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8篇

时间:2023-09-14 作者:tddiction

申请书应该用正式的语言和文体撰写,避免口语化,申请书可能需要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审查,决定是否批准申请,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8篇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1

尊敬的领导 :

我是临渭区桥南镇常村二组人,男,1970年03月27日生(身份证号:61xxx00;联系电话:13xxx00),20xx年2月以来一直在临渭区祥龙宾馆职工灶工作。我爱人20xx年也随我一起进城务工,我爱人在祥龙宾馆做短期零工,儿子在外地上学。一家人都在临渭区租房共住,月租金300dd350元,除租房费、水、电费、生活费外、打工所得的钱所剩无几,更因城市建设或房东建房等因素,常常遭到搬“家”的困苦,但也无奈的在临渭区艰难生活着,毕竟这里已经有了我们一份稳定的习惯性“工作”了。

减轻农民工负担,构建和偕社会,稳定城市建设”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方针和政策。为增加一定收入, 让我的一家人在临渭区里也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稳定不受搬“家”的困苦,使我们全家安心工作,为建设美丽的临渭区添砖加瓦,共付一份微薄之力。为此,我申请一套廉价公租房居住,诚盼万望领导给予批准解决为谢!

此致

敬礼!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2

尊敬的.xxx

你好,我与 x年x月x日,在贵公司租了一间公租房,房号x栋x单元x号。但现因什么原因,。。。。。特此做出退房申请,对于给贵公司带来不变,再次报以深深的歉意,望领导批准。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3

本人 1958 年 7 月出生,1976 年高中毕业后,曾在石哈河小 学任民办教师,1979 年转正并于 1985 年调回乌中旗一完小当老 师,于 20xx 年 11 月退休,系海流图镇居民。 我于 1984 年结婚,1986 年因感情问题离异,生一女孩当时 由男方抚养,住房留给男方。本人至今未再婚。离婚后,学校出 于同情,曾将校园旁边一间 20 平方米的土房卖给我,1999 年校 园扩建,校方出资 5200 元又将房屋收回拆除。至今本人无个人 住房,现居住在兄弟家中。 本人一直患有抑郁症,需定期到外地住院和长期服药治疗, 退休工资仅 2575 元/月,扣去应扣款项后,每月实际拿到手的仅 20xx 元左右,看病吃药基本花去本人工资的大半,20xx 年,孩 子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当时男方再婚后生活比较困难,加上种种 原因,男方家中是不主张孩子读大学的,所以我只好省吃俭用承 担起孩子上学的全部费用,供孩子读完大学,现在孩子在外地打 工,还未成家,每月 1000 多元的工资勉强够自己生活。所以至 今本人无积蓄,有时生活费用还得靠弟兄姊妹来资助,面对现今 不断上涨的房价,买房对我来说已经成为无望,现只能申请政府 廉租住房一套,望给予批准为盼!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4

尊敬的xx领导:

我叫xx,最近单位在佳节来临之际,准备给有经济困难的职工解决困难,补发一定数量的困难补助。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单位的难处,经再三深思熟虑后,决定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申请原因如下:

1、因单位进行旧房改造,将所居住的旧房拆除,本人需在外租房居住。虽拆迁办已解决部分房屋租金,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房屋租赁价格普遍提高,本人任需负担一定金额的房屋租赁费用。

2、本人一家老少三代,孩子已经成年。老人年岁已高。现在家庭经济困难,承担能力有一定的困难。

鉴于自身原因颇多,以上所述两条为特殊情况,其他均可克服。本人现月收入仅千余元,随着物价的上涨和收入的,承受能力实在有限,无力承担高昂的开销。为了能让自己能安心生活,更好的工作,同时也考虑到单位的经济状况和难处,特此向单位申请一定的困难补助,请单位酌情解决!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5

尊敬的xxx区领导:

本人xxx,男,现年xx岁,靠打工维持全家生计,无其他收入来源,现一家五口人租住在现租住xxxx,住房条件十分困难。家中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女儿xx,现就读于xxxx,儿子xx,现就读于xx,每年昂贵的学费都是靠国家助学贷款来缴纳,家中还有年逾xx岁的老母亲,常年体弱多病,因此妻子只能在家照顾老人,妻子无职业工作,家里每月的生活费用都靠我一人打工挣的钱开支,儿女虽在校作兼职挣些生活费,但是还是不够他们生活所需。本人每月微薄的收入出去儿女每月生活费用,家中日常开支外,几乎剩不下什么钱,生活拮据,家中无任何积蓄。

常年都是靠租住解决住房问题,属于无房户,在查看xx县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后,发现本人符合申请条件,为解决全家人十分困难的住房问题,在此特别向政府申请公租房一套,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居委会能给予准许,解决申请人的住房实际困难,特此感谢!

