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3-13 作者:Surplus

一篇合格的心得体会从来都不是取决于文章的长短,心得体会是我们实践后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5篇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1

现代继续教育资源以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继续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在对学生进行认读训练、课文教学方面都有很深的感触,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更注重将双语进行整合,在对学生进行认读训练时有更深的体会:

1、操练方式多样化

呈现新的知识后,接下来的操练也很关键。操练分为很多种,比如我在让学生认读动物单词,首先可以将图片和单词放在一起认读;反复几次之后,可以只给图片或只给模拟的动物声音让学生说出单词;最后可以只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指读课文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适当的指读很有必要,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着张嘴,心思没有投入进来。要求低年级孩子指读,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认读能力,提高认读效率。

3、教给学生基本的发音方法

有意无意的教孩子读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适当教给学生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久而久之,学生面对单词就会自己去摸索怎样拼读。

4、创设英语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认读能力,增强英语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①教室内设置英语角,把新学的单词或句型板书到英语角内,增强学生认读意识。②鼓励学生创办英语手抄报,提高学生认读兴趣和动手记忆的能力。

通过这次研修,现在我明白了:认读不仅仅指认读一个单词,它还有认读意群,然后逐步过渡到认识这个句子,能够把句子连起来,然后才过渡到对语篇的理解。培养认读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运用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来阅读获取信息。

感谢远程研修,让我知道了网上学习的乐趣。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2

教师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职业,但是在这个岗位上怎么发挥我们的光和热,怎么将我们脑海中的知识,生活中历练出的经验传达给学生,这是需要技巧和时间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于自己的职业有相当多的了解,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期间,教师永远会在我的人生路途中占据很大一部分,而现在我自己也要成为一名教师了,我十分感激学校的栽培,尤其是这次的培训,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需要做到的,和未来能够达到的,学习要永远坚持下去。

或许是每个学校的通病就是向我们这群新人好好夸赞自己的学校,自从建校以来,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出了什么样的成就,现在学校比其他学校好在哪些地方,统统都介绍了一遍,就算我们对学校还不了解的菜鸟也会对学校肃然起敬。

老师培训可能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因为有经验,我们也肯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我们教学的过程应该怎么对待学生。我明白我在如何当老师方面还是一个小白,拥有一脑袋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一丁点实践经验,前辈在培训中所传授的经验对我都是能够用得上的,而且还在不经意间了解在学校中的一些不流于书面的规矩,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顺利。

也许在我们刚开始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对这份工作满怀热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就像是现在的我一样,只想着我一定会坚持在讲台上面直到不能继续上课,但是现实却会打击我们信心。前辈跟我们讲述他们的经验时,总会讲到在什么时候会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就算有再多的热爱都会被现实所磨灭,而我们就要找准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凭借兴趣做工作,当兴趣爱好成为工作时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在半途放弃,还有一种就是一直路走到底。

初出学校的我只想着做老师,然后怎么怎么样,就没有想到之后会经历什么,因为就会做足了准备,但是现实和预想总会出现偏差,而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经历过就对情况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经过这次的培训我好好思考接下来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怎么定下合适的目标,在理想道路上勇敢前行。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3

我们观摩了为期4天的__省第_届名班主任工作论坛。期间听了____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我对班主任工作产生很大的震撼,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一、善于积累素材,不断探索,做个研究型班主任。

___老师都是个善于积累素材和发现问题的行家。他们不仅提出班会课的流程是:什么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即问题呈现到问题剖析到问题解决。)还提出主题活动要在乎学生的成长性这样精辟的见解。其实,任何一个班主任,在班里发现问题都迫切想解决,但我们总是找不到切入口。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素材要积累、方法要探索,才能对问题迎刃而解。这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我相信,用主题班会解决问题将会给学生带来永久性的启迪。

