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7篇

时间:2024-04-08 作者:Kris

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信息评估和判断的能力,通过认真准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师恩难忘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师恩难忘教案7篇

师恩难忘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二、活动过程:

主持甲:四年小学生活年即将过去,我们已收获许多难忘的校园回忆!

主持乙:四年时光即将过去,我们收获难忘的同学友谊!

主持甲:难忘的一切让我们铭记,可是最让我们难忘的却是老师您的栽培之恩!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四(4)班《师恩难忘》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甲: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您一生的写照。为了我们,您付出了许多许多,您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时刻想着您。

请听诗朗诵《老师,您好》:

男:在我们的心目中,您就是一部写不完的故事,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开头。

女:那没有结尾的结尾,总是回味无穷,有时虽然平淡,但平淡也是真,也是美,——如遍布道旁的小花,清香怡人。

男:在我们的记忆中,您衣着很普通,不潇洒也不华丽,很难捕捉到流行的气息。

女:其实,您也在追求一种美,那时智慧与文明的芬芳。每当您的身姿出现在讲台,——比将军还神气。

男:一抬手,一投足,都是那么富有感召力。您瞧,几十双眼睛把您注视。

女:您抑扬顿挫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叮咚叮咚湿润每个人心底。

男:您和蔼可亲的笑容恰似严冬的暖流,带来人生的甜蜜。

合:踏遍千山万水,历经风风雨雨,不能忘记的就是您。

女: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您就像那老练的舵手,带领我们劈风斩浪驶向远方。

男:也许有一天,我们站在一起,我比您高,但我清醒记得,是您把我高高擎起。

合:您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学生心中永不落的太阳。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问候您:老师,您好!

主持甲:感谢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诵。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老师,您就是春蚕,就是红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一盆米兰,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请欣赏合唱《我爱米兰》。

主持甲:对,教师就像米兰,默默地向我们散发着花香。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文明的延续者,他们是灵魂的塑造者,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人。

主持乙:正因为如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古今中外,就有许许多多伟人,在尊师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学生讲故事)

主持乙:是呀,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心血,我们就应该像名人名家那样尊敬老师。

主持甲:在此,就让我们用每一个精彩的镜头来回顾我们的校园,回忆真诚的`友谊,铭记老师的恩情,以此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吧!请欣赏图片《回忆》!

主持乙:多少个难忘的镜头,多少个难忘的一瞬,都记载着您对我们那点点滴滴的爱!让我们真挚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主持甲:您甘愿辛勤付出,那是因为您认为:同学们平时也很尊敬老师,所以老师无怨无悔。谁来说说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尊师的?(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因为老师对我们实在太好了,说起您的好,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主持甲:老师清贫,却安贫乐教。

主持合: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我们,老师您还将默默地耕耘,您还将无私地奉献。

主持乙:作为百花园小学的学生,我们感到自豪,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师生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主持甲:四年的时间将成为过去,我们思潮澎湃;四年的爱心浇灌,您的黑发泛起点点霜花;四年的呕心沥血,您的脸颊写满了丝丝牵挂;四年的春去春回,您的眼里注满了谆谆嘱托。老师,让我们来夸夸你们吧。

请欣赏快板:夸咱老师好

主持乙:同学记住了老师的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四年的时光转眼过去,请你写出对老师的心声,写完的同学请你来说一说,说完请把它贴到黑板上来。

主持甲:多么感人的话语,每位同学都是肺腑之言。知道要召开今天的班会课,许多同学早早亲手制作了礼物,想送给敬爱的老师。同学们,拿出礼物,献给可敬的老师吧!(生送礼物)

主持乙:礼物虽小,但代表的是我们的感激之情,热爱之心。老师,您教会我们人生的第一首乐曲,您奏响我们人生的第一乐章,您永远是我们心海那永不落的太阳。让我们为您祝福。

下面让我们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甲:老师,我们知道,您不需要鲜花和掌声,您不看重享受和金钱……

主持乙:您要的是我们的勤奋和求知,您要的是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主持合:老师,您听吧,我们现在就回答您。

(全班起立,齐读:为了民族,为了中华,为了将来,我们要自尊、自律、自强、自信,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奋发向上,走向辉煌!)

主持乙:最后让我们一起说:

全体学生:谢谢您,老师!

班主任发言:现在,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了你们的节目,听了你们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这是你们对老师心灵的倾诉!由衷地赞美!我代表所有的老师真诚地感谢你们。雏鹰展翅,小树成材。矫健的雄鹰们,起飞吧,勇敢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主持合:

五月的阳光格外灿烂,

五月的天空分外明媚,

又是栀子飘香的季节,

又是热情似火的夏季。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用勤劳和智慧,

开启着下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歌声阵阵,尽情表达我们心中的快乐。

主题班会《师恩难忘》到此结束。

师恩难忘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本文是著名作家刘绍堂先生的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开学头一天田老师上课的情景,记叙了今年路遇老师的经过,抒发了尊敬爱戴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先写我读小学时遇到田老师,他是口才,文笔都很好的好老师,再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会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最后写田老师为“我”从事创作打下了基础。“我”很感激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配音乐,范读)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语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对教师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轻读课文第二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

1、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读。

(2)这首诗指哪首诗?

