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设计有趣的教案能够使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清明祭扫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清明祭扫教案篇1
一、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动主题:
折柳共度清明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4月4日。
2.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3.乐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例如:蹴鞠、荡秋千等。
四、活动准备:
泡沫纸、卡纸、双面胶、图钉,《清明》音频及mv
五、活动过程:
小班师幼集体活动:
1、给幼儿讲解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螺蛳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题墙上
(1)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2)讲述制作步骤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将做好的柳枝装饰主题墙
3、欣赏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4、蹴鞠(踢纸球)
5、总结: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清明节我们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鸡、插柳、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等等。清明节还是我们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们要为故人上坟扫墓哦。
清明祭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清明祭扫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具体落实八字中的忠、孝、仁、义等内容,紧紧围绕清明节寻根祭祖的.民间传统习俗特征,突出缅怀先祖、缅怀先贤、缅怀先烈,培育忠心、塑造忠诚。通过诵读经典文章,演绎民俗文化,拓展节日文明,引导少先队员牢记中华民族历史,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和革命先烈遗志,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他们更加刻苦学习,增强本领,将来为国家繁荣富强多作贡献。
二、活动目的
2、组织师生开展网上祭扫活动。
三、活动主题
缅先烈、承先志、明荣辱。
四、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五、活动过程
1、开展五个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3、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刊板等形式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4、召开清明节主题队会。
5、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清明祭扫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xxx园长
副总指挥:xx副园长
成员:随同活动的`各位老师、幼儿家长。
三、具体办法:
1、时间:20xx年4月5日(星期x)上午9∶0010∶30
2、地点:徐圩烈士陵园。
3、参加对象:中、大班幼儿及家长、幼儿园全体教师(小班教师不参加)
4、活动纪律:
(1)、9点集队,幼儿由班级三位教师组织,准时出发,准时返园。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往返路上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全体幼儿必须穿好适合步行的鞋子,每人戴上一朵小白花。
(5)、进行纪念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幼儿不要喧哗。
(6)、注意言行文明,不随地乱扔垃圾。
(7)、班主任在往返前集队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清明祭扫教案篇5
一、设计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因此召开此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感恩思源精神。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地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观看爱国电影《冼星海》。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与清明节相关的知识、图片、故事。
3、布置每位同学书写“致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三行情书”。
4、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5、制作ppt课件。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3月30日(周五)下午14:10——14:50,预初(5)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1、开场
主持人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静默的节日,我们纪念远离的人。
主持人乙: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三点为清,日月为明,我们追思逝去的人。
主持人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清明,感受传统”吧。
主持人乙:那么,对于清明,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甲:下面让我们进入“竞答交流”环节,让大家一起来说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2、活动:竞答交流——说一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
1、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2、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让学生深入领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主持人甲: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主持人乙: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3、活动:小组讨论——说一说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学生讨论:(全班同学分成讨论小组,并由小组代表回答)
主持人甲: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主持人乙: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设计意图:
在这里适当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讲述清明节的由来,能够让其更加深入地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4、活动:三行情书。
主持人甲:在召开此次班会以前,我们班委发起了“三行情书”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的哀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下自己的三行情书。
学生交流:三行情书节选:
宋逸楠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每次看到你那蜡黄的手编制的草帽,我会高兴的戴上,如今,那帽子早已没了,因为它现在化一团气,戴在我的心头上。
曾嘉伟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每当我在海边漫步,会有一个身影随伴着我和我一起面对明天的挑战,海边共同立下诺言——不离不弃 永不分散。
张奕昕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曾经有您陪伴我度过美好与痛苦时光,您总是在我身边鼓励与支持我,您虽然不在了,但我会继续努力完成我们共同的心愿。
主持人乙: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设计意图:
通过“三行情书“的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哀思,这是另一种纪念的方式。
主持人甲:我们在召开此次主题班会以前一起观看了爱国电影《冼星海》,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四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
5、活动:观爱国电影《冼星海》后的体验交流
学生交流:(略)
设计意图:
通过爱国电影的观看,让学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甲: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
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
6、活动:知识竞猜
问题设置节选:
有哪些体育活动?
秋千最早叫什么?
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
什么叫探春?
为什么要植树?
为什么要插柳?戴柳?
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
学生乙: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7、辅导员总结:
辅导员: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设计意图:
先由学生总结是检验本节班会课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的适时补充与总结让本节班会课更加完整,让学生对本节班会课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认识。
8、课后拓展
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实际节日结合起来,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自觉地传承本民族文化。
六、活动反思
清明节前夕学校德育处开展了相关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清明节并铭记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就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班级内召开“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是结合我们班级的具体情况开展的一项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充分调查相关资料,课上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指导学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追思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也是一种低碳、绿色的祭奠方式。最后鼓励学生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但是,在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们在知识竞猜环节,可能是“求胜心切”而导致出现的题目会有些偏、甚至与我们的清明节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这些都是因为在教学中也许是因为时间的仓促,没有细致地帮助学生全面解读从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关。因此,我决定在清明节后针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探究。
清明祭扫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1、播放图片2、幼儿讲述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四、清明节的习俗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习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习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清明祭扫教案篇7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热情。我校决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明节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体验清明习俗,文明低碳行,踏青放风筝等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
1、开展一次主题讲话。
利用3月30日星期一的升国旗仪式上,通过国旗下演讲《缅怀革命先烈,共创美好明天》,让学生对清明节的来历有所了解,知道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养育之恩……使“滴水之恩涌泉当报”之情感生根、开花、感恩!
2、大力宣传。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介绍清明节来历、各种习俗,讲述英雄事迹,诵读清明诗词,从古人的诗韵中感受清明的含义,共同追忆先人。
3、举行“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队会。
各中队利用3月30日周一的班队会课时间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讲述革命传统故事,学习英雄事迹,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清明节扫墓活动。
4月1日周三组织四(2)中队18名队员前往梅山烈士墓祭扫瞻仰烈士,通过讲述革命故事、集体宣誓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雄故事,继承革命传统,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活动后每个队员亲手为烈士献上小白花。
5、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
组织全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登陆中国文明网、xx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平台,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向先贤先烈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四至六年级以中队队为单位开展清明诗歌朗诵会。
6、开展“清明习俗我知道”体验活动。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周末,组织队员参加“一日民俗体验”活动,感受清明节丰富有趣的`习俗,加深其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7、开展“倡文明,低碳行”公益宣传活动。
组织队员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低碳行”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文明低碳祭扫、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鲜花换烧纸”、“时空小信箱”等现代祭扫方式,参与“文明劝导一家亲”活动,共同提醒市民不在城区街道烧纸祭扫,不带不易降解的塑料祭品进墓区,不搞封建迷信,引导大家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弘扬仁义忠孝、厚养薄葬等优秀文化传承和时代新风。
8、踏青放风筝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体验春天、亲近自然、感受张掖春色,放飞美好心情,培养同学们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清明节后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