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演讲稿的背后都需要我们用心对待,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语句通顺,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1
梦是一个很美的字,人们常说祝你美梦成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美梦成真,但我们要问自己你奋斗了吗?你为自己的梦想播种耕耘了吗?
生活中无论你我,有梦谁都了不起!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都应该有梦。国家没有梦,这个民族就是可悲的,可哀的;一个人没有梦就是行尸走肉。和你们一样,我也有一个梦——和亲人一起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我的梦很普通,我的梦很平凡。但我认为它很美,很温馨。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记得在没踏入小学时,我一直过着和父母团聚的日子,很快乐,很幸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我就和年幼的弟弟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尽管奶奶爷爷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可父母的爱是爷爷奶奶所给予不了的,是一种难以表达的爱。每每看到别人在爸妈面前撒娇,在父母面前玩乐,我是多么的羡慕,多么的渴望,同时也多么的心痛。特别是过年时,别人家一家团圆,而我却是躺在床上仰望天空,我已经记不清和爸妈一块过年时啥滋味了。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流泪,也不止一次的幻想,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可以陪孩子,而我的父母却不能。我曾经还有过恨父母的想法,我开始对自己没信心,我变得害怕、自卑,难道父母不要我们了。渐渐的我懂了,我知道父母为什么一年都不回来几次,甚至一年就回来一次,有时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回来。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个更蓝的天空,让孩子飞的更远,让孩子的孩子不在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承受这种痛苦。
所以,在我很小时,内心就埋下了一颗种子,它现在正悄悄发芽,成长。它就是和亲人一起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我不需要高重的权位,不需要过多的金钱。我认为钱权固然重要,但亲情更无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我的梦想就是陪父母安度晚年、和爱人共织生活、陪孩子快乐成长。我认为它很美好,但它确实也很艰难。有人会说当今就业压力大,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奔波。但我们想想我们真的是没时间,还是在找理由。工作之余,我们可以抽出时间陪我们爱的人,父母需要儿子,妻子需要丈夫,孩子需要父亲,你可以看看他们那期盼的眼神、渴望的目光,你真的会心痛。
现在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一定努力学习自己的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尽管这个社会充满诱惑,我也不会堕落,也不会随波逐流。因为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经历,不会忘记父母的辛勤的付出,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我感谢我的父母让我找得自我的梦、自我的人生目标。我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个对于我来说平凡而伟大的梦——和家人一起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我不会让我的子女走我的童年之路,我有信心,我也有责任,我更有奋斗不止的动力......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的梦,是和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一个人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有梦、他有灵魂。我相信,我的梦一定会在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下,梦想花开。我的未来,我做主。有梦谁都了不起!我的青春,我为我代言。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官,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初阳学院的新生代表廖玉妍。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参训学员向各位领导、教官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九月,伴着夏季的余韵,带着家长的期盼,怀着对大学的憧憬与向往,我们一起来到了浙江师范大学,这个 “梦想的殿堂”,在这里我们将以青春的名义上下求索,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今天,开启的是大学第一课——军训。还记得9月3日举行的抗战xx周年阅兵仪式吗?千人的军歌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烈日下的军人身姿挺拔,面庞坚毅,行进的队伍整齐划一,气势恢宏。这一个个画面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唤起了无数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军人严守纪律、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肃然起敬,倾羡仰慕。本次军训中,我们要以昂扬的姿态向军人致敬,向祖国致敬!
