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事迹材料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态度端正,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1
近年来,临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训词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圆满完成应急救援、重大安保和疫情防控任务,充分彰显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
临河区消防救援大队下设3个消防救援站,现有指挥员18人(大队7人,消防站11人),消防员57人,消防文员6人。大队承担着临河区近三分之一的消防监督管理任务,执法任务量在临河区位居前列。大队先后在2013年度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宣传工作中荣获先进集体奖;2020年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所辖利民街消防救援站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级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新华街消防救援站获评临河区“青年文明号”和“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在支队第三届火焰蓝体技能比武对抗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在全市火焰蓝杯防火业务技能比武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围绕实战练精兵 灭火救援强根本
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及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科学练兵指导思想,采取干部带头,全员参训的方式,积极开展5000米、1500米、俯卧撑、仰卧起坐、单双杠、100米负重、负重登楼等科目训练,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实战中经受住各种体力考验。对标“全灾种”“大应急”职能拓展需要,针对城市消防安全难题,因地制宜开展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地下空间灭火救援、老式居民火灾扑救等实战化训练,推动“操场”向“战场”延伸,加快转型升级,按照“全过程、全要素”的要求,大力开展重点单位熟悉和实战演练活动,编制完成辖区重点单位数字化预案89余份,组织开展高层、地下等重点单位六熟悉65家,演练35次。坚持“危险点”在哪里“练兵枪”就瞄哪里,组建多个攻坚专业组,为打赢提供坚强保障。以零差错、零失误的标准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10余次。完成了全区跨区域地震实战拉动演练、全区“北疆蓝光”跨区域水域救援等实战拉动演练任务。
稳固教育根基 优抚优待暖人心
大队党委始终把政治建队放在队伍建设首位,结合“喜迎二十大,全力保安全”深化“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坚持以领学为抓手,集中学习22次、集中研讨交流8次、专题授课9次;同时,观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大力营造“争先创优、奋斗有我”的浓厚氛围。灵活机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主题宣誓和重温入党、入伍誓词活动,组织消防救援人员拍摄《唱支山歌给党听》视频;参观旧时光红色文化公益展览馆等主题党日活动15余次,编排一队一精品节目《红领巾献给最可爱的人》参加市、区文艺演出,消防救援人员忠诚党性全面夯实。及时组织召开队伍思想形势分析会,开展心理健康拓展训练,队伍管理高度安全稳定;对老旧队站营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积极协调就业局为2名消防救援人员家属提供就业机会;3名家属提供就业方向;5名未就业家属提供就业技术培训。
围绕基础补短板 综合保障加速度
2020年,临河区委、政府加大消防经费保障力度,拨付50万元用于购置水域救援器材,投入150万元购置一辆25吨水罐消防车。针对临河区高层住宅数量不断增加,火灾负荷逐渐增大这一现状,临河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购置一辆56米大跨度举高喷射消防车,价值710万元,弥补60米以上高空灭火盲区,全力解决消防队站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围绕责任抓落实 消防治理显成效
临河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火灾防控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开展宾馆饭店、医院、住宅小区、燃气经营企业、在建工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彩钢板建筑、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20余次。联合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中心、街道和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对辖区住宅小区开展“打通生命通道”行动,“河套微传媒”全程直播。联合派出所、执法局、街道等部门持续对辖区内住宅小区疏散通道及楼道乱堆杂物现象持续开展“拔除钉子户”整治行动,清理整改违法占用消防通道、疏散通道行为40余处,张贴“消防通道禁止停车”提示50余张。清理劝离违停车辆29辆、电动车16辆,清理电动车飞线充电20余处,对已划线的住宅小区开展“回头看”行动,实地指导辖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开展消防车通道标识划线工作,指导规范消防通道规划20余处。
心系百姓抓服务 竭诚为民保平安
