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更快乐教案5篇

时间:2025-01-05 作者:tddiction

每一份教案都是我们对教育使命的再确认,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创新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分享更快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5篇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体验课堂学习的种种乐趣。

2、学会经常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天天进步的喜悦。

3、知道课间活动中哪些事情有危险,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不玩危险的和妨碍他人的游戏。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4、知道玩、学结合的道理,参与多种课外生活,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简单的课余生活时间表。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感受乐趣

1、 出示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的场景图,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你看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请你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生活情景。

(我们是不是也有像这样在一起学习的情景呢?你能说说看吗?)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说一说课堂学习中还有那些乐趣。

3、 诵读儿歌《快乐的课堂》,引导孩子们说说课堂上的行为规范。

(1)学习真快乐呀,那你认为怎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呢?

(2)你知道课堂上的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3)学习儿歌《快乐的课堂》。并请个别小朋友即兴表演,要求体现出爱学习的快乐心情。

二、 自我对比,体会进步

1、 昨天的我。

当你还没有成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时候,你是一个怎么的小孩呢?

2、 和昨天比一比,今天我有那些进步?

3、 出示p41页插图,说一说你的进步,你的快乐。

表你的进步,你的快乐,记录在p41页的空白处。可以用文字或用画的方式来表示。

三、 我们的快乐,让我的进步变成大家的进步

展示学生绘制的“我的进步,我的快乐”的成果。

说一说,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变成爱学习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交流分享

1、老师刚看到小朋友们在外面玩的真开心啊,你们在玩什么呢?(不做评价)

这么多好玩的游戏,那哪些是安全、有趣又有益的课间活动呢?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 讨论导行,总结反思

1、 观察p42-p43页的插图,一幅幅观察、分析、评价,并用笑脸和哭脸表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2、 结合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给自己的课余活动进行时间顺序安排。(学生独立安排可以用画或图中编号表示)

3、 对几个典型的时间安排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三、 进行正面引导,倡导“会玩,会学”

1、刚我们讨论了课间的活动安排,那除了上课和课间,我们还有其他很多时间,你都喜欢干什么呢?

2、观察、学习p44-45页

4、 结合“回音壁”的学习,总结本课学完后自己的感想。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篇2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2、学习关心别人,和他人分享。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提出要求,观看表演。妈妈买了小明最爱吃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兴的接过香蕉。一根组奶奶,一根给妈妈,留下一根给爸爸,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妈妈夸奖小明,小明听了心里真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a、小明为什么脸上笑眯眯的?

b、小明为什么高兴?

c、奶奶,妈妈为什么夸奖小明?

小结:小明把最喜欢吃的香蕉,分给奶奶、妈妈,爸爸吃,关心他们。奶奶,妈妈夸奖他,所以他感到高兴、快乐。

d、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吃桔子

活动目标:

通过实际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体会分享后的快乐。活动准备:少于幼儿人数的桔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发少于幼儿人数的桔子,设置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了我最喜欢吃的桔子,我要分给大家吃。

2、启发幼儿想办法,关心他人。

提问:哎呀!桔子不够分了,怎么办?

3、表扬关心他人,分桔子的幼儿。

教师把桔子分给小朋友,看到你们喜欢吃桔子,心里真高兴。

讨论

a、开始,有些小朋友没有拿到桔子心里怎么样?

b、你们吃到桔子心里怎么样?

c、你们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朋友吃?

小结: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

活动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让幼儿主动地关心他人。活动准备:每周一交,请小朋友带最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来园。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以后我们把最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带到幼儿园,给好朋友玩和吃。

2、活动中提醒幼儿爱护别人的玩具。

3、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询问幼儿的感受,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从关心他人中获得快乐。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重拍节奏的练习,初步认识西班牙舞蹈基本风格,清楚西班牙舞蹈主要动作。

2、能够正确的做出古典舞的各个手位。

3、训练腿与腰的柔韧性,腿与腹背肌的控制力及爆发力。

【活动准备】

1、歌曲《嘿!米奇》《小浪花》《吹泡泡》《颜色歌》《寻胡隐君》《西班牙蝴蝶》《百变小魔女》,音乐播放器。

2、节拍鼓、鼓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热身操《嘿!米奇》,充分活动头部、颈部、肩膀、手臂、腰部、胯部、膝盖和脚腕。

