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书写是能够让自己的思考能力有提升的,通过写心得体会得到提升的不仅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写作能力也是可以提升的,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徒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徒心得体会篇1
以前我总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有智障、残疾的孩子,父母对他们反而更是宠爱,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智障、残疾,所以父母在他们身上付出的更多,因而爱也就越多。当了妈妈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些吧“有付出才有爱”更是普遍运用在我们的幼儿教育实践中。
刚接触一个新班,面对一张张陌生的小脸,有的只是责任,谈不上爱。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每天我都去抱抱他们,俯下身来听听他们童言稚语,帮他们拉拉衣服穿穿鞋、擦擦脸,带领他们一起活动、游戏,渐渐地发现,自己班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可爱、漂亮,那份关爱由心底涌出,完全不同于刚开学时见到他们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付出了,所以也就感受到了爱。
成人如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班级的图书角里摆满了各种小朋友喜爱的、有趣的图书,孩子们每天吃完早餐、午餐都会自觉的去图书区去看图书,因为都是刚买的新的图书,都瞪大好奇的双眼。老师一再嘱咐,要爱护图书,只许用眼睛看,轻轻的翻阅图书。可没过几天,图书还是有个别的给小朋友撕烂了,其实我想也许是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对这些书产生由衷的爱意。只是跟他们讲讲而已,在让孩子欣赏故事同时,更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懂得图书的用处,我们得爱护它们。让他们知道书烂了就没得看了,不但自己看不了,别人也没得看了。如果你爱护他门了。管理好它们了,你就会听到很美妙的故事、很好听的一个故事,可以丛中学到好多本领。而且图书也会感谢我们呢。孩子们收到这份感谢,能不高兴吗?孩子们对这些图书付出了爱,对它们爱护了、管理了,小小的心灵也就自然涌起爱的念头,谁也不会再去损伤这些图书了。
网络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因为爱,所以该付出,也因为付出了,所以更爱了。爱其实是相互的,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你对别人付出了,产生了爱,同样别人也会相应地对你付出爱。正如舞蹈《千手观音》的寓意一样,你伸出一只手帮助别人,那别人就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我们付出爱和我们得到爱同样是一种幸福,然而所有的美丽都是用爱营造的。
师徒心得体会篇2
我的师傅是刘老师。20xx年1月,我有幸成了刘老师的徒弟。刘老师为人随和有耐心,是一名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她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她也非常谦虚,我每次对她说感谢时,总是说:咱们相互学习。和师傅结对的这个学期,虽然是忙碌的,但收获很大,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一、教学方面
通过与师傅的结对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结对中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鼓励我多学
在平时,师傅总鼓励我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多听听老师们的课。
2.鼓励我多评
评课不仅是对上课老师的尊重,更是提高自己知识的机会。上好一堂课后,师傅总是让我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之后给我提出中肯的建议,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共同探讨,其想法之好,令我深感佩服。
3.鼓励我多反思
师傅对我说,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笔下的功夫也是很重要的。
二、主要收获
1.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2.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师傅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有序,从容不迫,课堂气氛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知道了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不足之处
1.时间少,事情多,所以这学期听课不多。
2. 由于自己现在和师傅没有在同一个办公室,所以真正坐下来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开了个好头,但这个学期我学习的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不断地向师傅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快乐。
师徒心得体会篇3
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我们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业务知识有待拓宽总之,与老教师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迫切需要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成长。学校“师徒结对”活动的适时举行,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很荣幸我能成为李凤姊老师的徒弟,我的师傅李老师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老教师,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为了使这次的结对有成效,我们一起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师傅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
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每个星期邀请师傅来听一节我的课。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及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
2、每个星期观摩师傅的一节课。课前研究师傅所教课的那一课,自己思考该如何安排教学,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聆听师傅的课堂。课后和师傅交流自己的思考,多多提问,才能进步。
3.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
4.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5.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在次学习期间有如下的自我期望:
