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学生能够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写作文时学会突出重点,能让人在汇报工作或讲话时也更抓得住核心,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残奥会2024作文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残奥会2024作文篇1
很多关注残奥会的人在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而喝彩时会纳闷,为什么每个比赛项目中都会由一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代表什么意思?
了解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含义,更有助于了解残奥会,也明白其中关于公平精神的传递。为了保证同一赛场运动员的公平性,必然需要对残疾程度进行细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运动员所参加的项目,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等等,后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残障等级。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习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都需要通过数字来代表,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代表视障类别、“2”代表智障类别、“3”代表脑瘫及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5”代表脊髓损伤及部分轮椅组的'类别。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在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小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比如视力障碍中的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则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具体到比赛中,视力障碍11级必须要有领跑员及戴上眼罩,12级和13级则不一定需要领跑员。
这样的规则等级制定非常细致,目的在于确保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公平性。为了确保这一公平性,运动员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比如pps(残奥会级别永久状态)、prs(残奥会级别核查状态)和pns(残奥会级别全新状态)。其中pps不需要再进行分级,因为他们曾多次参加残奥会或者世锦赛,已有了准确分级。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赛事准备工作更多也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平性。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而残奥会最能彰显“战斗”二字,因为运动员们都是经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才得以踏上赛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才是赛事的精髓,所以公平安全的竞赛环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一种尊重。
残奥会2024作文篇2
在前一天摘得两金后,中国泳将许庆10日又赢得自己四届残奥会经历中的第10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当日6枚金牌之一。截止到目前,中国代表团已取得26枚金牌、24枚银牌、19枚铜牌,领跑奖牌榜。
在男子s6级50米自由泳比赛中,许庆这名失去一只半手臂的泳将以28秒81的成绩夺冠。虽然未能打破四年前自己在伦敦创造的世界纪录,但这已经是他第四届残奥会征程的第10枚金牌。许庆接下来还将参加另外两个项目金牌的角逐。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后面我还会努力,不是不回大家微信和祝福,我的确没劲儿了!”
与许庆同池作战的贾红光亦在该项目中为中国队拼得一枚铜牌。10日,国歌在泳池旁边三度奏响,16岁的徐夕涵在自己的首次残奥之行就以女子s5级50米蝶泳的金牌为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彭秋萍在女子s3级50米仰泳中与队友孟国芬包揽了该项目的金牌与银牌,在决赛中,她把自己预赛中刚刚创造的49秒91的世界纪录再度刷新至48秒49。
40岁的袁艳萍在盲人柔道女子70公斤以上比赛中遭遇24岁的乌兹别克斯坦选手阿利莫娃,在这场老对手之间的对决中,袁艳萍笑到了最后。李樟煜在男子1公里c13级个人计时赛中为中国军团再添1枚金牌。田径场上同样传来捷报,杨丽婉在女子铅球f54级比赛中以7米89的成绩登上最高领奖台。
残奥会2024作文篇3
唉!好不容易上一节体育课,还是室内课,又不能出去‘疯玩了’。伴随着体育老师走进教室,全班同学的怨声载道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欢呼沸腾声。这不是雪容融吗?哇我的思绪一下飞到了一个空旷的体育场,体育场中心是平整的冰面,一个红彤彤的身影站在冰场中央。
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从体育场的入口下到冰场边缘,换上墙边凭空出现的一双雪地靴,来到了她的面前。定睛一看,呀!是雪容融。一个喜庆、温暖、热情的灯笼娃娃,真是可爱到极点,萌翻了我的双眼。你的名字真好听,有什么含义吗?我问道。你知道吗?为了我的名字,工作人员可是煞费苦心了。‘雪’象征着洁白、美丽,‘容’意喻包容、宽容,‘融’意喻融合、温暖。我将在2024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代表中国欢迎世界各地的健儿,并且激励残疾人运动员点亮梦想,充满友爱、勇气和坚强,拼搏向上。她边用稚嫩的声音说道,边自豪地仰着头。
