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迎新作文模板5篇

时间:2024-04-03 作者:Animai

一篇出色的作文,使我们在写作中能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和展现思维的深度,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以心迎新作文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心迎新作文模板5篇

以心迎新作文篇1

盼星星盼月亮,除夕终于到了!

除夕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天,也称过年。其实除夕二字的由来还有着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做“夕”,它会在冬季给附近的村民带来很大的灾难,所以村民就用碎竹节和鞭炮对它进行驱赶,俗称“除夕”。

除夕,也是我们民族一个具有古老意义的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就是我们过年最开心的时刻了。除夕那一天的中午,我们陪着外公、外婆一起与舅爷爷一家人,在外面的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午饭结束后,我们和爸爸一起与各位长辈告别,风风火火地赶往我们晚餐的目的地——大通湖。

路上,好一派美丽的风光,江汹涌,桥高大,虽说江比不过海,但也很是壮观。大约经过了3个小时车程,我们才赶到老家,到达的时候,爷爷奶奶早已经准备好了晚餐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们坐在一起,举杯同庆,开开心心地吃起了团年饭。吃过团圆饭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从窗户向外望去,万家灯火通明,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时刻,家家户户都传来了开心的笑声。十二点的钟声很快就敲响了,外面一下子变成了烟花的世界:有的像大红花,有的“龙凤呈祥”,有的“吉祥如意”,还有的“天女散花”......它们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异常好看。

除夕那一天,我非常的开心!

以心迎新作文篇2

新年已经接近尾声,但过年的气氛依然热烈。

来到热闹的大街上,处处挂着火红而又象征着吉祥的灯笼;一家家店铺里都在播放欢乐的歌曲;大门上都张贴了显眼的"福"字,有的还贴上了漂亮的春联;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不时回荡在耳边,响彻云霄;一朵朵无比绚丽的烟花还在空中绽放……一副副喜庆的模样。大家是怎么过年的呢?

我早就盼着过年了,因为我会和我许久未见的一些亲人们共度这甜蜜的日子。我在新年里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事儿呢!

放烟花就很有趣。我们玩的烟花,单听名字就知道它很美,它叫"电光花",是一根根拿在手里的。我迫不及待地点燃了一根,烟花顶部顿时出现了一团花状火焰,火花如同萤火虫似的随风飘上天空。我与姐姐一同挥舞着"电光花",空中竟奇迹般地构成一个个不同的形状,然后慢慢消失。于是,我和姐姐比赛,看看谁构成的形状漂亮。

接着,姐姐又提出烧落叶。等我们把一小片落叶烧得微焦后,姐姐把这片叶子拿起,在草丛里找到一只小蜗牛,把焦叶撕成两半,放在小蜗牛前面,自言自语:"小蜗牛,请品尝烤树叶,这是你的新年大餐哦!你喜欢吃吗?"我的姐姐是不是既有爱心又很有趣?!

过年要吃年夜饭,这已是不变的习俗。由于我们是在义乌过年,这里逢年过节通通得吃又白又圆的大馒头,里面夹上热气腾腾的腊笋焐肉,咬一口,哇,太美味了!当然,年夜饭不可能只有馒头,还有牛肉、鲈鱼、羊肉……大鱼大肉占多数,吃得我嘴角溢香。

拜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我们去了好几户亲戚家拜年,好多人我都忘记是谁了。他们都非常好客,拿出最美味的食物热情地招待我们。

这就是我既美好而又快乐的新年。无论来到哪儿,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不论走到哪里,都有笑声在回荡……

以心迎新作文篇3

明天就是春节了,打扫卫生是一种传统,寓意着把旧的一年中的各种污点与不好的东西在打扫是带走,这不,我和老爸已经紧锣密鼓地忙了起来。

这次,我和老爸光荣地领到了擦玻璃的任务。我们家住在4楼,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吓得浑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万丈深渊的景象。但是,事情总是要干的,我连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来擦风险极大的外面,而我,则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开始擦了,我先用沾过洗洁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内侧,但是,由于一年没擦了,窗户的边边角角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从窗户的四周边缘用力地抠了一圈,紧接着,我把那块布洗干净,再沾上一点洗洁精,开始对窗户发起进攻。

我用那块湿布轻轻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了一点洗洁精痕迹时,我拿来一块干净的干布,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点,但是,一块又一块的污点向我俯首称臣了,唯独这几块污垢还是在窗户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对我说:哼!就你这个小孩,还想来拿下我,没门!我不服气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是,这么几块顽固的污点就是不下来,我急坏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不要这么费力,这时,爸爸窗户上抹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指甲轻轻一刮,那些顽固的污垢个个举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干净得类似新的一样。这时,妈妈在屋子里的卫生也打扫完了,旧的也辞完了。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运势都写着胜利。

