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作文都是提升自我的机会,值得认真对待,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馈,我们能够在写作文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风格,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咀嚼》作文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咀嚼》作文篇1
生活就好似一粒咖啡豆,刚入口,它是苦的,可是仅有细细咀嚼,才能留下满口的醇香。
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可是一丝小小的甜蜜沉淀在心底,那也是心灵最完美的风景。那天,我急匆匆地登上公共汽车,才窘迫地发现,一分钱也没带。顿时,我的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变红。这时,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似乎发现了我的窘态。她欢快地从我身边走过,并往我的手里塞了一元钱。我付了钱,朝她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她则还以一个羞涩的`笑容。那清澈纯净的大眼睛越发明亮了,可爱的小酒窝越发透出她的美丽,胸前的红领巾也越发鲜艳了。多么可爱的小姑娘!闭上眼睛,细细咀嚼,我品味到了善良。
无论身在何地,心中挂念的永远是自我的亲人。那浓浓的亲情是世界上最令人迷醉的感情。一个冬日的午时,我和妈妈一齐整理儿时的照片。在那温暖的冬阳下,妈妈细眯着眼,絮絮叨叨地说着些尘年旧事:“记得了吗?有一次舅舅从上海给你买了一个玩具小花生。你躲到被窝里,不一会儿就给拆了。”“你小时候还异常怪,总要捡人家丢掉的鸡腿吃,买给你你又不吃了……”那个午时,是我人生中最完美的时刻。冰封的记忆在妈妈的轻声细语中慢慢融化,阳光铺满了我的心房,暖暖的,真舒服。闭上眼睛,细细咀嚼,我品味到了温馨。
人最完美的品质莫过于真诚了。那一次,我被怀疑拿了同学的一块漂亮的手表。我的朋友小a站出来维护我,安慰那时候哭得稀哩哗啦的我,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真诚。这份信任对我来说多么重要。直到此刻,我们仍是心连心的好朋友,因为我们都真诚地对待对方。完美的真诚,也在细细咀嚼中被我品味出来了。
生活是一本难懂的书,细细咀嚼生活的真味吧!你会体味到很多美,它们是你心中的彩虹,引领着你去追逐少年的梦!
《咀嚼》作文篇2
吟一首诗,品一阙词,徜徉于诗山词海之中。咀嚼诗词,妙哉!
时光变迁,岁月已逝,品故国诗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亡国,是沉痛之思,是伤怀之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念国,是词宗之感,是大小周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报国,是英雄之气,是壮士之魂。咀嚼诗词,品王国的兴衰荣辱,悟帝王的千古柔情,感岁月的匆匆变化。一声悲叹,一曲长歌。
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望锦绣河山。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是月夜中春江静谧之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黄河磅礴壮观之美;“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物是人非的苍凉之美。若虚在吟,太白在咏,在唱。咀嚼诗词,品山川美景之绚丽,叹神州大地之多彩。一座小峰,一条大河,汇集于其中。
怒发冲冠,满腔惆怅,叹少年豪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辛弃疾在高台上,举目眺望,烟雨朦胧,但现实却是“而今识尽愁滋味”,轻摇首,莫低头,且看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何为愁?何为恨?暂看我率领千骑,卷尽原野,重返少年。雨,淅淅沥沥地落着。船中,蒋捷轻声吟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莲昏罗帐。”少年,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词啊!咀嚼诗词,重打精神,坚信:历尽千帆,归来还是少年。
故国诗情,锦绣河山,少年豪情……他们在风云变化中,在白云苍狗中,凝聚,升华,共有一个名字:诗词。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咀嚼诗词,咀嚼生活,咀嚼人生。一联诗,半片词,一生情……
《咀嚼》作文篇3
有一种味道,因一处摇曳的烛光洒落了一地思念;有一种味道,因一阵久违的幽香氤氲了潮湿的眼眶;有一种味道,当时只道是平常,如今眯眼咀嚼,香溢满口……
眯起眼的时候,那浅浅的咸肉香中,和着奶奶柔柔的味道……
每到端午,奶奶总要放下手头的活儿,拿出蜜渍好的桂花,精选好腊肉,无限制地满足我那点贪婪的小心思——包上我最爱的桂花咸肉馅儿的粽子。这份喜悦,在记忆中是永不凋谢的,即使花儿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眯起眼的时候,那幽幽的粽叶香中,夹着奶奶香香的味道……
充满乡野风情的庭院里,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奶奶身上,柔和、清雅,我这个小跟班儿跟着进进出出,乐得屁颠屁颠。
一切就绪,奶奶终于坐下了。只见她很熟练地从浸满水的大缸里取一片粽叶,将粽叶底部向上轻轻一旋,就成了一个圆锥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糯米小心翼翼地填进去,大拇指轻轻将糯米抚平,中指微微一弯,那高高立起的粽叶立即“俯首称臣”,再扯一根白线团团系住。
整个过程烦琐、精细,奶奶做起来却是那样轻松自如!