二、基本功训练

1、把杆站姿:

动作要求:双手与肩膀同宽轻轻搭在把杆上,;脚小八字位立直,收腹提臀,下巴微抬。

2、把杆压前腿:(每边压8个8拍)

动作要求:单手扶把,一条腿搭在把杆上,一只手芭蕾手尾三位。压腿时教师强调注意压腿的三大要素:开、绷、直。胯部外开,脚背的外开全绷和膝盖的伸直。

3、把杆踢前腿:(每边踢8个8拍)

动作要求:单手扶把,另外一只手叉腰。教师强调踢腿时眼睛要注视前方,脚背和膝盖绷直。上半身不可以极力向前够,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

4、把杆压肩膀:(压100下,约12个8拍)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

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二、教材分析

漫画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教案频道 /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境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不过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是漫画家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独特心理感受,这种感受通过夸张变形等表现技法,跃然纸上,又以欣赏为手段,对人及社会起到一定警醒、启示作用。儿童漫画则是指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成功的儿童漫画也有很多成人读者,如《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自漫画诞生以来,不但得到成人们的关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材选了许多成人画像的漫画及儿童漫画,像《八戒赶新潮》中的八戒竟然隆鼻成大象样,让师父和两位师兄弟目瞪口呆,颇为有趣;三幅《无题》中的一幅画了一个人走了迷宫后居然连走路也像走迷宫了,也很有意思;还有其他像《棋迷》、《突破》等也挺幽默。另外,教材还选了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喜、怒、哀、乐各种造型,卓别林漫画像等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漫画。另外,教材中的几幅学生作品,给了学生亲切的感受。通过画漫画像,训练学生观察生活,夸张、简练描绘人物头像的技能、技巧的表现力,培养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教师)准备中外漫画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作品及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引导思考。

(1)出示一幅有生活气息的儿童漫画,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漫画的初步感受。

(2)教师小结并示范漫画。

(3)提问:漫画有什么特征?跟其他画种有什么区别?

2.欣赏讨论,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中外名作、范作、学生作品等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2)请学生谈谈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说说感受。

(3)欣赏课本中的漫画。

(4)师生共同概括构思,可以从造型(漫画可以夸张、变形)、线条、色彩等来比较。

3.学生创作,提供建议。

根据下面的主题建议,结合以上的欣赏、分析,让学生创作。

(1)为自己或同学画张漫画像。

(2)创作建议: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可以夸张、变形;投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发挥作画工具的特性,使材料、工具的使用更能表教案频道 /现作品的主题。

4.指导创意,因材施教。

(1)表扬大胆创作的同学。

(2)表扬作品有特别含义的同学。

(3)指出共同不足的地方。

5.作业讲评,加强体验。

(1)对作品优点、缺点进行讲评,并指出创作的内容走向。

(2)课外收集生活中感兴趣的素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准备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的工具材料等。

(教师)优秀漫画作品以及有关的录像、照片等。

教学过程

1.作业展评,引导方向。

(1)复习上节课的漫画知识。

(2)作业展评:表扬画得有特点和夸张有趣的画,共同探讨平淡的作品的修改思路。

2.师生作画,合作研究。

安排一至二个主题,如环保、学习等,共同创作。

3.学习技法,加强感悟。

主要对线条、构图、造型和形式感等加强指导。

(1)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元素。

(3)教师小结。

4.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创作要求:自定主题,要求新颖、深刻;运用所学漫画技法进行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比作品,追求情趣。

(1)举办班级漫画展,评选漫画大师;

(2)评价建议:画面是否夸张有趣;主题是否有特定的含义;作品教案频道 /是否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小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小漫画师出现,优秀的作品可以送去投稿。

6.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收集一些漫画作品,还可以写漫画日记,创作连环漫画等。

札记:

学生往往把捉弄人当作幽默画了出来,所以教师在作业前要提醒学生:幽默和讽刺都要注意内容的健康,主题要有特定的含义;作品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爱分享更快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