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在读书期间绝对都接触过不少作文,作文是记录我们生活琐事的最佳文本,为了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书征文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读书征文作文篇1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传承,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刘向还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名人和伟人都爱读书,渴望读书,会读书。可是最初我并不爱读书。
从三四岁起,父亲就给我买过许多带插图的书。并给我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多看书,对自己有好处。那时我并不知道读书能有什么作用,但是听爸爸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就天天叫道:“我要读书,我要读书。”实际上却并没有读上几本书,心想读书其实并没什么用处。
到了我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给我买许多带拼音的小故事书。并用命令的口吻对我说:“上小学了,一定要读书。”他告诉我的话我也执行了,他给我买的书我也都看了,但是我没有认真看过,每本只是囫囵吞枣地翻一翻,然后对爸爸说我读完了。
到了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我感觉十分难,十分吃力。爸爸知道后就给我报了作文补习班,可是并没有什么用。我也很着急,作文每次都是先写在草稿纸上,爸爸给我修改后,我再抄一遍。我于是问爸爸,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他告诉我两个字——读书。我心想我不是读了很多书吗?怎么作文还是不会写呀?爸爸便给了我一本读书表,让我一天写一页。表上列举了很多内容,比如摘抄好词句,总结所读书的内容,仿写等等。我就按爸爸说的照做,这一写,写出了名堂。感觉作文语句通顺了,写的也比以前长了。
到了初中,有一节专门的阅读课,我高兴极了。并按照老师的要求从大文豪鲁迅的《朝花夕拾》,再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还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我都一一认真阅读。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趣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激励我们发奋向上的精神都让我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和益处,于是我更加热爱读书,渐渐的我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现在我每天把作业写完,都要读几页书,写几行读书笔记再入睡。
读书使我快乐,伴我成长。我们学生要读好书,好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学会做人,这才是读书的真谛。
读书征文作文篇2
鸟儿热爱广阔的天空,是因为蓝天赐予鸟儿坚硬的翅膀;小草热爱肥沃的大地,是因为土地为小草输送宝贵的营养,我喜爱读书,是因为它带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从小到大,书是我的挚友。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说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这种“无形的鼓励”就更使我爱看书了。
刚上幼稚园时,我在父母的教导下,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汉字神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为了我。我经常缠着母亲给我讲有趣的汉字故事。
上小学时,我便迷上了自己阅读书籍。从我阿姨小时候的读物开始读,那些虽简单短小的寓言故事,看得我如痴如醉,不忍释卷。早上醒来看,吃饭时也看,晚上睡前必须看几个钟头,梦里甚至还牵挂着我看了一半的书呢!
再后来,随着我识字量的增加,我开始翻开那以前看不懂的童话故事。相对于听别人讲故事,我更喜欢自己咬文嚼字地读书。因为我感觉,自己读书,让眼睛和大脑穿行在语言文字之中,是一件更加快乐的'事情。我可以直接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可以更直接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悲喜。就这样,我养成了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我从小到大读过不少书,从格林童话读到一千零一夜,从一千零一夜读到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中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扣人心弦,《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的情节动人心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
那时由于父母收入不高,无法给我买很多的书。我就让妈妈到镇上的图书馆给我办理了借阅证。在空余时间,我经常去泡图书馆。我那胖嘟嘟的手指飞快地划过每一本书,眼睛快速看过每一个书名,找到中意的,就拿下来看看,有时,那本书太好看,我便会站在那儿看上半个小时左右,等眼睛累了,才放下书,往窗外看那碧绿的大树。
