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秀教师事迹通用5篇

时间:2024-03-12 作者:Brave

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用用意,避免对事迹进行不当渲染,保持事迹材料的真实性是编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省优秀教师事迹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省优秀教师事迹通用5篇

省优秀教师事迹篇1

一、严谨治学态度,一生不懈追求

1960年7月,年轻的管理资料下载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来到南气院工作。根据当时学校制度要求,新教师第一年需要一边备课一边担任辅导教师,一年中,他认真听课备课,努力为60级学生辅导数学。管理资料下载热情的工作和严谨的作风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不久便正式站上了数学教学的讲台,这一站就是四十余载,始终不曾懈怠。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病痛缠身的情形下仍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和其他各项工作,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谈论最多的不是病痛,而是他的教学事业和他培养的学生。几十年来,正是这种对事业和学生的挚爱,获得了学生至深的尊敬和感激,赢得了同事无限的敬佩与留恋。

明代思想家黄羲曾有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古代思想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见,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不可有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业务功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管理资料下载副教授一生就是时刻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的。

二、教学水平精湛,满怀爱心育人

我校61级校友周军曾在回忆母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服务楼二楼西头教室里,管理资料下载老师在讲授高等数学。黑板架在三角木马上,潘老师穿一件米色学生装,讲讲写写。精彩而投入之际,忽然北风裹着骤雨灌窗而入,吹散了先生的讲稿。原来窗户尚属有框而无扇,后勤即派人用油毛毡堵窗挡雨,窗被挡,室内昏暗;开灯,先生照讲,学生照听。这是我在南气院难忘的第一堂课。"就是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教室里,潘老师带领着学生在通往真知殿堂的道路上飞奔着。

管理资料下载老师先后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们讲授《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复变函数》和《数理方程》等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程,有时每学期同时承担三门课的教学任务。尽管每年的教学任务重,备课工作量大,但他要求自己承担的每一门课程都提前写好讲稿。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他严把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用端正的态度对待工作。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总能让他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掌握教学节奏,并为年轻教师做出表率。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追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管理资料下载老师有一个习惯,每堂课之前都会深入学生中听取意见,根据在学生中了解的情况反复修改讲稿,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他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寻求最有效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课间休息时,喧闹的教室中总能看到管理资料下载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身影。他抓住每个机会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和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优秀的书刊文献等等......这些都对学生成长成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潘老师的课既使得我们学到了知识,又使得我们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对此,他教过的学生无不感慨良深。

三、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

从1960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开始,管理资料下载先后兼任南气院数学组组长、数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基础部主任等职务,他对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兼任领导职务期间,他带领教师们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带头实施教师工作规程,认真履行职责,注意听取师生的意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无论面对同事还是学生,谦和的管理资料下载老师总是带着微笑,热心周到。无论是自己工作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他都积极参与,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管理资料下载老师一直住在校园里,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在艰苦的环境中,管理资料下载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人才培养的战线上。朱乾根教授就曾在撰文《在毗卢寺的日子里》中深情回忆了与管理资料下载等建校初期的老教师并肩工作的日子。管理资料下载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让人敬佩;他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为人坦诚和善,一生淡泊名利

管理资料下载老师在学校初创时期的艰苦岁月里来到学校工作,他满怀一腔的热血立志让自己的青春在这片土地上熠熠闪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子对知识的渴望,都使他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与日俱增。1966年秋季,学校也和全国高校一样开始了停课闹革命,教师不能正常上课,学生不能正常学习,潘老师的教学工作也被迫中断。文革结束后,管理资料下载老师又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没有去计较个人恩怨,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文革的起因,以宽宏大量的心胸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管理资料下载老师一生呕心沥血,甘为人梯,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文革结束后,许多亲戚、朋友和同事找他为他们的子女辅导高考数学,这会占用他大量时间,但他都欣然应允,并不收取分文报酬。