1、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2、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切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力争期间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并积极投稿;很多优秀教师经常说到反思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可以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的更快。因此,本学期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研讨活动,多和同事进行讨论评价,从而获得广泛而深入的评价反思信息,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对策。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耐心细致的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要努力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争取做一位优秀的教师。
师徒心得体会篇4
作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与平台,让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师徒结对活动的中的一员,并且很荣幸地成为了王老师的徒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技能,从刚开始站上讲台的瑟瑟发抖到后来的懂得调节心理、善于发挥长处、勤于反思不足,点点滴滴的成长离不开王老师的鼓励和栽培。王老师作为我的师傅,在经验以及面对学生的态度、教学方法上给于了我很大的帮助。主要内容如下:
一、教学经验上:
通过师徒间相互听课、点评、讨论等方式,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王老师每个月都会不定期来听我上课,每次听完课都会非常耐心的给于我教学经验上的意见,以及对我的教学方式提出非常有利的评价。我平时也会利用空课或调课等方式去王老师那学习经验,师傅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有序,思路特别清晰,课堂气氛也很好!通过师徒间相互的讨论与研究,我会认真把她上的课和自己的课作对比,找到自己在备课及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重新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思想脉络,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二、面对学生的态度问题上:
王老师通过多年的经验传授了我很多教学上的方法和应对方式。她让我学会了对待不同学生所需要的不同态度,也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特别是对于音乐科目不用参加考试使得很多学生对这一学科没有文化课那么重视,在学生散漫的问题处理上,也得到了王老师很多的帮助。
三、教学方法上:
王老师通过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以及心得交流,让我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让我不断充实了自己。她让我明白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到最多的知识,教师必须得对所教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必须得有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的获得来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可以从学生游戏中来、学生的爱好中来、学生的生活中来,也可以从学生的“已知”中来、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更可以从教学难点中来、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中来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有多少。
王老师给了我很多在教学中所缺少的信心、耐心,更为我引领了前进道路中的方向,让我勇往直前,少走了许多弯路。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师傅。衷心的感谢王老师对我的教导!
师徒心得体会篇5
随着教师队伍的壮大,为尽快的将新生力量转变为骨干力量,2015学年的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成为了李红老师和唐淑君老师一名师傅,通过这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有三点感受:
一、乐当师傅,主动邀请徒弟听课
新教师由学生转变为教师身份,面临很多的困惑,尤其是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解决等问题。坚持听课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快捷的手段。因此规定她们必须“先听课,后上课”即“先模仿,后创新”的培养模式。同时也解决了新教师不好意思去听课的问题,更不会出现师傅说“这节课简单,不用听了”这样令人尴尬的场面。作为新教师他们得听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且都有各自的套路。虽然教无定法,但教还是有法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陆两个徒弟的优缺点,对于她们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师傅平时看徒弟和备课,听课也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两个徒弟听了我整整一年的课,切实做到了“先听课,后上课,先模仿,后创造”。
二、善于学习,师傅要有扎实的功底
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都有人听,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教学过程都会精心设计,尽量把最好的方面展示给徒弟们。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当初跟谁学习的,以后的教学风格,模式成型后就有师傅的影子,所以我压力很大。刚教初中时,我听过张忠敏等老师的课;刚教高中时,我听过陈玉军、顾校长的课,他们授课时漂亮的板面、逻辑的语言、严密的思维都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也极大地促进了我的课堂的教学艺术水平。在指导徒弟时,我经常让她们先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她们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我一旦发现她们教学设计有问题就会帮助她们及时改正,从而使她们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指导她们上汇报课时,我尽力帮她们分析透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并指导她们多次试教,尽量把优秀的教学活动汇报出来,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另外,通过听课、评课帮助她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及时改正。我给她们评课时,会反馈很多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她的普通话说的比较好等优点我都给予肯定;对她的缺点如课堂上缺少有效组织,评价语言较少,光注意到前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后面的学生,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她们指出来。每次她们都能乐意接受,并虚心改正。因此,空余时间可以相互交流,对于教学上的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一股学习、上进的氛围。随着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也会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新思维,迎接新挑战,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师徒心得体会篇6