我抓住在校的空余时间,抓紧时间阅读。每当下课或没事干时,就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翻开来,全神贯注地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地看起书来。我喜欢上语文阅读课,最近在读的《朝花夕拾》《希腊神话》都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当我沉入书中的世界里时,我会全然忘记周围的一切。
书读了多了,自然学会了挑选、辨别。我喜欢文字清新,语言质朴的散文和小说。我把父母给我的零花钱全部用来购买书籍。我学会了利用网络资源,在当当网、淘宝上买书,既便宜又快捷,减少了舟车劳顿的辛苦。当我打开当当网页面时,各种类型的图书扑面而来,让我目不暇接。我根据老师的推荐,选择了适合初中生的书籍。
虽然每天各学科作业很多,我还是在完成作业的空余时间,要看上一小时的书,这已经让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个周末,除了写作业、练琴以外,就是看书,一天就要看上两小时,爸爸妈妈让我去睡觉,我嘴上说着嗯,但却仍然在看书,直到他们亲自来找我,把书收走,我才乖乖上床睡觉。
初中生的我,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沉浸的书海里,我感受着鸟语花香,轻风流水的惬意美好;沉浸在书海里,我敞开心扉,亲近自然,聆听生命的真谛;沉浸在书海里,我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征文作文篇3
今天上午,我们举行了第一节读书节,场面极其隆重。
来到操场,我一眼看见了矗立在操场最东面的五个充气柱子,柱子上挂着大大的灯笼,然后就是主席台前面的长臂摄像机,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主席台上桌子都换成新的了,虽说没有校庆时的隆重,但也比其他的节日好多了,看台上铺着红地毯,是让邀请来的家长坐的,我座到我的位子上,等待着读书节的开始??????过了许久,读书节才正式开幕。
第一个是一年级表演的诵读弟子规,他们穿着新校服,非常好看,手长带着两个木板,用皮筋戴到手上,改用木板的时候,“嗒、嗒、嗒”的声音,整齐,干脆,他们的动作都非常的整齐,跟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我想象的是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整齐,他们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第二个是二年级的背诵古诗,他们背诵的整整齐齐,有一个男同学站在后面的板凳上,穿着古代时先生的衣服,背诵的故事有声有色。第三个表演的是三年级。表演到中间,就像是变魔术似的,忽然抽出来一支圆形扇子,新校服我见过,中间没有什么,男同学还有可能从马甲里抽出来,女生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疑惑啊!??????
终于等到我们年级了,我们班没有选上主演员,但我们在后面做群众演员我们只是北京,所以很多句话,我们念得只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空悲切。下阙是:驾长车,踏破贺兰上却,朝天阙。李周老师交给我们读的非常有感情。
我们完了以后就是六年级的武术表演,需要三个互动,开头是六年级上场时要喊“啊——”中间要喊“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最好要喊三个“与国无疆”??????这次的开幕式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我们完了以后就是六年级的武术表演,需要三个互动,开头是六年级上场时要喊“啊——”中间要喊“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最好要喊三个“与国无疆”??????
这次的开幕式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
推荐分类:
读书征文作文篇4
“书”,简单的一个字,落下一点之后收工。从龟甲,到竹简,再到蔡侯纸;从手录,到雕版,再到活字,无不让书籍得以越来越广泛地流传,让书籍从“旧时王谢堂前燕”,终归“飞入寻常百姓家”。
书是有了,宋濂们“无从致书以观”的现象越来越少,随之新的问题来了:如何读书?依我拙见啊,读书,就是一门吃饭般的艺术。世人苦于读书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便是时间紧迫,来不及开卷。
正如有的菜啊,是精益求精的,品尝它,要慢功夫。精致的法国菜——开胃菜、海鲜、肉类、乳酪、甜点······严格的上餐顺序令人叹为观止,花费四五个小时吃一顿饭是司空见惯。大部头的名著,就像是这种菜系。一本书两三样主材,数十种辅料,几百道工序,精心烹调,有时还加几味暗料,,谢绝外传。读这种书,是万万不得片段式的,也就是说,不可以抽空,只能专攻。不然的话就是暴殄天物,厨师的心思,也就是所谓“佳肴其旨”,是领会不到的。
但随着时代的提速,一些十分应景儿的菜也开始登场。引进的肯德基麦当劳,裹一大包扔你面前,管他什么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能吃就行。貌似这种快速食法有欠妥当,但有时候就得如此。就像你赶公交,左右就十分钟,这时候装文艺捧本《黑格尔历史哲学》还不如接地气来本《博物》杂志。这种零碎的时间,不适合深度思考,不适合剖析历史辩证学,用来往脑子里储备些零碎知识,丰富点儿阅历还是很现实的。
之所以说这些,还是要人们学会选择,学会应景儿。明明就是吃顿泡面都勉强的时间,就别盯着人家法国大餐的白松露眼睛冒绿光;能盯着天花板发一下午呆的时间,咱也别用盒饭瞎凑合。读书,也就是一门吃饭般的艺术。首先啊,它不难,像吃饭一样。其次,它也不简单,好歹是门艺术,要下功夫的。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祖宗早就告诉过我们,人自身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把握好读书的火候、烹调的时间,全在自身。是倒油大火,“滋啦”一声开始爆炒,还是文火慢炖,细细片姜,就看自己一声:
“掌勺!”
