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贫了作文5篇

时间:2024-05-16 作者:dopmitopy

作文的立意要与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具有现实意义,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表达技巧,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脱贫了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我脱贫了作文5篇

我脱贫了作文篇1

新来的教语文的林老师真厉害,第一天放学,就把我们几个学习上的“贫困户”“囚禁”在教室里,让我们补做作业。这还不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吗?你总不能把我们留在这儿过夜吧?不出所料,到了五点,尽管我们的作业还没做完,她还是“乖乖”地放我们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林老师竟拿了一份“黑名单”,在教室门口等我们,谁的作业做好了,谁的名字就能从“黑名单”上划掉,补做好的还给加分!这下我来劲了,很快就还清了“欠下的债”。

在学校,我服从老师的管教。一回家,我就像脱缰的野马,从爷爷家出,从小姨家进,连妈妈也找不到我。因此,我常常要到第二天早上才匆匆“还债”,作业质量自然不用说了,气得妈妈去老师那儿告状。她们嘀咕了老半天,不知想出了什么办法“整治”我。

这天放学后,林老师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今天,老师请你来我家吃饭,好吗?你妈妈那儿我己经说过了。”老师竟然请我吃饭,真让我受宠若惊!我得意地朝同学们做了个鬼脸。

到了老师家,正是吃饭的时候,老师亲自盛了碗饭送到我手中,并笑着对我说:“你先吃吧!一定要吃饱!老师知道你胃口大,一顿能吃十个包子。”嘿,老师真神!还知道我小象般的肚量。刚吃过饭,老师三岁的宝贝儿子就一个劲地缠上了我:“哥哥,给我讲个故事吧!讲个故事吧!”我哪会讲故事?老师帮我解了围:“哥哥读个故事给你听,好不好?”我只好把今天刚学的课文读给他听,读了一遍又一遍。奇怪,我竟会背了!“伟鹏真能干!今天的作业完成一半了。”好巧妙的办法!仔细想想,老师家的饭可真不好吃!

后来,林老师成了“孙悟空”,我妈是她的“千里眼”,电话是她的“顺风耳”。每晚做完家庭作业,我都要打电话向她汇报,自然常常得到表扬。老师也很“大方”,在学校里常给我加分。现在我已脱掉了三顶“贫困帽”:油漆师傅(用修正液),一句话新闻(作文短),挂牌明星(欠作业,名字被课代表写在黑板上)。在林老师的帮助下,我总算“脱贫致富”了。

我脱贫了作文篇2

@“后浪” 听听基层选调生的“酸甜苦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0届毕业生站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节点上,迎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作为新发展阶段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唯有尝遍基层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方可练就过硬本领,实现人生抱负。

酸,是最仪式的洗礼。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大家再也不能像在学校时一样得到老师们的庇护和包容,大多数人从不知柴米油盐的象牙塔走进了人间烟火气的社会大熔炉,于选调生而言,从身份上“白面书生”到“人民干部”的转变,从学习上“驾轻就熟”到基层工作上“茫然无知”的转变,从国家政策“受益者”到“执行者”的转变。“晨兴理荒秽”,基层干部在食堂匆忙扒完几口饭,背着公文包向村里赶去,了解村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走访慰问贫困户、给大家普及最新的防疫指示……服务群众的路上,时常会遇到大家的误解和挖苦,但辛“酸”路再难也挡不住为民心,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他们终将会理解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带月荷锄归”,基层干部拖着一天的沉淀与疲惫,继续整理核对冬春季受灾人员补助发放名单,殊不知有好几个家人打来的未接电话,今年响应政府号召,就不回家过年了,孤零零地躺在房间里,“月是故乡明”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但心“酸”泪再咸也掩不住为民情,回想起前几天开展的“你在外就地过年,我为你家送对联”活动,现在家乡同样也有基层干部为自己的亲人们送上问候与祝福吧!砥砺初心才能赢得人心,真诚为民方可不负人民,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芳华。基层工作中的辛“酸”和心“酸”,是毕业生转变角色的最好洗礼仪式。

甜,是最响亮的警钟。基层干部常常忙碌于乡村振兴,设施建设,资金分配上,倘若收了不该收的钱,办了不该办的事,那迎来的一定是人民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在这次“冬春季受灾人员确定”会议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有理有序讨论资金分配,将43000元救灾款按轻重缓急顺序分毫不差发放给43户受灾家庭,一下午唇枪舌战的商议,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碗水端平”的重要性,不患寡而患不均。广大基层干部要时时敲响警钟、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让贪腐之风有任何可趁之机,做到“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人民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的“甜”。出入社会的毕业生,涉世未深,容易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为了个人私利做出一些损害集体公共利益的事,比如倒卖国家机密,误入间谍圈套的案件屡见不鲜。愿你们走出校园时能多长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如果有,那一定都写在刑法里。