本学期学校开展“青蓝工程”活动,我有幸与皇仓名师王老师“师徒结对”,通过一学期的结对学习过程,我收获不少,深深体会: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在师徒共同教研教学过程中,师父与徒弟也共同获得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一、我听师傅的课
每一周,我都会听王老师的语文课,从开始的被动听课,后面的主动听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青蓝工程”的任务而听课,而是被王老师精彩课堂所吸引。她上课形象、生动,语言精简,问题分析透彻,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的题目她能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理解。她专业知识功底扎实,能从一个知识点延长到另一个知识点,对教材研究透彻,对高考方向把握很好。王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王老师的课堂设计也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目标,课前都安排不同一名学生上台讲解试题,学生自己讲解前一定会把这道题目搞得非常清楚,这样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终生成长。
二、师傅听我的课
王老师一有空也来听我的课,给我指点备课的难点,教我把握重点,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师生互动如何开展等方面。在她的教导下,我的备课更加认真了,每次我都会查很多相关资料,注重了教学细节,主动掌握学情,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
我上的是信息课,王老师虽然不是很专业,但她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还是给我很多指导。她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辅导每个学生的工作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今后我也将以求实、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上好信息技术课。
三、师傅点评我的课
王老师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她指出我的上课还可以更生动,教学设计要与学生实际结合,让信息技术课更科技感、实用性,最好能让信息成为我们工作学生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王老师还强调,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科技创新、中小生电脑制作等方面活动。
四、对我的帮助
王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皇仓中学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这里还得要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师傅和老教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虚心请教师傅和其他老师,真心诚意地接受师傅的指导和督促,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师徒心得体会篇7
转眼间又过去了两个月,回顾这两个月的工作,虽然很忙碌,但却在忙碌中收获着工作的经验和学生的进步。作为年轻教师,我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我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作为包班老师,深知肩头所承担的重任,繁杂的班务、来自教学的压力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很大,有时会让我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师徒结对活动,为我的教学取经铺设了广阔的平台。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的收获颇丰。
月初进行的师徒同上一节课活动中,我听了兰老师的《失物招领》,兰老师丰富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在她的课中,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流逝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听了两节课,足见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师父的课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思想的灵动使我受益匪浅,兰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富有激情与活力,他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一般,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我再上这堂课的时候,也采用了兰老师的思路,但是对课堂的控制还是达不到兰老师的那种水平,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语言的空白。课后我们常常坐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父的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了她灵动的思想,并且准确把握每一节的闪光之处,可以说,兰老师对我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师父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缺点,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荷叶圆圆》这篇课文脉络十分清晰,我就按照课本上的写作顺序把课文通了一遍,课后兰老师的点评让我恍然大悟:问问孩子,你喜欢哪一部分?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读到哪一段我就将事先预设好的重难点挑出来各个击破。这样整个课堂就真正做到了孩子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而不是老师的独角戏了。一句话点醒梦中的我,我才知道,哦,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兰老师授予我的"渔",一定会让我在后期的"捕鱼"过程中收获丰厚!
师父在给我评课时,不仅在理论上给我进行指导,更是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与我反复研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了课堂上要体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力争把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比如对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可能没有过多地思考它对实现课堂目标的作用,不知道效果会如何,而师父会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反映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感受师父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和兰老师同时承担一年级包班的教学工作,工作内容和性质的相似,为我向师父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管是在吃午饭时还是课间休息,或者就在上厕所的.路上,我们都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就一年级孩子管理互相沟通交流,而且兰老师特别谦虚与温和,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我将不断地向兰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向专业型教师发展,这是我又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