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写作为了引导大家认识和学习先进人物,通过写事迹材料我们能够将杂乱的事迹进行梳理,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抗洪抢险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1
20_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强降雨,境内主要河流锦河以及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水位猛涨,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高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___在市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此刻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防大汛,他的足迹踏遍河堤
6月19日,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袭击高安,市防汛指挥部提前启动防汛ⅲ级应急预案。副市长、公安局长__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作为指挥部成员,徐四清理解任务后,立即陪同___深入一线查看汛情。他们首先来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监所安全防范工作,随后又赶赴锦河沿岸的龙潭、石脑、祥符等乡镇,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认真调查掌握险情发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在市公安局挂点的龙潭镇,他根据实际状况,会同有关部门详细制定了《龙潭万安堤防汛应急方案》和《龙潭万安堤人口疏散紧急预案》。一连数天,他都坚守在龙潭镇,吃住在派出所,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状况,组织对万安堤灰埠大桥施工地段险情的抢修。6月20日下午4时20分,高安市委书记皮德艳_来到万安堤巡视汛情时,得知__、徐四清等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深情地对大家说:“有公安干警在险堤险段,市委就放心了!”
二、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
6月24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_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险情就是命令。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
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25人,火速驰援灶岗,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___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状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群众有的出现慌张情绪。徐四清_处险不惊,在协助___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沙石一时告急,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就近调集大米护堤。
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这样,武警出身、年过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一口气来回十多趟,最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缓解了险情。同时,指挥部指令将一台中型农用车装满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稳住堤脚。由于堤坝道路狭窄弯曲,又逢雨后路滑,车辆难以开行。徐四清协助指挥部的_,率抢险群众一齐用手推,硬将满载沙石、足足有十余吨重的农用车推行了600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运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稳住大堤,筑牢了基础,防止了大堤进一步垮塌。下午18时许,离垮口20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徐四清_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最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
三、论精神,他扛的是一面顶风的旗
