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可以记录个人在学习、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成长历程,我们所写的事迹材料一定要符合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干部工作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老干部工作事迹篇1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从戈壁中开始自己人民公仆事业的朱治国,把根深深扎入基层,所作所为皆离不开为人民谋福祉。朱治国在乡、市、省不同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是基层干部心中的“知心大哥”、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群众口中的“好尕娃”。各级组工干部学习朱治国同志的崇高精神,就要将其往深处学,往细微处学。深刻领悟朱治国同志用生命写下的赶考答卷,汲取榜样力量,让初心走“实”推动组织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就。
对党“老实”,忠心护国成勋业,把大写的“忠诚”融入初心。“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凡是来活不挑不拣、毫无怨言,朱治国始终在身体力行立足本职、对党忠诚,以实际行动写下了一名组工干部忠诚政治本色的生动注脚。对组工干部而言,忠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必须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打马虎眼”,不能表里不一做“两面派”,要对党有一颗“老实心”。“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唯有对党忠诚,始终信念如磐,才能竖起旗帜不偏航,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走在前列,锤炼出特别讲忠诚的政治品格。
干事“踏实”,九层之台起累土,把大写的“担当”汇入初心。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是朱治国总结出的工作经验。他走访一村又一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功助推青海省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不仅如此,他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等方面不怕难题,敢做难事,成为当地组织工作稳步推进的“定盘星”。党的__报告指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新征程上,复杂的组织工作给当下的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挑战,各级组工干部既不可摆烂躺平,也不可拔苗助长。唯有接好“烫手山芋”、当好“热锅蚂蚁”,实践出真知,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主动在攻坚克难中接稳“接力棒”,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如此才能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作风“严实”,成由勤俭破由奢,把大写的“清廉”刻入初心。“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这是朱治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零污染”的工作作风,让朱治国的一身清风正气带动周边的人行得端、坐得直,干干净净营造廉洁的干事氛围。党的__报告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组工干部更是要在冲锋号吹响之时矢志向前,时刻把底线当“高压线”,行为不“越轨”、做事不“出格”,始终做到讲奉献在前,绝不用权为己谋私。严于律己,涵养一身浩然正气拒绝思想蒙尘、摒弃贪欲之害,当好党员、干部、人才的“娘家人”,做一个既有小节又守大节的组工干部,以“惟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的清廉底色,擦亮组工人“金色名片”。
朱治国同志用二十余年的党龄和工龄谱写了组工干部的丰满“画像”,致敬朱治国同志,不仅要学,更要从平时学、从日常学、从经常学,对照“画像”学,对照“答卷”学。紧紧跟随他对党老实、干事踏实、作风严实的精神指引,让初心走深走“实”,自觉承担好新时期组工人的使命,共助复兴伟业,共襄时代盛举,共同奔赴这场“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老干部工作事迹篇2
xxx,今年xx岁,xxxx年参加工作,xx年入党,现任xxx矿测试队验封班班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积极工作,爱岗敬业,所在班组工作任务完成好,他本人多年被评为厂双文明先进个人。
一、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测试队建队初期,xxx是仪表班的班长,当时他的业务水平已非常过硬。xx年成立水静班后把他调去任班长,当时,他的压力也是很大,自己一天也没干过测试,能行吗?而且还承担着车辆维修保养工作,他犹豫过,彷徨过,但面对领导的信任,他毅然挑起领导的重托。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他带领班组成员,,不仅熟悉了测试工作,而且也摸清了车辆维修保养的基本技能。测试工作,经常与油、水打交道,和苦累成伙伴。夏天要忍受炎炎烈日和蚊虫叮咬,冬天要顶住寒冷的自然环境,常常一测就是五、六个小时。
