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8篇

时间:2023-07-23 作者:Trick

在平常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接触过事迹材料,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注意态度端正,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8篇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1

xx,男,19xx年生人,现年xx周岁,中共党员,xx交警大队xx中队民警。进入疫情攻坚战以来,xx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xx交警大队年龄最大的勤务民警,他身先士卒,冲在一线,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xx日,xx交警吹响了战疫集结号,所有民辅警取消休假,实行一级勤务,xx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争当执行防控疫情措施的表率,始终坚守维护辖区稳定、路畅人安的第一线,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严守纪律、服务辖区群众。

当大队下达在xx高速xx收费站设置24小时检查站的指令后,他便临危请命,作为首批执勤人员坚守在xx高速xx收费站的防疫一线执勤点上。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全力投入到阻击疫情一线。执勤中,他每天在路面的工作时间不少于12小时,从农历初三开始,xx累计出勤xx余小时,为了联勤联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他有时一天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为了坚守执勤点,吃住在警车上更是成立家常便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只为那一份使命,那一份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

xx同志于20xx年由部队转业来到xx交警大队,他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干一行爱一行,在部队时他已是技术团级干部,到地方后又从科员干起,对此他毫无怨言,从最基本的交通管理业务学起,很快成为道路交通处理、一般程序办理等业务方面的专家。

工作中,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经他办理的案件,均让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他对群众温暖如春、耐心体贴,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他聊聊。在中队,他既是老党员,更是老大哥,对年轻民警、辅警他真心关怀,全力传、帮、带,深受中队同志们的爱戴。在这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战斗中,xx同志又发挥出老党员的带头作用,为中队全体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疫情面前,xx交警所有警员在深蓝警服下,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主心骨、顶梁柱。在这个万家灯火又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是千千万万跟他们一样的奉献者,舍小家为大家,不惧万险千艰筑起万里长城,疫情在前,交警不退!

疫情当前 使命在肩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2

张xx,男,__岁,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双鸭山市公安局尖山分局富安派出所副所长。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疫情肆虐,他不怕危险主动请战;危难重重,他是防疫阵线上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公安防疫工作第一线,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赤胆忠诚、无私无畏、勇于奉献,警服为战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一、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本色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张xx同志主动放弃休息,他返岗之后,勇于带头签下“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请战书。他主动作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他动员全体民警注意防护自己,戴好口罩、手套,耐心讲解防护疫情的安全知识。面对辖区面广的现状,他想到的还是要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到做好科学防控疫情,落实群防群治工作中,他经过细致思考,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安排所内民警分工协作,合理布置巡逻防控工作,排查高风险地区及外地归来人员,做到细致严谨,不许遗漏,要求自己及民警责任到辖区每一个居民。他勇挑重任、冲锋在前、不言辛苦、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他知道防止疫情就是跟时间赛跑,多排查一处地点,百姓就少一分危险,他守牢守死每一个关键部位,为了维护辖区稳定而展现出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二、严峻形势走基层,违法犯罪勇亮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强化疫情重点人员管理,他针对辖区居民疫情防控情况,做了大量工作,带领民警冒着凌冽的寒风,每天对辖区人员易聚集场所开展巡逻,挨家挨户了解居民近期往来去向,测量体温,人员检查,宣传疫情防控。由于辖区内老年人比较多,每次巡逻过程中,他都会特别关注老年居民,上门宣传各类防疫知识,他耐心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反复叮嘱他们没事不聚集、少出门、出门戴口罩、要勤洗手、多通风等等,做到细致入微。为了全面保障好居民的日常生活,他对辖区内所有的商超进行了规划,安排每个购物点设置疏导人员,让居民分批购物,防止居民大量聚集。疫情期间,他制定了“打、防、控”的巡逻方案,带领派出所民警张巡逻各类场所,查处并关停各类场所200余家。张贴横幅20余条。目前,辖区内除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店、药店外,所有人员聚集场所均已关停。

