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教育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身体动作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
2.通过动作模仿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
3.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歌曲”:《敲锣打鼓放炮仗》
2.有“敲锣打鼓放鞭炮”情节的过新年的录像
3.钢琴、锣、鼓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感受过年热闹的气氛,并说一说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2.模仿活动: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
3.欣赏音乐,说一说听完音乐的感受
4.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敲锣、大鼓、放鞭炮的动作
5.讨论:怎样快快地、慢慢地敲锣打鼓?
教师弹奏乐曲。告诉幼儿:这段乐曲说,过年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的敲锣、大鼓、放鞭炮听一听哪里说的是小朋友在漫漫的敲锣,哪里是在快快的大鼓
6.幼儿可以跟着乐曲进行活动,也可以边念儿歌,边进行活动,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纵跳触物(物体距离幼儿头顶20-25厘米),模仿放鞭炮的动作,增强纵跳能力。
2、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竞赛意识。
3、体验节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四条长绳上分别悬挂着红纸卷成的大鞭炮。(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做模仿操。(动作:上肢运动---风吹树摇,下蹲运动----跷跷板,体转运动----小转椅,腹背运动----划船,跳跃运动----拍球,放松运动。)
2、游戏:手拉手跳。
以小组为单位,幼儿手拉手成圆圈状,大家喊"一、二、三"同时起跳,同时落地,发展合作能力。
二、基本部分。
1、观察自制鞭炮,激发游戏兴趣师:新年要到了,大家都放鞭炮祝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鞭炮,想请小朋友们当导火线放鞭炮,你们高兴吗?
2、讨论如何去点火(要求不用手)。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重点突出屈膝后向上跳,头顶触物的动作。
4、幼儿分组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介绍游戏名称后,讲解、示范四队比赛放鞭炮的玩法。
大家一起念:"新年到,真热闹,我们大家放鞭炮。"念完,每队第一个人向前跑到长绳前停下,原地纵跳并发出"咝"的声音,其余幼儿看他的头是否触到了鞭炮引线,若触到了,就集体向上跳,同时嘴里发出"嘭啪"的叫声,该幼儿就原路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名幼儿去点鞭炮,看看哪一队先放完鞭炮。
6、分组比赛,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必须原地跳起点鞭炮,头顶触不到引线,其余幼儿就不可发出"嘭啪"的叫声,可跳2-3次。后一名幼儿要被拍到手后才能跑。两组竞赛,看哪组先点完鞭炮。
三、结束部分。
玩民间游戏"熊和石头人",可加入扮鬼脸、呵痒痒等情节,增强自我控制的难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幼儿对体育课兴趣十足,在活动开始,我带幼儿进行热身运动,我选取音乐可能不够激情,还有少数幼儿不知道跟着我一起做热身运动,不够热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小朋友离开事先准备的圆圈,可能是教师事先准备的圆圈小了一点,幼儿容易在圆圈中撞起来。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3
活动准备
1、一个小手锣
2、彩绸花一朵
3、拼音卡片若干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中复习拼音。
2、通过传花练手的速度。
活动过程
一、玩法:
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圆圈,教师拿小手锣站在中间。从教师说开始时,就快速不停地敲锣,小朋友们把彩绸花向着一个方向传递,要求小朋友们要快速的把花传给另一个人,就这么依次的往下传,不要让花留在自己的手中。教师说:停!这时所有小朋友都不许动,手中的'花也不要再传了,花停在谁手中,谁就要给大家读一边学过的五个拼音卡片。玩法循环进行。
二、规则:
1、不可以传错方向。
2、老师喊停!就不再往下传。
3、每个人都要传到,不能跳传。
4、所有在场人互相监督。
5、不遵守规则的幼儿也要读拼音卡片。
三、注意:
1、幼儿不会读或读错的拼音卡片,教师要纠正。
2、表现好的幼儿掌声鼓励。儿童(/)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够有节奏地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2、在模仿动作表演中体验节日的热闹和快乐。
活动准备
1、观看放鞭炮有关录像。
2、锣和鼓的图片。
3、电脑,电视机。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锣和鼓的图片。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这是什么呢?知道怎么发出声音吗?
