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考虑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以及课程的要求,教案可以包括教师自己的创意和创新,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1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儿歌:《小小的船》。题目中的这个字(出示“船”字),谁会读?
生:船。
师:对了,还有谁想读?
生:船。
师:很好,我们一起读。
生:船。
师:你们都见过些什么船?
生:(略)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船。
师:在船的前面加上个小小的,你读一读,你感觉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生:我感觉这是小小的一只船。
生:好像还很轻。
师:那你们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小的船。
(点评: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说、读,由生活中的船引入书本上的船,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师:很可爱的一只小船!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船呢?下面呀,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到文章中去看一看。轻轻地打开我们的课本,翻到76页,准备好了吗?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课件出示课文)你可要仔细地听好每一个字哦!
二、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
师:听出来了吗?写的是一只什么船呀?
生:它是月亮。
师:原来它是一只可爱的月亮船,(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多有意思呀!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生:喜欢。
(点评:多有意思的月亮船呀!在孩子的心中悄然播下了情感的种子。)
师:那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
生:可以读读拼音。
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师:这些办法都非常好。我们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这些生字,用自己特别喜欢的符号圈出来,看准拼音,好好地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读起来吧!
三、自读课文。
师:(约5分钟后)好了,小朋友,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许多同学把生字拼读得很正确。你们知道吗?这些生字宝宝们呀,特别淘气,他们蹦呀跳呀地跑出了课文,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星星,看一看,哪些生字,你已经会读了?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拼读生字。)
师:你非常勇敢,但你要注意,“星星”的“星”是后鼻音,你再读一遍。
生:(拼读“星”。)
师:你读得非常准。那这些生字中,还有没有哪些字不太好读,你想给大家提个醒,教大家读一读呀。
生:(教读“闪”。)
师:还有哪个字不太好读呀?
生:(教读“船”。)
师:那我们再一起拼读这些字,可要注意这些难读的字音哟!
生:(拼读生字。)
(点评: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他们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习惯。)
师: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我们也会认识这些字。对吧?那我们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来读读字卡。看一看,谁认识的字最多,读得最准,别忘了给他鼓鼓掌。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学生在小组里用多种方式读字卡。)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孩子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品尝到合作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看看这些去掉拼音的生字谁读得最准。(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在“开火车”认读生字“弯”、“闪”、“蓝”的时候,相机指导读好短语: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弯弯的月儿:(引导:你知道有些什么东西是弯弯的呀?在船儿的前面加上两个弯,你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闪闪的星星:(引导:小星星是怎样闪的呀?做动作。像小朋友的眼睛眨呀眨呀,真漂亮!)
蓝蓝的天:(引导:生活中,你看见些什么是蓝色的呀?观看课件: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多瑙河,蓝色的天鹅湖,蓝蓝的天空。让学生感受到,蓝色是一种很美的颜色。)
(点评:将词语的理解与孩子的生活链接起来,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但词语的意思已经根植在他们的头脑中了。)
师:这些生字咱们都会认了。可是,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课文里,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整篇课文。)
师:读得真好。所有的同学一起读这首儿歌。
生:(全班齐读)
四、读好课文。
师:这首儿歌呀,是叶圣陶爷爷专门给我们小朋友写的。你想啊,蓝蓝的夜空中,风儿在吹,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小摇篮里,真舒服呀,真快乐呀!听老师读一读这篇课文。
师:(范读。)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首儿歌读好呀?
生:想。
师:那咱们把这首儿歌再好好地读一读。读好了,你还可以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想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整篇课文)
指导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
师:(动画: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配乐:虫鸣,蛙叫。)宁静的夜晚,听,虫儿在鸣叫,小青蛙在歌唱,月儿慢慢地挂上了蓝天。快看看,这弯弯的月儿特别的像——特别的像什么?你看出来了吗?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像笑脸,像秋千,像电话……)
师:在小朋友的眼里,月亮不仅仅是月亮,它还变成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叶圣陶爷爷,他也觉得月儿特别像小船,那我们再看一看,月亮什么地方像小船呀?
生:两头都是尖的。
生:小船也的弯弯的。
师:是呀!你们看,(动画:月亮在夜空中飘荡,音乐:摇篮曲)弯弯的月儿多像小小的船呀!蓝蓝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大海,朵朵的白云就是大海里的浪花,月亮船呀就在这云海中飘呀,荡呀!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这两句美美地读一读,读给自己听一听。
(自由练读——点读——点读——女生读齐读)
(点评:教师有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再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课文的语言中,通过美美地朗读把这种美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指导朗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在我们好听的读书声中,月亮船微笑地看着我们,这么可爱的月亮船,小朋友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生:想。
师:那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我们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让我们随着月亮船一起摇啊摇……(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聆听歌曲,在歌声中体验坐上月亮船的感觉。)
师:现在我们坐在月亮船里,你睁大眼睛到处看一看,你一定能看见很多很多美丽的东西,看见什么了?