他能身先士卒,抢先干一些脏活和累活,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记得在xxxx年的xx月份,x—x—xx井作业后要验封,而工技大队急需这口井的资料,当时我厂正在推广xxx—x型封隔器,他接到任务后马上带领班组成员上井了,由于第一次面对新的封隔器,经验不足,仪器轻,盘根紧,仪器下不去,所以他第一个冲上井口,抢先站在防喷管梯子上,当时正值严冬腊月,测试的梯子上有冰,再加风大,他一手抱着防喷管,另一只手往下一点一点的塞钢丝,一直塞到400多米,仪器可以自由垂下时,他才下来,此时他的胸部往下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凛冽的寒风无情地穿透衣服,打在冰冷的身上,冻得他哆嗦着连话都说不出来,就这样,他仍然坚持在野外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这口井准确及时地录取完第一资料。
二、踏实肯干,勇于进取
xxxx年,xxx在替偏心班测x—x—xx井静压时,由于防喷管被高压油冲掉,油气流带着刺耳的声音呼啸而出,如果不及时关上闸门,井场就要变成油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存在着不安全隐患。这时候他二话没说说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抢关闸门,霎时间,油流从头倾泻到脚,他成了一个油人,制止了井喷,他还坚持把喷在井场和采油树上的原油清理干净,才收工回队。由于水井静压测试工作季节性较强,天气太冷怕关井测试时把井冻了,为了完成任务,在夏秋两季抓紧时间进度,经常早出晚归。去年夏天,他带领班组主动向领导提出,每天早上3:00打的车来上班,在得到批准后,他早出晚归,顶着烈日,战雨天,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测完了120口井的水井静压,一次成功率为100%;合格率为100%,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下半年计划任务。
xxxx年xx月份,队里为了拿下临时下达的80多口井降压测试任务,组织全队员工会战,他是第一响应号召的,每天都是最先上井的也是最后一个下班的,甚至为了尽早拿下测试任务测试到天黑为止,及时地完成了80多口井的任务。
三、刻苦钻研,不断提高
对于大部分工人多少都有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认为学习不重要,没有用,还不如在家玩一会儿扑克或打凡圈麻将好,xxx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他在业余时间不是去玩耍,而是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对待学习特别认真,不仅配合队里的技术教育,而且还坚持自学,并且经常对照生产实际进行总结摸索,记录了大量的笔记,和心得体会。他不仅热爱学习而且带动其他人跟他一起学,一起探讨问题。xxxx年初,队里各班组配备了新型电子流量计,如何把使用推广下去成为一个重点,经队领导班子研究,就由他所在班组做现场实验,在厂家技术员的指导下,他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虚心熟悉该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知识,并且经过实践,已熟练掌握要领,并对心前使用的`机械106浮子式流量计向仪器厂家提出4条合理化建议,得到厂家的采纳,使仪器更适用于现场实际。他注重修旧利废,测试使有的投捞器的主、副爪是易损部件,这两部分的螺丝由于投拔水咀时是力的作用点,而螺丝较细,螺丝经常断,有时还容易造成仪器卡在管柱上的事故。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投捞器就报废了,一支投捞器1300多元,他觉得这样造成的浪费很大,因此他主动同技术员一起绘制了一张螺丝加工图,又自己联系机厂加工了几十条螺丝,在他的带领下,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前每年用60支投捞器都够,现在每年只用不到30支就可以了,仅此项,每年就可节约材料费达4万余元。
在工作中,他能主动帮助其他班组处理疑难和事故,就如恢复班在测压时缠井口是常事,他们班3个人,人手不够,他知道后就带领本班人员就象给自己班干活一样去帮助他们转井口,裁闸门,掏钢丝等等。记得xx夏天,高压六班仪器卡在井底,绞车起不动,他们打电话求助于验封班时,他二话没话收拾完自己的工具和仪器,马上让司机把车开到六班上,他一边指挥别人干,他自己又是拽钢丝,又是开关闸门,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仪器终于上来了,他也欣慰地笑了。问渠哪有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xxx用他踏灾的工作,辛勤的汗续写了石油人崭新的丰姿。
老干部工作事迹篇3
环卫女工陈业玉,现年44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4个春秋。她以残疾之手,托起家庭的重担;用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出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她那闪光的心灵,谱写出一支支感人的乐曲。她多次被评为县、局“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并于xx年荣获省政府三等功。
