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tddiction

小伙伴在动笔写心得之前,一定要理清自身的思绪才能有很好的发挥,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材料,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论青年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论青年心得体会精选6篇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1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场青年教师培训,聆听优秀教师们的故事:邬xx的副班主任经历,周xx老师的与家长沟通交流技巧,张xx老师的转变学困生的经验,等使我感悟颇多,深知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们没有高深的理论去说教,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深深的打动每位听众的心。

一、有独到的教育理念,班务工作收放自如。

她们都有个人的真知灼见,融汇很多教育名家的教育理念。敢于打破以往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把独到的教育管理理念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理想的教育管理模式。

邬xx老师教我们如何端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活动,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为证实她真的做到了这些,特出示一组他与学生在一起活动时的动人画面。又告诉我们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还教我们如何去表扬学生,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表扬,因为一味的表扬会使他浮躁而飘飘然、骄傲自满而停滞不前。应该采用表扬中带有批评,这样会给他带来警醒。批评中带有表扬,这样会给他带来希望。

她们还教我们如何做好老师:当谁都不觉得你是老师时,你就是老师了!

二、班级管理,收放自如。

我们不敢一味的尝试这种赏识教育,怕乱了秩序,又惯坏了孩子。而周老师却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他表扬中带有批评,而批评中有暗含表扬的教育管理,深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这需要良好的心 态,因为心态决定一切。他把学生的直呼其名叫做平等,把学生抱着他的腰的行为叫做和谐,其乐融融,实在难能可贵。

三、有效的日常管理,动人的职业幸福感。

他的班规、班会大都由学生自己来制定、监督执行,然后一周总结一次。连作文都有学生来批阅,敢于打破常规,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因为学生对班级付出的越多,越爱这个班级。他还风趣地说他可 以下岗了。

他用成绩证明了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是正确的、可行的,他不仅收获了学生的成绩,还收获了一抹抹感动,他在读学生留言时,哽咽了,我们知道那是幸福的感动。

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职业,何必哀怨世人对我们的不公,还是努力工作吧,认真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留下我们人生中值得纪念的些许感动,去深刻体验一下这种不易得的幸福吧!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2

本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了新教师汇报课。我校有三位新教师,语、数、音三个学科各一位。其中教一年级的蔡老师也算是我的徒弟了,我就谈谈她的课吧。

蔡老师很敬业,一听说要开新教师汇报课,上个星期日就将教案传到了我的邮箱里。我写了一些个人建议,也和蔡老师在电话里进行了沟通。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我到北校区听了她的试教,总体感觉不是很理想,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语言过于随意

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言都没有按设计好的进行处理,都比较即兴,这样的后果是话很啰嗦,表述不清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犯忌的。

二、朗读指导还不够

基于文本的对话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读好几个孩子的对话,在朗读中感受孩子们不同的做法带来的后果。但教师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和教师的示范都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不够周到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本身比较难集中,特别是中下生更是容易开小差,教师在授课时形式比较单一,且多向着靠右边的学生,左边第一排的学生基本被冷落。这是教师的一种无意行为,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

虽然这些都不是大毛病,但就是这些细碎的小问题造就了课堂效率差的事实。当天下午放学后,蔡老师和我一起讨论了整堂课的设计。先是板块的设计,再是教师导语、过渡语、评价语的设计,最后对一些字词的训练题也作了修改,怎样提问,怎样出示才能更合理,让学生有话可说。当我们讨论完后,她已经写了密密麻麻两大张纸。回去后蔡老师表示要好好地熟悉教案,争取明天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第二天,校长室、教导处、北校区负责老师都听了新教师的课。听完蔡老师的课感觉都不错,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整堂课书声朗朗,学生对话朗读指导比较到位,教师也没有随意的、啰嗦的话。出示的几个字词练习学生回答的比较满意,形式也很新颖。唯一不足的是教师的语速还是比较快,亲和力欠缺,课堂的随机调控差了点。这都是可以慢慢学习的,因为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需要追求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愿年轻的蔡老师能在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上越来越娴熟,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教学春天。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掷地有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听之热血沸腾、为之振奋。“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这个无限接近中国梦的时代,中国青年需要用激情和理想,奋斗和奉献做出新的姿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五四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工作,不断学习,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以天下为己任,与家国共存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我们要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新时代的青年能够不断成长,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作为青年人的我们,重任在肩,道阻且长,但我们每一个青年,都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承担起属于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背景下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愿市中教育的青年教师们,携手并进,用奋斗点亮青春的灯塔!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作为学校团委书记,要始终把思想引领工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思想教育,让广大青年在感召下与党同心同行。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青年一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勇挑重担、拼搏奋斗,用青春和汗水投身到强国伟业当中。“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青春需磨炼,人生需奋斗。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篇章。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4