我蹲在奶奶身旁,看得十分入神。奶奶的嘴角轻轻上扬,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挺直的鼻梁上涔满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汗珠。在淡淡的光晕里,奶奶美得如一尊素净的画,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跃,无限地扩大……我慢慢挪动着小凳子,与奶奶靠在了一起。
眯起眼的时候,那醇醇的糯米香中,伴着奶奶甜甜的味道……
桂花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里弥漫 开来。奶奶怕我被升起的蒸汽烫着,为我捡肥厚的捞起一个。我来不及等它冷却,急忙剥去粽叶,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将我带入那一层如梦般的芦苇荡,朦胧的水汽映着奶奶含笑的脸庞,氤氲着甜甜的幸福味儿。
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我记忆的深处。奶奶的温暖姿态也永远定格在我的梦里,清晰如昨……
走过岁月的痕迹,思念让我嚼出生活的真味:忘却了才懂得寻找,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飘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奶奶的味道……当时只道是平常,如今却值得我咀嚼一辈子。
《咀嚼》作文篇4
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烧得快要断了,又被吱吱的蝉声重新练成一条线。
本想在家读书,无奈却被嗡嗡的蚊子扰得无法静下心来。索性合上书本,站到窗前,俯瞰大街的熙熙攘攘。
车水马龙和人来人往的喧嚣,似乎成为了城市生活的最大特点。提着公文包的白领,神色匆匆地走在大街上;背着书包的学生,一脸不情愿地踏进校门;挎着菜篮子的老人,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他们会生活——他们努力地填补着人生中的每个缝隙,把生命的篇章书写得密密麻麻。他们不浪费生活的一分一秒,严谨而有序地填写着对生活的答卷。他们不会生活——太过紧凑的时间安排,剥夺了他们一切享受的权利。他们无暇观赏沿途风景的秀丽,三点一线已成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忙碌的奔波,使他们变得麻木不仁,再美妙的清晨,也难以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丝赏心悦目的笑容。
看到这些,我不禁感叹:匆忙奔波,何来生活的真味!又不禁开始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是要有何等的豁达平和的心,才能活出这般雅致!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回归田园。他远离了勾心斗角的官场,是非纠纷的世事,回到宁静的田园,悠悠然开始了新一番生活。他嗜书,便能不求甚解地痴读;他嗜酒,便有造饮辄尽的畅饮;他嗜菊,便会日复一日地呵护。少了几分谨慎,添了几笔闲适。我又想起几世纪前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他曾一度贫困潦倒,在没有煤火钱的隆冬,他和妻子则用优雅的舞步跳过了严寒。山可穷,水可尽,舞步却不可断。莫扎特用对艺术的执着取代了奢华的生活,度过了清闲恬静的一生。
生活就像一瓶陈年的美酒,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尝出多年积淀的醇香。大口大口灌下,只会让人迷茫地沉醉,无法品出佳酿的价值。陶渊明和莫扎特就是在细细品味这瓶美酒。他们奢侈——比起神色匆匆的路人,他们能够醉心于自己所爱的事。他们平淡——比起纸迷金醉的日子,他们一贫如洗地生活着。他们不属于着喧嚣的城市,一不属于涂满铅华的世界。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享受生活,他们真正地会生活。正是如此,当一个人拥有了奢华而平淡的心,才能够咀嚼出生活真正的滋味。
《咀嚼》作文篇5
是爱唤醒了我,让我成长,爱在爱的世界里。
——铭文
爱,多么平凡的一个词,却是多么不平凡!爱情有时候很简单!
