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教案是依据教学日历的进度要求,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材料准备:
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花灯,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二、知道元宵节及一些习俗
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
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三、猜灯谜
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
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谈话进入活动。
1、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2、做游戏“变汤圆”。
3、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4、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二)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1、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2、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4、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5、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三)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1、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2、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3、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民间元宵节历史悠久,伴随着人们迎来春天,是最彻底、最典型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活动中,通过制作、理解、学习、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儿童不仅可以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惯有基本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表演,进一步获得节日氛围的体验,获得各种经验。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舞龙、舞狮等);
2.了解元宵节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积极参与猜谜活动,体验猜谜推测的快乐。
3.鼓励孩子们乐于表演,大胆创新,积极参与民间表演,尝试以各种形式庆祝传统节日。
三、活动主题
三阳开泰闹元宵。
四、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五、活动地点
幼儿园及xx小区。
六、活动准备
1.以班级为单位的海报宣传:马到成功闹元宵,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请家长提前帮助孩子收集元宵节的起源和内容。
3.亲子自制环保灯展。(全园儿童)。
4.猜灯谜(全园孩子家长参与)。
5.中产阶级儿童亲子自制旱船,组成旱船队进行民间表演。
6.大班儿童组成旱船队,舞狮队、舞龙队、秧歌队进行民间表演。
7.孩子们自带材料,全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元宵,品尝元宵,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加深孩子们对元宵制作过程的理解。
8.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所有孩子xx民俗表演在社区举行。
七、活动过程
1.宣传发布,元宵节特刊。
让家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整个活动过程和他们想要合作的工作。
2.自制元宵节灯展。
正月十二在大厅里展示亲子共制环保灯笼,相互欣赏,灯笼必须牢固、牢固、实用。
3.赏灯猜谜。
(1)正月十四下午请家长参加赏灯猜谜活动。
(2)在猜谜活动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读谜语,激励孩子猜谜语。
4、元宵宴。
正月十三上午,各班组织孩子在班上自己搓元宵,品尝元宵。
五、马到成功闹元宵。
正月十四上午,全园儿童共同举办民俗活动,儿童组成旱船队、舞狮队、舞龙队、秧歌队xx社区进行民间表演。正月十四下午,幼儿园进行民间表演,让家长感受到元宵节的喜悦。
八、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主要目标:
大班:
(1)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2)大胆创造和想象,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进一步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过节团圆的意义。
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汤圆和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4、ppt。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