生:蓝蓝的天。
生:闪闪的星星。
师:你们看,小星星在蓝蓝的天空中,朝着我们眨眼睛呢,它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快跟小星星说说话呀!想跟小星星说些什么呀?
生:小星星,你好!
师:你好!
生:小星星,你真可爱!
师:你也很可爱!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小星星。那我们把这一句美美地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它呀!
自由练读。
点读。(评价)你读得很用心,小星星在鼓励你。
点读。(评价)你读得很好,小星星都笑了。小星星还想听所有同学一起读。
齐读。
(点评:让学生进入角色,把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读背全文。
师:这么惹人喜爱的小星星,这么美丽的蓝天,这么可爱的月亮船,让我们把整首儿歌再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我们所有同学一起读。
生:(读。)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让我在音乐声中,做上自己想做的动作,一起背诵这首儿歌。不会背的可以偷偷地看一看。(音乐:小小的船伴奏)
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背诵儿歌。)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师:学到这里,小朋友的收获真不小,我们读会了儿歌,还学了那么多生字,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呀,再静静地看一看,默默地记一记。看看这些生字我们是不是都认识。
生:(默记)
(点评:给学生一个自我检查的时间,培养他们反思自己学习情况的习惯。)
师:谁都记住了,想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生字。)
师:真好,我们一起读一遍。现在,我们跟这些生字们成为了好朋友,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到他们,到时候,别忘了跟它们打招呼呀!今天,还有两个生字朋友,我们来写一写。看一看,他们是谁?
生:白、田。
师:
我们先来写“白”字,看一看,怎样把“白”字写好呢?
师:(示范书写)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个“白”字写好呀?
生:想。
师:那我们拿出小铅笔,在田字格里找到这个“白”字。坐端正,摆好写字的姿势,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学生练习写)
师:写好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前边的字,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
师:我们接着要写的这个“田”字,你看看,它有和“白”字特别像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两个字都有个“口”字。
生:“口”字要写得上宽下窄。
师:(示范书写)
师:现在,我们摆好姿势,开始写“田”字。
师:看这个小朋友的字,他哪儿写得特别好?
生:他的两个字中,“口”字都是上宽下窄,所以很好看。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写得和他这样好?那我们在田字格里把这两个字再各写一个。
生:练习写字。
(点评: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汉字的规范书写,还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寻找规律,为学生的终身识字打下基础。)
六、总结。
师:同学们,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不仅仅是我们小朋友喜欢月亮,其实月亮也很喜欢我们,它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快乐的学习,看着我们快乐地游戏,看着我们快乐地生活,她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总评
我想,一定有很多的老师都是读着《小小的船》这首儿歌长大的,它是我们童年的歌谣。而今天的孩子,他们依然在用着稚嫩的童音诵读着这首儿歌。这让我们不禁在想,是什么让它保持着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当我们打开课本,潜心走进课文的时候,文中所蕴涵的一种丰富的美就会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天空的蓝,蓝得那样清澈,广博;可爱的月儿是如此的温柔、可亲。闪闪的星星又是那样顽皮、活泼。坐在月亮船上的孩子,心情是多么的舒畅和快乐!可以说,它是无数孩子童年的一个快乐的梦,它是孩子们对美的无限向往与渴求。
儿歌是快乐的,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快乐的。
在教学中,教师从情趣识字入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合作中自主识字,展示交流识字成果,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复现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在写字教学中,老师特别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当孩子在音乐声中静静地写字的时候,当他们的字一次比一次写得好的时候,孩子们应该能够感觉到把字写好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
?课标》中说:“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
?小小的船》这首儿歌是美的,那么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美的。
那么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呢?教师的做法是:
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丰富、宝贵的课程资源,看得出,教师在努力去用美的语言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话语:“那我好好的读一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喜欢它呀!”“我们和这些生字成为好朋友,再见面的时候,别忘了和它打招呼呀!”
“其实月儿它也很喜欢我们,他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看这我快乐的学习,看着我们快乐的游戏,看着我们快乐的生活。”
老师希望能够用这样的语言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
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
语文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象:弯弯的月儿像什么?月儿什么地方像小船?在音乐声中,乘着想象的翅膀,飞上月亮船,坐在月亮船上,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亲历语文境内,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
引导学生用美读去抒发情感
美读是抒发情感最好的方法,同样也是叶圣陶先生,他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一句的朗读,教师是这样去引导学生的:
首先,通过语言、音乐、动画渲染一种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和小星星对话,在对话中感受到蓝天的美、星星的可爱。
然后,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这一段,通过朗读,让小星星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喜欢它。一次次的诵读,是情感的抒发,是美的享受,孩子们沐浴在快乐的情绪中,他们的眼里闪动着和小星星一样美丽动人的光彩。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你们学得不错。这节课老师准备领小朋友作一下回顾整理。相信你肯定能做得很好。
二、复习整理。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我们先来看蓝旗区: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也来做游戏好吗?