省优秀教师事迹篇2

本人从事幼教事业已有五年整,在五年的工作当中,坚持以纲要为指思想,本着有热爱幼教事业的诚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总结经验、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时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严以律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履行教师职责,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

在幼教事业的五年风雨历程,除了取得的那些成绩与日益增强的业务水平外,同时也收获了感动,深深体会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那份责任。不管有多么辛苦,每每想到家长们那些信任的目光,满意的笑容,我的身体里就会迸发出一种力量,让我用火一般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

还记得在2010年,当时我带小班。小班孩子大都情感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班上有个小朋友叫姗姗,有段时间上幼儿园总是闹情绪,到幼儿园之后还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表现的比较孤立。妈妈也反映在家也经常闹人,也不说是为什莫。我就在大家玩游戏时,就带着姗姗一起玩,刚开始扭扭捏捏的不太乐意,我就故意引起她的注意和她一起游戏。慢慢的姗姗喜欢和我玩了,我就和姗姗聊天,他就给我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我就说:怎么会哪?大家都很喜欢姗姗的,姗姗就说:爸爸、妈妈总是抱着弟弟,爷爷、奶奶也抱弟弟。都没人和我玩了。我明白了姗姗是当小姐姐了,她感到弟弟分享了她的爱。我就通过和姗姗交流和平时的鼓励。姗姗宝贝现在懂事多了,和弟弟的感情也密切了。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和高高兴兴的做游戏,也是老师的小助手。

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知道我面前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今天操场上奔跑的追皮球的娃娃也许明天就会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今天音乐声中传出的稚嫩童声,也许明天会响彻在世界音乐的殿堂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相信每一位热爱幼儿并对幼儿付出真情和汗水的幼儿教师在白发回首时,都将幸福地说:"我得到了人世间最博大的爱。"

省优秀教师事迹篇3

曾文忠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 踏遍黎村苗寨,心系穷乡孩子。

曾文忠同志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师专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僻的黎、苗居地琼中县红岛中学任教,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为了黎、苗同胞的孩子不失学,曾老师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黎村苗寨。有一次,当他听说一名苗族学生辍学回家准备成亲时,立即连夜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赶到苗寨,劝说家长,让孩子回校上学。为了提高黎苗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曾老师不计任何报酬的为他们补课。他还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曾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受到当地黎、苗同胞的一致赞誉。

二、 甘当配角,无私奉献。

曾文忠同志1993年底调入三亚市藤桥中学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众所周知,化学、生物实验工作又脏又累,还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待遇又低。但曾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为尽快改变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落后面貌,他超负荷地工作,一人兼全校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和全校的实验教学任务。他白天在旧仓库里寻找仪器药品,晚上在实验室鉴定、提纯试剂;他利用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准备仪器药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上分组实验课。在短时间内,使藤桥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1994年,在全省普及实验教学检查中,藤桥中学获得99.3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并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1998年,全市教学评估检查中,藤桥中学实验教学部分列全市第一名。

三、 制作教具,服务教学。

为改变农村学校实验室缺乏实验器材的状况,曾老师认真研究实验教学大纲,钻研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具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他认为通过自己制作教具,是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的好方法,他为此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和教具改进资料。并放弃休息时间,走街串巷,寻找有用的实验器材替代品,制作了一大批教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节省了大笔资金。他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他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荣获省电教教材评比三等奖。几年来,曾老师制作的教具荣获省级奖1项,市级奖9项。

四、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曾老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他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实验引导探索教学法”和“问题模式教学法”等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他率先进行实验综合能力考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到全国中学化学教育学会的重视。曾老师善于在教学实验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教学。他的论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浅谈”入选“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大型学术文库,受到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93年以来,曾老师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共有25篇获奖或发表,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奖11篇,市级奖7篇。