以打造“专业精干、装备精良、敢打必胜、英勇善战”的消防救援队伍为目标。消防改革转制以来,始终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 严抓队伍管理教育,推动队伍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临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摆在最重要位置,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功处置“4.9”收费站两车相撞、“5.1”幼童被困、“4.12”水泥罐车侧翻等事件,展示了临河消防的硬核救援力量,创新推出制作电话彩铃公益宣传片、开展寻找“校园最可爱小小消防宣传员”视频征集大赛活动,组织校外辅导员走进临河区20余所学校,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品,为5万余名“小小消防员”配发勋章,同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有奖知识竞答互动,切实推进校园消防安全“六个一”活动,让“小小消防员”成为解决家庭火灾的主要推手,以“小手牵大手”将消防安全带入千家万户;在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依托美团志愿服务队开展“敲门”活动,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社会面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大队宣传人员、消防志愿者与街道社区负责人下沉力量,累计出动200人次,到农村、社区通过消防宣传车现场播放消防视频10次,开展谨防“小火亡人”消防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张,指导社区、人员聚集场所排查身边的火灾隐患,累计共培训1000余人;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发布节前安全提示、发布《关于严禁焚烧秸秆落叶和垃圾的通告》,面向社会发出《关于整治“小火亡人”突出问题的通告》,利用官方微信、微信群等平台累计发布消防知识、安全提示300余条,播出消防公益广告100条,利用户外广告大屏幕、led显示屏等宣传平台滚动播放消防公益广告、消防宣传片,日均播放200余次。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辉煌。大队将在继承中求发展,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着眼长远,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以灭火和抢险救援为中心的各项消防工作任务,继续朝着建设人民满意的应急救援主力军目标前进,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2
在绰源林业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红色的扑火服装,有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这支队伍就是绰源林业局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 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吃苦、能奉献的战斗团队。现有专业森林消防队员近60人,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有20多年,年龄大的已经40多岁,小的才23岁。扑火队员们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作息时间,默默付出着,无论是扑火作战还是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都体现出极高的素质,打赢一场又一场硬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今年,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新配备了24台斯蒂尔灭火机、5辆勇士运兵车、4辆运兵大巴,一旦发生火情,就可以更迅速的抵达火场投入到扑火战斗,确保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每年在春秋防火期期间,为锻炼扑火队员的体能和扑火战术,不断提高扑火队伍的整体素质,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都会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详细的学习训练计划,定期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队员们的业务和政治文化水平,还规定每个扑火队员都要了解灭火机具使用方法和原理。为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中,他们结合训练基地和实战演练,进行技术练兵和体能练兵,学习三机配合、四机配合、分兵合围等灭火战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扑火队伍整体实战能力。
2017年,毕拉河发生“502”特大森林火灾,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接到上级命令连夜组织队伍出发,第二天清晨到达毕拉河北大河林场。队伍到达火场后未作片刻休整就通过飞机空投到达火场,立刻投入到与火魔的战斗中。经过一天的奋战,终于把负责的火线扑灭。清理火场时,这支队伍严格要求,保证火烧迹地三十米内无烟、无火、无气。坚守火场第三天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但这支队伍没有掉以轻心,仍然坚守在火场,直到最后接到上级下达的撤回命令才进行撤离,圆满完成了援外扑火任务。这支队伍以出色的作战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得到了管理局前线指挥部的肯定。
除了在扑火作战能力上表现突出,在日常工作任务中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也表现的非常出色。林业局每一项工作任务,扑火队员们都参与其中,为绰源林业局生态保护建设及民生建设做出了贡献。2017年国庆节小长假期间,扑火队员们全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边承担秋季森林防火重任,一边在局址东侧新建的休闲广场进行绿化工作,队员们严把质量关,路过散步的老百姓们无不称赞。在冬季街道清雪任务中,扑火队员们早早就到达清雪责任区,人行道、车辆下、摊位旁,队员们不留死角把积雪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天气再寒冷、大风再凛冽,都消磨不掉队员们的热情。
由于近年来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表现突出,先后获得了林管局颁发的“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年志愿者集体”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3
唐真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政公司老子山支局的支局长,也是给老山子湖区11个渔村、3500余户渔民日常投报送信的投递员。19年来,他一人一船,一桨一桨,划出了累计40万公里长的“水上邮路”,在干好投递工作的同时,他积极传播消防安全知识,被渔民称为“大湖消防鸿雁”。
每次送信送报,他都将消防宣传资料一同送到渔民手中,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被大伙亲切地称为洪泽湖里的“编外”消防员,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每天早上6点前,唐真亚就来到邮局分拣邮件,7点半准时出发,先到镇上送陆路邮件,再赶到码头驾着小船进入湖区,为湖区渔民递送报刊和邮件。在传递邮件的同时,他为渔民们讲解消防知识,指导排查消除火灾隐患。
