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康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3-21 作者:Surplus

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体验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材料,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也是能将自己想法铭记于心的,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小康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5篇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篇1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篇2

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经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16年实现娄星区12000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理解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经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仅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期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篇3

时间转眼即逝,我在临汾市扶贫办两年的挂职锻炼已经结束。这段难忘的经历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对自己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两年对我来说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广交了朋友,磨炼了自我。

全身心投入,“挂得住”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前提。我深深体会到,要挂好职,并且干好工作,不负众望,就必须以自己的真情、真心、真意投入工作,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挂职工作时间里,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我到市扶贫办挂职后,首先把自己当作市扶贫办的一员,自觉服从领导的安排、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廉洁自律,时刻注意保持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为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过努力,是件难忘的、荣幸的事情。

靠扎实作风,“密配合”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合力。挂职锻炼可以让挂职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增才干,升华自己的意志品格和精神境界。两年来,我扑下身子,脚踏实地,迅速投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中去。从扶贫办各科人员身上学到了许多在机关工作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使自己受益,经过两年的学习锻炼,使自己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表现方面,我一贯作风扎实,勤勉敬业。工作中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互相支持,做到各项工作有始有终。

我相信,努力才有结果,投入才有回报,勤奋才有硕果。我将铭记人生中这次难得的历练,继续保持优点,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把挂职锻炼的成果消化好、吸收好,使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篇4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提出,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并强调在工作中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为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王玉强研究员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专访,从五个维度对如何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

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看。王玉强表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曾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即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王玉强解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绝不是一时一地的小康,而是可持续、能长久的小康。这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有利于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之间的关系。”王玉强说。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看。王玉强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王玉强对记者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因此,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把握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

从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看。王玉强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可以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规划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王玉强告诉记者,“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和措施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一是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王玉强说。

从因地制宜、精准攻坚看。王玉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要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因此,王玉强认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可持续性。东部一些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要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同时持续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有利于在整体目标统领下规划个体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突出短板实施精准攻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健全社保兜底机制。

从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看。王玉强对记者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又要客观真实反映短板和不足,科学合理引导预期,防止不切实际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一刀切’‘一风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聚焦老百姓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玉强指出。

关于小康心得体会篇5

舆论认为:

1、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划重点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勇于破题善于解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汇报,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的汇报。

2、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工作中,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要在科学评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3、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