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我们要学会思考以往的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是对教学活动做的全面安排,制定好之后,才能确保教学能力的提升,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篇1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班级概况:
学校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文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课时安排:
周 次 内 容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1、2、
2 汉语拼音3、4 复习??
3 汉语拼音5、6、7、8
4 汉语拼音复习二、9、10
5 汉语拼音11、复习三、12、
6 汉语拼音13、复习四
7 汉语拼音 总复习、测验
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篇2
识字课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月的识字教学,小同学们有一定的识字量,但孩子年龄偏小,字学认读能力偏低,老师打算让小同学在课余时间多读、多记、多背、一边认更多的字,张零予小同学年龄比赵心境和李梓睿稍大些,领悟认读能力较强,认字量也多些,李梓睿由于年龄偏小,认字速度相对与其他小朋友慢些,但不能否定其识字认真的优点,老师打算发挥其长处,让李梓睿小同学连续识字的时间长一些,以便能识更多的字。
二、目的和要求
老师根据小朋友们的具体情况,精心布置和设计每节识字课创造丰富多彩的情境,为三位小同学创造轻松愉悦的识字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三位小同学对所教的字会认、会读、能组词;并认识部分偏旁部首,积累一些词语,为以后的识字阅读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进度
鉴于张零予小同学领悟能力强,老师打算加大力度要求张零予同学每次认识生字5———10个,由于赵心境和李梓睿年龄偏小,要求他们认识3———6个字。
四、近期识字课教学规划
针对张零予、赵心境和李梓睿三位小同学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
1、打算用一节课复习巩固所有以往认识的字。
2、计划每节课对以往认识的字及时进行复习巩固,以便三位同学能够完全掌握理解。
3、计划每周五下午对本周所认得字进行复习一次,以防遗忘。
4、计划每个月对张零予、赵心境、李梓睿、三位同学测验一次,以便更好的复习巩固认识的字。
5、老师打算加大力度,让总识字量有大的突破,计划争取让张零予在11月份突破100个字;让赵心境在11月份突破50个字;让李梓睿突破35个字。
总之,老师将继续带领三位小同学轻松愉悦地识字、生动活泼的认字,为三位小同学认识更多生字,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努力。
拼音课计划
一、汉语拼音课的教学思想
以孟凡越、张零予、常心怡三位同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积累语言,为三位小朋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汉语拼音课的教学目标
拼音教学要过三关:兴趣关、部件关、拼读关。
1、兴趣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一定要设法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
2、部件关:拼音部件要会认读,发音标准,字形要记牢。
3、拼读关:学生能准确拼读。
三、学生近来情况分析
经过近几个月的学习,回顾过去,总结经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拼音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详细说明如下:
1、单韵母a/o/e/i/u/u:孟凡越、张零予和常心怡三位小同学对单韵母掌握的比较好,能读会拼。例如:ma ya da ba ;mo po wo po ge she re ;ji li bi ji ;gu hu zu lu _u ju lu lu ,三位小同学对上述音节能读能拼,但不足的地方是三位小同学对字母的书写不太规范,这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2、声母b p m f d t :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对声母b p m f d t 掌握的比较好,张零予小同学相比较而言要差一些,三位同学能拼会读。
3、声母n l g k h j 刚学,三位同学刚读消化得不太好,会写,但拼读有问题,书写不太规范。
四、汉语拼音课近期教学规划
针对孟凡越、张零予和常心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计划:
1、计划用两节课重点讲解a o e i u u 的拼写让他们能够书写规范。
2、计划花两节课时重点复习,帮助小朋友们学会拼读、书写,标调n l g k h j
3、计划花一节课重点复习。
4、计划花一节课重点巩固复习 j q x y 与u 相拼去两点的规范。
总之,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因材施教带领三位小同学一起攻克汉语拼音的教学难关,学习好汉语拼音,为以后的识字阅读打下基础而努力。
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用声母 d t n l 和单韵母 a e i u ü 拼音,初步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3、练习看图读用拼音写成的短句。
【教学重点】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掌握字母的音、形、书写。
2、练习 d t n l 与 a e i u ü 拼音,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难点】
1、d t n l 与 a e i u ü 相拼时所读音的准确性。 2、直呼音节的训练。
【教学准备】
1、本课的字母挂图或幻灯片。
2、拼音音节卡片(自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单韵母和声母 b p m f,还学习了声母与韵母相拼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声母。
(教师板书课题 d t n l,并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声母 d
1、出示图1学习 d 的音:
问图上画的马在做什么?
马跑时马蹄会发出什么声音?
讲马跑时会发出“de de de”的声音,这个音读得轻短些就是d的读音。这个字母的本音很轻,几乎听不到,要读得响亮一些就需要“e”来帮助,成了 d 的呼读音。
板书:d—e
教师范读:d d—e
学生学读:d d—e
2、观察图画学习 d 的形:
问字母 d 与图中的什么地方很像?
(马跑后的蹄印与字母 d 相像)
教儿歌大马跑步 d d d。
与b进行区别:
教儿歌正6b,反6d,大马跑步 d d d。
3、指导书写:
讲 d 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c”,然后从上格一线下边一点起笔写“|”,与半圆合为 d。
学生学写 d1~2个。
二、学习声母 t
1、学习 t 的音:
讲 t 发音时,用舌尖抵住上牙床,猛一发音。t的本音几乎听不到,大声读就成了呼读音。
板书 t—e
教师范读 t t—e
学生学读 t t—e
2、学习 t 的形:
问声母 t 与图中哪一部分很像?