学生两人一组反复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3、黄旗区:他们在做什么?四位小朋友与老师在做抽读卡片游戏。由一位小朋友说得数,其他人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请找出得数是11、1218的算式。
4、绿旗区:是找算是规律的练习。教学时要应加以扩展,扩大练习量和灵活性。
5、把减法算式按得数分组。每人一套算式卡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组找规律记得数。
6、红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根据横着看第一行的书都是11,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的提示,教会观察的方法。学习时,小组分工合作,按找规律、选卡片、填位置的程序进行。
7、紫旗区: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整理程序同红旗区。
三、拓展练习。
说一说,这节课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知识用到了加法?哪些知识用到了减法?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3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多方位的规划设计自己的新学期,改进自我的意识和愿望,满怀希望和信心迎接新的学期。
教学流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和老师一起来说一句话“我自信我能行!”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新学期自己最想做的事,引入新课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
1、引导学生订计划(可以用画画、写字、编儿歌等形式制订自己新学期的计划)
2、学生制订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3、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能取长补短听取他人的意见,给学生自己的空间。
三、组织研究,落到实处
1、小组用实际例子交流自己如何落实自己新学期的计划。
2、汇报。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你听了别人好的计划,你如何取长补短,更好的在新学期发扬自己的优点。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修改自己的'计划,说出自己的修改理由。
2、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
六、检查性作业
师:对新学期生活有了一个好的规划,让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去迎接新的学期,不过,老师过一段时间就要对照你的计划去检查你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6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第二册p22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数在不同的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2、对生活中的数有一定的认识。
3、能用数来表达,交流。
4、对数的多少能有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1、糖,花生米,黄豆,枣子若干,盆三个,表格一张。
2、相关信息。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我们认识的数和数做做游戏。
1、学生说数。
(1)示范: (课件)
(2)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小结:用数可以说清楚许多事情。
(3)在小朋友说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说到了* 这个数,请说到 *的同学再说一遍。
小结:同样的`一个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老师说数
(1)鞋子:从鞋号中你们知道谁的鞋最大,谁的鞋最小吗?
(2)门票:这是宜兴三洞的票价,看了这三个不同的价格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数中我们看到了同一类事物之间的差别!
3、说年龄,填表。
我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1)请五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和家人的年龄。
(2)仔细观察这五个小朋友的年龄。你能来说一说,我们自己的年龄大概是几岁吗?
(3)说说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年龄大概是多少岁?
(4)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爷爷奶奶年龄。
(5)小明要考考大家了,先让我们找到小明家白云路84号。
小明的家人中,今年64岁的,可能是谁?
(6)猜一猜杨老师的年龄,怎么样?
小结过渡:小朋友,通过刚刚的说数,我们对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和数做个游戏。
二、猜一猜
1、明确规则。
2、活动开始。
(1)抓糖:请几组汇报。
怎么会抓得有多有少?(手有大小,抓得有松紧。)
(2)抓花生:猜猜看同样是1号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花生米大约会有多少粒?
猜得对不对?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按刚才的分工来完成抓花生的活动。 (指导填表)。
猜
数
猜
数
(3)抓黄豆:猜一猜抓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数一数。
黄豆比较多。怎样数可以又对又快?
继续按分工完成,填好表格。
3、汇总5组的数据,看着表格中的数据讨论。
(1)这种类型的糖小朋友紧紧地抓一把大约可以抓多少?花生米呢?黄豆呢?
(2)看看上面的图再看看表格中的数对照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4、展示一颗红枣,估计可能会抓多少颗?
为什么?
5、引导学生一起小结:看来同样的手去抓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个数就越少,东西越小,抓的个数就越大。要使猜得与实际比较接近,得仔细观察,多多思考。
6、其实刚才同学们的猜也可以说是估计,这是一项本领,不光抓花生、抓黄豆的时候要用到估计,平时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计。(举例)
三、总结(略)
四、数一数
(1)快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在召唤我们,你看已经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园数数了!(看课件)
(2)小朋友,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数的呢?
就让我们奔向校园的怀抱,出去数一数吧!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7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眼认真听,头脑里想象整个动画过程。
二、发挥想象,创编课本剧。
1、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改编成课本剧。
2、在班内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哪个同学表演的好。
3、由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出各个奖项。
三、识记,书写生字
1、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六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让学生先描红,再仿写,把字写工整,写准确。
3、同桌互相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字还要进行修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和自己的小伙伴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让他们体会一个简单的道理,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变换多种形式,达到流利的朗读,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和小伙伴的经历,充分感觉到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互助协作的力量之大。
课文内容的再现,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该环节中,教师要在四人小组演练中相机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将联想内容与生活实际融入到表演中去,不必苛求改编的完整性和表演的艺术性,要多做肯定。
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