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4-04-23 作者:Kris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和合作,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粽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粽教案优秀5篇

端午粽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端午粽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课程反思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世界,他会用自己独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同样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种的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例,学生通过对“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语句的感悟,从而也使学生受到爱国的情感教育。达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端午粽教案篇3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

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 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过程:

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 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1 ) 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1、欣赏儿歌2、跟读儿歌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

端午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补充细节,体会湘西人民过端午的快乐心情。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自然产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课前准备:

如条件许可,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条件查阅沈从文简历,端午节及其他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相关诗文等资料,并分类制成读书卡片。(或教师课前简介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年起有三大传统节日新增为法定假日,你知道是哪三个吗?(学生作答。)既然传统节日要放假了,那就让我们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节日吧。今天,在座的同学就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你们将作为游客代表前往神秘的湘西,和茶峒军民一起过个端午节,去体验他们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然后想请你谈一谈当年沈从文先生笔下湘西端午过节的习俗哪些值得推广,并说出你的理由。所以游玩时要做个有心人哦。湘西我们第一次去,人生地不熟,请个导游怎么样?

下面让我们请出特邀导游沈从文,请他先作个自我介绍。(出示“沈从文档案”。要求:学生根据“档案”内容以第一人称介绍身份、籍贯、主要经历、作品特点、及代表作品。)

教师评价:沈导就是湘西人,还是大作家,相信这一路我们跟着他好好看,好好听,收获肯定不会小。

各位小游客,跟上导游,出发!

二、 让我先去看一看

湘西民俗风情游

第一站——走进寻常百姓家。

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句,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走进寻常百姓家,我看见,我猜想。(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有关词句,后一条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教师可以第一句示范一下。

第二站——来到河街看赛船。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从“河街有熟人的“到结束,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龙舟竞赛的真!你瞧(听)。(前一句表达你的感受,后面摘录文中语句说出你的依据。)当然也可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

刚才同学们从各个角度说出了龙舟竞赛给你的感受,现在请用一句话概括龙舟竞赛的特征:可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在河街,我看到了一场的龙舟赛。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感受龙舟竞赛激烈的气氛、热闹的场面。(建议找龙舟竞赛进入高潮时的语句来读,如需要教师可先作示范。)

过渡:播放龙舟竞赛录象。

刚才,我们既饱了眼福:欣赏了龙舟赛激烈热闹的种种情形,又饱了耳福:听到了一曲激情的《赛龙舟》,这次来湘西真可谓不虚此行。不过,我们不忙着回去,因为听沈导说下面还有一项有奖参与活动等着我们呢,不知各位小游客可有兴趣?

第三站——自由下水捉鸭子。

下面让我们重新聚焦水面,齐读第二节,看看第三站安排我们做什么?

同学们,现在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已放在水面,设想你就是一位善于泅水的游客,此刻诱惑挡不住,你一下子跳入水中,随后的情形会是怎样呢?请展开想象,并把你想象的情形描述给大家听听。

交流想象结果,点评。

三、让我也来说一说

畅所欲言谈一谈:哪些活动要推广

此刻,天色已晚,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已经完事,水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让我们也静下心来盘点一下,看看整个游程中所见到的,参与的活动哪些有必要恢复或推广,请发表你的意见。发表意见要做到有理有据,所以老师建议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有关内容,把关键词句划出来,然后以:依我看,

要推广,因为形式作答。(前一条填活动名称,后一条填活填活动价值、意义)

开动脑筋想一想:我还有何金点子。

其实,端午节的民俗还有许多,课文没有提到,假如湘西要推出“端午民俗风情游”活动,根据你对端午习俗的了解,根据你今天对湘西地理环境的观察,你觉得端午节还可以举行哪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大家过节更有情趣,请献上你的金点子。(四人小组合作商议,讨论时既要积极动脑,又要注意倾听,集中大家的智慧,然后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请同学评定它的“含金量”。)

(如时间较紧,可以说:如果能对端午节作更全面的了解,对湘西风貌作更细致的观察,相信你还能献上含金量更高的点子,老师会给你时间和机会。)

四、课堂小结:

今天由著名乡土作家当导游,有你们这群可爱的小游客作玩伴,又听你们献出了这么多金点子,老师一整天都很开心,你们呢,都有哪些收获?(学生反思学习所得。)这样看来,这些年我们盲目崇尚“洋节”,将圣诞节、情人节过得轰轰烈烈,实在大可不必,而让自己的传统节日过得冷冷清清也实在损失不小。你看,一旦我们好好去关注自己的传统节日,好好来过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不是发现它们真的是魅力无限,乐趣无穷吗?

最后化用但丁的话送给大家: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节,找自己的乐,让洋人羡慕去吧!

课后学习:(任选一题)

1、你觉得在清明节开展哪些活动最有意义?请说出你的理由。

2、20xx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结果一举成功。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下你的感想。

端午粽教案篇5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知识)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