“嫁给环卫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陈业玉xx年出生于清水农村。一家六口,父母老实巴交,她在四姊妹中排行老大。xx年夏天,为了让父母在队上多挣点工分,11岁的她放学一回家便在火塘烧起茶饭来。由于头夜剁猪草过于劳累,她一不小心栽倒在火塘,面部手脚都被不同程度烧伤。经过近半年的治疗,烧伤部位基本康复,只是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由于伤势过重,留下了弯曲不齐的后遗症。家里本是一贫如洗,加上欠下一笔治疗费用,父母只好含泪让她停学了。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18岁的她亭亭玉立,人见人夸。说媒的找上门来了,左介绍右提亲,她却总是笑而不答。xx年冬天,为买毛线织衣,陈业玉上了一次县城。在问路时,她结识了环卫工人钟应宗。一来二往,她觉得钟应荣为人忠厚,吃苦肯干,是个值得信任的男人。细心的她还了解到:钟应宗xx年出生,xx年参加环卫工作,一直扑在清扫岗位上,37岁了还冒“心上人”,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城市美容师”和市“劳动模范”。于是,她将钟应宗的情况说给了父母,并表示愿意嫁给他。父母起初极力反对,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年龄悬殊,相差了18岁;二是“一个扫街的”,工资又不高,能有多大出息?陈业玉见说服不了父母,xx年春节一过完,便收拾衣服来到了县城。经钟应宗推荐,她在环卫所干起了临时工。
刚当临时工的`陈业玉,负责清扫保洁的地段是十字街。这里人流密集,车辆繁多,铺面林立,垃圾量大,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干的地段。陈业玉却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工作着。一个月后,十字街“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并被评为“样板地段”,陈业玉还头一回拿到了奖金。当她将工资和奖金如数交给父亲时,父亲欣慰地说:“业妹子你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转回,婚姻大事你自个做主吧。”
xx年中秋节,月满人圆,陈业玉和钟应宗在租住房喜结连理。听完环卫所领导热情洋溢的祝词后,陈业玉情动于衷地说:“嫁给环卫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家大家是一家,都得爱护”
结婚时,钟应宗的父母已经离世;兄弟三个他是老大,老二在一个国营企业上班,收入有限,自顾不暇,老三钟湘东智力不健全,身体较虚弱,缺衣少食,单身一人在老家度日。长兄当父,长嫂当母。在陈业玉的多次开导下,钟应宗将三弟钟湘东接回了租住房。不久,钟湘东也在环卫所当起了临时工,负责南街单位和居民点茜孔垃圾转运工作。从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除了吃饭、睡觉,一家子都奔忙在各自地段的工作岗位上。
“脏、累、苦”是环卫工作的共性。陈业玉却从不怕脏,从不怕累,从不怕苦。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后,她是家里的“大忙人”:烧水、煮饭、做菜、洗衣服、搞卫生,她都一人扛一肩挑。她曾跟人说:“男人冒女人,就冒真正意义的家,家是靠女人来打点的。小家和睦了,顺心了,人人个个才会踏实地为公家做事。小家大家是一家,都得爱护。”
老干部工作事迹篇4
张xx,男,19xx年4月出生,20xx年起从事环卫工作,多年来在福州市五一广场环卫战线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汗水。他视广场如家,带领班组成员长年累月、夜以继日、风雨无阻、砥砺奋进为打造干净整洁的广场环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受到广大市民交口称赞。
一、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五一广场是福州每天五星红旗升旗的地方,地处福州市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城区著名的风景旅游点,是福州市的形象窗口,环卫保洁工作十分重要。
20xx年,张成军来到五一广场从事环卫工作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清扫保洁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热爱环卫事业、又有驾驶车辆经验,没几年就担任了环卫清洗班班长。他所在的班组,负责福州市五一广场中心及古田路、广达路、海底路、高桥路的道路清扫任务及垃圾清运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完成好工作任务,他总是身先士卒,坚持天天起早贪黑带领班组成员,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始终和班组人员战斗在一线,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使广场的卫生始终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特别是每逢文明城市迎检等重大任务中,他更是加班加点,无私奉献,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怕苦累,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急难险重,勇于担当
福州每年都会受到台风影响,每次台风过后,广场周围常常是一片狼藉,枯枝遍地,垃圾成堆,加上污水横流,淤泥成片,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尽快完成清理工作,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广场环境,每当此时,张成华更是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带领班组人员始终奋战在灾后恢复一线。