五、 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农村经济。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老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为配合农技部门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他利用节假日,辅导学生进行抛秧、插秧的对比实验,调查结果使当地农民放心采用抛秧技术,促进了当地粮食的大幅增长。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曾老师不辞辛劳,奔波于藤桥的各个田间地头,义务帮助农民分析土壤成份,指导农民改良土壤,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10年来,曾老师辅导学生科技项目共获得各种奖励3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6项,市级11项。

由于曾文忠同志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他先后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师”、“三亚十大杰出青年”、“海南省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等光荣称号。

省优秀教师事迹篇4

其实,我是在去年八九月份,从网络上了解到汪金权老师先进事迹的。我也曾是xxx的一名学生,在我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时候,经常听到同学们说汪老师是一位为人很好的老师,虽说我不曾有幸聆听他的教诲,但我一直都对他充满敬意,我一直把他当作好老师的标准。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这是汪老师日记里的一段话,是他内心深处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大别山师魂”,他当仁不让。经过前段时间的查访和了解,我对汪老师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是一个表面看似普通的人,却有着足以让我们仰望学习的事迹,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义务,用行动为我们展示了何谓“师爱”。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满世界都是惟利是图,利欲熏心,一切为自身的社会风气。在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们已很难听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培养人才”这些正气凛然的话语,从而也很难听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些对教师的赞美之词。然而,当人们纷纷传述,网上纷纷转载我们蕲春四中教师汪金权的先进事迹时,我的内心又一次受到震撼,为这样一个难以相信却又是事实的故事而震撼,而感动。我就象受到了一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崇高师德的洗礼。

今天,我们学习汪金权老师的先进事迹:关爱学生,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明天,我们将传扬这种无私奉献、大爱无边的新世纪教师风范。使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因有我们的存在而舒心,让家长因有我们的存在而放心,让国家因有我们的存在而安心。

我是今年入职踏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我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少欠缺,从现在开始,我将努力的去成为一名新世纪合格的人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专心业务、认真执教。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能力。用爱和责任铸造我自己的师魂。

省优秀教师事迹篇5

尤传文同志,一位普通的偏远地区教师。他没有惊天的伟业,但有着在教育战线上30余年的奋斗历程;他没有太多勋章荣誉的点缀,但有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在教育之路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有人常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在三十余年的任教生涯中,尤老师从没有因为家庭负担重、家务烦琐,而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深知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为了备好课,他经常翻阅资料、反复修改,备一节课常常要花费二、三个小时的时间。常有人说他,“尤老师,备一节课值得你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吗?”他说只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满意的课堂。在尤老师的眼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做不好的老师。星期六、星期天,别的老师都休息了,尤老师却跑到一些学生家中,与学生谈心,为学生补课。

对待学校工作,尤老师总是任劳任怨。在每学年开学分课中,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从事学前班的教学工作。他们都知道农村学前班的学生年龄太小,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老师教起来操心费力效果却不太好。深知此事的尤老师说,还是把这项工作交给我吧。从那以后,尤老师就成了学前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这一干就是二十个春秋。对此,尤老师从无怨言。常有人问,尤老师你觉得带学前班的学生累不累?他总是笑笑说,累是有些累,但这项工作总得有人来干呀!尤老师用他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书写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教学及班级工作中,尤老师取得教学成绩是令人信服的。作为班主任,他关心热爱学生,从不放弃一位学生。他常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以自信,用亲切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由于他的出色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

在教学上,他潜心钻研,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他自费订阅了大量的刊物。由于他的努力,他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得到了广大同行的高度赞扬。近几年,他在全镇举行了多次公开课、观摩课,他的识字教学经验在全镇推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教研工作中,他算不上专家,但他坚持开拓耕耘。三年来尤老师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3篇在《灵璧教研通讯》上发表。《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刍议》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论文二等奖;《情境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刊登在市级教育刊物上。对于这些取得的成绩,尤老师从不满足,他常说,教育教学工作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待青年教师,尤老师总是细心帮助,耐心指导。他觉得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在他的带动下,全校各学科成绩均列全镇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