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不仅传递知识,更能激励我们勇于思考,探索未知的智慧领域,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记录下生活的点滴,留存美好的瞬间,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风孝的作文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风孝的作文篇1
我家的家风,只能用两个字来代替——严格。也正是这个家风,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名言经常被妈妈当口头禅。每次写完作业拿给父母检查的时,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错了,必定会把我的耳朵听出老茧来才肯罢休。
一天,表组她们来我家玩,妈妈临上班时交待我们打扫卫生——拖地与抹灰,一个小时后,干完了所有的活。我们各自干自已的事,我写作业,云云看电视,轩轩上网。下班后,妈妈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当面检验。忽然,妈妈问道:“是谁抹的灰,是谁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静轩说道,刹那间,妈妈怒气冲天,大声说道:“‘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务,你看看,这就是你抹的灰,为什么书柜书下面没有抹?还有,为什么地上还有灰尘?”话音刚落,堂姐与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声来,但却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妈妈不等我回答,又冲着她们使出了狮子吼:“轩轩、云云,你们怎么回事,妹妹没干好活,你们当姐姐的,居然干得比妹妹还离谱,瞧瞧,这茶几跟没擦一个样,轩轩你居然连被子都叠不好,你们还怎么当紫怡的榜样?……”唉!可怜我们三的耳朵。
做人,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诚信就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就是爸爸的口头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撒谎。
星期五,放学回来的我冲回家,打开书包,拿出笔与作业就努力奋斗,想快点写完作业好出去玩。可楼下不时传来的笑声使我写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没写完还可以留到明天写,我还是下去玩吧。”就这样,我与楼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看见我在玩,没写作业,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妈妈就严厉的问我:“紫怡!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拿来给我看。”“还……还没,今天就是星期五,我明天写。”妈妈听了生气的说:“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课,明天何其多,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行?现在立马去写。”我不敢怠慢,立马跑进房间……
其实,严格只就是我们小孩对大人的代名词,实质上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们不爱学习,大人怎么办;我们有了判逆心态,大人怎么办……我原本不爱英语,爸爸坚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读,现在我的英语很好,经常在比赛中获奖。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总是让我在作文网或报纸上投搞,开始写作时,爸帮我写好提纲,经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过爸爸这关,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质的提高,经常在作文网征文中获奖,报纸也多次刊登了我的习作,还有两篇习作入选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让我受严格的家教,受爱的呵护,受心灵的洗礼……
家风孝的作文篇2
提起我的家风,那就是四个字“严谨、诚实”。
小时候妈妈一直教导我做事要严谨,不要粗心大意。有一次我把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抄到家庭作业上抄错了。妈妈说:“你一定要重视这个坏习惯,生活中,粗心经常会造成一些重大事故,你没听说过吗?就如一个工程师只要有一点点粗心,就会使房屋倒塌;一个医生只要有一点点粗心,就会引起重大医疗事故。”我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地说“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做事一定会严谨,再也不粗心大意了。”
妈妈还教导我要诚实。记得有一次,我在院子里踢足球,一不小心打坏了一辆车子的挡风玻璃,当时我吓愣了,直接跑回家去。这时爸爸看到气喘吁吁的我,问:“刚才是不是你把人家车的挡风玻璃打碎了呀?”我战战兢兢地回答道:“爸爸,是我在院子里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把玻璃给撞坏了。”爸爸竟然没有责怪我,却对我说道:“虽然你打坏了挡风玻璃,但你没有说一句假话。你要记住一个人做错了事不可怕,只要及时承认错误并勇敢地承担后果,就不算犯错。孩子就是在做错事情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后来爸爸带着我找到车主道了歉并赔钱。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风孝的作文篇3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就是——“孝”,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想必小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小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父亲身上。天冷了,他就给父亲暖被窝,等父亲的被窝暖热了再回到自己冰冷的被窝里;天热了,他给父亲铺凉席、扇蚊子,让劳累了一天的父亲睡个安稳觉,自己却满头大汗。
读完小黄香的故事,我突然脑海中闪现出爸爸的身影,平时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一有时间就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有一年爷爷生重病住院,爸爸为了照顾爷爷,几天几夜没有离开爷爷的病床,人消瘦了许多。