此致

敬礼!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6

尊敬的东兴市政府房改办领导:

我原是防城区东兴第三招待所一家国企职工,在东兴三招服务工作中已过十多余年,(户口在东兴),在国家体制改革后,三招属于企业性质,不复存在,我也随后转入东兴镇中山社区管辖,成为东兴镇中山社区管辖范围内的一位居民。

我婚后丈夫陈红堂(江平镇劳动路69号)是个无定业人员,过去一直随我居住单位宿舍,单位关闭后,我也下岗了,宿舍也拆迁了,(丈夫家里无住房,现在也无房产了),下岗后,住房得不到安置,只好在外面租住,后来在亲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来到了市人民医院做了临时工,生活暂时安定下来,可工资不多,供女儿读大学,这样我们是无能力买得起高价住房的。幸好国家有政策照顾下岗职工、困难户、低收入的家庭可申请廉租房居住,现我向贵办申请,恳请贵办根据我俩的实际住房困难给予解决一套住房为盼。

至此

敬礼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7

xxx社区:

本人xxxxx年生,系xxxx镇居民,1990年至20xx年在xxx厂做工,20xx年以后无固定职业。丈夫xxx,xxx年生,x镇xx旱田人,无固定职业,目前在家务农,20xx年11月5日家中老房毁于洪水、泥石流,现借住于村邻家。女儿许晴,现年8岁,就读于xx县民族小学三年级。

本人长期以来身患xxx病,四处求职无门,无固定收入,x手术后失败后需长期服药治疗,双方有4位老人需赡养,一家人全部费用靠丈夫务农和打工维持。20xx年8月和20xx年12月,本人和女儿分别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

本人和丈夫1999年结婚至今一直居无定所,为了生活,在县城四处奔波,租房居住,且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由于本人家庭生活的实际困难和无住房的实际情况,现申请政府廉租住房一套,望给予批准为盼!

公租房房申请书模板篇8

一、申请方式

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家庭、单身人士、多人合租方式申请。

(一)家庭申请的,需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配偶和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 关系的共同居住生活人员为共同申请人。

(二)单身人士申请的,本人为申请人。未婚人员、不带子女的离婚或丧偶人员、独自进城务工或外地独自来渝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单身人士申请。

(三)多人合租的,合租人均需符合申请条件,且人数不超过3人,并确定1人为申请人,其他人为共同申请人。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 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 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一)有稳定工作是指:

1.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的人 员;

2.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且在主城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灵活就业 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3.在主城区退休的人员;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时限从申请之日起往前计算。

(二)收入限制标准是指: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xx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市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月收入包括工资、薪 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养老金、其他劳动所得及财产性收入。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 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主城区工作的全 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不受收入限制。

(三) 无住房是指: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主城区无私有产权住房(私有产权住房包括已签订合同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未承租公房或廉租住房,且申请之日前3年内在 主城区未转让住房。

(四)住房困难家庭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 家庭。计算方法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家庭户籍人口数。

住房建筑面积 按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面积计算;有多处住房的,住房建筑面积合并计算;家庭人口按户籍人口计算。

(五)住房资助能力是指:申请人父母、子女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区拥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 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公租房的申请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中低收入水平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如果您对公租房的相关政策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咨询网站的专业律师。

公租房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房地产领导:

我叫xxx,xxxx年xx月xx日生,系xxx居民,配偶xxx年生,xxx人,无固定职业,现有子女x人,家庭月收入xxx元。

本人和配偶结婚至今一直居无定所,为了生活,在县城四处奔波,租房居住,且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由于本人家庭生活的实际困难和无住房的实际情况,现申请政府公租房一套,望给予批准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