雪容融刚说完,不知她施了什么魔法,我脚下的雪地靴变成了一双有翅膀的靴子,我和雪容融飞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残疾人,只见她飞向了一个心情低落、唉声叹气的年轻人。哦,这位残疾人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了双腿,他已经无法面对未来,对未来失去了憧憬。雪容融如一片雪花一般落下了地面,来吧,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奥林匹克的精神传达给他吧!"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我走过去俯身和他交谈。年轻人,振作起来!来参加我们2024年的残奥会吧!你一定会做到的!我和雪容融的鼓励彻底让这位残疾人的眼里有了光芒。
xxx,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回头一看,呀!是体育老师。雪容融呢?老师一愣,然后笑着说:你白日做梦了吧?与雪容融的这次梦境邂逅让我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我要将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并号召大家一起关爱残疾人,为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和平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残奥会2024作文篇4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残奥会2024作文篇5
熊猫冰墩墩和可爱的雪容融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无意中来到了一个城市。他们看见街上一个人也没有,觉得很奇怪,冰墩墩摸摸脑袋问雪容融:“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雪容融也很疑惑,不解地说:“我也不知道,要不我们去敲门问问吧!”于是他们敲了敲门,这时有一位老爷爷走向这边对冰墩墩和雪容融说:“这里是我的家,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冰墩墩说:“老爷爷,请您告诉我们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只有您在外面呢?”老爷爷叹了口气回答道:“这里叫运动城,以前这里每一个人都喜欢运动,所以城里的人都很健康,可是现在大家都不爱运动,天天在家里,时间久了,身体就容易生病了”。冰墩墩说:“老爷爷,我们可以帮这个城里的人再一次爱上运动。”老爷爷激动地说:“那真是太好了。”
冰墩墩和雪容融一回去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们给每一家发了一杯魔法水说:“你们喝下这个魔法水再运动,病就会好的。”虽然他们不相信,但是还是照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方法去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城里的人来找冰墩墩和雪容融,问他们那个魔法药水到底是什么?雪容融可爱地一笑回答:“这只是普通的白开水,你们病好的原因是因为你们坚持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人们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运动这么重要!
残奥会2024作文篇6
还有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2016里约残奥会开幕式就将在马拉卡纳球场拉开大幕。就在十几天之前,里约奥运会圣火刚刚在这里熄灭,但等到明天,代表着残奥会的圣火就将接替奥运会圣火,在这个著名的球场内点燃。面对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大赛,里约也将进入一段新的周期。cctv5将会在明天凌晨4点50分在线直播残奥会开幕仪式,欢迎你准时收看。
里约残奥会看点一:里约残奥会点火方式最受期待
说起开幕式,说到开幕式,大家关注的点无外乎有两个,一是表演、文艺演出,在里约奥运会上,凭借着巴西超模一段走秀惊艳了世界。而在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上,也有一位叫做博迪的女孩,她将进行一段四道五分钟的现代舞表演,不过这个女孩是一名残疾人,她会穿上假肢进行表演。
残奥会的圣火是6天前,也就是9月1号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点燃。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次残奥会的圣火通过虚拟方式点燃,全世界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一个网站上发送积极向上的信息,用这种方式增加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圣火台就会点燃。主办方说,这一创意象征着火炬是用人类内心的热量点燃的,成功点燃之后,火炬会在巴西境内的五座城市进行传递,开幕式上主火炬就是汇集了五座城市的圣火共同点燃,至于究竟如何点燃,答案将会在明天揭晓。
里约残奥会看点二:中国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
据了解,本次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与528个小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而皮划艇与铁人三项都是这一届奥运会新添的运动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将参加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与328个小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中国旗手已经确定是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
里约残奥会看点三:中国代表团历史战绩出色
中国参与残奥会的历史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十分的亮眼,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运动员成功在金牌数与奖牌榜均名列榜首之后,此后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与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选手,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达到了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中国新人变多了,严重残疾人参赛人数也得到了增加。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