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都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只有在认真分析了人物事迹后,我们写出的事迹材料才是有价值的,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1
35岁时,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36岁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43岁时,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59岁时,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享年71岁;而在84岁时,他被授予世界华人节终身成就奖。
他一生获奖无数,是对全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物理学家之一。或许仅仅从学术成就上,霍金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它不仅跟随时代的洪流,事业也一帆风顺,似乎生活中各种好运都会一直伴随着他,让人感到心酸。如果上帝注定要眷顾一个人,那一定是他。
但是从20xx年他82岁的时候开始,他应该住在28岁的翁帆。这位拥有享誉世界的科学成就的老人无法安宁,她的后半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是的,他是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一个学术家庭。他的父亲杨武之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曾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顶尖大学任教,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南开大学校长和著名数学家华都是他的学生。杨振宁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去芝加哥大学学习,后来成为芝加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博士。
基于父亲的影响,杨振宁似乎注定要走上科学的道路。当时据说母亲已经把杨振宁和他弟弟妹妹的照片发给了在美国的父亲。看到杨振宁的照片后,五只羊写道:“这孩子好像有点,就像杨福说的。”杨振宁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年仅16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林业大学物理系。1945年,23岁的杨振宁获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三年后,他成功获得博士学位,这也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的第12年,杨振宁教授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峰。1957年,他和李政道先生因弱相互作用下的宇宙非守恒理论一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消息震惊了全国。这个奖项不仅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的荣誉,也是整个中国世界至高无上的荣誉之王。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纷纷举行庆祝活动。杨振宁教授去巴西讲学时,大批中国人眼含热泪守护着机场。他们的奖项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不亚于任何一个种族和国家!我们也可以站在世界科学的顶峰,在人类文明的道路上用现代科学装点我们的旅程。
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创造的价值至今无人能及。正如后来也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所说,是杨振宁为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但是在谈到获奖的感受时,杨振宁教授总是谦虚地说,我对获奖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自卑的心理。的确,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中国人民始终处于被误解和被歧视的状态,杨振宁先生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无疑给了当时的中国人民一剂强心针。
但对杨振宁来说,这只是他传奇的一部分。此外,他的其他成就更加惊人。比如相变理论的研究比其他同事早了十几年,后来引起了爱因斯坦的注意。他的“杨-巴克斯特”方程、超导体通量量子化的理论解释、“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等诸多理论在后来的物理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成为现代物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它还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甚至提出了许多其他的理论和模型。虽然他当时提出的许多内容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和物理研究的不断发展,他的理论越来越被证实。
他的成就足以打动世界科学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科学大师。人们把他和爱因斯坦相比较,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他之后,许多人因为发现了他预言的粒子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毫不夸张地说,他为现代科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晚年,杨振宁回到小时候生活的清华校园,创办了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科学界培养新一代人才。正如他最喜欢的英国诗人艾略特所说,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而我的终点就是我的起点。万水千山遍游天下,荣辱与共。在他心里,恐怕永远忘不了已经深入骨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也忘不了祖国带给他的东西。
20xx年,获得图灵奖的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相继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论他们选择了什么,无论是形势好还是时代所迫,杨振宁先生最终真正回到了他一生都不能放弃的故国,投身科研十年,发表了几十篇科研论文,成绩斐然。杨振宁先生被认为是世界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许多国家都聘请他为院士,以他的理论为研究基础。然而,面对这样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中国人却对他颇有微词。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2
邰丽华,这位无声的天使, 她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用她自己独特的语言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邰丽华,这位“美与人性的使者”,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声音,却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动了中国;邰丽华,这朵无声盛开的鲜花!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一闭上眼,满脑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开书本,一遍又一遍读她的故事,一回又一回被她感动,为她折服
然而,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异常坚强的心,并为此选择下一条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道路——舞蹈,没有音乐、没有节拍,只有教练的手,只有自己,只有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她,在向命运,在向生活挑战。当然,这其中的酸楚只有默默咽下,终于,不可能成了可能,她成功了。凭借《千手观音》,不仅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她,也让海外友人,记住了她,她同她的姐妹创造的奇迹,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她们不是弱者。她们同样可以为国争光,在美丽的光环包围的时候,在热烈的掌声拥抱的时候,她只是谦虚地微笑、点头,那清澈明净的眼神似乎告诉我们,赞美的歌曲与她永远无缘,属于她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优美的舞姿。
在我们欣赏_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按排的优美舞蹈千手观音时,怎会想到表演的是21位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她们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佛塔层层相叠,而那位头戴霞冠、身披金甲、仪态庄严却不失亲切的领舞人就是邰丽华.此时我们感受到只是笼罩在她头顶的绚丽光环,却想像不出一位听不见声音的人是如何去感知音乐的世界,去追赶音乐的脚步,这其中付出了什么?