青年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树立理想信念,怀揣报国情怀,珍惜时代赋予的新机遇,担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发挥自己所学所长,在“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中挥洒青春汗水,勇于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在大有可为的年纪乘风而起、迎风而上、破风而进,努力让基层的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每一片田野充满希望。

要坚定信念,永葆奋斗初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影片《一点就到家》中,彭秀兵总是鼓励屡屡创业失败的魏晋北:“你想要做到一件事,就要相信这件事。”正如“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青年的成长成才之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在所难免,但面对困难险阻,只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迎难而上、刻苦磨炼,最终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从疫情防控的“白衣执甲”到防汛救灾的“最美逆行”,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动到“一带一路”的青春挥洒,一代代青年人践行着初心使命,交出了青春的合格答卷。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青年要树立好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更要上好“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的理想课,将“乡愁”融入血液,将朝气注入乡村,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不负最美韶华。

要紧扣“指南”,努力练就“七种本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无论是以电商创业为主线展现当代青年风貌的热血电影《一点就到家》,或是呈现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风土人情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还是讲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奋斗图景的《中国合伙人》,他们勇于迈开步子去想、去试、去干,以“攀登者”的姿态应对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要当好“探路者”,带头实践乡村振兴要求,勇于到艰苦地区、攻坚一线、改革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提高解决问题、难题、化解矛盾的过硬本领,在不断干成事中展现新作为,将青春的奋斗色彩铺满在前行的征途上。

要敢于突破,善于推陈出新。湘西十八洞村的“90后”苗家女孩施林娇作为创业青年的典型代表,她学成后回到家乡,通过网络直播呈现苗寨的点点滴滴,帮助深度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广东省西塘村陈海涛将动漫元素融入民宿建设,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带着热情和赤子之心参与基层工作,善于在乡村的土壤中涵养梦想的种子,用好自身的“智慧锦囊”,为乡村振兴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资源得以创新再利用,书写出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5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做了五年的教师。五年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我已经再也不能拿“刚毕业,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可是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又一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好机会。我有幸在青年教师培训班,听到了交大附中各个学科组的“元老级”老师的讲座。这次讲座,着实令我受益匪浅。

因为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在一起培训,各个学科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各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都有意识地多讲一些各学科可以通用的知识。比如史曼丽老师的《课堂教和学如何落实》,李晓珍老师的《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求》,陈国永老师的《如何落实教学环节》,陈江丽老师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等等。每一位老师的讲座,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令我深深感动的是,所有的老师,面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无不是倾囊相授,看着这些老师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压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些无私帮助我们的前辈;然而同时,我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附中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有这样真诚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尽情施展,干一番事业!

是的,请允许我把自己的工作称为“事业”,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也许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多么辉煌的经历,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每当我走上讲台,把我所知道的知识,力求用最生动,最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每当孩子们通过周记,或者自己跑来,跟我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和困恼,向我讨教,我感到深深的幸福,我会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谓!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在培训中,我获得的知识是实在有效的。印象最深的,是陈国永老师在讲怎样布置作业,她说,老师要控制作业的量,如果你不能当天批完,你的作业就留多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大问题。我想,这正是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的目的所在。很多好的方法,不是书本上可以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不断总结得来的。有了老教师的指点,我们的路可以走得更顺利!

除了专业知识受益良多,前辈老师自身的优雅风度、人格魅力也感染着我。仅仅说一个小细节,在李晓珍老师讲完之后,刘主任说起她刚来学校时和李老师的交往,李老师对她说,小姑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鞋子也一定要干干净净。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每次见到刘主任,总是衣着得体,面带微笑,让我的心情一下子灿烂起来。是的,尽管老师的工作辛苦,压力大,可是我们依然要让自己做一个美丽的老师,感染身边的学生,感染同事,给每个人都带来阳光灿烂的好心情!我以为,这,也正是附中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对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多了一些新的认识,更加知道今后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老师没能给我们上课。不过这也让我对下个学期充满期待,我相信,下个学期的培训一定会更加精彩!

论青年心得体会篇6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

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目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与国家!这哪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从未想过对他人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网红”,此理论一旦扩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