肖江堤是泉港蓄滞洪区隔堤,是浙赣铁路、昌樟高速公路以及万亩耕地、万人口的安全屏障。一旦垮塌,后果十分严重。肖江堤的安全受到省市防总的高度关注。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等领导多次亲临大堤,指导抗洪抢险工作。正是因为有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高安公安冲锋在前和全市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抢险救灾,肖江大堤才抵御住了这场50年一遇的强降雨。在大灾面前,徐四清_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职责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哪里险情重,他就在哪里抗击。从6月25日凌晨3点至6月26日凌晨1点,他高强度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身烧裆红肿,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参与抗洪抢险的人民群众,以及附近的村民对他给予高度赞扬。一向在现场做新闻报道的高安电视台记者在抢险间隙,要求对他进行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徐四清_说:“大家都很拼命,守住大堤是我们的职责,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就应做的工作。”淡定的话语诠释的是一名公安民警个性能吃苦、个性能战斗、个性能奉献的优良品质。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2
俞跃,男,47岁,中共党员,鸠江区沈巷镇农村经济服务站副站长副主任,协调全镇农水工作,曾任农水办主任多年。他常年工作在沈巷镇水利第一线,哪里出现状况,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给予技术指导,及时化解险情。
今年年初,根据专家预测,7月份长江流域将迎来连续的大到暴雨,防汛压力非常大。为了安全度汛,俞跃未雨绸缪:3月初起,他开始带领相关人员将全镇的每一处涵闸斗门都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督促每个村居对堤防进行清障清杂工作,并到现场查看指导。他还制定防汛演练表,督促各村居成立防汛队伍并轮流进行演练。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6月30日夜里起,沈巷将进入连续的强降雨时期,此时的他深感责任重大,真正的大考验要来了。他当即到各个村居检查内位水系,指导村居做好清障工作。当天下午4点,黄山寺进水池内发现很多杂草,机站无法开机,他立即调运挖机进行清障,清理完毕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下一个村子。
是日夜里11点,大暴雨如期而至,此时他还在村子检查,周围人劝他避避雨,等雨小了再检查,可是他说雨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紧要关头,一刻也不能松懈。凌晨3点,暴雨大到让人看不见脚下的路,可是他没来停下,直到检查完最后一个村居的内圩水系,他才回到河堤的防汛棚里。此时的他浑身的衣服都湿透,由于防汛棚条件简陋,他顾不上换衣就已经坐着睡着了。
7月3日下午3点许,大蒋圩陈兴祝闸发现渗水现象,且有加重趋势,此时的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第一时间带领水利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分析认为是压顶橡皮变形导致渗水。他带头跳入水中,和村干部、群众们一起用沙土混合袋将压顶橡皮压实。经过数小时的水中连续作战,渗水现象得到有效遏止,险情排除。
晚上11点多,他又接到报告,裕溪河安丰圩金庄段发现渗漏,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他又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群众一起扛木桩、打桩、插竹篱、填土,眼镜掉进水里被冲走,他就眯着眼继续奋战,好几次撞上木桩,被铁丝刮到,他也不吭一声。安丰圩的排险持续了53个小时,这期间他还要关注别处是否有险情。当他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6日凌晨4点多了。
6月30日大暴雨以来,他已连续奋战了7天,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不能看一眼家中耄耋之年的老母亲。老母亲身体不好,这么多天见不到他回家,一直问儿媳和孙子“俞跃这个不孝子,他是不是不要我了”,他每每和妻子孩子通电话总是痛心不已。自古忠孝难两全,在这全镇防汛的紧要关头,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他只能强忍着对老母亲的牵挂,把这牵挂化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作风。
在沈巷镇的防汛抢险过程中,还有许多像俞跃同志一样不眠不休、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每餐啃着冰冷的馒头或是就着矿泉水干嚼方便面,他们靠着墙也能睡着,他们只能通过电话和家人报一声平安,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换来了全镇百姓的平安,才让我们有了战胜洪魔的决心和勇气。俞跃,他平凡如许,却是沈巷镇抗洪防汛工作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3
6月30日以来,麻城遭受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平均降水量为322.2mm,最大降水量达到428mm,创麻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龙池办西畈社区在这次洪涝灾害中受灾尤为严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社区党总支书记谈大能及时了解灾情、及时处理险情以及妥善部署抢险救灾事宜,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在迎战洪魔的第一线,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6月30日下午,天气异常闷热,3点多钟,突然刮起了大风,西畈社区境内的松鹤路以及荷叶庵等处的电线杆被大风吹动,处于半倒伏状态,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和倒伏在地上的高压电线随时威胁着过往行人的安全。接到险情后,谈大能第一时间带领社区干部赶往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合电力部门抢险,及时处理了险情。刚刚清理完现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晚18时,电闪雷鸣,雨越下越大,地上已经积了很深的水,熟知西畈社区各处地形的谈大能意识到如果雨再下几个小时,积水水位太高,后果不堪设想。他忧心如焚,辗转反侧的思考应对措施。