就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竟然还有少部分居民视生命安全为儿戏。2月4日中午,他在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发现有人在馒头店内聚集打麻将,他带领民警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屋内共有6人,空间较小,空气流通不好,病菌易传播。他向房主及参与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现今,由于居民都“宅”在家里,网络世界成了人们交流的平台,但也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口无遮拦,肆意辱骂警察。2月6日,他接到上级命令,在他辖区内有一名网民在微信群中发表辱警等不当言论,通过调查,他迅速带领民警将该网民将之传唤到所内,经询问,该网民对在微信群发布的辱警等不当言论的行为供认不讳。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该网民对自己的行为也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悔悟,最后予以治安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张xx同志一次次出警,一次次巡逻,辖区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充分理解公安民警的辛苦,辖区居民趁他们巡逻的时候,偶尔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送给他们,警民关系异常融洽。他说:“保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应该做的,百姓们安居乐业我们才能过的舒心,疫情来了我们也要抗争到底!”通过努力,他所在的辖区秩序平稳有序。

三、为国为家保平安,坚强后盾勇向前

疫情来势汹汹,时间刻不容缓。接到上级的返岗命令之后,他很愧疚地跟妻子、女儿说:“节前一个多月我都没怎么在家,我以为过年会轻松几天好好陪你们过年,去看看爸妈,结果赶上了疫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这个特殊时期,我必须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难关头,公安不退,只有大家众志成城才能共抗疫情!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必须回到我的岗位上,希望你们理解!”妻子理解他,只是说了一句:“注意安全,平安回来,我们不会给你们添乱!”,女儿很骄傲的说:“我以爸爸为荣!”。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殷切的关怀投身到这种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中,他知道他的背后是一个坚强的后盾,是一个可以让他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3

新民市兴隆镇古洞岗子村村主任__自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以来,不顾年事已高,始终坚守在交通检查站值守岗位,奋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把疫情拒之村外,确保一方平安,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古洞岗子村检查站很简单,一个简易的防风棚,一块写着“疫情防控、停车检查”的警示牌。那位站在寒风中,穿着绿色军大衣,头上系着一条蓝头巾的老奶奶就是村委会主任——__。每当看到有车辆驶近,她都会习惯性的拿起检查本迎上前去,“对不起,请您下车接受检查!”这句话不知道一天要重复多少遍。古洞岗子村检查站一共有八名执勤人员,__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每天值守24小时,2个检查站,8个人轮班,登记来往车辆,劝返外地人员。每天中午__总是让别的值班人员回家吃饭,自己在卡点值守,一袋方便面就把午饭解决了。有的村民看她太艰苦,就把煮好的热鸡蛋给她送来,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褒奖。

__同志今年71岁了,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丈夫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且身体多病,家里还有一个不能自理的重残孙子需要照顾。可是当接到上级疫情防控指示后,为了全村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她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防疫第一线,为了确保防控任务落实落细,她主动承担起交通检查站设卡值班任务,从初期的防疫安全知识宣传到外来人口的排查登记。对于年轻人来说,在零下10几度的天气里,站上半天也受不了,何况她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呢。村民们劝她回家休息,她却说“有啥苦的,这都是应该做的,关键时刻村干部不冲上去,那还要你有啥用”,多么朴实的话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勇于担当、真诚为民的大无畏精神,让党的力量、党的声音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4

目前,新冠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5

山河春满尽涤殇,家国欢聚已无恙。两月敢忘江城苦,十万白甲鏖战茫。黄鹤一眺三镇秀,龟蛇两岸千里黄。降魔迎来通衢日,班师辞去今归乡。

16日下午,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乘高铁离开武汉,返回天津。去、还之际,都有无数人关注。而张伯礼,再次以诗抒怀。

1月23日,张伯礼在天津出席发布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提出中医药应可发挥作用。1月27日飞赴武汉,张伯礼院士团队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两个多月。年逾七旬,临危受命,张伯礼在湖北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建中医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无一转重症。

在去武汉的飞机上,张伯礼写下一首《菩萨蛮·战冠厄》——疫情蔓延举国焦,初二星夜奉国诏。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冠魔休猖獗,众志可摧灭。

