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维稳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loser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心得体会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乐观的心态,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区维稳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7篇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1

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省委、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创新性举措和制度性安排。落实好“三项机制”特别是容错纠错机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职和责任。宜君纪委为切实履行职责,自觉运用实践,确保容错纠错机制落得实见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着力解决“不敢容”“不愿容”的问题。

县纪委认真学习领会中省市纪委精神,统一思想、狠抓落实。采取集体研学、业务培训、干部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宣传容错纠错机制的力度,认真讲解容错的申请、核实、认定、反馈、报备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掌握容错纠错机制的精神实质和本质内涵,也使其在工作中卸下了包袱、打消了顾虑。成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纪委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案件审理室具体负责此项机制的督促落实、分析研判、督查考核、情况汇总等工作,为推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容错纠错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精准使用、规范使用、大胆使用。

二是制定措施,着力解决“谁来容”“对谁容”的问题。

容错纠错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按照中省市纪委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使机制更易操作、更便执行。县纪委通过召开干部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市纪委关于落实〈铜川市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我县实际,制定了《宜君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从统筹安排、政策界限、宣传引导、推进措施、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街道)纪委、县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县级各有关部门纪委(纪检组)的工作任务和监管、考核、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容错纠错机制在我县落实到位。在启动容错纠错后,必须坚持把容错的流程、对象、事件、原因、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容错纠错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让党员干部心服口服。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2

建立容错机制,首先要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哪些错误能容哪些不能容,只有明确规定哪些错误可以免责、哪些错误必须追责,才能为干事创者提供准确的行动准则。容错纠错要以支持实干、鼓励创新为原则,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其保护的对象是作风正派、敢作敢为的好干部。对“明知故犯”“无视规矩”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不能让容错机制成为少数人犯错的“保护伞”。

建立容错机制,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认定程序。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认定程序。通过规范的程序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完善操作流程,细化申请、审查、认定、实施、答复等步骤和环节,保证机制合理、科学、有效。容错机制的最终裁定,应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因工作失误受到追责时,可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免责申请,纪检检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核实,作出容错认定结论并反馈给申请单位或本人。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确保容错纠错机制的严肃和权威。

建立容错机制,还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制定容错纠错机制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容错范围的确定,应最大限度地细化,提高容错机制的可操作性,保证制定内容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容错纠错机制虽然针对的是领导干部,但是容错纠错机制启动后,除了按照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政府还要公开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过程,让容错纠错在大众的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彰显党和国家对探索创新的宽容和对大胆创新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全社会力量监督和参与改革实践的热情。

“知错必改大修行,悔过自新暗反省”。通过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鼓励干部“大刀阔斧”地干事创业和改革创新,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3

电视剧《亮剑》是以主人公李云龙为主线,以坂田、楚云飞、山本、赵刚、魏大勇、旅长、孔捷等各种角色为辅,剧中展现了敌我斗智斗勇、团队中的团结与相互影响、通过斗争提高人员整体素质,表现了经过战争成长起来的,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

在观赏电视剧《亮剑》中,给我感受颇多、颇深。

商场如战场,从今天的我来看,其中许多情节、战例,都有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在电视剧《亮剑》给我感悟深刻的有:

李云龙与坂田联队的激战,表现出李云龙的谋略与勇气,李云龙利用坂田联队的狂妄正面出击,李表现出了与强敌对磊,敢于亮剑的革命斗争精神,在这次较量中,李不是以单纯的牺牲精神去与强敌争斗,而是以与敌死战而后生为目的的一次较量,李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给战士们指出了一个胜利的方向。李带队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发现一个营没有冲出来,李带队调头冲回营救,让我感受到一种生死与共,战友情深的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爱兵如子的精神,感动了全团官兵,提升了部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从一营长张大彪看到李带队冒险反回营救自己情节上我体会到他从思想上,已对李云龙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日后的战争中生死与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丁伟的出场,是李的命运发生转变,上级领导对李的处分,初看时,我也为李感到委屈,但后来多次观看后,我感到:只有铁的纪律才能带出铁的队伍。

日军特种部队的出现,使部队的首长感到一种严重的挑战,这时部队首长首先想到的是李云龙,这时证明部队的领导对李云龙是认可的。也证明李云龙的领导能力是其它作战指挥员不能代替的。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4

数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台作战的他可以称为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红军了。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解放军的高级军官,他经过了残酷的战争的洗礼。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思想敏锐,处事机敏,当机立断,身先士卒,英勇果敢。作为一位革命战士,他勇往直前,义无返顾,有一种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作为一位军官,他受到下级官兵的拥戴,领导的器重,对手的尊敬。人生在世,谁能无过,虽然屡犯错误,但在原则上是毫不含糊的。他所犯的错误,也仅仅是为了他那支队伍的利益。虽然有点狭隘,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那样一个极度动乱的年代,人是很难不犯错误的。他那革命的一生,是无愧于他肩上的那颗永久发光的“将星”的。最后身着军装饮弹而亡,极显悲壮,更显示了他那独具魅力的军人本色。他或许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吧!