新滩村渔民刘俊刚,在船上建了个冷库,用于储藏水产饲料。唐真亚听说后,主动登船帮助刘俊刚排查安全隐患,指出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等问题,“毫不客气”地督促刘俊刚立即整改。“不为了别人,就是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也要立即整改”,刘俊刚明白唐真亚的良苦用心,迅速进行了整改。
龟山村老人陈桂香,儿女全部成家在外,独自一人住在渔船里。唐真亚在为老人投递信件的时候,发现老人仍在使用移动式明火电炉。他就劝诫老人改用电炉、电水壶等电热器具,减少安全隐患。
每年暑期,唐真亚驾着小船,一家一家走访,帮助查找渔民家是否有火灾隐患。他说:“暑假里,大人们在外奔波,孩子们留守在家,所以用火用电安全更应该注意”。每到一家,他都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手把手教育孩子们注意安全。这些“分外”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有的渔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如果渔船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能多说一点就说一点,也为消防宣传、乡邻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吧。”唐真亚说。19年来,他免费向渔民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10万余册,开展消防宣传2000余次。
2010年,他发起组建老子山志愿消防队,在渔船上配备水枪、水带、手抬机动泵、救援绳索等装备,平时开展消防巡查和宣传,遇有火情、汛情及时赶赴救援,先后排查火灾隐患5000余处,尤其是在汛期,累计疏散转移群众700余人。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4
郭煊,中共党员,2012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现任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晋源大队罗城站站长,荣立三等功1次,总队、支队嘉奖7次,太原市公安局嘉奖1次,先后荣获“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2022年被推荐为太原市“敬业奉献”道德榜样。
日常工作中,他始终“站排头、当先锋”,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任职指挥员以来,先后参与重大安保活动十余次,参与火灾扑救及抢险救援1460余次,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第一时间带领攻坚组队员开展强攻近战。2019年元旦,古交屯兰菜市场彩钢板商铺发生火灾,他和队员们在零下15度的低温下连续作战5小时,救援结束时全体队员冻成“冰人”;2021年7月,河南多地发生特大暴雨,他第一时间停止休假随总队跨区域增援灾区抗洪抢险,带领队员完成了总队下达的每一次任务。疫情暴发后,他立马投入到支队统一部署的防疫工作中,严密内部管控,严肃战时纪律,辅助辖区政府做好重点场所消杀。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5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于2003年,下辖2个执勤中队,现有党员消防指战员24人,占总人数的50%,驻地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担负着驻地1.3万平方公里的灭火、抢险救援、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消防安全保卫等任务。
近年来,玉树市消防救援大队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了部队在改革期间平稳运行,团结带领全体指战员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发扬和践行“新时代青海消防精神”,坚守“两个稳定”的基本底线,努力构筑蓬勃向上的“精神高地”,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从自身抓起,建过硬队伍
近年来获得的总队及政府荣誉:
大队先后被公安部、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部队模范基层党组织”“成绩突出公安消防大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先进集体”“青海省公安模范集体”,被省地震局、省消防总队分别评为“防震减灾示范警营”“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多次表彰奖励。先后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1次,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被玉树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所属中队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2名指战员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1名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5名指战员荣立个人二等功,20余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全力消除火灾隐患。
大队紧紧围绕防火工作部署,认真开展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2019年以来共检查单位544家,发现隐患1075处,督促整改隐患1072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40份,下发处罚决定书4份,责令“三停”单位2家,临时查封单位1家,罚款金额2.3万元,拘留1人。
根据全国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和全市火灾形势及薄弱环节对全市消防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并向市政府汇报,结合辖区实际,对重点行业、场所消防安全形势进行评估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及时组织全市易燃易爆场所、宗教寺院、社区、公众聚集场所、娱乐场所等消防安全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约谈11次,要求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组织人员深入辖区重点单位开展微型消防站指导检查工作,确保发生火情时微型消防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努力实现队伍管理教育正规化