以心迎新作文篇4

盼望着,盼望着,掸尘祭灶,庐舍贴新桃,又是一年元日到。

元日,即初始之日,也即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我们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感。

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上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人们便已形成了岁首祁年祭祀的活动,代代传承至今,显示着我们文明深厚的底蕴。春节的说法,出现相对较晚。直到1912年,当时袁世凯政府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一直沿用至今。春节贺岁起初以祁年祭祀为中心,渐渐地,在传承发展中又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买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烟花、拜年拿压岁钱、舞龙舞狮、拜神祭祖、逛庙会……

按照妈妈小时候过春节的习俗,过年最重要的是年前要把春节那几天的吃食都提前准备出来,其中,馒头包子这些主食一般就要忙活一整天。尤其是豆包,要先熬豆沙馅儿,想想那宽敞的大院子,用土胚垒起四五个炉灶,猪八戒肚皮大小的大铁锅支设在露天里,成袋的红小豆倒进去,铲子在锅里不停地翻搅着,浓浓的甜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里。一帮孩子们眼馋地盯着豆馅儿、吸着鼻子、围着锅转,大人们就顺手盛一碗给他们,看着他们心满意足地一边吃去,然后大人们继续开心地准备着过年的吃食。

虽然现在的春节已经不需要再垒灶蒸包子,也不能放鞭炮烟花,却又比过去多了看春晚、抢红包这些新花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过年的方式。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可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你追我赶,上蹿下跳,如果赶上下大雪,那就更嗨了,堆雪人、打雪仗、滑雪车,多寒冷都能被我们的热火朝天融化。

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又不一样,因为疫情,很多人像我们一样没回老家,在北京就地过年。除夕以前,贴好春联、大扫除完,买好各种食材。除夕晚上把抽屉柜子的门都打开,初一再关上,名曰接财。除夕晚上一边看春晚,一边点评节目,一边抢红包,一边吃零食,一边电话拜年,一边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一张皮、半勺馅儿,一捏一挤就一个,圆鼓鼓地在案板上排着队。快十二点时,开始烧水。锅里冒着白花花的雾气时就可以下锅了,胖乎乎的饺子一个个跳进沸腾的水里,溅起很小很小的水花,仿佛高超的跳水运动员,全部高分通过。

待到饺子煮熟端上来,我想着往年一大桌子人围坐一起吃饭,不觉有些伤心。想想那些过年还坚守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都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我是既敬佩又感伤。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期望着变法成功,革除旧弊,迎来一个新的强盛的大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祈愿新的一年,疫情早日过去,家家共团圆。

以心迎新作文篇5

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二天就是新年了。李老师举办了一个抽奖活动,规则是一个箱子里有很多学号,第一个同学抽一个学号,那个同学就送给第一个同学一份礼物,还有祝福,第二个同学继续抽,然后第三个同学、第四个同学、第五个同学……按这样抽下去。

抽奖活动开始了,第一个同学,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我很有兴趣地看着去讲台上抽奖的每一个同学,但看着看着,我就开始着急了,怎么还没有人抽到我呀?我安慰自己说:没事,再等一会儿吧。

有一个同学抽到了二十四号,我忍不住想:如果倒过,来就好了,四十二,我的学号。我望着那些上讲台的同学,同时也在想象抽奖箱里的学号越来越少,慢慢的,我的眼前模糊了,那些同学,怎么会像坦克的履带那样一圈圈转?哦,是幻觉,我又开始问自己,怎么还没有到我?我又自己做出了回答:因为你的学号压在底下。那可太悲惨了,明天就是一月一日,元旦节啊!希望快点有人抽到我的学号。

唉,旁边的同学都抽到了,仍然没有到我。我到大脑里出现了一张图片:抽奖箱里的学号已经寥寥无几,只剩几个了。难道我要当最后一个同学?没办法,只好继续等了。

最后……在我的大脑里的数据数到了第一百多个的时候,很明显,我的大脑出问题了,总共才五十一个号码,怎么会变成一百多个?我渐渐进入梦游状态,正在我快要进入虚拟世界的前一秒钟,李老师说:“还有哪些同学没有抽奖?”我立刻清醒过来了,我赶紧举手,于是,我和胡烨换了礼物,很高兴哦。看来,我的运气还满好的嘛。

回到家,我把橡皮换来换去,最后换到了肉色,这样好看多了,呵呵。虽然我在这次抽奖活动中排在比较后面的地方,但是我还是高兴,明天,就是二零一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