战友情无疑是充斥一切军事题材作品的永恒主题,本书也详尽刻画了李云龙与他的战友的深厚的友谊。他与赵刚,丁伟,楚云飞等人的友情在我心中还依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与老搭档赵刚的'友情可以说是患难之情:他俩一同参加了抗日与解放战争,风雨同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两人原本格不入,但经过战争的洗礼,似又同病相怜,当听到赵刚的死讯时,原来一向处变不惊的.李云龙精神也到了崩溃的边沿,是什么能使他意志消沉,精神崩溃,我想,除赵刚的死,是没有什么事会使他遭受到这么重大的打击的。试想一下,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他还能怕什么呢?可见他们的友情是一种多么深厚而又伟大的友情啊!再说说他与丁伟的友情:丁伟也是他的一个知心人,虽然不在一起共事,但是两人的私交很深,时常在一起骂骂咧咧的,但酒过数循之后,两人又和好如初了。当他知道要被逮捕前,他想到的是丁伟,几双儿女托付给了老战友。足见他们的友情是铁的不能再铁了。最后说说他与楚云飞的友情:命运注定是爱玩一弄人了,不竟让我想起了那句千古名句 “即生瑜,何生亮”。他与楚云飞,既是一对死敌,又是一对知己,互相很了解对方。八年抗战,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共闯日军占领的县城,弄的日军鸡飞狗跳: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弄的日军胆战心惊。解放战争,他俩又成了对冤家,死对头。淮海战役,彼此都给对方下很招,弄得双双被抬下火线。金门炮战,又是冤家路窄。或许这就是宿命吧!“勾心斗角”贯穿了他俩的一生,但是其间又无不夹杂着两人的友情。毕竟两人个为其主,且都是合格的职业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任何私情,早以被抛到了脑后。依然记得在李云龙死后,楚云飞那声泪俱下读颂地挽联。在这大概就是他们友情的惊人之处吧。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5

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能力素质不适应等现象,如何把这些没有大过、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干部调整下来,是一个难点问题。徐州市围绕干部能上能下良性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从建全问责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容错机制三方面入手,对干部能上能下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使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不断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扩展。

一、健全问责追责体系,让干部下有标尺。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首要是建立标尺,明晰下的标准。徐州市围绕责任落实、坚定信念、作风建设、担当有为等方面,细化各类追责情形,制定了《市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对管党治党重视不到位、履职不尽责的及时诫勉谈话,对责任不落实、违纪违法问题严重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出台《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问责暂行办法》,对各级干部为民服务中梗阻、作风散漫无纪律等情况,视情节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待岗、免职辞退等处理;实施《领导干部信访举报查核工作流程》,明确了信访举报查核程序、方式办法,对举报内容查实的干部给予相应处分,情节严重的及时免职。睢宁县出台《防治为官不为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细化28条追责情形,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把问题线索列入12345服务平台、12380举报平台受理范围,开辟专项调查和随机暗访等渠道,对违责人员按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二、完善考核研判办法,让干部下得服气。《规定》中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主要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是现在考核工作面临的一道难题。徐州市制定实施《市直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市管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办法》和《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办法》,在统筹绩效考评、年度考核、领导评价、日常考核基础上,区分班子和干部、正职与副职,对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实行百分制定量计分,把分析研判结果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不敢担当、不严不实的干部,坚决调离原领导岗位。沛县组织开展成绩单+综合考评,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实绩考核、单项督查等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和主观努力程度,对工作中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慵懒散拖,干部群众意见大的干部予以降免职、改非等处理。4名镇领导干部因工作精力不集中,工作实绩考核倒挂予以改任非领导职务。

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下不失志。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其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徐州市委专门下发《关于容错纠错鼓励创新先行的办法(试行)》,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的界限,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帮助党员干部放下包袱,确保不错下那些真心干事、敢于担当的干部。建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6