懵懂的时候思想受电视影响,总觉得只有爱才叫爱,离我很远!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加,我开始懂得了爱情和友情,爱情和友情只来自于生活中的琐事,所以平凡而简单。
一句温暖的话,一把遮雨的伞;甜甜的一笑,一碗香喷喷的面汤……所有的爱!多么简单,这份爱感动了我!
爱情有时候很简单。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简单的爱。我在病床上呻吟的时候,父母的爱是好好照顾我,熬通宵。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爱是谆谆教诲,孜孜不倦;当我遭受挫折时,朋友的爱是耐心倾听,鼓励和帮助;当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每个人的爱都是无私奉献,互相帮助。
这种单纯的爱是巨大的财富。有了这份爱,你会更年轻,更珍惜。珍惜每一份爱,你不会错过日出,也不会让孤独永远留在心里。这样,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拥有最纯粹最美好的心境。
爱情有时候很简单。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爱给了我们太多,所以我们要付出我们的爱。帮父母做家务,帮老师收发作业,帮朋友解决问题,帮路人指路……忙的时候哪怕是一杯清水,都是你奉献的爱。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但是却充满了爱,这就是爱的体现!为了爱我们的世界,让爱的风吹遍大地!因为,爱情有时候真的很简单。
《咀嚼》作文篇6
如果给我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我不要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我只想像农村孩子一样快乐的长大。
虽然我住在城市,但我离农村孩子的幸福还很远。我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住在乡下。
春天,我可以和朋友在田野里抓昆虫,在田野里跑步。虽然有时候会被石头绊倒,但是一点都不疼,因为快乐已经淹没了痛苦,所以很开心。“啊!明白了。抓住了!”终于抓到了。这是我抓到的第一只昆虫。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最开心的时候!
夏天,我可以和朋友一起游泳,在小溪里玩耍。我们在水里打水,抓小鱼,和鱼竞争。玩累了,我们就潜进水里,去水里找漂亮的鹅石,带回来一两个当漂亮的摆设。
秋天,我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去那个领域,因为那是玩捉迷藏的最好时机。“它开始了,我要抓住它。”每当听到这个声音,我们就听脚步声躲起来。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被人听见。当我们被发现时,脚步声是让同伴知道我被抓住的最好信号。这是选择新地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直到玩累了,不然天黑才回家。
冬天,我们可以在房子前面堆雪人,所以每个雪人都是我们打雪球的位置。一般要造几个雪人。如果一个雪人被打败了,我们会去另一个位置,直到我们所有的位置都被打败,否则我们没有输。每次都想玩冻红的手,直到捡不到雪球,就像捡不到枪一样,我不会放弃。回到家,我用热水洗脸,用热水泡手,这是当时最舒服的事情。等我暖和了,我就去打仗。
我希望只要能玩的开心就有这样的农村生活。不再呼吸城市里被污染的空气,不再看到灰色的天空,不再看到来往的车辆……住在农村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咀嚼》作文篇7
用燃放烟花来表达情感,是当今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不同场合,烟花表达的意义明显不同,这,在我们欣赏烟花时,能清楚的咀嚼出其中特别的味道。
烟花能描绘一幅画。许多重大的文化活动或开业庆典,往往以燃放烟花来营造某种气氛,借此描绘发展图景,抒发个人期望。这个时候燃放的烟花,一般都会有专业人士策划,设计有固定的程序,燃放时其华美造型就象画家拿巨笔挥毫泼墨创作的图画,不同的图形和明快的色彩,都精心的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为了追求最佳视觉效果,最大限度的给观赏者描绘一个色彩斑斓的美景,燃放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傍晚举行;由于这种烟花多数体现人们的美好祝愿和良好期盼,展示人们某种基本目标和壮丽图景,整个过程在场地的确定、烟花色彩的选择、燃放的节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其实,烟花到今天还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能给人带来强大的冲击力,给人留下独特而美好的视觉享受,许多重大的节庆人们都不忘燃放烟花,魅力就在于此。
