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6篇

时间:2024-04-15 作者:Lonesome

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校本课程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教案6篇

校本课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掌握蜗牛的形状特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形式进行绘制。

3、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形式进行创作。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蜗牛的图片,背景音乐,录音,蜗牛头饰5个。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就出个谜语考考大家。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蜗牛(没有壳的蜗牛)

生:蜗牛怎么没有壳呀?

师:对呀,这只蜗牛怎么没有壳呀?还是让我们一起问问这只小蜗牛吧!

2、教师播放课件:

蜗牛在哭诉:“我是蜗牛查理,我背上的房子在比赛时被人意外的踩坏了!其他的蜗牛都笑我,而且冬天快到了,没有了房子我可怎么过冬呀?呜……”

3、师:多可怜的小查理啊,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4、教: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小蜗牛查理设计新房子吧!(出示课题——蜗牛的新家)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在给小蜗牛盖新房子之前问问大家,你对蜗牛了解有多少?你知道蜗牛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吗?它的生活习性怎么样?

生a:蜗牛有触角、眼睛、嘴、腹部、尾巴和壳。

生b:身体软软的,爬起来很慢……

生c:它身上的壳还可以为它遮风挡雨……

2、教师:哇,原来蜗牛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身体有好几部分组成,尤其是背上的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小的蜗牛虽然爬得很慢,可是它可以为了一个目标不怕跌倒,勇往直前,这种坚持不懈的值得大家去学习!那你们想给蜗牛查理重建一所什么样的房子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阐述。)

3、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棒,也让我们问问小蜗牛,听听它有什么建议吧!

“蜗牛”提出设计要求:原来的房子我都背了好些年了,看来看去都看腻了,最近蜗牛家族兴起好多时髦的新房子,我也想要一栋那样的。但是我可不要和别人的一样哦!我带了一些照片,大家先看看吧,希望对你们的设计有所帮助。

4、师:哇,小蜗牛准备的可真充分,赶紧让我们一看吧!

(欣赏观察蜗牛图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进行点评。每组图片欣赏结束,教师及时,并将贴在黑板上。)

(1)、给蜗牛原来的壳上添加美丽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2)、改变蜗牛壳原有的形状;

(3)、可以夸张、想象,用其他房屋造型代替蜗牛的壳。

5、师:时间紧迫,再不赶快帮小蜗牛把房子建好,它就要冻感冒了!(教师把没有壳的蜗牛贴在黑板上给学生做参照。)就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小蜗牛设计出最具特色的房子吧!

三、创作阶段

1、学生拿出纸准备画的时候,要适时提出绘画要求:你画的房子黑板上的小蜗牛能住吗?——提醒学生要把蜗牛的房子画大些。

2、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陶冶学生的情操。

3、教师巡回指导,遇见问题及时指出,优秀作品及时点评。

四、作品展评

1、请学生分小组先组内评出最优秀的,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点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说说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哪里。)

2、教师:经过大家的设计,给小蜗牛选出了这么多好看有趣的“房子”,小蜗牛查理看了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它到底喜不喜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的音乐,并从中找到答案。

3、播放音乐动画《快乐的小蜗牛》。学生在听音乐时教师鼓励学生上前,根据音乐带领大家做一些动作或进行简短的表演。(主动上去表演的学生,给他带上准备好的蜗牛头饰。)

4、音乐结束,请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小蜗牛很快乐。

5、教师:今天不仅小蜗牛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因为老师看都那么爱帮助别人,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为小蜗牛设计了那么多有趣的房子。希在课后能再尝试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给小蜗牛制作房子。

五、课后拓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蜗牛。

教学后记:

本课是校本课程,以学生平时比较感兴趣的“小蜗牛”为课题。

导入部分用谜语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了一张没有壳的蜗牛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下面新课的兴趣。整节课都以小蜗牛为主线,从导入——新授——创作——点评都有小蜗牛在其中牵引。课的结尾以一首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蜗牛》结束,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高。

校本课程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应用题的教学,加深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准备题