二、善于总结,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做个智慧班主任。

___教授用生动精辟的事例阐述学生的心理过程,在报告他说到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清楚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叛逆、冲动、自我和封闭都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趋势。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关心孩子的身心然后才是他的学习。是啊,我们应该在现象或事情中找出心理原理,而后采取相应措施。因为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三、注重班级规划思维的前瞻性,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__老师的《班级发展规划》的报告真让我大开眼界。的确,在班级规划中,我们的心中一定要确定一个方向。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确定路径。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意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运用智慧、转换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导之以理。还要用心观察思考、用情对待。我们还要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作为教育的契机,做到心中有数,想方设法把他引进教育的隧道里。并充分利用班级这个团队去影响孩子,用班级的舆论引领孩子。我想,当我们看到孩子灿烂的笑容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教师。

四、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针对现代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浮躁思想,__老师指出:成功的人是做事的人!他指导我们特别是现在的年轻教师要抵制社会上的浮躁,作为教师就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班主任是辛苦的,压力重重,费心费力,劳神劳筋,但苦中有甜,苦中有乐。王家文老师以自己的真实故事,教导新时期的教师、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所缺少的,学会在繁杂而劳累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朝着自己的目标,有智慧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做一匹“远行万里,劳苦功高”的千里马。

“知行”征途漫漫,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更要不断磨砺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让学习成为我的生活方式,研究成为我的思维方式,创新成为我的行为方式。争取做一个“有想法”、“有做法”、“有说法”的优秀班主任。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4

任教六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市级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一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应对不一样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一样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那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我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可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我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头是我经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理解,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本事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本事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本事。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够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我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进取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那里,我突然感到自我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本事、课堂教学本事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我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经过自我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5

本次培训,聆听了两场旨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报告,颇有感触,在此不辞简陋略陈数语与诸位同行做一探讨。

孔繁刚老师的报告与他的历史课同样精彩,他有许多犀利的观点,既打动了无数的学生,也深深地触动了许多同行。

本人从事历史教学近二十年,曾经感受过90年代初在重点中学任教时期教学上取得成绩时的喜悦,又目睹了近几年来在职校系统历史不为学生重视,几乎沦为鸡肋的现状。对于自己为之倾心的专业,我深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孔老师把他四十年教学心得倾囊而出,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他作为本市中学历史教师中的顶尖人物,其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如何对待他的教学经验,反而成了一道难题。

历史学科本身所包含的“真实”性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这两个字。在我们国家,“历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几乎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我认为,历史又为政治服务,正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其政治上的宽舒程度,和几十年前相比是跨了一大步,但还不至于把我们教师所知的许多和教科书上不符的内容都和学生介绍。我个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阶级革命史和中共_特别偏好,很多内部资料及档案的披露可以引起学术范围内的重新探讨,但在课堂教学上的把握还须教师再三斟酌。我个人认为对高三学生,我放得比较开,一方面他们几乎接近成年人,已经能独立思考。其次学生中的大多数对历史学科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多补充一些新鲜内容也便于他们以后自身做探讨。再次我和高三学生感情上的高度融洽,彼此的交流需以诚相待。但即使这样,在“真实”的`名义下,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任何“真实”都有其特定的时段性,许多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真实的史料,在当初时段都无一例外地以真实的面目出现。是否可以这样推断,现在认为已经较真实的资料,在若干时间以后,又会变得不真实。

由此又带出第二个原则就是有关真实的相对性,道理似乎很容易明白,无需一一赘言。

在确认基本史料真实无误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有许多争锋相对的观点出现呢?我认为选取材料的主观性差异是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决定因素。同为真实的史料,但因为主观想表达的意图不同,结论的差异也就理所当然了。

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环节,在这么一个特定环境中还必须考虑整体性原则。平心而论用史学所倡导的理性眼光来分析现阶段很多德育教育的内容,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肤浅甚至误人的成分,如果一味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这样会使我们的学生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感,在这样情况下,只能首先考虑主渠道特殊地位,“真实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匆忙间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付诸于同行,本身就是一次向大家的学习过程,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