新疆开展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专项行动以来,战果斐然。一批团伙被打掉,一批暴恐分子被抓获,图谋被粉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记住了政法机关的雷霆行动,也记住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信念和行动,这注定被历史铭刻。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族群众用行动全心、全力支持着专项行动的开展,他们坚守立场,保持警惕,坚决检举身边的暴恐和宗教极端犯罪活动,他们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与暴恐分子展开搏斗。我们看到,在皮山县,这个被一些媒体称为“暴恐分子老家”的地方,人民群众遇到暴恐分子后奋力抓捕,用坚决的态度和行动证明:这些与人类为敌的祸害,只是少数,与地域无关,与民族无关,与信仰无关,他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他们的下场只有灭亡。

不仅是皮山县,全疆各地群众都在积极检举揭发犯罪,为政法机关的严打行动贡献力量。这是严打行动坚不可摧的群众基础,这是严打行动扎实开展的强大合力,向世人展示出新疆民族团结、上下一心、决战必胜的气魄。

暴恐分子有着怎样的阴谋?他们制造血腥惨案,为的是制造民族隔阂和仇恨,为的是制造恐慌和混乱,为的是分裂国家。但是,他们现在无路可逃,没有群众认可,没有群众同情,没有群众上当。他们越是想破坏,各族群众越是团结;他们越是想分裂,各族群众越维护祖国统一;他们越是想让罪恶蔓延,各族群众越全力围剿。

这些年来,新疆进入了大发展、大建设、大开发的最好时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团结不断增强。思稳定,盼发展,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各族群众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美好家园充满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是我们打击暴恐犯罪的基础,人民群众已然看清暴恐分子肆意践踏生命和人权的凶残本性,看清他们反人类、反社会的丑恶嘴脸,必然要对他们围追堵截,让这帮人类公敌无处藏身、无路可逃,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团结稳定,维护社会和谐。

反恐人民战争由人民做主,人民群众决定这场战争的必然结局。在这场反恐人民战争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政法机关的作用要靠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同仇敌忾一起来发挥,只要警民携手,就能有效打击暴恐犯罪,捍卫社会安宁。

各族人民群众已经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构筑起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捍卫社会安宁的铜墙铁壁,我们就是要通过精密排查,严加防范,地毯式搜索,无缝化监控,让暴恐分子“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效将暴恐案件降到最低,直至最终铲除全部暴恐分子。

我们坚决向暴恐犯罪宣战,怀着必胜信念,让暴恐分子毁灭于反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区维稳的心得体会篇7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有许多失范行为: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这种种失范行为中,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对此应负多大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到底除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学校中教师眼中的'差生'有的很快成为社会的叛逆者?时至今日,我顿悟:原来是因为爱的缺失,爱的教育的缺失。

'人的心灵,就像一朵小花一样,它不知不觉地吸收太阳的光,它永远需要太阳,需要太阳光辉。'未成年人需要爱,学生需要爱,同时他们也需要爱与教育。一个学生被教师认定是'差生',这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有的将影响他们一生。因此,歧视对学生成长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这样被另眼相看的学生还很多,他们的心灵很早就感知社会的残酷,感受自身价值的被忽视,

当他们进入社会后,怎会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思考其源头,是无爱教育导致了他们对社会无爱。多一份爱,就可能为社会多造就一个有用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懂得爱,要去关爱学生,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有爱。

在学校中应开展爱心教育。学校的活动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这样爱心教育就应体现

在三个方面:一、倡导教爱;二、培养友爱;三、教学生自爱。

师爱,则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心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平等的观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成熟的心愿,要尊重学生。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肯定、折服和依恋。没有平等,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爱。尤其要把爱更多地关注于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用爱去感召他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需要学生'信其道',则要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付出了多少爱心和耐心?是否爱发怒,一个容易动怒的班主任和教师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校关爱教育第二是培养友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相互合作精神,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友爱,就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情感,对集体每个人的情感;还要教会学生关心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如集体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身体差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性格孤僻的学生等等。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必要地主题班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如'一帮一'活动等,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懂得爱、体会爱、学会爱,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受到关爱的学生,也可感恩,会尽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

学校爱心教育第三方面是教会学生自爱。自爱包括自尊、自强、自律、自护四个方面的内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自强即对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自律即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守,自护即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珍惜。

自爱是被爱的基础,是进一步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基础。一个对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社会、爱祖国?教会学生自爱,首先让学生珍爱生命与健康,教会学生自爱,还要帮助他们努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改进方法、培养毅力等,为他们将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教师、爱学校的人,更懂得去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因此,实施爱心教育,建设和谐得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同学关系,构建学生发展得和谐德育环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并努力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