四、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面向实战,努力实现消防人员灭火救援专业化
(一)火灾基本情况。截至6月24日,消防队伍共接警15起,出动15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38辆次,消防人员166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02人,疏散人员382人,抢救财产价值约85.3余万元。
(二)注重规范有序。从起床出操、查铺查哨抓起,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并组织人员开展队列训练26次、仪容风纪检查9次,每日开展日常生活秩序评比,严格落实集中教育整训要求。
(三)狠抓装备管训的规范化。今年配备水域救援器材、液压破拆工具组、空气填充泵,个人基本防护装备。我们重视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对日常维保的,由装备技师和执勤班长每日进行;对定期维保的`,由装备技师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装备和各项器材性能完好。同时,鼓励全体人员自主学习装备操作知识,强化日常操作。由装备技师讲解示范,每周开展一次学习,将懂装、用装、爱装贯彻到每名同志,力求达到人与器材装备的最佳结合。
森林消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6
青龙山街特勤消防救援站,现有消防救援人员45人,其中党员18人,团员24人,群众3人,是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的“拳头”和“尖刀”,主要承担全市各类急难险重应急救援任务,先后被共青党通辽市委员会评为全市五四红旗党支部、被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政治部评为先进党支部,三次蝉联支队比武竞赛第一名。2021年以来,青龙山街特勤站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带领广大消防救援人员始终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总方针,牢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圆满完成了以应急救援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一、强化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党组织根基。
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确保始终以过硬支部班子带出过硬队伍,以“示范基层党组织”创建为抓手,规范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推优入党等组织程序,狠抓“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前列。以党员岗位能力大比武活动为载体,探索开展演讲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着力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岗位能力。将党组织生活建设列为支部年度重点工作,针对普遍 反映党组织功能“弱化”、组织生活“退化”、作用“虚化”等问题,召开征询会以及贯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党组织生活严在平时、严在经常。明确党员大会、支委会、党日活动等召开频次、常规性议题和内容,尤其对易忽视的党课教育、党小组会予以强制性规范;坚持每月召开创新思路汇报会、研讨会,征求党员对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引导消防救援人员主动为支部找问题、想方法、出点子。
二、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打牢忠诚底色。
三、强化服务职能,着力提升度满意度。
一年来,青龙山街特勤消防救援站将竭诚为民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增强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树立消防良好形象。成功参与处置“11.05”特大暴风雪救援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543余起,出动消防车124辆,出动警力731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7人,抢救财产价值18.5万元,切实树立了“恶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特勤消防队伍形象。采取在职教育、地方培训、队站家教等形式,帮助消防救援人员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1人取得红十字会救助证书、3人取得地震救援技术初级证书、2人取得无人机飞手证书、2人取得潜水员证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以竭诚为民为主题北疆蓝焰志愿服务活动,使消防救援人员固守爱民本色,竭尽全力为民排忧解难。倾情帮助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累计捐款1万余元、捐物90余件。
四、强化疫情防控,着力彰显为民本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龙山街特勤消防救援站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行动指南,后旗、库伦相继出现阳性病例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第一时间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组建了10人的疫情处置机动队,配齐防化服、洗消帐篷、消毒液、喷雾器等器材装备,时刻做好作战准备。将“民族党结进步示范单位”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着眼任务点位广、受检人员多、作业时间长等特点,全面规范装具穿戴、接触距离、换勤流程、执勤用语、手势信号等细节要点,依据各医疗小组采集进程疏导现场备检人流、执勤保卫,积极协助防疫人员搬运医疗器具,全力帮助老弱妇孺、行动不便的群众及时做好核酸采集工作,协助疏导人群、指引排队、维护现场秩序,指引群众扫码录入个人信息,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惑、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确保疫情防控现场井然有序、安全稳定,赢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