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事迹材料范文6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Monody

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段落的层次分明,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用用意,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资助事迹材料范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6篇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1

2014年,张冬梅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至今,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在张冬梅所在的学校,每学年受资助的学生有110余人,她一直严格执行学生资助文件精神,把专项资金发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为了确保资助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她联系银行后为受资助的学生每人办理一张银行卡,让受到资助的家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张冬梅还担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充分认识到,面对特殊儿童群体,创造条件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平时工作中她经常与各班主任沟通,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与家长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2

小程,女,40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19年扎根农村19年,现任华阴市太华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太华中心小学校长。她带领着太华中心小学,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她是社会、家长、师生心目中的“教育扶贫领路人”。

教育扶贫的领头雁脱贫攻坚战的“女汉子”

她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吃苦耐劳,不管是在政治站位上还是在工作创新上,亦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上,她都争做表率。她潜心反思深入研究,深化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自创“1314”精准扶贫工程,在全市起到了引领作用。生二胎时她放不下学校、放不下贫困学生,产后第43天就开始工作,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每项工作。多次接待外县市及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在省扶贫交叉中数据一口清,家长满意度高,受到省、市、地各级领导好评。

党员教师的标杆贫困家庭的希望灯

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她身体力行树标杆,组织党员22人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等各类教育扶贫惠民政策,确保校内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她亲自经常走访困难户,深入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动态变化,并且带头包联帮扶学生,辅导家访;怀孕六个月挺着大肚子下村入户、对接村部,减免费用、送书送物、联系企业,为22名贫困儿童争取了万余元助学金,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为贫困家庭燃起了希望灯。

脱贫攻坚的领路人留守儿童的“准妈妈”

她工作深入细致,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哪里需要、哪里有困难,她就在哪里。她想大事、谋发展,以校为家,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扶贫工作当做长效机制抓。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她就当起了“准妈妈”,尤其把建档立卡帮扶学生夏某当自己孩子一样精管。她心系每一个家庭,利用家长会积极动员父母就近创业致富,联系用人单位,解决贫困家庭就业8户,让贫困家长安心务工、尽快脱贫,让孩子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3

11月30日晚,由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的第十一届感动校园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暨资助大使宣讲会在少荃湖校区a114报告厅举办启动仪式。各学院2020级新生代表参加活动,学生处处长王红松主持仪式。

仪式上,王红松宣读学校《关于开展第十一届感动校园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暨资助大使宣讲活动》的文件,介绍第十一届宣讲团成员先进事迹,并向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

首场报告会由2016级中医学专业孙珍珍、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李玮、2017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齐争争同学、2018级制药工程专业唐国梁同学进行事迹宣讲。四位同学或激情满怀,或娓娓道来,与同学们谈专业学习、论技能竞赛,探讨大学期间应当树立的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学习生活态度。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在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美好充实的大学学习生活画面,一个个优秀事迹深深打动了参加活动的同学们。

互动环节,新生同学针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大学生科考活动等与宣讲团同学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尾声,王红松深情寄语大家,希望同学们学习身边的榜样,把握大学机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面向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做坚守信仰、担当有为的有志青年,为祖国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

据悉,校学生处从2019-2020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的在校生中遴选在自强励志、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17名同学组成宣讲团,旨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进一步推动我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活动作为我校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将面向全体2020级新生开展8场报告会,并在易班平台进行直播。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4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和激励会计学子奋发自强、励志成才、感恩奉献,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5月12日19:30,会计学院各班组织召开“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学习优秀受助学生典型事迹”主题班会。

山西省教育厅于2015年开展了"国家资助、助我飞翔”为主题的优秀受助学生典型事迹评选活动,并从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荐的298名学生中评选出10名优秀受助学生典型。班会过程中,各班班长组织会计学子认真观看了韩丽媛、王思轩、戈晓敏等10名优秀受助学生典型事迹纪录片,通过纪录片会计学子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刻苦专研、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以及当代青年学子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励志报国、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观看纪录片之后会计学子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在学习上要紧抓务实,丰富专业知识,汲取智慧养分;在逆境中要学会成长,不断磨炼自己,秉承“文明、团结、正气、创新”的文化育人理念,力争向高层次迈进;在生活中要严谨、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坚信自己一定能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有效的宣传了学生资助政策,同学们学习了优秀受助学生先进事迹,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报国的热情,使同学们自强自立和发奋学习的信念更加坚定。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5

冯岳升,男,共青团员,2020级本科生,现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校以来一直被评为贫困生,享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现任南京林业大学伯藜学社社长。今年暑假,他有幸成为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者,以自身经历向家乡的学生及学院的新生进行了资助政策的讲解;他几乎走遍了整个靖远,传递着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他在以实际行动,向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关怀,让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1、系统梳理资助政策,详细制定宣传方式

