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会观后感参考5篇

时间:2024-07-25 作者:Indulgence

观后感是对作品的一种解读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观后感中一定要体现对作品的尊重和欣赏,不要轻率批评和贬低,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开幕会观后感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开幕会观后感参考5篇

开幕会观后感篇1

在2月4日的晚上20:00,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候,北京的冬奥会开幕了,我们一家人都挤在电视前,看着盛大冬奥会开幕式……

冬奥会,是每个国家轮流办的,所以,一次冬季奥运会,在一个国家举行是很不容易的`。这次北京,是唯一一个双奥之城,我真为祖国感到骄傲。现在是冬奥会的开幕式,在不同的国家进入赛场前,24节气的秒钟,代表着24秒,这24个节气结束以后,然后就是我们的冰墩墩,一只可爱的小熊猫。这可是我们中国的冬天奥吉祥物呢!冰墩墩完了以后,不同的国家也开始进场了,91个国家陆陆续续的进场,前面的代表团举着他们国家的旗帜,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等待了好几个国家,还是没有见到中国代表团,我相信,中国的代表团比他们更加的骄傲,因为他们自身为中国人,有一颗爱国之心。等待了好久,我们的中国终于来了,中国的代表团昂首挺胸,一副中国人的模样,代表着祖国繁荣昌盛,那中国红的衣服,还有那鲜红的五星红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中国人走完以后,这后面几个国家也就走完了,就是新闻播报的第二个节目,也是我最期待的一个节目,几个少年抱着一群仿真鸽子,在空中飞舞,这是和平鸽,象征着各国和平,让我们觉得特别震撼。

看完了冬奥会的开幕式,真是映照了那句话,各国期待中国,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

开幕会观后感篇2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 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习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开幕会观后感篇3

瑰丽的舞台表演,高超的舞蹈技术,透露着时代气息的数字演绎,飘舞的无人机将世界与中国连成了一体。闪烁的霓虹灯光拼成了长寿龟的模样,生命的轮回生生不息,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几十人组成了五环的图案,将人文加入奥运精神。勇于拼搏的信念随着会旗的交接,传向世界各地。

北京八分钟完美落幕了,一块金牌应运而生。这位中华荣耀添上的厚重一笔,令全场人民激动不已。并不高大挺拔的身躯,在过线的0。01秒显得如此伟岸。那一瞬,全场似乎都寂静了,巨大的'喜悦笼罩着他,也笼罩了台下所有的中国观众。这是历史性的见证,也是中华儿女的荣耀。荣耀光环加注的他,恐怕早已令人忘记了之前命运对他的不公。由于重心不稳而下意识伸出了手,这一简单动作使他在1/4决赛,半决赛中连续被判决为犯规,幸好决赛他赢得了胜利。

范可新,周洋等人的连续失利,给平昌的天空增添了一份阴霾。原本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她们因裁判的判决,而失去了无缘奖牌的机会。遗憾是何时何地都会存在的,赛场下几十年如一日的的艰苦练习,只有场上不到十分钟的展示。比赛失误有很多,但犯规无疑是最令人不甘的。明明有着优异的分数,却因为裁判一句犯规无效,连铜牌都成了望眼欲穿之物。当得知裁判判决结果后,她们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令人不忍,没有大声嚎哭,没有嚎叫,连悲伤在他们脸上都看不出来一丝。外人只知她们的苦笑,却不知她们内心的慌乱和失望。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最后成了缺憾的悲壮,令人唏嘘不已。

成功的喜悦必有缺憾的点缀,由缺憾构成人生的美满。运动员们暂时失利,成了平昌的遗憾,却不会是永久的缺憾。毕竟,还有以后……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利的泪水,平昌冬奥会也都落下了帷幕。当然平昌之行仅是奥运健儿人生中的一小点,也仅是中华奥运荣耀的一小点。中国的1金6银2铜。并不是中国运动强国之路的结束。新的征程开始了,奥运健儿会继续用他们的拼搏去赢得胜利,用他们的汗水为中华赢得荣耀。

结束……也是开始。

:

开幕会观后感篇4

来了来了,距离上一次202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一众网友之后没多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又双叒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特别是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几乎所有朋友都被整破防了!

一阵阵掌声和一声声“加油”,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绽放”。2024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一开场,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最终,画面定格在“2024中国北京”。

冬残奥会六大项的残奥运动从现场雪道的最高点疾驰而下。这一次的倒计时也别出心裁。所有人都盯着冰壶,屏息凝神。上一秒,两位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推出发光的冰壶,当它最终进入营垒的一刻,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以往的倒计时,往往越到最后节奏越快,这一次相反,最后几秒钟,大家都等着冰壶安静地进入营垒。开幕式这样的“大场面”,当然少不了“新晋顶流”——雪容融。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们也陆续进场。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入场,现场出现巨幅五星红旗,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全场沸腾!开幕式中,还藏着无声的震撼!手语“唱”国歌,邰丽华带着手语舞者(其实都是听障人士),把国歌通过手语演唱出来。这次的冬残奥会开幕式精彩啊!

开幕会观后感篇5

北京奥运会落幕两周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让我们向这些残缺的天使们致敬,向伟大的运动精神致敬!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