为了军训的顺利开展,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全体20xx级新生做出以下承诺:
第一,严格遵守纪律。铁的纪律是军人的生命。在军训期间,我们就是军人。要服从教官的每一条指令,练好每一个规定动作。
第二,磨练顽强意志。即使烈日炎炎,训练富于挑战,我们都要坚持下去,不断超越自己。
第三,发扬团队精神。一个人的优秀只能代表个体,而一群人的团结互助才能成就优秀的集体。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振奋精神,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以昂扬的斗志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训中,展现出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向师大xx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阅读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贾志豪,来自交叉信息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以下简称“姚班”)。我十分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在高中的时候,家长总会教育我们说:高中是人生最辛苦的阶段,挺过了高中,进入大学就轻松了。然而到了清华,我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四年的大学时光,累并快乐着,辛苦并充实着。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清华学到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做“做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是从姚期智先生那里听到的。大学四年来,几乎每一次姚班的讲座都可以看到姚先生的身影,他总是听得非常认真。姚先生曾经说过,他也有很多 新的领域需要探索、学习,甚至还要跟我们比赛,看看谁学得快、学得好。怎样做最好的自己?姚先生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就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实现自 我的超越;就是要敢于筑梦,敢于圆梦,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把这句话奉为圭臬,时刻鞭策自己。大二小学期,为了能够设计出性能最优越的微处理器,我们挑灯夜战,放弃了所有的娱乐和休息时间;每年秋 天,为了能够实现三千米满分,我要求自己每天跑三千米,风雨无阻,最终达成了目标。我相信,人各有所长,只要坚持梦想,放眼长远,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在人 生的大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
第二句话叫做“真正的热爱值得百分百的专注”。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去年春天,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换。当时我与同学约好,利用假期去纽约和那里的朋友们一起游玩。然而,随着假期 的临近,我的一篇论文也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一边是老友相聚、风光大好,一边是板凳冰冷、数据枯燥,如何选择?我忍着内心的小小纠结,还是牺牲了假 期,错过了与老朋友的叙旧和纽约的大好风光。不过,故事的结局还算美好,最终这篇论文发表在了顶级国际会议上,论文的贡献也被学术界认可。
四年来,我专注付出、废寝忘食,动力正是源于对计算机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如今,我即将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攻读计算机博士。正像1924年 英国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纽约时报》“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所说的,“因为山在那里”——有朝一日登上科学的巅峰,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是我心中信守的梦 想。
第三句话叫做“同学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我的导师曾跟我说:大学本科阶段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做出了多少成果,而是你现在认识的同学,他们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提到同学,总会有那么几幅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第一幅画面叫做“喜悦”,我大一代表姚班出征足球比赛,打入班级首粒进球后被同学们高高举起,抛 向空中,听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我只有一个念头——有你们真好!第二幅画面叫做“感动”,大二聚餐,不小心卡到了鱼刺,跑了几家医院都没办法将鱼刺取出, 看到同学们在深夜仍然为我忙前忙后的身影,泪水浸湿了眼眶。第三幅画面叫做“靠谱”,大四上学期事务众多,又赶上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临行前直到机场我还 在担忧,此时同学拍拍胸脯说道:放心去吧,园子里的一切有我呢!
大学四年,有些片段会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有些片段却会历久弥新。或许,我们会忘记某一门课程的成绩,但是我们总会记得在考试前与同学一起自习到 深夜的情景;或许,我们会忘记自己发表了哪些论文,但是我们总会记得在论文的攻坚阶段与同学并肩作战相互鼓励的时刻;或许,我们会忘记自己班级获得的荣 誉,但是我们总会记得,为了获得这些荣誉,大家付出了多少汗水、辛劳和努力。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很幸运有你们随行相伴,共同成长。
清华园四年,致知穷理、学古探微,鸣谢的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就让我们把它凝结为一句“舍不得”吧。舍不得清芬的香锅和观畴的肘子,舍不得辛 勤的老师和辛劳的职工,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室友和挥斥方遒的同学,最舍不得的是培养我们四年的母校——父母给了我们梦想之身,正是在这个园子里,梦想插上了 飞翔的翅膀。
离别时分,所有的舍不得都将收入行囊,梦想在新的起点再次起航。每个清华人,心中或许有不同的梦想,有的将潜心科研,登临学术殿堂;有的会雄心 铸剑,戍卫辽阔边疆;也有的将扎根基层,践行报国理想。不管选择如何,我们身上都带着清华的烙印,行囊里都装着这个园子的时光。异曲同工,十七万学子矢志 不渝共谱清韵华章;厚德长行,百二载志士行健不息成就强国梦想! 清华,给我们永恒的力量;清华,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谢谢大家!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凉风习习,暖阳融融。金色的九月,带着潇湘仙子般的气质,如约而至。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一所美丽的学校——x大学向我们敞开了胸怀。梦中的校园啊——绿树参天,花园锦簇。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我们来啦。从今天起,我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初中生了!我是一名来自大一x专业x班的学生,今天,我有幸代表初一新生发言,心里无比激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勤劳俭朴,意志坚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集体,爱护他人;坚持锻炼,讲究卫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保持心理的健康与阳光。作为中学生还要自强自立,我们不能像小学生那样,事事要父母操心。我们都为梦想而来,我们心里明白:珍惜青春岁月,绝不虚度光阴。只有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只要付出了,都会有收获。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四年后,我们一定会成长为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中学生,给社会、学校、家庭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的学校,像一块美玉,秀外慧中,静静绽放那一方温润的光芒;我们的学校,是x教育的标签,潜山县一流学校。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吗?要使我们的学校更加优秀,靠领导、靠老师,更要靠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一言一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我们的一举一动,连接着学校的兴衰。为了母校的明天,我们拼搏吧!
同学们,当我们早上背着书包,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我们要抬头,要挺胸,要精神振作,信心百倍。迢遥的牧女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春天的梦是轻的,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我的梦,不!我想是全体同学的梦,也来了。
当我们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要摸摸自己的书包,问问自己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没有白白浪费一天的光阴?距离我们那神奇的梦、伟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让我们跟着春天,拿起画笔,把校园描绘得更美丽。让我们放飞心灵,展开歌喉,共唱一首希望的歌,一首永不停歇的歌!同学们,今日我以余中为骄傲,明日余中将因我而自豪!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起点,新的航程中扬起前进的风帆,取得辉煌的成绩!努力吧!奋斗吧!