烟花会创作一首曲。每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喜欢燃放烟花。这时候,燃放烟花的品种最多,总量最大,但是,由于没有造型设计,我们看不出去其中表达的思想。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转换一种方式,改视觉欣赏为耳朵聆听,在杂乱烟花丛中,常常能从燃放的鞭炮里能感受二胡演奏的《战马奔腾》明快的节奏,从呼啸直上的烟花能感受到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富有诗情画意,从高空不断炸响的烟花能感受到广东音乐《旱天雷》韵律,乐曲是那样明快,层次是那样鲜明。其实,节日的燃放烟花本身就是一场交响,有时象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让人充满幻想、有时象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叫人尽情欢畅、有时象广东音乐《步步高》使我总沉浸在无限憧憬的海洋,这个时候,如果用心去倾听,也职能倾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烟花燃放中展示出来的那种律动的美。春节期间,我一直都喜欢听烟花,因为,我在这个时候启动听觉来欣赏烟花,不是宛如欣赏优雅的古曲,就是仿佛在聆听民歌,这个时候,我似乎听见的是民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淳朴的歌唱,常常给我一种全新的享受。
烟花是书写一部史。人们在生日、婚嫁、建房等时候,也常常喜欢燃放烟花,不过,这个时候燃放的烟花,除了表达的一种期待和渴望以外,如果你在仔细去读,从祝福的声响中,让人明显的感觉到,燃放的烟花仿佛书写着了一种历史,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唤起某种回忆。因为这个时候,不同的人家烟花燃放的时间不等,层次不同,观赏这种烟花实际是变相的总结生活。
本来,烟花从爆竹发展到鞭炮,由鞭炮发展到烟花,它本身就在书写一种历史,他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从听觉艺术发展视觉艺术,从视觉艺术再发展听觉与视觉综合艺术的历史过程,每翻开一叶烟花的历史,我们总能从它的律动中体会到它承前启后那种积极总结生活和不断开拓进取的一种精神。
《咀嚼》作文篇8
早晨从家里骑车向学校进军,没多远,车胎却爆了,无奈地摇摇头,只好跑步前进。刚进校门,铃声就响起了,我便箭一般地向教室射去。在楼梯口,由于速度太快,未能及时“刹车”,不知和哪个倒霉蛋来了个“亲密接触”。更糟的是,她的颜料撒了我一身。她吓得不知所措,傻傻地看着我。我苦笑不叠,扔下一句“对不起”,便继续前进。当我狼狈不堪来到教室,“灭绝师太”已恭候我多时了,她狠狠地盯了我一眼,便让我回到座位上。但从那一眼,我就知道“在劫难逃”。放学时,正准备“走为上计”,可还是不能逃脱“灭绝师太”的掌心,被叫到办公室着实数落了一顿。怏怏地回到家里,妈妈看到我身上全都是颜料,又见缝插针,给我上了一堂政治课,什么“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听得我心烦意乱,头皮发麻,赶快跑进房间,关上门。看着从窗外投进来的直直的阳光,我好觉得无趣。
一次次模考,一次次失败,使我如惊弓之鸟。瞧,又要报分数了。我不想做头,也不想做尾,只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的心总是忐忑不安。果然,唱起“红灯记”——数学和政治不及格。我如雷击顶,满怀凄凉,差一点支持不住。岂不知祸不单行,雪上加霜,“阎罗王”派“无常”找上门来:“陈文,数学老师让你去一下!”不去吧,辜负了老师一番苦心,有点说不过去;去吧,那场面、那气氛实在叫人难熬。最后还是一咬牙,抱着闯一闯“鬼门关”的决心:去!在数学老师那横扫千军的飞沫中接受了“洗礼”,又与政治老师撞了个满怀:“陈文,考得不错嘛。我们好好谈谈。”没办法,只有耷拉着脑袋,“二进宫”,接受政治老师的“改造”。
“劫后余生”的我,回到家里已是月上柳梢。对着妈妈关切的询问,我只能挤出比哭还要难看的笑。
初三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忙。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忙碌的身影——一边啃面包一边“呜呜呜”地背英语单词的是我们;站在路灯下把脸贴在书上看政治常识的是我们;打着手电筒趴在床上做数学题目的是我们;在梦里用手比划着做化学实验的也是我们。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希望。我特别记得,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疲惫不堪的我,做了一会儿作业,便想早早上床。妈妈端来一碗汤,走进房间对我说:“妈妈知道你辛苦,但这一年坚持下来就好了。快,把汤喝了,继续写作业。”面对妈妈的热情,我怎好拒绝,只有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做我的试卷。相信曙光就在前面,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细细品味成长中的生活,不免有些遗憾!但,越是苦涩的开始,越能结出甜美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