众志可摧灭。果如斯言。肆虐疫情在全国人民合力之下得以防控。张伯礼用医心聚人心,也用诗魂壮国魂。他的借鉴古人采取中药漫灌的建议收到成效,元宵节晚上,又赋诗一首:灯火满街妍,月清人迹罕。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

在武汉抗疫期间,七十多岁的张伯礼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三天就投入工作,他还乐观地说:我把胆留在了武汉,这叫肝胆相照。这样的豪情,他也有诗记录: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共识,在张伯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争议较多的中西医话题,他从不因为自己是中医就诋毁西医。他说:医疗队里的中医西医不分你我,谁有办法谁上,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张伯礼的兼容并蓄还体现在诗歌上,他常写古体诗,但在武汉的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次全部归零那天,他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诗来表达兴奋之情:冲破黑暗夜,重见满天星。

作为中医药现代化之路的开拓者,张伯礼一直在推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在由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前,他还火线收徒,留下一支移不走的中医队伍。

侠肝义胆,医无反顾。此次乘高铁返回天津,张伯礼受到了天津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张伯礼在现场说,大疫当前,医生就是战士,就得往前冲。

对于外界的赞誉,张伯礼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最让我感动和难忘的是武汉的民众和来自全国的志愿者,他们身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大疫当前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

: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6

马丽莉,襄阳市民防办所属事业单位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工作人员,中共党员。爱人张峻峰,襄阳市襄州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中共党员。夫妻两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需要,从春节前到现在,两人虽然同处一市,但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面,夫妻二人用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各自的贡献。马丽莉同志接到党员“双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请领任务,从2月1日开始,先后参加居住所在地红花园社区党员防疫防控值班4次和单位防控点值班2次。

爱人张峻峰,作为人武部领导,先后组织3000余人次民兵加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分布在隔离点、火车站、交通要道、社区村庄等40余处防控点位,开展设卡劝返、入户服务、巡逻宣传等工作。张峻峰同志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日吃住在单位,对执勤民兵实行不间断组织指挥和现场督导鼓劲,民兵作用发挥好,军地媒体报道50余次,得到群众普遍好评。张峻峰同志在防疫防控期间受到省军区通报表扬。

马丽莉同志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克服疫情严控的诸多不便,主动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正在上高一,每天在网上七点多都开始上课,一日三餐都要按学习时间来定时安排,有时遇到防控点值班晚了,孩子只能自己泡碗快餐面,吃完又赶紧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还要照顾同在一个家属院两位七十多岁的父母亲,每天打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隔几天帮父母订菜拿菜、买药,菜多了一个人提不动,一连上下跑几趟。但是,每次爱人打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她都只说家里很好、没事,让他好好在单位工作,因为她知道非常时期国家需要他,部队需要他,她一个人可以扛起家里的全部,全力支持爱人的工作。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7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因春节期间是外地工作人员的返乡高峰期,又恰逢冷风夹雨的恶劣天气,从除夕夜开始,他就没有离开过一线,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每天游走在小区、场镇、倪家坪、蜀山云溪谷,向群众详细耐心地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识,讲解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引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回家后,少外出,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念,消除大众恐慌心理。强调现在是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值守同事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作为,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护知识,积极正确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一户户拿到准确的信息,双脚踏险路、随时雨湿衣就是每天的写照。

“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传一户,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他说:面对重大疫情“坚守使命,是无悔选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抗击疫情的个人先进事迹篇8

我是一名安全员,我感到很光荣。我很感谢大家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感到很欣慰,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自从四川银鸽成立以来,安全工作一直都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普遍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条件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无法想象的,经过一年多的漫长岁月对安全工作的全面推动所取得的成绩,这和我们的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安全科科长王凯锋他背井离乡来到我们这里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心血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套完善而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今年的安全工作更加艰巨,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一、 多与员工沟通、交流;

这是碱回收车间领导的一种成功的管理艺术。只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想法,激励他们发表看法、想法,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去积极工作;才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我们干安全工作也要向碱回收车间领导学习要与员工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安全工作有何想法,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去想解决的办法,从而保障员工在生产中干工作更安全。

二、 多奖少罚的激励;

