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提前编写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制定个性化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1
一、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街道上的各种常用字。
2.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准备
一幅街道图形的棋盘图片、一盒数字卡片、棋子若干
三、游戏过程
1.每人拿一个棋子放在印有街道图形棋盘的起点上,经猜拳游戏决定抽卡片的顺序。
2.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把棋子放在图片上相应的场所,并讲出该公共场所的名称。(例如,抽到数字3,棋子走3格,这格的图片或汉字是电影院,该幼儿必须说出,这是什么地方,可以去干什么的短句。)所有参加者按顺序抽签游戏。
3.如认不出汉字或说不出完整短句,就算输,停抽卡片一次。最后谁的棋子先到终点,谁就赢得胜利。
四、提示与建议
此游戏可供一名或几名幼儿共同游戏,也可与父母一同游戏。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手眼的协调和身体的灵敏性。
2.发展幼儿四散跑及灵活躲闪的能力,喜欢进行球类活动
重点难点:
控制球按指定方向滚动。
活动准备:
1.已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
2.红、黄、绿、蓝小旗各一面。
3.彩色皮球若干、大呼啦圈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每个幼儿自选一个皮球,说说自己的皮球上都有什么颜色。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随儿歌做皮球韵律操。
大皮球,真有趣,小朋友们做游戏。拍一拍,拍拍拍!跳一跳,跳跳跳!
小朋友们都爱你!
2、教师指导幼儿下做各种玩球的准备动作。
(1)左右手拍球,拍几下,转一下身再拍。
(2)两腿夹球朝前,朝后退跳。
(3)两手旋转球,身体慢慢地下蹲,慢慢地站起来。
(4)手拿球,身体向左右两侧跳,停下时即拍球。
3.自由练习,激发兴趣。
教师启发“我们已学过一些玩球的方法,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玩球的办法最多,而且和别的小朋友玩得不一样。”
幼儿自由练习各种玩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a.左右手拍球
b.自抛自接
c.接反弹球
d.互相滚接两个球。
e.球为腿转
f.夹球跳
g.转球 h.顶球 j.臂滚球
4、难点练习,重点指导
(1)教师提示:“小朋友们玩球的办法真多,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教师请出1至2位幼儿表演玩球的方法。
(2)教师引导:“老师也想来一个很好的玩球方法给你们看。”教师示范:沿着直线,把手中的球贴着地面用力向前滚出,然后奔跑着去接球,再向前滚出球,一直把球滚到场地所尽头为止。
(3)教师引导:“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玩。”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玩快跑追球的游戏。
(4)在场地的四个方位角上,插上红、黄、绿、蓝四面小旗,鼓励幼儿听从老师的指令,依次向四个方向快跑追球。
(5)幼儿自由选择方法快跑追球。教师提醒:四种颜色的`小旗都要想办法让你的皮球滚过去。什么地方人少,就到什么地方去滚皮球。(注意对玩球困难的个别儿童进行指导)
5、师生共同游戏:皮球去旅行
(1)教师扮演警察,手举红绿牌标志,代表红绿灯
(2)幼儿抱球自由跑动表示皮球去旅行
(3)教师随机出示红绿牌,幼儿见到红牌就停下,见到绿牌就前进。违反规则的幼儿,则进入呼啦圈内
(4)游戏反复进行教师随幼儿运动量调整红绿牌
6、幼儿熟悉游戏后,可由幼儿轮流扮演警察。
7、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1)幼儿四散站立,教师手拿四个皮球,间隔一定距离与幼儿面对面站立。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球球,大球球,我们一起玩皮球,皮球滚过来了。”儿歌念完,教师把手中的球快速向幼儿脚下扔去。扔中者,游戏停止一次,随着游戏的进行,逐渐增大难度。第一次,教师扔一个球,第二次,两球同时扔出;第三次,三球快速依次扔出,第四次,两球同时扔出,另两球随后扔出。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跟着教师拍球的方向,或蛇行走回教室。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丢手绢”游戏规则简单有趣,符合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只需要一块手绢做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非常适合孩子玩。所以我设计了一节体育游戏《丢手绢》。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手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能告诉老师吗?