临危不乱,科学调度。7月1日凌晨4点,迷迷糊糊中的谈大能被电话声惊醒,西畈工业园区开始进水。西畈工业园是西畈社区招商引资的重要阵地,一旦被淹,后果不堪设想。灾情就是命令,谈大能立即通知社区所有干部和党员突击队成员赶赴工业园区,安排挖机、铲车对工业园进水口进行围堵,全体抢险人员冒着瓢泼大雨通过抬、扛、拖、挑等方式将沙袋、石块等填在各个入水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工业园各个入口都被严密封堵,及时阻止了洪水进入工业园区。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7月1日早晨,西畈社区已被洪水包围。北环西路路面全部被水淹没,生活路水深达60厘米,部分居民家中已经进水,随着水位上涨,到处都隐藏着危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谈大能立即召开防洪抢险紧急会,组织社区全体村组干部、党员并发动群众参与抗洪抢险,深入各组各户查看险情,排除隐患。针对西畈社区河道、下水道多的特点,采取紧急措施,将全体村组干部、党员分成几个抢险突击小组,分别在社区所有桥路入口、河道、有下水井盖的地方,以及低洼深水区安置警示标志,拉起警示带,确保行人安全,并安排人员轮流值班,提醒过路行人。午饭后,他带领村组干部分别深入各组对土坯房屋开展清理,共清查危房28间,转移安置灾民46人。
紧急抢险,指挥到位。7月1日下午4点半左右,执勤人员报告鲁家套旁的汪家河沟出现溃口,河水从溃口涌向鲁家套,严重威胁整个村子的安全。接到险情,谈大能立即带领抢险队员奔赴汪家河沟,由于洪水冲毁道路,机械不能进场,他就带头搬运沙袋、石块等材料加固河堤、围堵溃口,全体人员冒着大雨,喊着口号,经过大约2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堵住了溃口,洪魔被赶进了汪家河沟,鲁家套脱险了。做完了这一切,谈大能疲惫到虚脱。可是雨还在下,洪水还没退,各处河沟水已经漫过河堤,开始向居民区倒灌,部分居民家积水超过1米了。谈大能顾不得休息,带着抢险队员继续深入各组清查危房,劝离灾民,对离开的灾民他都一一叮嘱不要返回,要相信政府和组织会安置好他们。晚饭后,他带领值班人员堤岸巡查,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
晚上23时,雨停了,洪水开始退了,但谈大能的心却一点也不敢放松,他不断查看各处值班情况,叮嘱值班同志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
7月2日,洪水暂退,谈大能在听取了各处抢险情况后,再一次召开会议,安排好村组干部继续开展抢险排险工作,深入各户了解登记受灾情况,随时处置突发事件。他自己顾不上休息,带领几位年轻村干部到受灾更严重的宋家河社区支援抢险,并捐赠了物品、食品和饮料,为兄弟社区抗洪抢险提供物资帮助。在抢险过程中,他身先士卒,不顾疲劳,为年轻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灾后重建,多管齐下。7月3日,整个社区排水正常,各处未出现险情。谈大能及时安排各组开展卫生防御工作,分片分户进行消毒并进行宣传和疾病防控;成立房屋修缮工作小组,对唯一住房户采取集体和分散安置;积极号召社区党员干部以交特殊党费的形式,踊跃捐款捐物,帮扶受灾严重家庭,共收到捐款10220元;全力做好受灾家庭的慰问和安抚工作,协助受灾家庭开展生产自救。相信社区全体人民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4
在连续几日的“5·10”霍城县清水河光明路抗洪救灾现场,随处可见一群身穿迷彩服、头戴小红帽的人,他们扛着党旗,手拿盆子,挥动铁锹来回不停的忙碌在受灾群众的房屋、院落和巷道上,从早晨8、9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凌晨11、12点钟,连续三天都是如此,没有半句怨言,问起他们累不累时,他们都说“老百姓的事最重要!
”他们—就是来自霍城县清水河开发区(镇)的领导和党员干部们!看着100多户群众房屋和院落内1米多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还有被洪水泡坏的洗衣机、冰箱、电视和潮湿凌乱的被褥.....“小红帽”们心急如焚,不敢停留片刻便趟进洪水中开始了战斗,他们深入居民家中,一方面配合武警官兵抢救被困人员,同时指导有劳动力的居民开展抢险自救;另一方面全力帮助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居民,排除家中积水和污泥,转移生活物资、家禽。有的领导干部出差一回来顾不得回家就奔赴救灾现场,挥动铁锹清除泥浆、手持编织袋装泥沙筑防洪墙……他们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小红帽”们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中。
印记在群众心中的好“城管”
接到汛情通知后,霍城县清水河城建监察大队立即安排队员在小西沟流域下游的干河子沿岸巡查险情,并分别安排队员留守在北京东路、新华路、上海南路和朝阳路的四座桥处,时刻关注桥下洪水流量,同时紧急调来挖掘机,对河道的树枝等杂物进行清理、疏通。待洪峰过后,又立刻组织所有环卫工人,和他们一起,清理路面淤泥。他们胳膊困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耽误一分钟,群众就晚一分钟走上干净的道路!