20xx年9月28日强台风“鲇鱼”给福州带来了严重影响。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30日晚,五一广场管理处对灾后工作进行部署集结迎战,要求以最快速度恢复五一广场面貌。越是急难险重,越见主动担当,张成华说“台风一来,就是我们环卫工人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出来,到处都是淤泥、垃圾,把别人路堵了怎么办?。他不顾疲惫,主动请缨,家都没回,直接投入一线。面对洪水退后道路一片狼藉,淤泥有的厚达二三十厘米,张成华没有退却,带领班组人员连夜作战,展开了清淤行动,经过一整夜的艰苦努力,早上6点广场道路均恢复了正常通行,受到亲临广场一线检测灾后恢复情况的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知难而进,迎接挑战
20xx年五一广场管理处提出了打造最干净最整洁城市广场品牌,抢抓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机遇,建立道路保洁“一路一策” 精细化管理理念。清扫保洁的要求空前提高,达标难度可想而知,可张成华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道路清扫卫生始终做到四个一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日和平常一个样、繁华地段和城乡结合部一个样、下雨和晴天一个样。
张成华把环卫提出的“勇当社会责任”的环卫精神化成班组的精神动力,变成每个人的世纪行动,教育班组人员把履行好环卫保洁的郑重承诺,严格按照清扫保洁标准和要求,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广场的清洁保洁任务,为实现广场提出的“席地而坐”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他们的努力下,近年来广场的环卫保洁质量已经得到了稳步提升,广场的卫生环境受到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
老干部工作事迹篇5
xx,男,1967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织机维修工作,现任xx织布车间技术公关小组组长、设备工艺调试高级技师。
20xx年度是xx织布设备搬迁、技改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一年里,作为历届的劳模、优秀的共产党员,该同志在这一重要阶段又一次用行动见证了平棉的发展和变迁。20xx年8月份,第一批96台老津田驹开始陆续进驻xx,老织机搬迁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加上人员紧张,无疑给作为技改队长的他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为此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每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守在车间。作业中要关注安全,关注质量,关注进度,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让他筋疲力尽,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总是等到最后一台车安稳落地才会松一口气。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和设备组弟兄们的共同努力下,96台车按计划如期搬迁安装完毕。织机虽然安全着地了,但接下来要把它们正常开出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批织机已服役20年了,大部分重要机件已严重磨损,该换掉的要换掉,该保养的.要保养,该维修的要维修,96台车啊,半个月要将它们全部正常开出,对于只有9个人的安装调试小组,这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但是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他又一次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为了提前将织机开出,并且要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浪费,他又是煞费苦心,废寝忘食。9月的天车间温度每天都在35度左右,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就这样每台车他都要亲自检查跟踪设备运行状态,直到效率、质量正常。9月底,新买进的8台咸阳经纬津田驹也到厂了,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一周的时间就全部顺利开出。紧接着11月份64台老泰坦230织机又开始了搬迁工作,有了前一阶段的经验积累,这期任务在他的组织指挥下,又一次安全顺利的提前完成任务,为14年的技改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完成设备搬迁的同时,保证日常生产的正常运行也是重要的工作,新产品试织要跟踪调试,疑难坏车要维修,质量波动要关注调试等等,这一切工作他都了然于心,积极主动。全年完成新产品试织97个,成功率100%;工艺创新,使、方格布等高难度品种效率提高15%~20%,入库率从70%提高到95%;全年设备完好率99%,设备利用率达到100%,为xx织布车间的各项指标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机台增多,机型多样化,产品开发不断深入,这一切工作对设备维修技能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维修水平达标,又要熟悉多个机型的不同性能,才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因此技能培训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意识到这些问题。该同志利用工作间隙迅速组织开展了导师带徒帮带活动,对维修工分期分批进行技能培训,先后举办四期高级技工培训班,培养高级技工10余人,这批人员目前己成为各班的技术骨干,在生产中、新产品试织和技术攻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