谢谢大家!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5
今晚很荣幸可以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二年大学生活。在此,我首先要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是你们让我有幸站在今晚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和分享大学的点点滴滴。我今晚演讲的主题是“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我现在之所以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就是因为我不断地勇于尝试,敢于挑战。
回想起自己大一参加学生干部竞选时的情景,至今仍感慨良多,记忆犹新。当时的我,刚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心里满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迫不及待地想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大展身手,证明实力。当听到学生干部招新时,我便一口气报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学院团委社团部、系学生会生活部的竞眩真可谓是遍地撒网,可惜的是一个也未能进。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面试学院学生会主席团那一次,我因那天下午去打篮球打过了头,情急之下回到宿舍便匆匆忙忙地换上长裤穿着拖鞋出去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我被无情地淘汰出局了。我还记得当晚面试我的师兄就只问了我一个问题:“贤基同学,你好,你觉得你今晚的形象怎样?”我自认为我当时的回答还是不错的,无奈再漂亮的解释也掩饰不了这铁打的事实。自那以后,我开始意识到注重形象和细节的重要性了。
今年9月份,我有幸第一次作为系团总支通讯部的面试评委,有着特别的感触。从前来参加面试的新生们身上,我看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和气魄,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而这种激情和气魄正是我们学生干部所需要的,于是我写下了一篇题为“踊跃参与竞选,理性对待成败”的文章发表在了10月份的《阳江职院》报上。我写此文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一新生们要大胆尝试,踊跃参与,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因为那些所谓的失败都只是暂时的,要屡败屡战,屡战屡强,不断增强信心、勇气和力量。
在那篇文章里,我回顾了自己二年来的大学历程,讲述了自己于大一第二学期被推荐到记者站成为一名院报记者后,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坚持多跑多听多看多思多写,不断挖掘新闻写作素材并勇于创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风格。至今,我已在《阳江日报》、《阳江教育信息报》、阳江电台等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0余篇,在中青网、中国军网、广东共青团网、广东校园文学网、粤西校园网、阳江教育信息网等国家、盛市级网站发表新闻稿件90余篇,在校内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因写作水平突出,我被推荐到学生工作处成为了一名学生工作助理兼《学生工作》报执行编辑,以及成为我系团总支通讯部首任部长,并成功竞选上记者站站长和髻山草文学社编辑部副部长。一时间我觉得我肩上的压力很大,似乎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我坚信人只有在重压下才能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每学期10多门课程,每周20多节课,4个职务兼于一身,每周至少开2次例会。面对如此繁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我并没有退缩,我知道自己的个性就像弹簧,外界的压力越大,激情就越高,反弹力就越大。曾有同学这样问:“你身兼多职,是怎样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呢?”我笑着说:“很多时候,人是被逼出来的,到了由不得自己做主的时候,你就只能这样了。”
收获总是青睐于那些勤奋刻苦、塌实肯干的人的,就是凭着这一点,我大学二年的收获也不少。曾连续二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记者”,荣获过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读好三本书”研讨活动先进个人、二届系和谐杯“篮球赛”冠军、系“我身边的榜样”之“写作能手”等荣誉称号。
我从当初的稚嫩到现在的逐步成熟,就是不断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过程。最后我就以一首歌《奔跑》来结束我的演讲,与在座的一起奔跑在人生道路上的老师、同学们共勉: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敢爱敢做勇敢闯一闯,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也会有默契的目光。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班帖~~,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开始一次特殊的国旗下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抗疫情共克时艰,战高考不负青春”。
庚子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体验了一段线上教学、与老师隔屏互动的非凡而刻骨铭心的经历之后,终于迎来了返校复学!很多同学发现,能够安静地读书听讲,自由的与同学探讨,规律地上学放学,原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虽然现在我们每个人面戴口罩,却掩盖不了同学们重回校园的兴奋,阻挡不住师生间久违的亲切与温暖。此刻我们以特殊的方式共升国旗,仰望冉冉升起的国旗,心潮澎湃。这是在仰望一个国度扬起的尊严,这是在仰望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向伟大的祖国致敬,向英勇的人民致敬!