读书征文作文篇5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一代宗师苦读诗书至登峰造极时的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感慨良多。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厚望,不断提高理论修养、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追求和目标。
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人类文明史伊始,浩如烟海的书籍记载了人类艰苦求索、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揭示自然界奥秘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大多数智慧。宋朝大学问家朱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十分精通,开“程朱理学”之先河。其专心、专一和熟读精思,让后人备受启迪和教益。巴金的“回忆式”读书法、老舍的“三结合”式读书法、鲁迅的“随便翻翻”读书法等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
读书之美,美在积累。季羡林大师说:“什么叫学问?学问就是大量占有资料,再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就是学问。”南宋诗陆游深明“读书与积累”关系的真理,他在《冬夜读书示事津》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积累,才有一部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籍诞生;只有积累,才有书的传咏和文脉的兴旺,才有思想的升华。只有积累,才能以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只有积累,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至今,人们仍铭记着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推动普通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强盛国家”的远大理想。蔡元培先生十分谦逊,他说:“我的读书的短处,第一是不能专心,第二是不能动笔。我已经经历了许多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短处。”由量变到质变,关键是读书者在人生进程中始终有紧迫感、责任感、负重感和自豪感。日积月累,“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终成硕果,才能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惊险的一跳。
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经史子集告诉我们: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怀旧与创新,正是中华民族的秉性。温故知新,让我们可以在书中领略自然美、人文美、哲理美和创新美。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读书之美,美在延伸阅读,美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读书,让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党员干部于浮躁中追求宁静致远,喧嚣里体味至真至纯。
读书征文作文篇6
书,读而孜孜不倦,可清气,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谁能把用读书把空虚填满,谁就比前人聪明十分,就比别人站的高,看的开,走的远,行的顺。就能比别人更能承受苦难,经历伤痛。就能比比别人成功的把握更大,。就能比比别人胜利的基石夯砌的更加坚固,更加深厚阔广。就能比别人更快速的取得成就。就能比别人幸福百倍,快乐无限。能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如果无聊,请读书。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本来他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但有人却总在悲叹人生苦短,而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如果空虚, 请读书,至少可以知道一条人生格言,懂得别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登上人生的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攀援,滑下去从头再来。而有的人却一直在谷底徘徊,,因为他们一跌倒就躺下不愿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养上半年伤,x连天,怨天尤人。
如果孤独, 请读书。用一段时光来换一点智慧,不让时间之水,匆匆地从灵魂流过,也不让冷清一口口啃蚀伤残的心思,抽取出长长的无谓的自恋和私怨,。结出离群的苦果索居的烦愁。
如果寂寞, 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你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寂寞的人是闲适的人,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如果有闲, 请读书。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打捞知识, 有的人用这空白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时间不够用而有的人时间多得用不完?告诉你: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假如把一生栓系在别人的事业上,那么收获的只能是蔑视与无奈。假如只想着昨天的悲苦和明天的甜蜜,那么就又输掉了今天。