在碱回收车间,多奖少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员工的办法,正激励比反激励更能使员工接受。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种管理艺术。但安全更适合反激励,尤其是在普遍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安全工作必须强硬,只要你违章就要受到惩罚,违章就好比一块烧红的烙铁,你一旦靠近就有被烙伤的可能。只有远离违章才能更安全,所以在生产中严查违章,也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

三、 勤巡查、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也是碱回收车间在__年中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而且开展的很好。不但设备要这样,安全更要这样。虽然谁也不能预先知道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我们勤巡查、勤检查,发现违章违规及时制止和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也能有效地抑制事故发生的机率。所以养成勤检查的习惯不只是用于生产,更要用于安全。

四、 以身作则;

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亮点。首先,李高洪主任和曹洪全主任在__年中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为了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身为车间行政一把手,却放下了领导的架子,身先士卒,带领员工一起打扫清洁卫生、清理死角。碱回收车间化验室旁的一块空地,原来是一片废墟,乱七八糟堆了些废钢材,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李高洪主任带领员工一块一块地将钢板搬走,现在也被整理得干净平坦,还准备种植物搞绿化呢!我们干安全工作也是一样,首先自己不违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五、 言传身教、以德服人;

曹洪全主任在生产中,对员工言传身教,以德服人,他把自己的思想、想法和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员工,让员工更快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员工素质,为公司培养人才,创造效益,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敬佩。他让我想起了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们搞安全工作也应向曹洪全主任那样,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员工,让每位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促进四川银鸽安全和谐地发展,我们一定要撑起安全这片蓝天。

通过这次“学先进、赶先进”活动的开展,它的意义让我们永驻心中,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会涌现出更多的先进事迹!

一朝是军人,终生报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长春市退役军人从头脑中抹去了“退役”的概念,像当年英勇抗击“非典疫情”一样,奔赴战场。虽然身上戎装不再,但不改的是军人一样的忠诚、军人一样的作风和军人一样的奉献与牺牲。他们正在长春这片热土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有难,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聚是一团火

1月28日,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及退役军人的倡议书》,长春市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积极响应。“我当过兵,有一副好身板,我先上。”“我打过仗,有上战场经验,出征不能没有我。”“人民有难,我们这些穿过军装的人哪能袖手旁观!”

短短几天,212名退役军人踊跃报名,雪片般的“请战书”和“红手印”成了热血标志。长春市自主择业干部功能型党支部第七党小组全体成员递交的《请战书》中写到:“我们是部队医院自主择业干部,作为曾经受过部队锤炼的转业军人,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78名转业志愿兵(士官)则联名递交《请战书》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随时准备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前沿阵地。

2月8日,由长春市退役军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应急大队正式成立,近300名志愿者被编为4支应急分队——1个医疗应急分队,人员全部为原各部队医院的有行医资质的志愿者;3个后援保障分队,分别负责动员宣传、勤务保障和机动协助。当天,应急大队又临时整编收入1支由清一色退役士官组成的50人车队,后增编为第五机动应急保障分队。队员既有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也有经营网约车的专职司机;有1983年入伍的老兵,也有2010年才退伍的年轻人。大家都抱定一个心愿——不讲条件、不要报酬、志愿服务。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个医疗分队,3个后援分队,1个机动分队,200多名退役军人,全身心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2月10日,经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批准,长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精心组织,由功能型党支部牵头组建的“长春市退役军人疫情防控应急大队”,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2月11日以来,应急大队先后派出247名队员参加一线防控工作,累计出车160人次接送“密接”人员,发现截堵疑似人员4人,发现导诊异常病例3例。在朝阳区医院,23名医护分队队员勇挑重担,分散下沉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放射科、救护车队、医疗设备维护等主力科室,全程参与院内控制感染、消毒防疫及组建发热病房等工作;在朝阳区疾控中心,6名队员协助转运确诊和疑似患者,开展流行病调查,转运医疗物资;在二道区卫健局,10名队员协助转运发热病人,开展流行病调查,清运医疗垃圾;在南关区防疫站,5名队员负责调查确诊患者的密接人员、疑接人员和行动路线,累计排查活动场所28处,实地调取监控50余次,调查密接人员635人,电话排查相关人员3286人,确认集中隔离70人次、居家隔离1352户3986人,实地贴发检查通知和告知书500余份。

