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户外游戏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4-06-23 作者:Youaremine

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互助学习的机会,教案的编写能够展示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了解,体现教师的学生关注能力,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跳户外游戏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跳户外游戏教案优质6篇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提高快速动作的反应,提高动作的敏捷性。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

3、养成听信号行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小马头饰(人手1个),老虎头饰(每组1个),塑料圈和塑料小跳箱若干个,有节奏变化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2、宽敞、无障碍的户外大操场。

教学过程游戏玩法: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另一端画一条终点线。将幼儿6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对应小组在起点线前方场地各摆放10个塑料圈,间距80厘米,呈s形。在圈的右侧平行放塑料小跳箱,先间距10厘米放一个,然后间距30厘米放一个,接着间距50厘米一个,后面摆塑料小跳箱的.距离同前,但高度改变。10厘米的上面多放一个塑料小跳箱,增加高度;30厘米的放两个;50厘米的放三个,依此类推。摆放10个左右,放两列。(见图3—3)幼儿戴上小马头饰扮演小马,每组先暂选一名幼儿戴上老虎头饰扮演老虎。音乐响起,小马在场地中自由走跑。音乐暂停,老虎入场,用先单脚跳后脚跳的方式,跳过面前的圈圈,去追赶小马。小马用单脚跨越的方式,跳过面前的塑料小跳箱,躲避老虎。接着老虎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追场地上的小马,小马根据老虎的追逐方向,自由地在场地上奔跑躲避。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奔跑时注意互相躲避,避免发生碰撞。

2、追逐、躲避游戏的时间和节奏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跳和跨的时候要注意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效果反馈:

注意提醒孩子们在跳和跨的时候要用上腰腹的力量。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

讨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五、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得相对较简单,因此出现了个别幼儿的热情持久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弹弹圈、呼啦圈、球、沙包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2、得到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喜欢进行准备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将幼儿带入健康、快乐、运动的世界。

(二)、游戏部分:

1、协作游戏——运球大作战出示家长与幼儿自制弾弹圈体育器材,家长与幼儿用弹弹圈运球比赛,分为5组,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且球不着地为胜!

2、协作游戏——接沙包比赛家长扔沙包,幼儿用弹弹圈接沙包,分5组,在一分钟内,看哪组接到的.沙包最多为胜。

3、跳圈比赛——每组利用两个呼啦圈,家长跳圈,幼儿就把后面的呼啦圈摆在前面,看哪一组最先到达目的地就获胜!

4、夹球跑——幼儿抱球从起点跑至终点,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腿间,走回起点,快者获胜。(如球掉了需捡起夹住继续走)四、结束部分身体放松运动:听音乐做青蛙跳、小兔跳、小鸟飞、小鱼游。

5、整理活动——让幼儿将各种材料、器械进行整理,带回。

(三)、活动总结

天气较冷,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的通过热身活动和紧凑的环节来达到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并让幼儿身心愉悦的参与其中,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能有所获得。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小猴玩纸棒

1.学会助跑跨跳的动作,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以备游戏使用。

活动建议

一、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一)老师扮演猴王,带领幼儿共同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多种热身动作。组织幼儿把纸棒连成两行,摆成“小河”。跟着“猴王”跨过“小河”到“河对岸”摘果子(可选择不同的路径),摘得果子原路返回,游戏结束。

(二)不论选择哪个路径,都要将这个路径上的“小河”跨越而过。

(三)幼儿要按顺序进行游戏,不能争抢。

(四)必须动作正确地助跑跨跳。

(五)每次只能摘1个果子。

二、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一)路径设置:第1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50厘米)、一堆果子。第2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60厘米)、一堆果子。第3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70厘米)、一堆果子。

(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动作的完成质量,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随时调整“小河”的宽度。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把一张大的报纸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大的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示范折"尾巴"。把一张大的报纸,对折,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互相逐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利。

二、基本部分

折"尾巴":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按老师折的样子开始折,先把纸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细"巴"的样子。

幼儿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俩俩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幼儿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开始游戏。

教师发口令幼儿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戏连续进行3-5遍。

游戏时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分组游戏。

三、结束部分

分散游戏。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甩着自己的"尾巴"在场地上自由活动。

4:00-4:15离园准备(入厕、整理衣服)。

反思:

这个游戏小朋友十分喜欢,只是不知道正确的玩法。今天我们利用体育活动时间玩玩这个游戏,这个活动主要是训练幼儿灵活性,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给予特别指点,并和全班幼儿共同欣赏幼儿的新经验,通过一步步分享新经验,层层递进,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智力得到了提升,身体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小百科:尾巴基本的意义是指动物的身体器官,因其在身体的后部,后来延伸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随部位。

跳户外游戏教案篇6

【网络综合-幼儿园大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案:小蜈蚣来比赛】

这篇《幼儿园大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案:小蜈蚣来比赛》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 邓立美

【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活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具有较强的个性,缺少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在户外游戏中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感受游戏活动中的快乐因此设计了此项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下蹲走时身体的协调性,锻炼幼儿的腿步和腰部力量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幼儿有趣的竞赛中发挥团结协作的能力,并从游戏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小红旗、宽敞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活动场地,随音乐《健康歌》作热身运动

师幼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情境创设:师说: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报名了,像小乌龟、小白兔、小松鼠都报名参加了赛跑。还有一位小动物也想参加,可是-----因为,这位朋友的脚太多了,光穿鞋就穿了一大早晨,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吧?对,他就是:“小蜈蚣。”

游戏规则:

教师发出口令后,各组幼儿齐喊“一,二,一,调节全组幼儿统一协调的走,喊“一”时,出左脚。喊“二”时,出右脚。如果出现断节,走在前面的幼儿须退回与后面的幼儿接上,才能继续走。到最后一名幼儿走到终点时,拿起红旗全组即可站起。以最先拿到红旗的队为胜利。

2、分组蜈蚣竞走

玩法一:

徒手式蜈蚣竞走:

把幼儿5—8人分成一组,分成若干组,各组一路纵队,幼儿蹲下,一个一个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听着信号各组同时由起点出发,先到终点拿到小红旗者为胜。

玩法二:

抱腰式蜈蚣竞走:把幼儿5—8人分成一组,分成若干组,各组一路纵队,幼儿蹲下,一个一个拉着前面幼儿的腰部,然后:“一二一二” ,先到终点拿到小红旗者为胜。

玩法三:

拉圈式蜈蚣竞走:把幼儿5—8人分成一组,分成若干组,各组一路纵队,幼儿将呼啦圈套进身体蹲下,然后拉住前面幼儿套在身上的呼啦圈游戏必须由最后一名幼儿做到终点,拿起红旗者为胜 。 教师总结:提醒个别幼儿不规范动作,教师讲解并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示范下蹲走得动作。

整理运动;小蜈蚣好累啊,回教室休息吧。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蜈蚣竞走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