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通过实际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和不断改进,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知道一、两位小数的含义,能初步应用,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
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组数是小数。(用课件分物品)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
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
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
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 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
师: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2、出示2角钱
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观察: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元还可以写成0.2元,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
三、通过米尺量,发现一米几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巩固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然后给整数、分数、小数分类)
师:同捉两位同学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绿色彩条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么表示(0.1米)
红色彩条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0.2米)
课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2角就是 元,还可以写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3米
师:上边这些数,你们能不能分类
1,2,3是整数, 是分数,0.1 、0.2 、0.3叫做小数。
出示小数,观察他们 的共同点
(都是小数,都有一个点,小数前一位都是零点几,它们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是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对口令(说分数对小数,说小数对分数)
2、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学习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师: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一百分之一)写成:1厘米= 米
讨论:用小数这样表示?
3厘米呢?
观察
从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后边有两位数的叫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3、认识几点几
用课件让学生认识几点几
师:象几角不够1元,几分米不够1米,如果用元、米来做单位,可以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但生活中呀我们常常遇到超过1元,1米的事,用小数该怎样表示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
1、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学前班的时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数该怎样表示(0.7米)
现在他长高了,一年级时身高正好是1米,现在他已经是三年级了超过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小数怎样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来就是1.4米)
3、出示钱币图样
师:这道题在大家又会做又会想,我们来观察这些钱币。
1元3角=( )元,怎样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5.4+0.8+0.7–0.4–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7页第6题。
(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3)师生共同归纳。
2.完成第107页第7题。
(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
(2)集体校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5)。
3.完成第107页第8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
(3)独立试着往下写。
(4)集体反馈并。
4.完成第107页第9题。
(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
(3)全班交流反馈。
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
(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
(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
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7.作业(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会认物品的价格。
3、情感目标: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多?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老师非常高兴,这些数的中间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认识小数,教学例1
师: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书上是怎样读小数的,你会读小数吗?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68就是12元6角8分
18.98就是18元9角8分
0.8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小数的认识的教案篇5
1、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3.8215
9.9674
1.0495
三、巩固提升
1、教材p43的第6题。
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
集体订正。
2、王强参加飞行员体检时,量得身高是1.748米,体重是65.25千克。他的'身高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米?体重精确到个位是多少千克?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3、20xx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30670000吨,其中稻谷产量160656000吨,小麦产量86488000吨,玉米产量115830000吨。把它们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
7.0847
9.9515
1.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