面对疫情,长春市退役军人尽己所能,主动“支前”,积极投身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退役军人主动就近融入所在社区、村屯,配合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入户宣传、社区消杀和摸排调查工作,有力充实了基层防控力量,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感人事迹多

早在2月16日,十余名退役军人就加入了二道区卫健局防控队伍,负责转运发热病人、开展流调、清运垃圾;2月17日,3名退役军人充实到南关区防疫工作一线;2月18日,6名退役军人在汽开区长沈路附近的绕城高速西北向入口上岗,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和测温……

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11日长春首批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朝阳区人民医院上岗以来,已经有247人加入到一线防控队伍中。

脱下军装还是兵,遇有战事还出征。

56岁的门艳艳是原208医院的一名护师。她以妻子的柔情,目送着丈夫驰援武汉医疗第一线;以军人的责任,投入到退役军人疫情防控应急大队医疗分队的疫情阻击战中。“我目前在朝阳区人民医院负责防疫消杀工作,除了协助科室检查应急情况处理,还要到消杀站对接受转运任务的救护车司机和医生进行防护服穿脱指导。我将发挥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以医者的良知,为战胜疫情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门艳艳告诉记者。

“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拼命工作,在死亡边缘挽救患者,公安和社区人员在紧急排查,一、二线工作人员缺乏,这就需要有更多人积极主动加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为国家分忧助力,为百姓健康护航。”

第五机动应急保障分队队长于东来,曾在驻长某部队修理营工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利用微信群号召大家加入“战疫情退伍军人志愿者车队”,仅4个小时,就有36人响应。加入防控大军的退役军人志愿者还在不断增加……

不胜利不收兵

“若有战,召必回”,对于退役军人而言,这些话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军人意识、坚定信念和灵魂烙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对退役军人革命本色的高度凝练。

30万名荣退军人,就是30万点星星之火,爆发出耀眼的荣光,抚照着他们的英雄母亲。点燃这把火的,就是新组建的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更多的退役军人响应号召,主动就近融入所在社区、村屯,配合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入户宣传、社区消杀和摸排调查工作,有力充实了基层防控力量,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渠道。

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工人、农民、老板,不再是父母、子女、爱人。他们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铁血退役军!“不战胜疫情,我们绝不收兵”,这是这些队伍军人的铮铮誓言,他们也正在为这句誓言而不懈努力,辛苦付出!

连日来,气温显著升高,每天,经过白天烈日的暴晒后,地面上的余热直到傍晚才散尽……在新化县曹家镇卫健防疫办公室,有一个美丽的身影,每天晚上仍在电脑前有条不紊地录各种疫情防控的资料和调度全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时,直到半夜三更……她,就是曹家镇卫健办主任胡娟战士。

胡娟,1988年3月出生,2008年8月到目前一直在曹家镇人民政府工作,2011年在卫健办工作,2020年担任卫健办主任。她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基层公务员,极其平常的一名基层女干部,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却也在普通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奉献着,一直默默无闻,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平时的她,大大咧咧,热心肠,一个典型的话痨;在同事朋友的眼里,对她的评价是单纯、天真、善良。从2008年开始在曹家镇当村官,到现在参与卫生健康工作,从此在基层乡镇一待就是十来年,这期间,不求名利,不要荣誉,十来年依旧是个小科员,但对工作从不马虎,同事们常调侃她,“你真是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她却笑着说,“事总得有人做嘛,不挨批评就好了”。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胡娟同志开始与时间赛跑,与数字赛跑,与生命赛跑。从大年初一接到单位通知返岗,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她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主动接受安排,每天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周末,没有休假。到2020年2月12日,从湖北回来的人,曹家镇共计307人,没有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没有发现一例新冠病毒,未发生一起疫情事件,疫情防控一直有序进行中,确保了曹家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当时疫情期间,她胎盘低,有过流血保胎,等稳定后继续坚守岗位,后来胎儿就没了。她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舍己为公”,真正做到了“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2020年疫情出现,到2022年3月疫情又日趋严重,1000多个日日夜夜,人生又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可是胡娟选择逆风而行,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她象一束光,照亮了曹家疫情防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胡主任,半夜三更就怕接到你的电话,不是次密接就是红码人员需要集中隔离……”这是最近一个村干部接胡娟电话时道出的心里话。

