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和成果的一种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提高,活动总结是对活动中各项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有益总结和反思,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篇1
国务院把今年的5月12日确定为我国的首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首个“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幼儿安全防范,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及时传达文件精神。
为了让教师们能够及时地了解“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宣传活动,接到文件的第二天,我们就召开了教师会议,首先是传达了文件精神,接着把我们要开展的`有关活动进行了具体的部署,重点是5月11日防震演练的安排。
二、以宣传为途径,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幼儿园环境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在家园联系栏上大力出板“防灾减灾”宣传内容,让全体师生及家长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要求各班利用早谈时段,对幼儿们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各班安排安全教育活动,活动内容有:组织幼儿了解“地震来了该怎么办?”“发生火灾怎么办?”等的活动指导,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发生与避震措施,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3、每学期不定时组织全体师生“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一次。
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让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定期举行消防安全讲座
幼儿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生命大于天、责任重于山,防范于未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当好孩子们的保护神”。为不断提高全园职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消防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我园定期邀请消防大队的辅导员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了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培训。
三、善于总结,做好建档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演练报告制度。应急避险能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确保生命安全的基本技能,要经常训练、不断提高。我园要以此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契机,及时对“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行总结,巩固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应急演练的规范性、实效性、安全性和常态性。同时收集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资料,做好“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档案。
我园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对全园教师、幼儿及家长进行了“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的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切实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全园师生、家长抗灾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篇2
每年的5月12日为我国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幼儿生命安全,我园于20__年5月10日上午组织全园教职工和幼儿进行了不定时防震减灾演练活动,现就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前:
在5月5日召开了行政会议,会上赵园重点强调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增强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在幼儿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班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要求教师教育幼儿,听到警报哨声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演练,在下楼梯时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及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对于特殊幼儿要给予特别的关照和保护。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活动中:
5月10日10:10分,全园师生听到警报声后,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开始。各班教师指导幼儿不惊慌,迅速躲避到桌子下面,待情况稳定后快速撤离教室和楼内,到达户外安全地带,各班马上清点人数,报告副园长。最后,由副园长对演习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后:
各班教师对幼儿进一步进行防灾减灾的安全教育,平台上的专题教育、安全儿歌、了解安全逃生常识等。
不足:
在本次演练前,我园特别召开了防震减灾应急演练的动员大会,在会上曾强调防震减灾演练的注意事项,其中,教室及楼内撤离后,要带领幼儿到达安全场地,要远离楼房、树木、围墙及旗杆等容易倒塌造成无畏伤亡的场地,但是在本次演练中,还是有几个班级因到达撤离场地时间较晚,选择了围墙和教学楼附近避险,这是不正确的,因此,在最后对演练进行总结时,也特别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修正,希望能够引起教师们的注意。
通过这次演练活动不仅提高了我园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师生们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篇3
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一、我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精神为指导,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加强中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力度大。为我校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多渠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课堂教育:我校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学科教学渗透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专题宣传:我校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展板、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广播宣传:我校能够充分发挥红领巾小广播作用,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在学校广播站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栏,宣传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除此之外,我校还采取观看影视的方式: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蟾蜍》、《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资料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篇4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我校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自我救护能力。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科普宣传,结合学校安全法制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防震科普知识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挥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社会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定预案: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2、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模拟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二、实施步骤:
(一)模拟地震情境,制定应急预案:
1、根据我校建筑物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2、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教学楼每一层楼楼梯口有两位教师负责指挥。
3、当听到防震预报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和建筑物。
4、如果来不及,要躲在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等下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立即发出呼救。
5月15日,我校组织了防震减灾演习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防震避险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二)开展多形式的防震宣传教育:
采取了专题报告、科普橱窗、地震知识竞赛、黑板报等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宣传了有关安全知识:
1、以班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地震知识竞赛活动。
2、教导处组织安排了全校各班的防震宣传黑板报评比。
3、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升旗仪式和校会等全校学生集合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
(1)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学生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宽敞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三)制定学校防震减灾地震宣传活动的计划如下:
1、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内容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
2、每学期组织一次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3、利用广播、板报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利用校会、班会等时间向学生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是听讲座,学习有关知识。
5、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演习。
6、开展其他活动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工作。
7、各组织成员要各负其责,认真完成各自工作。
8、平时开展各项活动及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及防灾知识。
9、利用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教育。
10、及时总结工作。
防震减灾日活动总结篇5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
1、“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钟校长 副组长:宋书记、苗校长 组员:教导处、德育处、后勤主任及学年组长
2、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由后勤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3、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德育处负责主抓这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1、大力宣传 20xx年5月11日早晨,学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就打出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提高抗震救灾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等宣传标语。在学生、家长、教职工中进行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重视。
2、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20xx年5月12日7:45分,全校利用早自习时间组织召开了专题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学生防震知识,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做好此项工作,德育处还给班主任印发防震减灾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
3、在全校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 20xx年5月12日9:30分,德育处利用广播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内容如下:
一是: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三是:远离危险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全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师生们也知道了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去应对。
4、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由后勤、教导处、德育处联手根据学校教学楼结构和班级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按照办公室位置每一楼层每一个楼梯都有一位教师负责安全疏导。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在学校领导安排下,全校用了5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加强了这方面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今后,xx小学将继续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