由于人员不足,城建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们只好“身兼数职”,他们凌晨5点多便开工,到晚上11点多才收工,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18小时,刚从垃圾清运车上下来,又跳上铲车,铲车停下来,又开动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洒清洗,中午也不休息,饿了就啃点馕……路边的商家和群众看到顶着烈日一直在路上忙碌的环卫工人和“城管”,纷纷送来茶水给他们解渴,甚至有的群众也拿起了铁锹加入了清淤泥的队伍。小小的举动,却让“城管”队员们有了久违的感动,往日里因管理乱摆摊而被群众殴打、因治理违建而被群众排斥……种.种的委屈都被这一杯杯茶水融化了,不论群众是排斥也好,点赞也罢,这群可爱的“城管”们就这样一直守护着霍城县清水河这座全疆第一大镇。
女神变成女汉子
在抗洪救灾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娇弱、贤淑的女干部们,身穿迷彩服,头戴红帽子,或卖力地用盆子将居民房屋内和院落中的泥水泼洒到道路渠道里,或挥动着铁锹清除泥浆。她们的衣服上、头发上、眼睛上、手上全是泥浆,但她们却毫无察觉。饿了,就在路边吃点馕;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累了,就坐在路边枯树枝上休息一会;就连单位的几个孕妇也都加入了这个队伍中,成为了所有抗洪救灾一线后勤保障组的成员。她们,没有一个人,喊累嫌脏;她们,没有一个人,逃避退缩。不同年龄段的她们,平时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臭美”,但此时,他们完全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们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女汉子”;面对百姓家中尤其是孤寡老人家中50多公分深的积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她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就是早点把这些积水和淤泥清理干净,让叔叔阿姨们有个干净的地方睡觉、吃饭。
经过两天的奋战,她们终于将老人家中的积水和污泥全部清除干净!看着老人脸上感激的笑容,这些“女汉子”们觉得再脏再累都值了!在抗洪救灾行动中,女干部职工的表现尚且如此英勇,何况是男干部职工了?!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5
6月底以来,我市连降暴雨,造成20多万人受灾、1万多人紧急转移。全市公安民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击,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赤脚”领导———
6月28日11时许,梁子湖区太和镇宝石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厂房被淹,5人受困于水中,情况危急。
梁子湖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龚带领6人组成的救援队赶赴现场。通往厂房的唯一道路水深近2米,地势低洼的厂区中心形成了漩涡,救援人员无法从正面进入厂区。
龚从村民口中得知,厂区背后的农田有一条1米多深的灌溉渠可以通到厂房附近。但洪水已1米多深,到达灌溉渠非常危险。龚带队拿着救生圈跳入农田,一行 10余人相互搀扶着摸索前行,积水太深田埂根本看不见,救援人员时常踏空摔跤。在距厂区10多米时,由于水流湍急,救援人员被迫停下来。水性较好的一名民警游泳进入厂房,然后利用绳索将被困的5人与自己捆绑,其他救援人员则拉住绳索的另一端。12时30分,5名群众被救出厂区。
7月4日10时,连续暴雨导致太和镇狮子口水库不得不泄洪减压,附近的谢埠村桥头巷湾成为重灾区。龚带领民警赶赴谢埠村,赤脚步行2公里穿过齐腰深的水到达受灾区,11时30分,他们找到7名被困村民并安全转移。
“路标”队长———
在遭遇多次暴雨袭击后,葛店开发区多处道路、涵洞积水严重。
7月1日晚,已连续值班一周的葛店开发区交警大队教导员刘卫军带领值班民警赶赴3处严重积水的涵洞,救助车辆、转移群众、疏导交通;7月2日,辖区 又有5处道路积水严重,他带领执勤人员趟入1米多深的水中指挥交通。当晚,辖区严家湖、垱网湖水位持续上涨,他带领民警坚守沿线危桥险段,冒雨对抢险救援 的车辆进行疏导;7月4日,垱网湖出现紧急险情,他带领应急分队严防死守,保障205辆运送物资车辆顺利通行;7月6日,他率领应急分队在抢险通道奋战 15个小时,保障救援车队顺利抵达抗洪前线,确保曹家湖溃堤顺利修复;7月8日,他带领民警转战长江干堤,加强姚湖大堤交通管制,通宵达旦进行巡堤管控。
截至目前,刘卫军已安全转移群众127人、救援车辆64台、劝返车辆700余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1处、拾获并归还牌照25块。
就在刘卫军防汛期间,其母亲在汀祖居住的老屋快被雨淋垮了,可他顾不上回家,只好请朋友帮忙照看和维修。
“蛙人”所长———
7月3日,华容区蒲团乡四海湖西大堤出现险情。蒲团派出所所长黄志主动请缨,带领10余民警奔赴一线,连续战斗10多个小时,筑起一道百余米的防线;7月 4日,武四湖出现险情,防汛指挥部决定开闸泄洪,将武四湖的水引进四海湖,但湖面水位太高,早已淹没了大闸,需要有人潜到水下开闸。黄志挺身而出,第一个 潜入水中,与洪水展开惊心动魄的搏斗,1个多小时后,终于完成了开闸泄洪工作。
