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应用教案7篇

时间:2025-02-07 作者:tddiction

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应确保内容的逻辑性,避免学生产生困惑,教案设计应考虑到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覆盖,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纸的应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纸的应用教案7篇

纸的应用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二第3-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摆一摆

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根?你是怎样想的?

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让学生说一说:第二行摆了()个()根,第二行摆了()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第10页的练一练第1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圆片画了()个(),一共画了()个。你是怎样算的?

二、自主探究,教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

(1)谈话:看着这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松树有多少棵?柏树有多少棵?......)

(2)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呢?我们先来画一画。

根据题意老师和学生一起画图。

杨树

松树

(3)要求松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计算。

(5)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就是要求3个11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7)要求柏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后说说想的过程。

2、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2)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求白兔有几只,就是求()个()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1)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要求书包要多少钱,就是要求()个()是多少。

2、练习二第5题。

(1)改编题意:一辆面包车可以坐11人,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面包车的4倍,我们班有55人,一辆大客车够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练习二第9题。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纸的应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你知道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板书课题)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是谁和谁比?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活动三:理解减少百分之几

1.把这50立方厘米的冰,再化成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是11%吗?(板书50立方厘米的冰——45立方厘米的水,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百分之几?)

2.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是一个数吗?为什么?不是一个数,因为他们对比的量不同,也就是单位一不同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66÷121

(3)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板书设计:

方法一:先求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数量,再求出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0-45=5(㎝3)

5 ÷45 ≈11%

方法二:先求出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把水的体积看作100%,用减法求出增加百分之几。

50÷45≈111%,

111%-100%=11%

纸的应用教案篇3

一、 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纸的应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探索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帮忙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前调查

奶茶中牛奶和红茶的比是2∶9。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牛奶是红茶的2/9,红茶是牛奶的9/2,红茶是奶茶的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实际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红茶?

学生讨论,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220*(9/11)=180ml220*(2/11)=40ml

讨论出几种就是集中不强求,比较后找出自己认为的最简单的解法。

学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尝。

活动二

1、教学例2

书上例2,列式计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活动三:

1、请帮忙配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励求异思维)

3、帮刘爷爷收电费

刘爷爷管收四家电费,四家合用一个总电表,四月份供付电费83.2元,按每家分电表的度数分摊电费,每家各应收多少钱?

住户王家张家赵家李家

分电表度数40382953

3、陆老师和高老师合租一套房,高老师住30平方米的房间,陆老师住20平方米的房间,客厅厨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积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样分配才合理?

4、总结全课

比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用途很广,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纸的应用教案篇5

教学内容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

1.使学生掌握windows7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4.了解关于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windows7控制面板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

教学时间

__年__月__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建议学时

理论:1.上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上机:指导上机实验演示设计板书设计

2.3windows7资源管理

2.4windows7控制面板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主要内容

在前一节的基本之上,引入本节内容:

资源管理器的'概念及使用;

windows7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windows7资源浏览;

windows7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控制面板的概念;

系统设置;“显示”设置;

“日期/时间”设置;“键盘”设置;

添加/删除硬件及添加/删除程序。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二讲、资源管理(1学时)

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1).文件和文件夹文件是有名称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如磁盘、光盘等)上的。任何一个文件都有文件名,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一个磁盘上通常存有大量的文件,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地组织为文件夹,windows7采用树型结构以文件夹的形式组织和管理文件。文件夹相当于msdos和windows3.x中的目录。

2).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1)在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

(2)一般每个文件都有3个字符的扩展名,用以标识文件类型和创建此文件的程序。

(3)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不能出现以下字符:/:*?“|。

(4)不区分大小写字母,例如,tool和tool是同一个文件名。

(5)可使用通配符“*”和“?”,“*”表示字符串;“?”表示一个字符。

(6)文件名和文件夹名中可以使用汉字。

(7)可以使用多个分隔符。例如:myreport.tool.sales.totalplan.1999。2、windows7资源浏览1)、打开方法2)、“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资源管理器”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左窗格、右窗格、状态栏、滚动条等。

3).工具栏的设置和使用工具栏为用户提供一种操作捷径,它在窗口中的显示或隐藏是可以设置的。操作:[查看][工具栏][…]。4).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

显示方式有四种: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

方法一:[查看][…],选择显示方式。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上的“查看”图标,然后选择显示方式。

4).排列图标排列顺序有: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排列。方法一:[查看][排列图标][…]。方法一:(快捷操作)¨鼠标指向右窗格(或“我的电脑”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排列顺序。

2、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1).文件和文件夹操作包括:选取、复制、移动、删除、新建、重命名、发送、查看、查找、磁盘格式化等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操作一般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窗口中进行。

3).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方式:菜单操作、快捷操作、鼠标拖曳操作。

4).对象选取操作选取单一个:单击。选取连续多个:选取第一个对象,按住键,单击最后一个对象。选取不连续多个:按住键,单击每一个对象。全部选取:[编辑][全选]。

5).复制操作菜单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编辑][复制]?选取目标文件夹?[编辑][粘贴]。快捷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指向选取对象单击鼠标右键,择“复制”?选取目标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拖放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鼠标指向选取的对象。按住键和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目标文件夹后释放鼠标。

6).移动操作快捷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指向选取对象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剪切”。

纸的应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比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比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加深认识不同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本训练

二、应用题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口算

练习1310

2、说出下面每句话的具体意思。

一本书,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比是2∶1。

苹果筐数和橘子筐数的比是3∶4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

要求说出各占几份,再说出每个数量各占总数量的几份之几和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几倍。

3、用比表示下列数量之间的关系。

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1.5倍。

公牛头数是母牛的1/3

摩托车辆数是自行车的2/5。

1、解答应用题

配制黑火药用的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这三种原料重量的比是15∶2∶3。要配制240千克这种黑火药,需要三种原料各多少千克?

上下练习;

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是什么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2、练习1311

问:4∶1是哪两个数量的比?长和宽对应的总长度是40米吗?为什么?

要下求什么,再求长和宽?

上下练习。

3、练习1313

明确题意后指出:能根据数量与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它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学生口述后解答。说想法。

能把(2)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练习131213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纸的应用教案篇7

学材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3+5=8

1203/8=45(个)1205/8=75(个)

2+3=5

2502/5=1002503/5=150或250-100=150

4+5=9

364/9=16365/9=20或36-16=20

1+5000=5001

0.51/5001=0.55001=2500.5(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