(t 与伞把的下半部分很像)
教儿歌小伞把儿 t t t 。
3、指导书写:
讲 t 要占中格和上格,先写“ ”,再写“-”学生学写 t 1~2个。
课中休息(自定)。
三、学习声母 n
1、学习 n 的音:
讲 n 发音时与 t 相似,只把舌尖抵住上牙床,让气流从鼻腔中透出,n 也有本音和呼读音。
板书:n—e
教师范读:n n—e 学生学读:n n—e
2、学习 n 的形:
问 n 与 m 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教儿歌一个门洞 n n n,两个门洞 m m m。
3、指导书写:
讲 n 占中格,先写“ ”再写“ ”。
学生学写 n 1~2个。
四、学习声母 l
1、看图学习 l 的音:
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赶猪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
讲“le”读的轻短时就是“l”的读音,大声读就是呼读音。
板书:l—e
教师范读:l l—e
学生学读:l l—e
2、学习 l 的形:
教儿歌小棍赶猪 l l l。
3、指导书写:
讲 l 占中格和上格从上到下一笔写成。
学生学写 l 1~2个。
五、巩固练习
1、读声母,读呼读音。
2、用儿歌区别 b—d,m—n,f—t。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
学习声母和韵母是为了学习直呼的本领,谁直呼的又准又快就说明谁的本领大,老师要看看哪个同学的本领最大。
一、用卡片复习学过的声母、韵母
(主要复习带调单韵母,要直呼卡片。)
二、学习和练习 d t n l 与 a i u ü 的拼音
1、巩固已学过的拼音方法:
看书上搭积木的图。
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板书 d—ā
讲拼读的时候,把声母 d 的音发得又轻又短,或者就只摆d的口型,发 ā 的音,让 d 与 a 快速相连呼出 dā。
教师范读 dā
学生学读 dā(不要过多的拼读,要尽量的直呼。)
2、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试读:
板书 dā dá dǎ dà
(方法可以在 dā 的直呼基础上,直接引出,也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慢慢练习。)
3、学生看书进行自读练习:
书上还有一些音节,我们自己来读一读。
方法是这样的:
⑴ 从上边开始看完一幅读一幅的拼音。
⑵ 根据图上的内容,试着直呼图下的音节。
⑶ 注意音节的调号,不要从一声开始数着读,要一次读对。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练习,教师边巡视边掌握学生情况。)
检查读的情况尽量叫读得好的学生,注意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课中休息(自定)。
三、直呼训练
1、看黑板读音节:
板书 ba pa ma fa da ta na la bu pu mu fu du tu nu lu
方法按顺序齐读、分组读、个人读。
2、用卡片练习读:
dā dá dǎ dà
3、读本课的直呼音节(见书)。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师谈话】
汉语拼音真有意思,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字,读音,还可以教我们说话呢!
一、出示小女孩拿梨的图
问
1、图上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她在做什么?(学生读图下的音节后再回答)
教师范读短语 lì li ná lí
学生学读短语 lì li ná lí
2、大家看一看“丽丽”这两个音节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讲后面的音节没有标调,叫轻声音节。读的时候要轻,第一个音节要读得拖一些。如妈妈、爸爸、丽丽都是这样的读法。
学生再读短语。
二、出示小男孩拉驴的图
问
1、图上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在做什么?
2、谁能直呼图下的短句?
3、这个短句中有轻声音节吗?
学生带读短句。
集体练习读短句。
三、巩固练习
看两个短句练习直呼。
课中休息(读儿歌、字母区分歌等)。
四、直呼练习
1、板书:n—u→nu n—ü—nü
要求看清,看准,不要马虎。
板书:l—u→lu l—ü→lü
学生直呼后,可以说出音的字,以巩固音(如愤怒的 nù,小路的 lù,女孩的 nǔ)
2、读课后的直呼音节(见书)。
3、用卡片练习直呼。
【注意】
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一定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注意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直呼音节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刀切,要由慢到快,由模仿着读到自己学会读。
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篇4
我校是一所民办小学,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域的特点,他们二、三声不分,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为拼音教学增添了难度。为了掌握汉语拼音,学好汉语拼音,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以下汉语拼音教学计划。
一、把握指导思想。
汉语拼音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积累与语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3、学会6个单韵母。学会8个复韵母,以及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学会2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4、学会16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他们的四声。
三、弄清教学重难点。
1、掌握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以及带调拼读音节,区分二声和四声,掌握三声的读法,会在四线三格中书写音节。
2、学会两拼和三拼的拼读方法,正确书写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3、学会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4、掌握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5、掌握整体认读音节,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四、注重方法与策略。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6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
汉语拼音年教学计划篇5
学情分析:
g k 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是本科教学的重点才。
教学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重点难点;
g k h大发音及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和认读生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三、教学生母g
1、看图说话引出: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教学的g发音,记清字形
3、教学顺口溜:一群白鸽ggg
四、教学生母k、h
方法同上
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把椅子h h h
五、学习g k h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六、课中操
七、教学三拼音节gua guo
1、说话引入:同学们吃过瓜吗?吃过那些?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矗克??臀颐且郧把??钠匆粲惺裁床煌??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
4、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八、教学三拼音节guo(同上)
九、课中操
我的家乡瓜儿多,
冬瓜胖来南瓜黄,
我的家乡花儿美,
牡丹月季夜来香,
瓜儿多,花儿美,
一天一夜夸不完。
十、巩固运用三拼音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ga---gua ha---huo
gu---guo ku---kuo
hu---huo ka---kua
十一、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荷花、哥哥、弟弟,根据拼音读一读,哪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出示生字:花、哥、弟、个、画。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十二、巩固练习。
十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