连日来,黄志穿梭于辖区各个受灾区域,共转移孤寡老人25人次、留守儿童31人次。
黄志的手掌磨破了皮,脚被水泡肿了,但他毫不在意,马不停蹄地奔波,与洪魔搏斗、与时间赛跑,努力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守更”女警———
连降大雨,让全国“最美警察”、西山街办东坡亭社区民警胡敏忧心如焚,因为东坡亭社区背靠雷山,一旦遭遇山体滑坡,将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胡敏迅速协同社区组织义务巡防队员,带队日夜密集巡查,一旦发现危险隐患,及时预警,耐心做群众工作,劝导群众转移。
“现在没事,没必要转移,转移后生活多有不方便,即使真的滑坡了,再转移也来得及。”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胡敏毫不气馁,多次上门摆事实、讲道理,终于以真心打动了居民,成功劝离危险地段居民120户、400余人,确保了群众安全。
有人问胡敏,“如果没有发生滑坡,转移的群众不是会埋怨你吗?”胡敏答道:“只要群众平安无事,听点抱怨总比听到群众伤亡的痛哭要好。
“放牛”警察———
因牛棚被江水围困,7月7日19时许,养殖户赵先生急匆匆走进岱庙派出所求助。赵先生的牛棚内有800余头牛,价值过千万元。
时间就是生命。岱庙派出所民警立即冒着滂沱大雨赶赴江堤现场,这里到处一片汪洋,只能隐约看见成为孤岛的牛棚。民警不顾自身安危,拿着安全绳趟过齐腰深的 水向牛棚靠近。到达牛棚后,民警试图将牛牵到大堤上,却没有成功,民警又采用饲料引诱的方法才将牛向堤上转移。
到了23时许,民警顺利将500头牛转移到了江堤上。雨势越来越大,涉水转移的难度也在加大,此时仍有300多头牛被困江中。民警一面安抚养殖户赵先生, 一面多方协调,调来数条渔船,民警牵牛的牵牛、划船的划船,经过近2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受困的800多头牛全部安全转移。
“歪脖”硬汉———
7月2日,碧石渡镇红卫港金盆村邱家边堤段发生漫堤险情,危及周边上千亩农田。碧石派出所所长吕礼辉带队火速赶往现场,铲土、灌包、搬运,经过4个多小时 的奋战,终于将20多米长的堤段加高1米,排除了险情;7月3日,红卫港李边村杨山境前堤出现60余米的滑坡险情,吕礼辉带队从9时奋战到19时,打桩 100余根,来往扛运数千沙袋,及时将港堤加高近1米;7月6日,红卫港李边村杨山境后堤漫堤300余米,吕礼辉再次连续作战7个多小时,成功排除了险情。
连日连续高强度的抢险,吕礼辉颈部严重扭伤。但他强忍疼痛,歪着脖子始终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
10天来,吕礼辉组织转移安置群众500余人、排查隐患30余处,及时处置滑坡、漫堤等险情6次,打击违法犯罪人员6名。7月11日,吕礼辉因身体过度透支病倒了。鄂城区公安分局政委王春林迅速赶到,强行将其送往医院,经过简单治疗后,吕礼辉又返回岗位。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6
灾难可以将人打到,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乡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每一个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她所折服,每一个认识她的村民,无不对她亲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18特大洪灾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20__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乡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脸上都凝结着严肃,百年一遇洪水即将来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工作分配简短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务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两岸村民紧急转移,负责云峰村5个社的抗洪抢险工作。没有任何疑问,她一脚踏进雨中。从社到社,五十六户人家,在手电筒暗弱的光线指引下,她用了仅仅两个小时就跑了个遍。当她走到最后一处三峡移民家时,一家人还在睡梦中,她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来意,一家顿时惊慌起来:他们压根也没有想到洪水会威胁到自己家,一点准备也没有。王群英和同事们赶紧协助他们把楼下的物品往外搬。
走到猪圈前面,王群英看见一头肥滚滚的架子猪在四处乱窜,来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绳子,跳进猪圈,把绳子套在猪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猪拼命挣扎,无数次把她绊倒在地。雨伞折断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猪拖到对面的高坡上,她才发现自己披头散发,全身湿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点,洪峰抵达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处民房全部进水。王群英站在家屋檐下心急如焚,还有没有村民没有转移出来?翻开电话本,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当她听说村民魏礼书还在往楼上挑谷子的时候,再也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着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礼书家走。