(3)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

(5)田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6)先理解“娓娓动听”,再指导用词造句。

2、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1)理解“身临其境”并造句。

(2) 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3、指导朗读。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学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突出重点词“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简介“刘绍棠”。)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5、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

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七、板书设计:

娓娓动听编故事

1、师恩难忘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受滋润

师恩难忘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xx》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

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词。

身( )其境 ( )人入胜 ( )生难忘 ( )( )动听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那年)

(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

2、细读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①

第2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17岁就开始教书,足见出道

早,经验足;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出众)

②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田老师先给二年级

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他

再绐一年级上课)

③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这苜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娓娓动听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师说得生动,使人爱听)④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人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故事巧妙地把小诗的诗句意思串连讲解出来。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他们要爱护花草)⑤从哪儿看出我听得人了迷?联系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我听得人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⑥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田老师教

技艺高超,作者在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老师的教育熏,从内心发出对老师的赞美)

(3)指导朗读。

从这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们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知识的种子。)

我们应该怎样读?(深情地回忆,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要自然流露)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女生齐读。

3、细读第三段(第8、9自然段)。

(1)齐读第三段

(2)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仍然、像…那样…

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

(3)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启发学生再次回顾人物形象,田老师才学出众,教学技艺高超。40年后,老师虽已年迈,作者恭敬地行礼,表达了一片尊师之情)

(4)指导朗读

这一段记叙有如浓墨泼洒的重笔描绘。老师的教诲使作者如浴春雨,终生难忘。让我们带着深情对老师唱一苜赞美之歌。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小结并板书。

难忘:

像40年前

行礼

深深感谢

三、朗读全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辨别组词。

娓( ) 炊 ( ) 歇 ( )诲( )尾( ) 吹( )息 ( )海 ( )

2、订正下面一句话中的错别字。他先把这苜诗念一篇,又连起来讲一篇,然后,遍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起来。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本文生宇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2、看看左右两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

3、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边的写法。

4、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再抄写。

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歇歇脚恭恭敬敬

师恩难忘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教诲、炊烟、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师恩难忘

(投影)通过小作者第一天上学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学习新课

1、问:这件事发生在作者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作者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第一天见到田老师的情景。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小作者第一次见到田老师是怎样的感情呢?(敬佩)(板书)敬佩

3、为什么会敬佩老师呢?(投影)一位教师,教四个班;17岁就开始教书了;

口才、文笔都很好。

4、从这几点,你看出田老师哪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呢?(板书)能力强;经验足;才学出众。

应该怎样朗读呢?

让我们怀着敬佩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吧!(反复朗读)

5、让我们来看看田老师是怎样的“才学出众”。请快速的读文章的第3—4小节,对照插图,找出最能表现插图内容的语句。

(他先… …,又… …,然后… …,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6、老师讲了个什么故事呢?自读故事,待会我请同学来复述。

7、请一个同学复述,其他同学想,听了老师的故事,“我”是什么表现呢?

8、请学生朗读第6小节,其他同学考虑: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田老师讲的故事很吸引人。)

9、在以后的每一天里,田老师都要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请同学朗读第7小节,想一想作者的现在的感受如何?

(喜欢上田老师的课)(板书)喜欢

请同学读出小作者的“喜欢”来。(反复朗读)

10、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那些影响呢?

(投影)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应该怎样朗读呢?(反复朗读)

11、40年过去了,当作者再次见到田老师时,他是怎么做的呢?

(投影)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通过“仍然、像……那样……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这些划线的词语,你体会到现在作者对老师是怎样的感情呢?(板书)感??

那么就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段,一定要读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12、小结。

作者通过对第一天上学情景的具体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由刚开始的“敬佩”,到听了田老师课以后的“喜欢”,再到40年以后,再次见到田老师的“感激”之情。揭示出作者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投影)

1、 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课后收集“尊师名言”,准备在下一次的晨会课上交流。

3、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你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师恩难忘教案篇5

教材分析:

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

师恩难忘教案篇6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小学语文四年级 《师恩难忘》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经过前三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已能“悟”出一些语文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

力,在阅读中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接近作品本

身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已初步学会记摘录笔记,

能独立识字、学词学句,但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学内容分析】

?师恩难忘》是著名作家刘绍堂先生的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开学头一天田老师上课的情景,记叙了今年路遇老师

的经过,抒发了尊敬爱戴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先写我读小学时遇到田老师,他是口才,文笔都很好的好老师,再写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会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最后写田老师为“我”从事创作打下了基础。

“我”很感激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分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境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

(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配音乐,范读)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轻读课文第二

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

1、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读。

(2)这首诗指哪首诗?

(3)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

(5)田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6)先理解“娓娓动听”,再指导用词造句。

2、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1)理解“身临其境”并造句。

(2) 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3、指导朗读。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学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突出重点词“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理解“十年树

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简介“刘绍棠”。)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5、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

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附板书: 娓娓动听 编故事

师恩难忘 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 受滋润

师恩难忘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读会认生字13个,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在自读课文时,练习画出自身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胜利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给古诗编故事,展开想像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插图

四、教学过程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略)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志问题。

(三) 小组讨论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练习读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设计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通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教会学生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理清文章主要内容,讨论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局部的内容,分别是:第一局部(1~3自然段);第二局部(4~9自然段);第三局部(10~12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局部,变序自读

1.默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由提出问题。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充沛阅读考虑,并讨论考虑,师作必要点拨。

A.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B.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相机理解“娓娓动听”)

C.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

D.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相机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

E.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相机理解比喻句“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序学习课文,直奔中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自读第一局部,你了解到田老师的什么特点

(五)学习课文第三局部

1. 默读课文,想一想:

(1)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

(2)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干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六)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

2.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3.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两句话吗?

第 三 课 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2.认读。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一起特点是什么?4.书写。5.评价:①学生互评。②老师总结。

(二)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