1.8里面有( )个0.1

0.6里面有( )个0.01

学生完成后说说做题方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为绿化祖国,12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37.8千克,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审题:

(3)根据题目意思列出横式。

(4)教师板书竖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到余数为18的时候,提问:这里的18表示18个( )?当余数为6的时候该怎么办?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现在表示60个( )。

在做题过程当中,特别强调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再添0继续除,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

(50解答后教师小结,并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的特点:这是一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除法,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3)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试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板书。

(4)结合学生的板书讨论:整数部分的18除以32不够商1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讨论后得出:先在商的个位写上0,然后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同时指出:除后余下的224表示224个( )?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进行试算。同时要让学生思考:这三道题目在计算过程当中各有什么特点?

让三位学生上台板书。

结合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讨论校对:第一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的情况;第二题是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够商1,需要添0;第三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十分位仍不够商1。

教师要注重讲评有关商0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把课本43页上的计算法则内的横线填写完整,然后集体朗读。理解法则的内容。

五、提高练习

1、口算

学生练习后说说口算方法

2、列竖式笔算,三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同学做在草稿本上。

结合学生板书的内容,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七、作业

课本44页的3、4题, 作业本[26]

校本课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演奏《小青蛙找家》,一个学生戴着小青蛙头饰,伴随音乐跳出来,全班同学也跟着唱。

2.戴着青蛙头饰的同学说:“我怎么掉进枯井里了?怎么办呢?”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引导说:“现在小青蛙掉进井里了,谁来给他想个办法?”找几个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在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3.学习小组合作识字。学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也可以是爸爸妈妈写的。)

4.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语、短句卡片,开火车读,抢读,学习小组齐读。

5.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读,感知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他的朋友们……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比一比,看谁读得,读出了恰当的语气。

四、分角色表演读。

1.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2.抽一二组在全班表演读。

五、结合情境图,想想说说

1.教师出示情境图(幻灯片)。

2.想一想

①小青蛙掉到井里为什么还要唱歌?

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还可以怎么做?

③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3.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这只小青蛙是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教师板书“快乐的”“聪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悦中下课。

教师弹奏《小青蛙找家》,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边唱边跳出教室外。

校本课程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头部特征、五官比例

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赵成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了解同学的个性特点,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培育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型、五官及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同学的相貌。

教学重点

能说出人物头部的形状特征和表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好伙伴,能抓住人物特征并适当夸张。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学案。

学具:图画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一、谈话导入。

学生畅所欲言。

说一说:“他”(她)的特征:

同学们进入初中又有了一个新同桌,彼此可能已经成为好朋友。他(她)有哪些特征?性格怎样?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都分析的很好,都有一双敏锐的眼光,能尊重同学,能全面评价他人。(板书:画画你、我、他——画画好伙伴)

1、独立思考问题。

2、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二、分析与表现。

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1、出示一张肖像漫画:他是谁?(成龙)

说出哪里像吗?那个地方夸张了?人物的头部由几部分组成?(板书:脸型、五官、发型)

小结: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

2、分析脸型、发式。

a、脸型的区别: “田”“国”“由”“申”“甲”

或圆脸、方脸、三角脸、瓜子脸、鹅蛋脸等。

b、发式:长发、短发、直发、卷发。

3、神情的变化——哭、笑、怒、乐、忧等。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忧”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师总结:人物表情教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板书:眉毛、眼睛、嘴巴)

4、五官画法示范(教师示范,尝试用线条进行表现)5、人物的面部比例——“三庭五眼”(板书:三庭五眼)

举例说明:人脸的长:从发际线到眉弓、眉弓到鼻尖、鼻尖到下巴,三段等长,各占三分之一。人脸的宽:五眼宽的距离。

学生观察、大胆表达。

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10

三、创作与表现。

交流、提高。

1、看教师作品及学生作品。

2、让学生看绘画步骤,给同桌(伙伴)画一张肖像画,工具画法不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要求:(1)、能根据伙伴的脸型、发型、五官特点画出个性鲜明的肖像画。