努力的拼搏,使她终于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15岁那年进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雀之灵》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在排练中,她几度让老师失望地摔门而去.为了能飞起来,为了登上艺术的殿堂,一个旋转动作,她要练上上千次,多少次练得晕厥过去.多么坚韧执著的女孩!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她的好品质用到自己身上,努力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好学生。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3
20xx年,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陈贝儿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陈贝儿:我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的报道,说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的,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大。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4
“作为大苗山的年轻一代,我将背靠苗山,扎根苗寨,继续努力奋斗!”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广西融水县江门村村主任杨宁,向家乡父老乡亲们表示。
2010年以来,杨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心声。85后的她,扎根融水小山村江门村,创下村里多个“第一”:2010年成为江门村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村干部,一干就是两届;2017年,成为安陲乡第一个女性村委会主任;2018年,江门村村民们第一次自发以跳芒篙舞形式庆祝“三八”妇女节,并让杨宁扮成“芒篙”,这也是融水第一个“女芒篙”。“芒篙”是苗族民间传说中一种威力无比的山神,旧时由于重男轻女观念,“芒篙”都由男性扮演,“过去祖辈们常年向‘芒篙’祈福,其实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是党的好政策、党的好干部。”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彻底改变了乡亲们陈旧的思想观念,大家把致富的希望放在年轻能干的杨宁身上。
2010年,江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2016年,江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5户327人,贫困发生率为20%;2019年底,江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仅剩1户1人,贫困发生率为0.05%。村庄巨变的背后,镌刻着一名返乡大学生与乡亲们共同创业的奋斗故事。
2010年,杨宁从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有多家用人单位录用她,但多病的奶奶令她放心不下,她选择回家乡当村干部。回到老家,她听得最多的却是这样一句话:“山里的大学生都往外跑,你倒好,从山外跑回来!”
在校期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宁,深知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到任第一天,她细心地换上一双解放鞋,走村入户,日子久了,村民们朴实的一句话,让她心里暖暖的:“这个阿妹不错,懂得穿解放鞋,是个做事的人。”村委会附近住着很多空巢老人,2011年有关部门安排给符合条件的老人申请低保,杨宁负责帮老人填写申请资料,连续两天加班,忙完后的第二天一早,杨宁又跟村干部一起下村,傍晚刚回到村委会,就有一名老人向她连声道谢,还塞给她一个桔子。看着她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工作人员透露说:“老人来办公室好几趟了,说你连夜帮她填表,要谢谢你。”杨宁攥着橘子,双眼湿润了,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可乡亲们却记在心上,让她越发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经过一年多大学生村干部的历练,杨宁收获了自信。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她决定参选。但当时有些村民却心存顾虑,“她是来镀金的,最终还是要走的。”首次参选受挫。
但这并没有影响杨宁留在大山、带领村民干一番事业的决心。2012年,杨宁注意到村里不少留守儿童满大街跑没人管,便动员在街上开店的亲戚,建起“留守儿童之家”,自己每天抽出时间辅导孩子功课,还一直资助隔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个小孩的学费。2013年,杨宁组织了一次“安陲乡在外大学生夏令营”,近10名大学生回村与留守儿童们一起欢度暑假,10多天的活动成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创举。
在安陲乡,漫山遍野的竹子是唾手可得的资源,但收购价很低。为此,刚到江门村工作的杨宁除了自费到广东等地寻找商家,还建起了竹子收购点,提高收购价格,仅卖竹一项,农户每年就能收入1万多元。
考虑到竹子产业收益周期较长,杨宁开始探索更优质的产业项目。2014年,她说服在市里工作的同学回来,一起流转了50多亩荒地试种高山辣椒,只因当年雨水不断,俩人各自亏了10多万元。“年轻就是本钱!摔倒了还可以站起来。”杨宁没有气馁,继续探索富民之路。
这次被她“盯”上的是西瓜。江门村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西瓜品质很好。2016年,杨宁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将每亩地的收益从过去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近4000元,1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增收脱贫。同时,她带领安陲乡386户农户种植了613亩高山紫玉香糯,采用“稻+鸭+鱼”模式种植,每亩增收1500多元。后来,江门村的村民还陆续种起了高山水果、蔬菜以及生态水稻,特色产业在江门村落地。
紧盯市场风口的杨宁,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2016年夏,一位大嫂挑着西瓜在乡镇街道上挨家挨户兜售,虽然很辛苦,但一天也卖不出多少。为了帮助瓜农销售西瓜,杨宁在微信朋友圈打出了“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招牌,赢得用户青睐。受此启发,她开始通过网络推广村里的农副产品,传播苗山的美食和文化,动员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融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建起“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微信公众号。4年间“苗村倌”共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为江门村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为了让大苗山的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今年杨宁出资建设了扶贫加工车间,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深加工,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
“获得荣誉,是我奋斗的新起点。”杨宁说,老百姓给我感动,教会我感恩。我将带领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5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英语、俄语、塔吉克语、汉语的吴天一,还学会了藏语。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拯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参与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五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6
陈贝儿主持的纪录片《无穷之路》,拍摄团队穿梭全国6个省份,深入10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报道称,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曾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她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
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陈贝儿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报道称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的”。她感慨,中国脱贫工程比联合国早10年完成,“这是因为我们当中有很多无名英雄”。
港媒还称,《无穷之路》播出后,不仅内地观众赞不绝口,在香港也好评如潮。陈贝儿透露,很多香港观众朋友给她留言表示很感动,因为这个节目让他们了解国家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