魏礼书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在平时的工作中,王群英对他家的情况相当熟悉,她知道这场大水对魏礼书家意味着什么。迎着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进魏礼书家里,魏礼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七手八脚将剩下的几袋谷子抬到楼上,魏礼书才发现王群英还光着脚,鲜血从她磨破的脚趾处流到了地上,眼泪淌下了他的脸庞。他拉着王群英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群英笑着说:“这是我的任务,只要你们没有损失,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灾情况,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顾魏礼书的劝阻,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坐上找来的渔船,一户一户艰难划动。每一户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没有转移出来,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她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等回到乡政府,她已经明确了那些早就储备着的物资应该怎样分发。她指挥几个年轻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矿泉水、方便面分类,贴上标签。催着村社负责人前来领取。
哪家没有储备水,要多发点矿泉水,哪家柴禾被浇透了,要多领两包火腿肠,她都一一地向负责人叮嘱。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资都分发到位,她才记起自己一天都还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额头烫得厉害。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倒下,要尽快恢复体力。
到卫生院测体温,医生吓了一跳,高烧38.5度!要求她呆在医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涨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几户地势最低的村民。吃了几片退烧药,她又出发了。这一遍转下来,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当了,她才拖着极度疲倦的身子回到卫生院输液。整整三天,她都是这样,夜里输盐水,白天走在抢险第一线,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颊肿得老高,两只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脚,连平时穿惯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们的眼里,王群英是一个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又体贴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没了高岩头大桥,望石公路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困在渠北乡街道上,司机和乘客,无助地看着泛滥的洪水,又饥又渴。王群英看到这一情况,赶紧去招呼他们到乡政府避雨,买了方便面,烧水给他们泡上。她四处打电话联系渔船、快艇,送那些急着赶路的乘客过河。他们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都亲切地称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渐退去。王群英独自来到魏礼书家,帮着他打扫卫生,清除淤泥。污浊的泥浆溅到了头上、脸上,裹住了她的裤腿,她没有丝毫的厌恶。笨重的柜子、桌子,压在她瘦弱的肩头,她没有叫一声苦。她爽朗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鼓舞着魏礼书一家人战胜洪灾的信心。
洪水给渠北乡的户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了王群英她们始终走在他们前面。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王群英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她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心上。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7
“掉头,快掉头!”洪水肆虐、浊浪翻滚,这是他留给队友的最后一句话。