生:(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比划着)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教你们玩一个新游戏,你们高兴吗?
生:(回答)
二、游戏开始
师:不过,我们要玩这个游戏还得会表演才行哟。
1、师:描述一些小动物如:“小花猫的叫声(喵喵)、小黄狗的叫声(汪汪)、小青蛙是怎样跳(半蹲双手两侧举跳)、小白兔是怎样跳(半蹲双手做兔子耳朵跳)、蜗牛是怎样爬(缓慢的爬)、大猩猩是怎样走(大手大脚的往前走)等等。”
2、教会几个舞蹈如:“《花蝴蝶》、《兔子舞》等等。
3、教会几首歌如;“《上学歌》、《哈巴狗》、《数鸭子》、《小兔子乖乖》、《数蛤蟆》等等。
4、教师教会幼儿唱《丢手绢》这首歌。
5、尝试游戏
(1)讲述游戏的规侧,由教师先示范游戏。
(2)用开火车的方法围成一个圈,然后蹲下,把自己的小手轻轻的跟着音乐拍起来,一边拍一边轻轻的跟着音乐唱《丢手绢》这一首歌,但是在做游戏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遵守游戏的规侧不要告诉被丢者,这样主要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跑步。当小朋友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追上者在圈中表演一个小节目。
(3)在活动过程中还有些小朋友不停地叫:“加油!加油!”
6、教师和孩子们愉快地游。
三、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游戏好玩吗?生:(回答)
师:游戏这么好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五个八个小朋友就可以做这个游戏,回到家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等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当然,以后你们如果还有更好玩的游戏,也可以到学校来和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活动提示】
1、游戏开始时间由教师扮丢手绢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儿不能随意,扭头看身后,也不能告诉其他幼儿手绢丢在哪里。
2、丢手绢的人不能绕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没有把手绢丢给某人。
3、丢手绢的人刚走过你的身后时,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没有手绢。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解放军机智、勇敢、遵守纪律、团结一致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2、增强手、脚力量和手脚协调性,锻炼坚持性和毅力。
3、练习拖物走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轻音乐》、《打雷下雨》、《士兵突击》
器材:长溜溜布一块,2米长的横幅14块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热身运动。
(1)师幼身披战袍,扮演小解放军进场。
(2)幼儿依次躺在长溜溜布上,做活动各关节的准备运动。
2、幼儿在士兵训练基地里利用横幅进行身体锻炼。
(1)单人运用横幅探索玩法,教师视情指导,带领幼儿运用横幅重点练习能增强手、脚力量的动作。
(2)合作利用横幅探索玩法,教师从中引导幼儿进行拔河、拉牛、拖车玩、绕障碍走等训练,增强幼儿手、脚流量及其协调性。
3、游戏:解救被困动物。
(1)教师讲述,激发幼儿学习、参与游戏的兴趣与愿望。
(2)幼儿练习拖物行走。
(2)请8—10名客人老师扮演被困动物,全体幼儿扮演解放军,解救被困动物。
4、放松环节:收拾横幅,被困群众和解放军全部坐上冲锋艇,进行手脚及全身各部位的放松。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奔跑时用眼睛观察对方,避免碰撞。
2、积极参加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秋天起风时落叶飞舞、飘动的景象。
2、风婆婆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一起念儿歌《片片飞来象蝴蝶》,边做相应动作。
2、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和表现风与树叶飘动的关系。
——小朋友看到风来了,小树叶会怎样?
