纸就是小羊的家。小羊的家里都贴上了数字,那表示每个家里住的小羊要跟里面的数字一样多。音乐响起,小羊可以在外面随便玩,音乐停止,灰太狼要来了,小羊要快点找到家躲进去,千万别出声。但一定要记住,家的数字是几,就住几只小羊。住错了,就会被灰太狼带走。灰太狼来敲门时,小羊要安静,他会问:“里面有几只小羊?”小羊要回答,并且要有几只小羊就叫几声。回答对了,灰太狼就会走开。听清楚了没有?先学学小羊怎么叫。(咩)一只小羊叫几声?(一声)两只小羊叫几声?(两声。)一只小羊咩,两只小羊咩咩。好,游戏开始。

6、音乐开始,孩子们在场地上玩,音乐停止,提醒小羊赶快回家。先看看有没有住错的孩子,有住错的提醒他找别的地方,然后到一间房子前问:“里面有几只小羊?”孩子回答,并说一只小羊咩,或两只小羊咩咩。“小羊们都太聪明了,我还是回家吧。”音乐响起,第二遍游戏。灰太狼走了,小羊们出来玩吧。

音乐开始,带领孩子们在场地上玩,音乐停止,提醒小羊赶快回家。先看看有没有住错的孩子,有住错的提醒他找别的地方,然后到一间房子前问:“里面有几只小羊?”孩子回答,并说一只小羊咩,或两只小羊咩咩。“小羊们都太聪明了,我还是回家吧。”

7、(第三遍时请孩子回答时用身体动作表示。)我们这次游戏,回答灰太狼的问题的时候,要用身体动作表示,可以点头,也可以拍手,还可以跺脚,随便你做什么动作,不过一定要记住有几只小羊就动几次。

8.大灰狼已经知道我们的家,住在这里不安全了,我们赶快搬家吧。带领幼儿“搬家”离开活动室。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在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基础上,用水墨化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3、 加深幼儿对夏天的认识。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 知识准备:布置幼儿平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哟额说出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美丽的夏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 引导幼儿讲出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 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化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⑴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⑵两人一起相互讲述画面。

⑶请个别幼儿独立讲述。

三、 结束部分

1、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活动室四周,给幼儿欣赏。

2、 请幼儿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 教师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讲拼。

4、 幼儿随音乐做轻松活动,出活动室。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超市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尝试购物,并尝试解决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购物事宜。

2、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3、把摆放整齐的物品以及各类别标志拍成照片。

4、每个幼儿准备2~5元零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超市。

师:我要买一袋盐,可以去哪里买?

你去过哪些超市,它们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类。

师:怎样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出示照片):看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样分类的?有哪些记号?

引导幼儿讨论相应的区可以放哪些物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知道这样摆放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物品,为人们的购物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

组织幼儿交谈,了解购物的环节。

师:你去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师幼共同总结。

四、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

交代购物的要求。

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营业员问好。

幼儿观察其他顾客在超市购物的程序。

幼儿自由购买2~5元的物品,了解购物的过程以及超市营业员的工作。

围绕“我去购物”谈话,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在超市购物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中班社会伞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