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编写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通过提前撰写教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近阶段又是春季感冒多发期,幼儿园吃药的小朋友人数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些幼儿看见别人吃药也会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儿感觉到老师喂药是和老师一次亲近的机会,因此出现有的小朋友在不感冒时也拿一些药来吃。针对这些事件,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吃药安全》的安全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2、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却乱吃药,下面就让老师给小朋友们牛牛乱吃药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实例,引导幼儿分析实例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2)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3)吃下去会中毒的。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4.教师总结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画,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2、请幼儿当医生,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四、制作小药箱
教学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
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幼儿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难点: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煤气模具
活动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三、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请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四、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根本的自我爱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学问训练。
2、培育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大事的力量和初步的应变力量。
活动预备: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单独在家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加强幼儿的安全爱护训练。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慌张、不可怕、尽力想方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方法解决。
让幼儿各自争论,并把经受与其他幼儿共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大事的`处理方法。
(1)两位教师进展情境表演,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学会“家里突然来了生疏人”的处理方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当你一个人在家里,有人敲门,假如这个人你不熟悉,你该怎么办?假如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又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明和机智,遇到有生疏人来访,没有先翻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们也要留神。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忱。
3、让幼儿了解一些根本的发生危急的应变措施和方法。
“发生火警(触电、受伤、溺水等)时你有什么方法?慌张失措有帮忙吗?”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电话号码。
4、教师总结。
训练遇到突发大事,应沉者、有信念,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脑子想一下,信任自己能办好。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
2.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生活中常见的'尖尖的物体等。
2.《幼儿画册》(第一册第46、48)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贝贝的手受伤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二、出示图片讨论,知道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的事情。
图一:贝贝在教室里拿尖尖的棍子与同伴嬉闹。
图二:贝贝从家里的阳台上往下扔瓶子。
图三:贝贝在玩爸爸的打火机;图四:贝贝在公园里从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师:贝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生活中你像他这样做过吗?
三、迁移生活经验,掌握避免发生危险的做法。
提问:在家和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容易引危险的东西?(如:尖尖的物体、易碎的器皿、煤气灶、电源插头等)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不受到伤害?使用尖尖的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将易碎的东西摔坏,不玩煤气开关,不把手指伸进插头,关门、时要手握把手轻轻地开或关上。
四、为班级制作危险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教室和周围寻找发生危险的地方,引导孩子画下来作为标记,提醒大家注意。
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图,和孩子一起贴在相应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后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6
活动内容:
我该怎么办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的第一课我们选择了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进行教育,把一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2、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独自在家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加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惊慌、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解决。
让幼儿各自讨论,并把经历与其他幼儿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两位老师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办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当你一个人在家里,有人敲门,如果这个人你不认识,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又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明和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
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们也要当心。
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3、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发生危险的应变措施和方法。
“发生火警(触电、受伤、溺水等)时你有什么办法?惊慌失措有帮助吗?”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电话号码。
4、教师总结。
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应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 课件: 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 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 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 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 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 幼儿自由发表。
5、 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 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 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 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四、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