——教师发出信号,幼儿根据信号做相应的动作:站立、跑、走、蹲下。
3、学习游戏“风婆婆和小树叶”。
——交代游戏角色和玩法。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风婆婆和小树叶”的游戏,你们都来做小树叶,老师来做风婆婆。小树叶蹲在地上,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起风了”,就站起来;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大了”,你们就轻轻地跑步,在飞舞;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小了”,你们就慢慢地走,轻轻地飘;当你们听到风婆婆说“风停了”,你们就一起蹲下,“落”在了地上。
——小朋友在跑的时候眼睛看什么地方?小嘴巴应该怎样?提醒幼儿眼睛看前方,避免碰撞,嘴巴不喊叫,以免咳嗽。
——教师扮演“风婆婆”和幼儿共同游戏3——4次。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运动能力调整走、跑的时间,同时提醒幼儿按教师发出的信号行动。
——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扮演“风婆婆”,其余幼儿扮演“小树叶”再次游戏。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6
【设计意图】夏天到了,苍蝇到处飞,为了使幼儿认识到苍蝇的危害,增强卫生意识,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增强幼儿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幼儿的跳跃能力,我设计了拍苍蝇这一游戏。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苍蝇的危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增强幼儿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准备】1、画好的苍蝇若干(吊起来幼儿可跳起来拍、幼儿可用线拖拽)。
2、苍蝇拍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交流孩子们,夏天到了,苍蝇在我们的.身边飞来飞去,你们喜欢吗?(不喜欢)
那么我们怎么做呢?(打死它)
我们为什么要把苍蝇打死? (苍蝇不讲卫生)。
苍蝇还会给我们带来病菌和传染病
2、情景表演教师拿苍蝇拍,小声跟幼儿说:嘘!那边有只苍蝇,我要去打苍蝇了。
教师启发幼儿一起寻找苍蝇。
找到苍蝇,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别把苍蝇吵跑了,接着教师打苍蝇,并把打死的苍蝇用纸包起扔到垃圾桶里。
3、游戏活动——拍苍蝇(1)教师示范
说明拍苍蝇的方法,先看准苍蝇的位置,轻轻走到苍蝇的旁边,再打。
(2)幼儿活动
幼儿每人拿一个苍蝇拍,对准悬挂的苍蝇,进行拍苍蝇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看准了再打,不能乱打,那样就会把苍蝇吓跑)
(3)教师把苍蝇放到地上:刚才咱们把在空中飞的苍蝇都消灭掉了,小朋友们都很勇敢,现在又来了一群苍蝇,看他们正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咱们再一起把他们消灭掉好吗?
两个幼儿配合,一个幼儿手牵着拴有苍蝇的线,另一名幼儿手拿苍蝇拍拍苍蝇。(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牵着苍蝇线的幼儿尽量不要让拍苍蝇的幼儿拍到自己手里牵着的苍蝇)
4、展示成果
展示拍死的苍蝇,幼儿一起欢呼把又大又可恶的苍蝇拍死。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勇敢地拍苍蝇。(感谢张新军老师投稿)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7
活动一:语言活动:故事《耍龙》
知识背景:
1、舞龙运动的起源
2、故事《耍龙》
设计意图: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形象,舞龙也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众人皆知,而广为流传的民间体育运动。每逢春节期间,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舞龙的比赛深受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常常看到小朋友模仿大人舞龙的动作,于是,我发动幼儿一起制作”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舞龙的来历,培养乐于助人的情感。
2、体验舞龙的乐趣。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耍龙》
2、舞龙图片若干
3、自制草龙、绸带龙各一条
4、锣、鼓人手一只,幼儿学会儿歌《过新年》
5、电视机、电脑、录音机、磁带《金蛇狂舞》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不管天上的太阳,空中的'微风,还是地上的花朵,都在想“新年快来了,我们要怎么欢迎他呢?”请幼儿讨论(放鞭炮、敲锣打鼓、舞狮、舞龙)。
我们一起来敲锣打鼓欢迎新年快快来到吧!(和幼儿一起复习儿歌《过新年》)
二、讲述故事《耍龙》,了解中国民间舞龙的来历。
师:我们平时把舞龙还说成什么?(调龙灯、耍龙)你们知道舞龙是怎么来的吗?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听完你们就明白了。
教师讲故事《耍龙》。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人们为什么要记住青龙?(因为青龙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4、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记住青龙的呢?(用纸、竹蔑做成青龙敲锣打鼓、游街串巷)
