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6篇

时间:2022-12-08 作者:Youaremine

无论做什么工作,学会制定工作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写工作计划就是对今后工作的提前了解,这也能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6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6篇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1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认真督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决策能力。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房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

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临床科室及检验科进行院感检查。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要求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

2)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四、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定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定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

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六、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的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2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必要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现制订出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

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等知识,并组织工作人员院感知识考试1—2次。

三、认真的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

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效果评价,每月抽查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的卫生学监测,督促科室做好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每半年对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对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灯管和消毒剂督促及时更换,对新购入的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合格的产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四、每月对全院各科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汇总

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和汇总,定期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漏报调查,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报反馈,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计算出使用率。

五、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3

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一步助理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和规定,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主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医院感染监测: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检查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临床监测住院病人感染发生情况,督促医生及时报告感染病历,防止医院感染爆发或流行。

2.每月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

3.目标性检测,选择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4.每月对无菌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月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

三.传染病管理:

1.建立、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

2.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定期检查、督促疫情管理和报告。

3.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检验阳性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4.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检查工作四.医疗废物督促管理: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况, 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班本,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四.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感染控制中重点。六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

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生素合理使用标准。

3.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4. 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分类,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等。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4

20xx年院感科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督导管理职能,注重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不断提高、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现将一年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加强质量控制,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加强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采取全员集中讲座、针对性专题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每年组织全员培训两次,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隔离技术,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等。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训后进行考试。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对卫生员进行一次消毒隔离、物表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消毒隔离知识及日常工作中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减少交叉感染。

三、开展各项感染监测,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一)感染病例监测

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由临床医师报告,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汇总,主要关注医院感染病例聚集性发生,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时报告与处置。每周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

(二)目标性监测

根据河北省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关于开展河北省i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通知》要求,本年度继续开展i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周期拟定为20xx年1月1日—014年12月31日,每天到各科室收集资料,定期对所有监测资料分类汇总、分析、反馈,每季度对监测进行小结、反馈。

继续开展icu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每季度对所有监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每季度对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手术室、产房、icu新生儿病房、导管室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

按规范要求对灭菌器进行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将监测结果下发各科室。对不合格者,下发书面通知,科室拿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后,申请二次监测。

(四)多重耐药菌监测

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进行多重耐药菌(mdro)的目标性监测:监测的目标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从而督促临床科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做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临床科室、细菌室对确立诊断的多重耐药菌(mdro)要及时向检出耐药菌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及时到细菌室了解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指导相关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感染管理科结合细菌室每季度公布医院常见致病菌的流行和药敏情况,并以通报形式下发科室。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5

为了保护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出现,在本年度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特制定以下监测计划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1。1在本年度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月要不断深入临床科室及相关部门进行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每日收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各科沟通、核实医院感染诊断,并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的聚集性发生,及时分析感染原因,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持续监测。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每月第二周重点进行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后对全院及各科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汇总,对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漏报率和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漏报、迟报病例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感染率高的科室和部位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向全院书面反馈。对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的主管医生进行通报批评和适当经济处罚。

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感染管理科把该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和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汇报,共同讨论、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在本年度根据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计划在5月份进行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由感染管理科主持,各科共同参与,规定统一时间,制定统一表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在同一个时间点全院各科现患率,部位感染率。从而掌握全院及不同科室医院感染基本状况和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对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查找危险因素,制定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1。3本年度对神经外科icu、nicu、ricu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特别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监测,感染管理科每周到神经外科icu、nicu、ricu,评估和了解患者病情和感染情况,对使用呼吸机、留置血管内导管、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及插管和拔管时间由神经外科icu、nicu、ricu值班护士建立icu日志逐一进行记录,并密切观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同时查找感染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做好重症患者的感染监测工作。

2、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有效地评价控制效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进行了手术部位监测:对妇产科所有的择期和急诊手术术后病人的手术部位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手术患者宣传解释调查目的和方式,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输入每个手术患者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手术部位感染率,与医师、科室感控护士共同分析原因以便进行改进,预防并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3、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

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进行多重耐药菌(mdro)的目标性监测:监测的目标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从而督促临床科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做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临床科室、细菌室对确立诊断的多重耐药菌(mdro)要及时向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同时细菌室给感染管理科留报告单一份,感染管理科每日到细菌室了解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并记录,并和该患者所在科室负责人联系指导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同时发放消毒隔离通知,指导相关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对由于主观原因预防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医院感染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感染管理科每季度统计、分析、反馈各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状况和各科室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每季度公布医院常见致病菌的流行和药敏情况;细菌室每季度对耐药菌的变迁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并反馈。各项监测结果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会议上通报。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2年篇6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病历监测:

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

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

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四、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五、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六、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七、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八、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