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的作文6篇

时间:2024-09-30 作者:Kris

作文的结尾可以用一个感人的故事来呼应开头,写作文是我们记录心灵深处情感的一种形式,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关文化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文化的作文6篇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1

我家有个牛儿像,爸爸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可能它在我家呆了好几代了。

我很喜欢这个牛儿像。没事时,就去摸摸它,所以我对它特别熟悉。这是一只不知什么骨头做的,但雕工却很细腻的雕刻品。不仅动作、神态雕刻的栩栩如生,连牛身上的毛雕刻的也很细密,感觉很柔很软,就像真的一样。这是一只卧着的牛,一只腿藏在身体下,一点也看不到,好像缺掉了似的。牛背上趴着一个牧童,手里拿着鞭子,背上背着斗笠,好像是刚刚爬上去,还没来得及趴好。牛神态安祥,好像正在回头与牧童说话。 这种情景总让我想起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嫂子对他不好,总逼他干很多的活。有一天,牛郎遇到一头正生病的老牛,牛郎心地善良,对老牛悉心照顾,很快老牛的病就好了。其实老牛是金牛星下凡。有一天,老牛对牛郎说:“山上的湖里正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衣服拿走,那件衣服的主人就是你的媳妇了。快来,我带你去!”于是牛郎就趴在老牛背上,被老牛带到湖旁,果然有几个仙女正洗澡,湖边放着一堆衣服。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的主人织女因此与牛郎相识、相爱,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牛儿像可能就是根据“老牛要带牛郎去找织女”的那段故事雕刻的吧!

你看,一个不起眼的牛儿像,不但反映了古代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还蕴含着神话传说呢!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留心,就能感受到它,触摸到它。因为我们生活在有着丰富、灿烂文化的国度里,我们是炎黄的后代,我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2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场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而反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一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精神,体现了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滚袭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记得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奥巴马也曾说“当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是我们攻打这个民族的时候”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淅淅小雨尽苦泣。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3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有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我最喜欢的中秋节,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来历吧!

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身不能返回人间。怎么样?我讲的好不好?哈哈!我还有一首小诗要讲给大家听呢!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怎么样?中秋节是不是很美呀?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4

“呼—呼—”天空中展开了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烟花,我才想起—春节来了。

打开门,迎面的是一阵阵的寒风。家门两边没有红红的对联,门上也没有倒贴着的“福”字,门口更美有挂上那一对红彤彤的打灯笼,整个世界一点节日的气氛也没有。我疑惑了:为什么我没有感到年味儿呢?

深思中,我的记忆又回到了以前。

小时候,春节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一蹦一跳地去玩鞭炮烟花。“呼—呼—”笑看天空中的烟花,我可以在家里吃得肚皮圆溜溜的,帮妈妈整理好房间,开心地等待客人的到来。我们也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到亲戚家串门,吃饱喝足后,待会厚厚的.红包……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过节时大家一个个都在家睡大觉,对那些节日传统也越来越不上心了,反倒是对那些“洋节”十分推崇。

就拿圣诞节来说吧,这原本是西方的节日,但在现在的中国却比春节还要受欢迎。圣诞节时,大街小巷里,挂满了彩灯。窗户上,尽是雪花片。家门口,都是一颗颗精心装饰后的圣诞树,大人小孩们都戴着圣诞帽。在平安夜时,水果店里还尽是一个个被彩纸包好的平安果,好不热闹!

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传统文化呢,它已经渐渐被我们中国人忘记了吧?

现在许多外国人,都在过中国节,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竟然淡漠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这些传统节日中传承的都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啊!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对外来节日也要借鉴和包容,适当的把它融入到本民族文化当中,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要把这些流失的文化发扬光大!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5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有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了。我为了能吃上这美味的饺子,我就自己做了起来。

想吃饺子当然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粉放在盘里,接着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了起来,向下掉面渣,我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全部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又加了一点干面粉,面总算弄好了,我拿起饺子皮在妈妈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来一个又一个饺子,之后我突然觉得包饺子也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旁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儿在欢快的玩耍。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我觉得离中国传统文化走进了一步。

有关文化的作文篇6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可以看见你心中全部海洋。 —— 题记

我说中国文化的一半,是浸在海水中,咸涩焦灼,凄苦迷离,构建了华夏的高阁。

回望历史,我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法躲避他们脸上长流的眼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华夏文化蹒跚的脚步。 你听,李白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你听,杜甫在哭,哭声中是他对国泰民安的期待;你听,李煜总是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雕栏玉砌的悲哀;你听,陆游在哭,哭声中是他未见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沉痛。于是泪飘洒,凝结为华夏后裔晶莹璀璨的瑰宝,那一行行,一首首,至今仍闪耀于华夏文化之中。

也许,只有在眼泪中,情感才会表现的赤裸裸,是的,困难是痛苦的,但只要我们面对,那我们也就无憾。天灾人祸,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5.12地震,摧毁了近半个中国,那些在地震中变得孤独的.孩子,慢慢的,流淌出他们的泪,他们哭了……那一夜,好像无法到达尽头,无法再看到黎明,好像哭了有半个世纪长……泪水无言,款款流淌,汇聚成八方来援,汇聚了万众一心,汇聚了众志成城,泪水中,我们又变得坚强!那一刻,在自然灾害中,汶川的泪水为中华文化再添上一笔——中国人民是坚强的,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泪水中,我依稀看见一张张笑脸,依然看见那赤裸裸的情感,于是,我悄然泪下……

你说,中华文化是不是那样苦涩,像泪水一样,咸咸的,苦苦的。

我在此期待着看到中国人民的坚强,泪水的坚强,我期待中华文化就像在泪水中浸泡过一样坚不可摧,我期待我们的泪水能再次体现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

于是,我双手合十,天边出现一道闪亮,它在告诉我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