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交通安全教案7篇

时间:2024-12-14 作者:pUssy

写好教案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负责的重要体现,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以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交通安全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7篇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1

一、活动内容分析

交通标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符号,它对人们的一些行为起着禁止、规范、指示的作用。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一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因为孩子们每天行走在马路上,

这样的标志几乎天天见,但是要让孩子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孩子们都有看红绿灯过马路的经验,

红绿灯就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交通标志之一,因此本活动就以红绿灯为切入点让孩子们从熟悉的内容入手,逐步过渡,层层递进,最后达到活动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以下3个: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激发幼儿兴趣;

2、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3、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本活动的重点是:

知道红绿灯的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难点是:

其他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意义。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在回家的路上给孩子讲解路上见到的交通标志;并和幼儿一起搜集幼儿感兴趣的交通标志。

2、课件:活动用的交通标志图片。

3、事先布置好活动场景。

四、学法教法

我们都知道中班的孩子直觉性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喜欢游戏,以此本活动采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及游戏法来进行。在本活动中以给小老鼠上灯台为主题,途中经过红绿灯、减速、禁止鸣喇叭等图示,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及意义,从而使抽象的符号变得形象有趣。

五、活动过程设计

本活动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本环节分三步,第一步: 听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激发幼儿认识其他交通标志的兴趣。

第二步:在讨论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互相交流在路上看到的其他标志,讲一讲自己回家的路上有哪些标志,爸爸妈妈是如何讲解这些标志的,通过故事及讨论交流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2、设置情景,进入游戏

开汽车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开车行走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这些标志及其意义。

3、复习巩固,拓展经验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交通标志是指示人们在行走开车的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马路上就会很乱,没有了其他的交通标志同样会拥挤甚至发生危险,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标志的指示去做,这样才会安全,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

6、活动延伸

1、如果没有交通标志的存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如果路口没有警察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第二天组织幼儿讨论)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益处,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内容;

2、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内容。

活动难点

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跟着动画歌曲《幸福拍手歌》进行律动,带着幼儿入室,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为下一步做铺垫。

(二)谈话导入

点明主题,引起幼儿的注意。

(三)游戏活动

这两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部分。

1、游戏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很轻松地让幼儿掌握了知识。

2、通过游戏,让幼儿真实地感到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益处。

3、能全部参与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4、通过过马路能让幼儿体会到胜利者的愉快心情。

(四)师幼互动

看课件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做法对不对,并说明理由,教育幼儿不做类似的危险动作;奖品都是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丰富了交通知识。

(五)游戏出室

按手中的交通标志分组排队,跟着老师指示的红绿灯走出活动室。

这样安排再次让幼儿感受到如何在红绿灯指示下过马路,也为了让活动结束。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现代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交通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不得不引起关注,而幼儿园课堂教育属于单纯的理论教育,难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幼儿吸收理解。而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动画效果好,游戏气氛浓,形象直观的特点,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设计了这节安全教育课,使孩子们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交通标志,掌握一些必要的交通规则,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安全知识。

2、在观察讨论的活动中掌握遵守交通规则的具体行为方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卡片;布置场地:路口、人行横道。

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1)音频:《兔子的尾巴》

(2)组织幼儿讨论老师:为什么兔子的尾巴会变短?

幼儿:因为她跳护栏,横穿马路,尾巴被压断。

老师小结:兔子太调皮,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被车压断了尾巴,这样太危险了。

老师: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过马路?

幼儿:过马路要听家长的话;要看马路上有没有车辆;要看清红绿灯再过去。

老师小结: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马路上追逐、玩耍,不乱闯红绿灯,要不然我们受伤了,爸爸妈妈会很难过的。

2、看图片,进一步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老师:小朋友真了不起,都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那你们在路上还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如果不遵守这些交通规则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图片,让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说的又对又快。图中有一些人的行为不对,比如:在大街小巷里踢足球、在较窄的马路上行走,坐车时把头伸出窗外。小朋友都知道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都知道要好好保护自己了。

3、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安全标志,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上学路上》,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对,有的做得不对,我们可要看仔细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师小结: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路上一定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过马路,特别是放学,一定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离开幼儿园。

4、情景模拟游戏过马路部分幼儿骑小车,部分幼儿当行人过马路,路途中要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动画片里出现的错误)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大家表现得很出色。以后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4

活动分析: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孩子们虽然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但对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够。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5

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

为了强化幼儿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防护能力,我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全体幼儿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把“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切实加强对幼儿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幼儿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幼儿交通安全。

现把我们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情况落实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保证活动长期有序地开展,我校成立了“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小组”,负责组织和安排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把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有关负责人多次召集召开专题会,商讨幼儿交通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幼儿的交通安全。

二、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精心组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1、交通安全教育课。

我们利用各种活动课,专门设置“交通安全在心中”为内容的课程,备好课,上好课等形式,使全校师生受教育率达100%,实现了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的目的,让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使全体幼儿深受教育。

2、组织幼儿观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宣传片,通过视频中一些场景感染幼儿,并提升安全意识。

3、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必要的走路和乘车安全提醒,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这样,不仅使能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而且能辐射家长,规范家长的交通行为。

通过活动的开展,交通安全工作已深入人心,老师、幼儿和家长都深有感触。

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了遵守交规意识。

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己成为幼儿们的自觉行动。

开展此活动以来,我校的交通安全工作到位,没有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的家长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感到放心,同时,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可以说,我们开展的特色活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校各项工作起了支撑和推动作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支点和杠杆。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 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 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 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 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 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 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 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 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情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延伸活动:

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请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然后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教学反思: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直观图片、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视频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视频里的哥哥发生了什么事?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总结视频里的大哥哥在过马路的时候出现的几种问题。

并且出示红绿灯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大二班小朋友真棒,警察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跟着视频里的警察叔叔一起学习过马路,了解随意过马路的危险。

6、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7、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总结出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过马路的方法:“一看、二慢、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