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他带领队友的最后一次“战斗”。
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7月30日9时,陈陆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1号大厅隆重举行,亲朋、战友和当地市民千余人前来送别。
暴雨如注!7月18日至21日,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求助电话接连不断。陈陆带着队员们,蹚着齐腰深的洪水,救了一个又一个,疏散了一村又一村,每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饿了就吃几口冷盒饭。
连续4个昼夜与洪魔抗争,陈陆的脸颊和手背都被晒得黝黑、脱皮,双腿因为长时间浸泡加上此前的伤病,发炎浮肿,几乎不能正常弯曲,就连换下身上湿透的裤子都得靠队友帮忙。但他却强忍疼痛,全身心扑在抗洪抢险最前线。
“洪水来临,教导员一直冲锋在前。虽然大家都很累,但士气很足。有他在前面,我们都愿意跟着一起干!”庐城消防救援站指导员邵将回忆道。
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导致4个村庄、5.8平方公里区域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陈陆顾不上伤痛和疲惫,迅速带领指战员,驾驶橡皮艇火速奔赴现场。在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后,得知还有1名残疾群众被困,他登艇准备再次出发。
看到陈陆神情疲倦,大队长上前“勒令”他休息。陈陆却说:“这片水域情况我熟悉,还是让我去,我打头!”紧接着,他毅然跳上橡皮艇,带领包括蓝天救援队在内的4艘橡皮艇,向着群众被困方向全速开进。
到达连河村附近时,急速的水流导致水位落差一下从40厘米猛涨到了3米多,大家都始料未及。
“掉头,快掉头!” 陈陆大声喊道。话音刚落,他所在的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艇上5人落入水中,3名指战员安全脱险,陈陆和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被洪水冲走。多亏陈陆及时提醒,后面的蓝天救援队得以迅速调转艇头,避免了翻艇危险。但是,他自己36岁的生命却永远消逝在滚滚洪水中。
在陈陆19年的消防生涯中,这样的惊险时刻有过很多次:2008年在合肥抗击雪灾,他连续两天两夜泡在刺骨的雪水里,脚趾严重冻伤;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时,他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连续10天在震区奋战;20__年在庐江县抗洪抢险时,他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成功营救和疏散2400余人,自己却累倒在一线,送医抢救2个小时后才转危为安……次次面对生死考验,他从未退缩。
2018年,原公安消防部队转制,陈陆选择留下来,继续做一名消防救援指战员,他热爱这份“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事业。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陈陆用他的血肉之躯践行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铮铮誓言。
2023抗洪抢险事迹篇8
__x,男,出生日期1963年8月4日,中共党员,__x市公安局__x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
8月18日凌晨,__x主动请缨参与__x镇马桑村1000余名村民转移,凌晨四点,__x得知在转移过程中有两家年老多病瘫痪在床的老人不愿离开,就立即赶到其居住地,耐心宣传党的关怀和政策,温暖与真诚感动了老人,最终__x分别将老人背到安置点。当日凌晨6时30分,回到分局待令。
8月18日下午5时29分,__x在分局值班巡逻时,听到有群众大声呼喊:有人落水了,赶紧救人,__x闻声立刻向呼喊声的方向跑了过去,看到分局值班室外近50米处,有两个群众被激流冲到洪水中,正拼命抓住在洪水中摇晃晃的树梢,情况万分紧急,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群众生命安全第一,__x什么也没想就扑向湍急的水流中救人。
在解救过程中,第一次带过去的救生绳在为群众穿救生衣时,因洪水太猛、太急绳子被洪水冲走了,__x再次游回岸边将救身绳又带至群众身边。
当得知2人不会游泳时,__x一边给落水群众穿救生衣,一边说:不怕,有警察在,放心!不会有事”,为确保落水群众百分之百的安全,__x将自己身上的救生衣脱下穿在了群众身上,让落水群众身着两件救生衣,并用绳索将落水群众围在身上,__x用右手紧托着群众的肩部,左手划水,双脚拼命蹬水游向十米外的岸边,在同志们的协助下,终于游了两个来回分别将爷孙2人平安游至安全地带。
当落水群众分别被救起时,围观的二、三十名群众纷纷向警察道出感谢的语言和敬重的目光,随后,__x又拖着疲倦的身体继续值守了。
他是一名禁毒民警,他58岁了,他可以选择,但在危难群众面前,他毫不犹豫……这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战友,他说他只做了他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