引导幼儿说出乐器的名称,并示范乐器的演奏方法。
2、师:知道锣是怎么敲的吗?谁来敲一敲?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敲锣,掌握x-|x-|x-|x-|的节奏。
3、老师示范敲锣的动作,幼儿跟着一起学学。
4、出示鼓的图片。
师:这个又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谁会敲这个鼓?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敲鼓,掌握xx|xx|xx|xx|的节奏。
二、将动作与音乐进行匹配。
1、播放音乐磁带,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
师: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感觉怎么样呢?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师:你听了这段音乐想做什么动作呀?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3、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用模仿动作放鞭炮。如“嘭”时在下方拍手一下,“啪”时在上方拍手一下,并在做放鞭炮动作时加上象声词“嘭”“啪”。
师:鞭炮先到哪里?后来又会到哪里?放鞭炮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4、配合音乐,幼儿练习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三、师幼共同表演。
师:现在我们要跟着音乐一起表演了,小耳朵要仔细听,注意看好老师是在什么时候变动作。
师幼表演,教师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幼儿变化动作。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划船歌》,能运用音乐力度变化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能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怀与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得到开拓,加深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力度变化,唱出歌曲的摇曳感,把握歌曲的意境。
2、在欣赏中,体会将无限深情融入到江河大海,形象地体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前三分钟放歌曲录音)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坐上小船,荡起双桨,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唱《划船歌》
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简介印尼的风土人情)
2、复听——理解歌曲内涵
师:听着这欢快的旋律,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唱一唱,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小船要驶向哪里?船公们心里在惦念谁?
3、歌曲学唱
解决附点节奏
教师范唱无附点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哪里不一样?
学生唱一唱歌谱,然后再唱词。
处理重点乐句
师:在这段旋律中,你能找出表现小船在湖面上起伏比较大的乐句吗? 解决换气,了解弱起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后,标出换气记号,简介歌曲的弱起特点。
学生再唱一唱
④歌曲细腻处理,情感升华
师:小船由远处慢慢地向我们划来,越来越近。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提示:唱两遍,第一遍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
学生按要求明显地做出声音力度的对比。
师:你听,发生什么事情了?
呼呼的北风向小船吹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呢?
面对北风的来袭,船公们不畏艰险,奋力向前划行,这句我们以怎样的力度来唱?
学生把这两句唱一唱
师:请你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这句为什么要重复出现?
教师小结,学生唱一唱
学生完整地演唱《划船歌》
三、欣赏《沃尔塔瓦河》
师:每一条河流都有一支动听的'歌,让我们随着印尼划船的歌声,再划向沃尔塔瓦河——去感受捷克的“母亲河”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分段欣赏
片段一:
师:你听,这段音乐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沃尔塔瓦河?
片段二:
师:接下来,沃尔塔瓦河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观?
哼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师:其实,作曲家在写这首乐曲时,是这样来描述沃尔塔瓦河的,让我们来朗读一遍
作曲家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谱写乐曲的?
(学生朗读,发言)
简介作曲家——斯美塔那
2、完整聆听
(当听到主题旋律的地方,大家可以跟着哼唱或举手示意)
2、聆听合唱《沃尔塔瓦河》
师:斯美塔那用丰富的音乐语汇讴歌了祖国的光荣历史,抒写了祖国美丽的河山。让我们跟随这优美的主题旋律,再次感受沃尔塔瓦河深情的荡漾,进一步去体验作曲家对这“母亲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音乐是无国界的,今天,我们感受了斯美塔那对祖国的那份挚爱,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像作曲家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我们祖国的栋梁!
幼儿教育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