面对疫情涌现出了很多逆行者,在坚持中寻回生命的力量。逆行的他们,携带勇气和力量推开春之门,是他们的守护,让爱之阳温暖寒冬;是他们的守护,让爱之雨滋润干涸;是他们的守护,让爱之意传递希望。林清玄说:承担,是生命里最美的东西。这些无怨无悔的逆行者们,为国民承担,更是美中之大美。
这次疫情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一个个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感恩一队队临危受命的最美逆行者,感恩他们为我们撑起的晴空万里。
同学们。疫情是考卷,困难就是必做题,有一万种答案,我们只选择一种,那就是义无反顾地前行。我们深深懂得,没有辛勤的付出,哪来甘甜的收获。为了防疫需要,学校安排所有走读生集体住宿,实行封闭式管理,我们要学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律。我们会面对很多困难,但这正是对我们的一种历练,相信经过这次洗礼之后定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更加包容,更加有担当的你。我们不仅要赢得20--年高考,更要给人生这段难忘的经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面对如此良苦用心,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争取做到防疫与学习双赢。
春光如画美如诗,正是少年读书时。同学们,疫情突袭,昔日,我们为了梦想与老师隔屏相望;如今,我们终于重回校园。相信,返校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忘不了校领导深思熟虑,高效科学地指挥;忘不了志愿者老师不辞辛劳,忙忙碌碌的身影;忘不了班主任春风化雨,苦口婆心的叮咛。所有这些人的无私付出,确保了我们有序安全的返校。
同学们,疫情面前我们要学会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则。不因年少而自恃,不因勇敢而无畏。身为00后的我们,要牢记当前保护过我们的祖国,还有那一个个前赴后继的身影,让这种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遁入我们的骨髓,流淌进我们的血液里,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加油,每一个心怀梦想追求卓越的学子!
加油,每一份坚定不移不离不弃的勇气!
加油,每一颗胸怀祖国火热跳动的真心!
20--高考攻坚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就要跨马提枪,披挂上阵。如果说青春是足迹,那么梦想一定叫做远方。请同学们明白,万物可爱,人生值得,未来可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大学生课代表演讲稿篇7
最近这段时间,校园里似乎更加忙碌起来,大家先是忙工作,忙论文,忙答辩,接着是拍合影照,吃散伙饭,食堂旁边、宿舍楼下、学校的贴吧里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地处理物品,这一些似乎都在提醒人们——又是一年毕业时。年复一年的毕业,就像话剧似的,有人要谢幕,有人要上场,总会有人要离别,只是这一年,逢到了你们的青春散场。
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事,一恍惚,就定格为回忆。“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原来岁月是这么经不起推敲与研磨。在校时对学校的林林总总不尽人意的地方总是不停地抱怨,真要离开还真有几分依恋,几分不舍。记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回忆从离别时开始,今天的典礼是个标志,随着岁月的过滤,往日的种种不快都变得脉脉温情起来。
毕业之际,伤感、惆怅、无奈、无助;向往、兴奋、憧憬、期待;还有几许恐惧,几许焦虑……这重重的感觉在校园里氤氲起来,弥漫开来,不同程度的缠绕在即将离校的同学心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毕业仿佛与往年没有什么区别,老师们说着一些发自肺腑的相似的话,大家忙着一些相似的事。但是,今年的毕业与往年又有很大不同。20xx年毕业的同学们,你们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每一届毕业生都听到这样的话。不过,应该承认,你们毕业的这个时代或许更为困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更令人生畏。
然而,这正是需要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
首先,不要过分抱怨。
老实讲,大家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读小学时,读大学时,上小学不要钱;要读研究生了,研究生不值钱了。还没能力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有能力工作时,找不到工作了。对于这些,在学校里抱怨一点,吵闹一些,学校会宽容大家,不会苛求大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是,走出校门,离开学校,社会不会在乎你的抱怨,不会同情你的处境,不会在意你的感受。所以,需要大家做的,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存大志,做小事,先找个吃饭的职业,从小事做起,先做你能做的,再做你想做的。不要因为眼前暂时的不如意,就怨声载道,相信生命之中一定会有逢回路转之时。大家要承认,今天的暂时挫折,源于我们昨天的努力不够;大家更要坚信,今天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有大收成。
其次,学会适应社会。
大学里不是教给你现成的东西,她给你的只是一点获得更多东西的思维方式。现在四年的河大学习已经结束,但是课有终结,学无止境。社会也是一本书,更需要大家去阅读,去学习,去适应。任何一位同学,不管他在学校里学得多么努力、学得多么优秀,他所能学到的现成知识,也只能占整个人生所需要的知识的很小一部分。
从校园到社会,会有一个理想破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自觉地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要做好身份的转换,角色的转移。社会不会再像老师那样,欣赏你的天真清纯。社会不会迁就年青的新成员,社会要求你遵守规则,社会期望你的劳动与贡献。社会奉行自然的法则:适者生存。
偶有成功,千万不可得意自满;倘遇困境,也不必气馁绝望。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也许是无法改变的,但如何适应环境则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不会轻易被生活所征服的,总会去适应,去磨合,去融入,这就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