三、欣赏舞龙图片,讲解龙的构成(龙头、龙身、龙尾)、舞龙的动作(左右摆臂、上下抖动、后面的人紧跟着龙头做动作)
师:现在人们不光在过年的时候要舞龙,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也会舞龙来表达欢庆。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么舞龙的。
彩龙旋转灵龙戏珠首尾合一神龙转世蟠龙入海舞龙动画
四、体验舞龙的乐趣。
放音乐《金蛇狂舞》,幼儿拿着自制的草龙、绸带龙学习舞龙的动作体验舞龙的乐趣。
活动二:艺术:欣赏舞龙表演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舞龙队的表演,感受舞龙带来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学会尊重别人。
2、初步了解舞龙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兴趣。
活动三:手工:龙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彩色纸张交叉装饰的方法。
2、能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张进行装饰。
活动四: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民乐中热烈欢腾的气氛,引导幼儿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教会幼儿用敲锣打鼓的动作表演,体验乐曲的对话应答结构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
3、组织幼儿整齐有序地双队行进,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协调配合的好习惯。
活动五:体育游戏《舞龙》(一)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臂协调的180度摆动,做舞龙动作。
2、体验舞龙的乐趣。
活动六:体育游戏《舞龙》(二)
活动目标:
1、继续练习双臂协调的180度摆动,做舞龙动作。
2、培养幼儿两两合作游戏的能力。
活动七:体育游戏《舞龙》(三)
活动目标:
1、在两两合作进行舞龙游戏的基础上,练习协调地舞“整条龙”。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八:舞龙表演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地协调地将整条龙舞起来,并能走出一定的队形。
2、感受舞龙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步调一致的简单舞龙动作,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但在龙身部分有的幼儿动作与其他幼儿不一致,出现了脱节现象,需要进一步熟悉动作,协调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幼儿园对战游戏教案篇8
一、情况分析
有八名幼儿园同时做“医院”的游戏,其中六名幼儿没有参加角色商量都急于抢拿玩具,这影响了另两名正在协商的幼儿,停止协商与加入了玩具的争抢,等人手一物后,才搬了桌椅围坐下来,我以“病人”身份来到“医院”,试图了解他们的游戏水平。不料,八名幼儿同时上来为我看病打针,虽然我反复强调,只能一人打,最后还是被挨了五针,游戏结束评价,我向幼儿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请大家来评评。医生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虽然说不对,但至于为什么,除个别幼儿外,大多是说不清楚的。
说明1:八名幼儿同时做“医院”的游戏,表明兴趣和意愿,但从游戏看,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肤浅,片面。
说明2:此阶段的幼儿还具有以拥有丸剂材料来确认角色身份的特点,以拿了听诊器就是医生等。
二、要求
知道自己做什么角色,能初步按自己扮演的角色职责行动
三、教师指导
1、提供材料
(1)增加“医院”主题的象征性玩具。
(2)提供药瓶、小棒、积木等可供“医院”游戏的废旧物品或替代品。
2、丰富经验
讨论平日时里去医院看病的情况。
请爸爸、妈妈介绍有关医院的事情。
谈话:你去过医院吗?医院里有谁?他们做些什么?
3、观察重点与指导方式
(1)重点观察“医院”主要的人数,角色协商及其扮演。
(2)继续以“病人”的身份去医院,通过“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顺利地游戏。
4、游戏评价
(1)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不尽人意,如语言对话不完整,行为和实际不符,说明幼儿对此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全面,可不作评价。
(2)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较以前有很大进步,评价时请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和反映水平。
说明(1):居于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不够。多提供象征性玩具材料或替代品,能起到提示和引导作用。
说明(2):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应多途径地引导幼儿熟悉了解医院,增加感性认识,不仅知道医院是干什么?还知道医生及其工作。
说明(3):游戏的评价要看幼儿的现有水平,如果发现幼儿对某些生活的理解还不全面或无认识,则应在经验的丰富上下功夫,而不急于让幼儿表现。
说明(4):如果幼儿有经验而不知如何表现或不注意表现,教师可启发引导,如设计提问,创设的情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