如果苦闷, 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很快就拨开了黑暗,找到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能迷茫中尽快冲了出来。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不被卑下拖进泥淖。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全在乎自己。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 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够让人知道怎样识人,怎样交友,怎样谈吐,怎样实干, 怎样为人, 怎样入世, 怎样活着才身心有价, 怎样活着才不累, 怎样才能彰显人生价值, 怎样才能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完美无憾。
谁能把用读书把空虚填满,谁就比别人聪明十分,就比别人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能比别人更能承受苦难,经历伤痛。就能比别人成功的把握更大,。就能比别人胜利的基石夯砌的更加坚固,更加深厚阔广,就能比别人更快速的取得成就,比别人幸福百倍,快乐无限,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读书征文作文篇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源头活水,使人心灵澄明,感悟至深。——题记
蓦然回首,十五个年头仿佛指尖缠绕着的那缕阳光,若隐若现,直到悄悄地跳跃出我的视线。春去秋来,花落花开,我也由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慢慢成长,但一路上,总有书的陪伴。不同的书就像截然不同的人们,或是一位睿智朴实的老者,他缓缓讲述丰富的人生阅历;或是一位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人生的态度,迫不及待地与你分享——他们给我的生命注入了一股独特的力量,让我的到了更多最深刻的感悟和最简单的快乐。
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我遇见的是一位直率的老人,天才的一生是曲折的,但这带给了他更多的灵感。他是向往美好的啊,就像那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一样,一位默默无闻的老画家为了给一个自暴自弃的少女带来活下去的希望,不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用生命成就了一片树叶的永生。这是画家一生最成功的作品,用自己无私的爱做颜料,涂抹出对少女最美好的祝愿,绽放出了浓浓的感动。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他牺牲了自己,做出了回答,到了春天,一切都会变好。困难再难,也不过冬天的寒冷一样,终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希望,总是会出现的。画家和老人是像的,像那片常青藤叶一样,那么有生机的绿意,那么美好。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遇见的是一位身残志坚的苏联青年,保尔是个思考者,更是一个战斗者和革命者。因为生活贫困,保尔从小就有了坚韧倔强的性格。但当他成为红军后,为他的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奉献自己时,他又不幸全身瘫痪,双眼失明,这些巨大的困难曾一度让保尔有放弃生命的念头,然而命运再过坎坷,也没有x保尔,最后,他在众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其实,在这暴风雨中所诞生的,正是保尔这位钢铁一般的战士啊。是的,他是一个战士,他因为革命而战斗,更因为不能轻易向残酷的命运低头而战斗。坚毅,勇敢,执着,诚实……这些美好的品格都可以毫不吝啬地用来赞美他,看完这本震撼人心的巨作,我更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怎样做到像保尔一样,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笑对生活。保尔是一面镜子,让我在仔细品读他的时候,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敬佩之余不断进步。这就是一个苏联青年的故事。
读《爱丽丝梦游仙境》,我遇见了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她悄悄告诉我,如果我愿意,可以一同与她前往那个美丽的仙境;读《水浒传》,我遇见了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梁山好汉们,他们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读《悲惨世界》,我遇见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先生,他以真诚的爱心,换取黑暗社会的一丝温情;读《上下五千年》,我遇见了一个与中华民族共存亡的灵魂,他歌颂着兴盛和正义,哀叹着黑暗和没落,讲述着一段关于历史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还有好长的路要往下走,也还有好多未知的风景等待我去欣赏。或许在这条不能回到原点的路上,有悲有喜,等待我的有挫折和成功,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在这一路上,都有书做伴,不管何时何地,用最简单质朴的文字,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就算在冬天,书那特别的香味,也可以渲染出一整片春天。
就这样,让书香伴我前行,自由自在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