资助宣传的道路上,他矢志不渝。2月份,在参与学校组织的“薪火相传”活动宣讲过程中,他积极地将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融合到活动中,并鼓励学弟学妹们勤奋坚毅、不负韶华、勇敢追梦。此次宣讲不仅帮助同学们放下了经济包袱和心理负担,再次点燃他们坚定求学的信心,更让冯岳升真切地感受到了资助政策的深远意义和高瞻远瞩。

4月份,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组建了材料院资助宣传小分队。通过在新生群中为新生们宣传、答疑,他们不断发现问题,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讨论完善资助宣传的方式。在分工明确、团结一致的配合下,更多的同学对学生资助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后来,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决定拍摄动画视频以更好地达到资助宣传效果。经过两周多的策划与拍摄后,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集风格有趣、内容充实于一体的资助宣传短片——《向阳奔跑,逐梦少年》,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7月初,返回家乡的他,积极联系当地村书记、学校和老师,计划为家乡的孩子们讲述国家资助政策。为此,他来到了靖远县回水小学和靖远县新寨小学,对弟弟妹妹们和家长们进行了个性化的资助政策宣讲,鼓励他们,不必为家庭困难而担心,坚定信念、认真学习,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7月底,他加入了侨联下属的崇世爱心基金会家访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带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8月初,在白银侨联的组织下,对靖远县40个准大一新生的贫困家庭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其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帮扶。家访过程中,他了解到,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多样的教育支出是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的主要原因。当他看到一张张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坚韧的心性,同时也更加坚定地要把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带给更多的家庭,让他们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追逐自己的梦想。

今朝助学凌云木,重霄华夏有栋梁。“梦想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愿意持续把国家的资助政策带给有需要的家庭,帮助那些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大学生们。”冯岳升目光坚定。

资助事迹材料范文篇6

在绿树成荫的汉源三中,有这样一位“阳光男孩”,他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多年来无私奉献,书写了人生的另一种精彩,他就是现任汉源三中学生资助办公室主行聂红钧。在汉源三中,聂红钧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学生资助的代名词,从事资助工作,学生对他的感觉是“热心”,老师对他的感觉是“上心”,领导对他的感觉是“放心”。

聂红钧同志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汉源县第三中学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担任学校资助办公室主任以来,聂红钧同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资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评为雅安市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一、做好资助政策宣传,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汉源三中地处我县偏远山区,是一个农村单设初中,全校共有学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于生源地地处偏远山区,贫困面大,交通通信不发达,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对党和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为提高师生和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度,聂红钧同志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每一学期都会根据国家政策制作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在校内显著并在校园内张贴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再次进行宣传,并在宣传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会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宣传中深入班级指导,宣传后深入学生了解知晓度,确保宣传效果;三是利用家长会亲自对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四是亲自起草、印制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一系列形式广泛、多种多样的宣传,切实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晓资助政策。

二、做实学生困难认定,切实做好国家资助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做好国家资助工作,让国家资助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作用。聂红钧老师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了《汉源县第三中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校内征求师生的意见,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定稿,并以此为据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在认定过程中,聂红钧经常带领老师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掌握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第一手资料,为实施国家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资助制度建设,确保资助工作规范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资助助政策,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聂红钧老师在具体做资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汉源县第三中学资助管理制度,使汉源县第三中学各项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了各项资助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在此基础上,他亲自设计、组织实施了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标准化建设,并于2018秋季学期完成了汉源县第三中学资助办公室标准化建设,让学校学生资助有了固定的办公室及其相关办公设备,确保资助工作从硬件到软件都得到保证

四、拓宽资助帮助渠道,真正帮助困难家庭

在完整执行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聂红钧同志一是牵头推出了汉源县第三中学校内资助,利用每一年的扶贫日活动,发动全校师生捐款,所筹集到的资金都用于资助特别贫困学生,二是亲自出马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让社会资金参与到学校学生资助中,真正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落到了实处。在他担任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期间,共募集资金35634元,受助学生94名,同时,学校利用自有资金向特别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费,为他们购买学生险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

五、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为了让获得资助的学生在获得资助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感恩氛围,聂红钧老师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很多感恩资助的活动。如感恩资助主题班会,感恩教育黑板报,感恩资助国旗下的演讲,资助育人征文活动,资助育人感恩调查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感恩励志成才的评选活动;每学期对获得资助的同学进行一次感恩资助调查活动,切实让学生感受国家和学校的关心和关爱,通过一系列的感恩资助活动,使育人内容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资助的育人功能。

六、认真学习档案知识,扎实做好资助档案

聂红钧同志自从从事资助工作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资助档案建设,并认真学习相关档案建设知识,从2014年起就摸索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学生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档案一直走在了全县资助档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县资助中心领导的表扬。

因聂红钧同志的辛勤工作,汉源三中在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代表汉源县接受市级资助工作交叉检查均获得满分,并获得了资助创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评为雅安市2019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为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继续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