(2)、自主创新,大胆表现,适当夸张。

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作品:肯定优点为主,多鼓励,适当指出缺点为辅。

1、学生欣赏。

2、学生创作。

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30

四、课外拓展。

拓宽视野。

让学生看国画、油画、素描、版画、卡通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画的肖像画,课下大胆尝试。

交流、合作。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五、布置作业

1、画一画好伙伴。

2、课下可以班为单位组织一次“猜猜我是谁”人物肖像画展。

1

板书设计

1、画画你我他

头部特征

头部组成

比例:三庭五眼

教学反思

能让学生初步学习人物头部外型、五官及表情的表现方法,能够大胆的表现同学的相貌便是成功,要求要低一点,实际一点。

校本课程教案篇5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作为数学老师,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把民族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我希望学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感受、体验、探究等方式,让土家族课程回归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动手实践培养土家族审美能力,拓宽土家族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土家族绘画的风格,体验土家族民族绘画之美,提高土家族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能熟悉土家族绘画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数学知识在土家族绘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设计有关土家族的存牌、手抄报等。

三、教学重点

动手设计有关土家族文化的绘画,感受数学知识要素民族文化上的丰富体现,体验土家族文化之魅力。

四、教学难点

分析土家族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及创造性活动。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情境创设法为主要的教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数学。

2、学法: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法是参与体验、小组合作。

六、教学用具绘画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

在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一周搜集整理土家族民风民俗的资料,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通过多媒体欣赏土家族文化

播放土家族建筑和室内装饰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独特鲜明的.土家族风格。

(二)“土家族民俗知多少”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纷纷发言。(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民族绘画形式,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三)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了解,画出独特的土家族文化特色的装饰图片,同时想想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四)小组交流展示,每个小组拿出自己小组内的作品上台展示,同时介绍自己的主题,以及用到的数学元素,同时评比出最佳创作和最佳合作小组。

(五)新课小结

校本课程教案篇6

课题:

我们身边的线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和表示力,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2、能运用千变万化的线来描绘自然美和生活美,从绘画实践中发明“线的艺术”。

3、培养同学的观察习惯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运用各种线描绘物象形体

教学难点:

运用千变万化的线来描绘自然美,生活美

教学准备:

课件、毛线、胶水、刷子等

教学程序:

一、审美与欣赏

(一)1、欣赏大自然中的线

屏幕一一出示“树林”、“小河流”、“梯田”、“瀑布”等图片

师问:美吗?美在哪里?

师小结:笔直的树干表示了它高大挺拔的直线美,弯曲的小河流上有波纹荡漾的曲线美、折线美,当然我们还从其它几幅图中感受到了长线、粗线、交叉线带给我们的美感,可见线条美无处不在。

2、教学各种线条

3、到生活中找线并揭题

(二)欣赏画家的画

这么美妙的线条,画家们是怎么运用它的呢?

a出示“八十七神仙卷”→生谈感受→师小结并补充讲解

b出示“和平的面孔”→生谈感受→师结合故事讲

1、师: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吗?

2、师: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8月,当时德国法西斯闪电袭击法国,立即攻下了巴黎,滞留在巴黎的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忧郁的呆在自身的画室里。突然,邻居老人拿着一只死鸽子,闯进画室,悲伤地对他说:“毕加索先生,我那可怜的小孙子被万恶的法西斯活活打死在街头,连小小的鸽子都被掐死了,先生,求你画个鸽子吧,用它来纪念我那惨死的`小孙子!”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谈感受

4、师:对啊,画家带着对他们的深深同情,画下了这幅画。你看,美丽的少女头像上还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鸽子,那只历经沧桑,饱经忧患的鸽子,满含着毕加索对和平的追求与渴望,当时一发行便立即成为了和平的象征,迅速出现在世界各地。

c出示“霍安。米罗”的画→生谈感受

d出示“舞蹈速写”→生谈感受→是小结

二、创作与表达

1、今天我们也来学大师用线,不过我们用的是毛线,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示范摆线)

2、小组讨论制作步骤

3、提出制作要求

三、同学制作,师巡回指导

小组之间作业交流

派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在组与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