2022年3月以来,全国疫情形势又严峻起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县里要求所有推送数据2小时内排查到位,4小时管控到位,数据不能过夜。一旦收到县里推送给数据,需立马一一电话核实排查到位,再分到各村上报,要送集中隔离的,再与县里对接工作,给对象做好工作。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一样,在那里转个不停、电话一直接个不停、响个不停,这边都没挂,下一个电话就来了,关于核酸检测是否到位、健康码如何解码、安排疫苗接种、场所码有没有申请到位有没有使用等等。到了晚上也不能休息,因为数据不能过夜,要等到凌晨十二点,看有没有数据要处理。有一晚带崽睡觉,她自己也跟着睡着了,突然惊醒,一看时间竟然凌晨十二点半,立马拿起手机翻看是否有新增的数据,没想到,县里正好艾特她:曹家有一条数据要处理!她立马起床,打开电脑,核实数据,联系村干部,处理平台。大半夜还要做工作送人到隔离点,采核酸等等之类的事。记得有一对夫妻,认为自己从低风险地区返回,不需要隔离。经过核实,必须要送隔离点,村里做不通工作,联系胡娟反馈情况。她当即跟领导反馈,再下村做工作,最后通过她的努力,该夫妻同意到隔离点隔离。

曹家镇有22个村,2个社区,57000人,为确保万无一失,胡娟同志舍小家为大家,时刻绷紧抗疫这根弦,对镇上所有的外出返乡人员逐一登记建档,制作疫情防控工作台账,发放《给省外务工的曹家镇籍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对重点需要隔离人员及时与当地村干部进行联系,要求严格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的群众,每天询问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有村民举报的疫情情况,及时去核实涉疫情线索,确保不引起村民的恐慌。疫情防控期间,还要每天收集统计全镇干部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作人员健康情况。要快速准确地摸排登记,熟练的制作表格、统计信息。电脑前敲打着这些数据,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极度细致繁琐,但胡娟同志总是有耐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全身心地扑到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让新冠病毒无法踏入曹家镇半步。

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网格员。党员干部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她说,“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女干部,更是一名党员,坚守在疫情一线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在乡镇,村里的有些老人不重视疫情防控,认为疫情离他们很远,胡娟同志和其他同事积极落实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保障的情况下,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广泛宣传发动挨家挨户把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细心的讲解,耐心的劝导,使人人都参与进来,严格网格化管理,“姓名、电话、一家住几口、有什么需求,我能给你们提供什么帮助,详细具体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让老百姓们很是满意,就像一颗定心丸牢牢的扎在心里,温暖全身。乡村大喇叭轮番广播全县疫情情况,辖村村口均设置疫情防控卡点,工作人员全天候轮班值守,从根本上杜绝因春节期间亲戚们串门引起的交叉感染,确保防疫工作动态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提高群众自我防控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全民重视的良好氛围。目前全镇共有153个网格,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筑牢了坚固的群防群控的防线。

当好疫苗接种工作的调度员。“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胡娟同志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为做好以后的疫苗接种答疑解惑工作,2021年2月5日,她率先主动开始接种第一批新冠疫苗。从3月份开始,为切实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新冠疫苗接种,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胡娟和同事们,五加二,白加黑,不厌其烦,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加强与上级部门的统筹调度,加大对老百姓的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按照接种计划,按时按标安全完成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工作任务。2021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但对胡娟和她的同事来说,是工作忙碌的一天,是值得铭记的一天,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记录——全镇一天就完成了1331剂新冠疫苗的接种。她为曹家人民的健康和幸福,为构筑全社会安全免疫屏障,立下了汗马功劳。

……

十年默默耕耘,只为坚守初心。她,就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防疫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好公仆,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她的'工作,她的思想,她的精神,将永远在新化县疫情防控工作历史上绽放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