每年到冬天烧暖气的时候,爸爸总会亲自把爷爷奶奶接到我们家来,嘘寒问暖,还会和他们聊聊老家的人和事,每当这时,爷爷奶奶都会很兴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且只要爸爸晚上有时间,就坚持给爷爷洗脚。并且总是先调好水温,亲自把洗脚盆端到爷爷跟前,细心的问水温合不合适,然后一边和爷爷聊天一边搓洗着,每当这时爷爷都会露出幸福、满足的微笑,这个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爸爸对我说:有爱的孝才是百善之首,一个有教养的人定会爱他的父母!由爱发出的孝是无条件的,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爱会在家庭中滋养成长,化成为浓重的孝,让孝成为一种爱的传递,让我们都不知不觉爱着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家风孝的作文篇4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它们犹如一种磁场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我是一个“六零”后,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我的内心还是那个小女孩,小时候的家风还记忆犹新。
想起小时候过年,那忙碌好像是一进腊月就开始的。母亲数着手上为数不多的钞票,盘算着上街,一人给扯上几尺棉布,每人做一身衣服,上衣是花布,裤子是卡其布。每到裁缝请进家门的那几天,我们小孩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农家人的观念里,只有把裁缝师傅招待好了,他做起衣服来才会尽心尽力,精心制作。因为我们也可以沾光开荤了。一大早,母亲就早早起床,平时烧的稀饭里加了糯米团子,萝卜干也要切成小丁,放在油锅里爆炒一下,再放点酱油和糖,味道好极了。吃完早饭,就在堂屋,搭上操作台,台面就是自家的大门卸下来的。裁缝师傅给我们小孩一一量尺寸,父母还不忘在不停关照要量宽点,小孩容易长。一整天我和弟弟妹妹们就围着操作台转呀,笑呀,闹呀。
记得有一年收成不好,经济拮据,但过年每人做一身衣服还是老规矩,父亲就自作主张,买回来几丈白胚布,便宜呀,回来就缩一下水,染上藏青色和粉红色。藏青色就给我们三个孩子做裤子,红色就给我和妹妹做上衣,由于技术不过关,颜色染的不均匀,做成的衣服可想而知,我和妹妹一看大哭,可伤心了,这不是两个小姑娘想象中的漂亮新衣服呀,我们死活也不肯穿。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妈妈为此还和父亲大吵了一场,只有弟弟最好说话,穿了一身颜色深浅的藏青色新衣裤,还沾沾自喜,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说完了穿,说说过年的吃吧!
进了腊月后,田间的农活不多了,农家人也计划着做炒米糖了。做炒米糖的首要原料是炒米,一般人家都是选用秋天刚收割的糯稻碾成的新鲜的糯米,选择晴好的天气,把浸泡了一两天的糯米掏干净,上蒸笼,煮成蒸米饭。如果今晚家里要蒸米饭了,白天我们会兴奋的不行,悄悄地告诉一两个小伙伴,让他们晚上来我家吃。当父亲打开热气腾腾的蒸笼,香喷喷亮晶晶的糯米饭让我们垂涎欲滴。母亲会给我们一人捏一个蒸饭团拿在手上吃,好开心。
做炒米糖还有一样很重要的原料―圆形、扁状、米色的糖银。糖银多数家庭不会做,一般是用米到邻村一家专门做糖银的人家去换,敲一小块下来放在嘴里,特香甜,特粘牙。
记得有一年,父亲以为往年看师傅做,偷学到了技术了,决定自己做,好省点加工费。但做炒米糖的技术也蛮难掌握的,水、糖银、炒米放多少都要一定的比例,连烧火都有讲究,太旺、太弱都不行。最后技术不过关,怎样弄都粘不起来,成不了型。母亲对父亲又怨又骂,吵得不可开交,还动起来手打了起来。吓得我们三个小兄妹躲在一边直哭。后来父亲就把做不起来的炒米和糖捏成一个个鸭蛋团团,这可害苦了我们三小孩,小小的嘴咬都咬不动,吃起来的`难度可大了。难忘又好吃的炒米糖啊!
我们三姐弟都继承了爸妈农家人的淳朴善良,勤俭节约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秉承了这一点,在社区工作的十几年里,我真正的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与他们患难与共、感同身受,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来做。
家风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句名言,时刻鞭策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孝的作文篇5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以系列报道形式播出了持续很多天的专题节目《家风是什么》,让“家风”这个离我们有些遥远的词语瞬间成为被大家讨论的热点。家风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来,却又隐隐想起什么,也许是看到的一部电视剧,也许是读到的一个故事,也许是要坚持的一种品质,也许就是一句挂在耳边的不经意的教导。
每个行业都有行风行规,而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也有着历久传承的家风。家风是什么呢?家风就是一种家庭规范,也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文化滋养,或者是有据可依的古法门规,或者是口口相传的人生哲理。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这是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有形的传承。家风一般通过家规、家训等有形的行为遵守,形成一个家庭或家族无形的道德精神氛围。自古以来,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传承,很多历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泱泱华夏文明中,很多经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风传承的影子,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如《国语》、《论语》等许多典籍中都蕴含家风家教精神,《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更是成为家教典范。
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处事之道。有的家训处事公道,积德行善;有的则自私自利,背信忘义。因此,家风的纯正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
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张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的胸襟与包容,化干戈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邻里之争,传为后世美谈。而这种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也获得了其后代很好的传承,张英儿子张廷玉三朝为官,清廉公正,学识过人,为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中去,使得诸如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增添到家风家教中,为这些好的倡导增添一份遵守与执行力,同时也使美好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家风孝的作文篇6