苦,是最价值的历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近好评如潮的电视剧《山海情》,还原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马得福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带领涌泉村的人民通过一点一滴的开荒扩土,将风沙走石的“苦脊之地”建设成寸土寸金的“塞上江南”的脱贫史。笔者所分配的安庆市,一县一方言,一镇一音调,和剧中陈县长一样,语言不通成了开展工作的“拦路虎”,在各大网站苦苦寻找相关视频等学习资料无果后,某一天终于在二手平台上淘来一本“宿松县方言研究”复印稿,激动的心情如同获得了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目前已研习到各种连音的读法这一章,碰到乡亲们,也能随口说上一句“港么事哒”,也坚信通过驻村两年的系统学习,一口流利的宿松话必定指日可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交织着一线人的汗水;嫦娥五号上“九天揽月”,奋斗者号下“五洋捉鳖”,一项项科技成果的问世,积聚着基层人的努力。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希望毕业生们遇到困难时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力争做本行业的“工匠人”。

辣,是最刚正的作风。面对疫情,浙江、安徽等地率先发出一级响应,出台一系列最严措施,之后又积极推行复工复产,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在这场“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辣,不是泼辣,更不是独断专行,而是思维敏捷、行事果断,对上级组织的任务和下级群众的诉求,不拖拖拉拉,不和稀泥,当日事当日毕。基层工作处理的事情大多盘根错节,时间紧、任务重是家常便饭,这就需要基层干部们拿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魄力,尽可能让群众少排一次队,少跑一趟路。毕业生们目前正处于择业期与论文撰写期,面对职业规划带来的困惑,这都是正常现象,希望大家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永远保持“火辣辣”的激情。

我脱贫了作文篇3

岁末年初,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一年岗位上,如何继续以青春和热血、拼搏和汗水、智慧和奉献展现“最美”、留下“最美”、谱写“最美”呢?

心怀理想、意志坚强,不怕千万里,学习“追日”的“夸父”。神话传说中,夸父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他不怕烤、不怕累、不怕远、不怕饿,跨过一座座高山,越过一条条沟壑,穿过一条条大河。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黄诗燕,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凸显真挚为民情怀的毛相林,为大山的女孩求学谋出路谋幸福搭建桥梁创办女子中学的张桂梅,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而坚定执着、无私奉献、播洒大爱,都是新时代铁骨铮铮的“追日”英雄。

心系目标、不忘誓言,永远忠于党,学习“向日”的“葵花”。“骄阳育得精神秀,沃壤滋来体态丰。雅韵常存高洁处,好花不卧乱丛中。”“向日葵朝向东方,花盘可以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保持花朵干燥,并能吸引昆虫在那里停留帮助传粉。”袁隆平心系稻田,黄大发心系沟渠,钟南山心系疫情……他们都是美丽的“葵花”。在新时代新的挑战面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必须要牢记参加工作之初心中默默立下的的誓言,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神圣使命,锤炼坚韧的品格、摈弃涣散的思想、转变薄弱的意志。

心有修养、广积营养,凸显“别样红”,学习“映日”的“夏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杨万里笔下西湖的荷花为何能如此美?因其善于在最美的阳光照射下吸收营养,敢于在最高的温度炙烤下锤炼自己。刻苦的航天人,深山的建设者,公益的志愿者,荒漠的植树队……他们都是美丽的“荷花”。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当好群众的镜子,加强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言传道、以德树人、以行示范,在潜移默化中播撒正直、善良、诚信、坚强和乐观,健康积极、阳光向上、自励自强、谦虚谨慎、廉以律己、清正廉洁。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新的征途,新的里程,新的目标,我们勤奋节俭、艰苦奋斗,坚韧顽强、再接再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才有希望拥抱心中的阳光。

我脱贫了作文篇4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按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的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完成党赋予的艰巨任务,不但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也体现各级党组织能不能大胆任用善于打硬仗、善于吃亏、善于扎堆的“老实人”,让“老实人”在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大显身手,在决战决胜任务中体现“老实人”才是群众最需要的实在人。

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信号。能不能把好钢放到刀刃上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选人用人,能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关键在于能不能信任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在一些单位,存在这样的老实人,不善于与领导套近乎,工作中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情,但在提拔重用上往往又被“边缘化”。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也是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能不能把领导眼中的“边缘”人放到脱贫攻坚任务中去大显身手,让这些只做实事不耍嘴皮子的老实人到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强有力信息,增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决战决胜信心。

善于吃亏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功成有我”的信号。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上级机关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了群众的脱贫攻坚需要,舍“小家”远赴异乡为“大家”,他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地干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只要能为贫困的群众多做一些实事,个人吃点亏也没什么。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所处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就要发动群众向贫困“宣战”,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战胜贫困,也能在如期脱贫中感受到战胜贫困“功成有我”的自豪感。

善于扎堆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号。善于在群众中扎堆的党员干部,他们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想得更多的是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今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间只有9个月,他们会扎根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跟人民群众一起想办法、出点子、齐动手为脱贫而奋战。在党员干部带头干的影响下,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让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任务中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脱贫攻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把群众想脱贫能脱贫的思想统一到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来,就能齐心协力为脱贫而战,定能完成决战决胜任务。

我脱贫了作文篇5

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场攻坚战来开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身先力行深入贫困区,走进贫困户,切实的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困难,共商脱贫脱困致富路。扶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把为民谋福的恒心放在心上,把涉及扶贫的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群众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