这天,我们一家开车离开了热闹繁华的路桥,进入了鸟语花香的乡下。
乡下的风景真美,我可就是一分钟就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田地里那一片片的小麦摆动着自我的身躯,唱到:“呜卟,呜卟,呜……”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麦子有的呈金黄色,有的呈嫩绿色,有的黄中夹杂着一点鲜绿……风儿吹着它们,它们好像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前方的道路,就只好随便乱撞,每一次撞击就多出一个音符,许许多多的音符碰在一齐,就变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交响曲;油菜花小姐喜新厌旧,把旧花“扔”了,“戴上”了一个个“豆角蝴蝶结”;土豆宝宝实在太调皮了,和大家玩着捉迷藏,顽皮地躲在了脏兮兮的泥土里,直到农民伯伯生气地把它们拉出来,它们的脸就出现了一道红晕,羞羞答答地探出头来,这些土豆,大的有鸡蛋那么大,小的有乒乓球那么小。
树,乡下人家照例就是要种几棵的,屋前的一棵棵苍天大树好似乡下的清洁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使空气变得很新鲜;它们也像一位位礼仪兵,只要我们城里人一来,它们就会热情地招待你。
鸡,乡下人家也会养几只,有时,你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草丛中觅食;或就是瞧见一只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夜明人静的夜晚。青蛙先生不知疲倦地唱着歌儿:“呱呱呱,呱呱呱……”那声音就好像催眠曲;小溪姐姐开始缓缓地流动,一路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几只萤火虫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好像正在开心地玩着游戏,渐渐地,渐渐地,萤火虫的数量越来越多,十只,一百只,一千只……成千上万,数不甚数,那一只只明亮的小灯笼,比那城里那一盏盏霓虹灯可爱多了。风儿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辛劳的农民们倒头就睡,烛光也渐渐消失了。
家风孝的作文篇7
勤奋——是传家宝。
我的父母是勤劳的人。比如衣服破了我妈自己补,扣子掉了我妈自己缝。毛巾都磨破了当抹布用。爸爸让我把饭碗吃干净,不然以后脸上会长很多痘痘。我爷爷这么问我爸爸,我曾祖母也这么跟我爷爷说。
“饭碗要吃干净,不然以后就麻了!”这句话成了我家传了三代的“传家宝”!以前觉得他们太小气,现在长大懂事了,才知道这种精神比什么金银财宝都值钱多了。这是真正的传家宝!
我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暑假的一天。
那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和父母一起吃午饭,但是我没有太长的记忆,忘记吃所有的米饭。父亲习惯性地看了一眼碗里的一些米饭,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他指着我的饭碗对我说,“陈,快吃你的饭!长大了就不怕痘坑了?”我反驳父亲:“爸爸!你太强迫症了!连这些饭都要纠结很久。”“这与强迫症无关!勤俭节约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你不知道这些米粒等于战争时期的几粒黄金!”当我要去厨房洗碗的时候,爸爸拦住了我。看来这次他不会轻易放弃了。我故意坐回餐桌,慢慢吃着一粒米。爸爸一脸焦急,喊道:“快吃!”我不理他,继续慢慢吃,吃完回房间。不久,我妈进来了,开始和我一起做思想工作。她讲了我父亲小时候的故事:“你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那时候你奶奶每道菜只让别人夹一次。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大米有多珍贵,更不用说社会的不断进步了。作为少先队员,不能浪费粮食。”我恍然大悟,我刚才做的真的错了。于是,我去跟父亲道歉。
就像爸爸说的“几粒米就是几粒金。”我们不能浪费食物,因为它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和汗水的结晶。我很佩服我父亲把这种家庭风格记在心里。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种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世世代代的传家宝!
家风孝的作文篇8
爸爸妈妈常常跟我说:“在家里,尊重父母就是尊重自己,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在外面,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为别人办事时要有公平心。”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他让我重点读第二条:尊老爱幼,平等待人。爸爸妈妈让我以“和睦相处、善待他人、尊老爱幼。”作为做人的目标,他们对我的教育都融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说的是养孩子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一个人如果不把孩子教好,丢脸的是整个家庭。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回爷爷奶奶家、去外公外婆家玩,每次去的时候,他们都会买些水果、营养品回去给老人家,每一次都会告诉我:有好吃的,要先给家里的老人吃。每次回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我都会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腿。和他们聊天,告诉他们,我经历过的好玩的事,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有时我还帮他们扫扫地、擦擦桌子、做做饭。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听到他们在旁边夸我:我们家的孙女长大啦,懂事了,能做好多事了,我们可以享福啦。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所以,一有空,我就回去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做事。
我父母还教育我们: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认真对待,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别人有难,要主动帮忙,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谨记着父母对我的教育,这样,才不会给我们家丢脸,才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及后代,还能影响到别的家庭,乃至社会。所以,我们要让好家风流传下来,让我们更加美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