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是在为怎么进行心得体会的写作感到发愁,体会是记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个人感受,以下是路路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1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火箭发射升空约40分钟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火箭发射。”就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现场观看的人们打开了手机,情不自禁的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和火箭点火几乎一致!”
因为这次发射是在晚上,所以当倒计时到最后点火那一秒时,顾晓燕看到火光从火箭底部闪出,紧接着火焰和烟雾升腾而起,照亮了整个发射区域,她还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而几秒钟后,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传到了现场观看发射的人群中间,看着火箭逐渐腾空而起,那一刻,所有人都开始欢呼!
“太激动了,为祖国自豪!对中国航天骄傲!”已经距离发射结束约一小时了,感受到她激动的心情,“我们看到了神舟十三号飞向苍穹的全过程!”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2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3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十七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4
初夏时节,江海大地,生机盎然。江城五月,江海儿女,豪情满怀。很高兴,咱们欢聚一堂,共同启动老干部“道德讲堂”,感受道德的花香,重温仁爱的美德。道德讲堂是根据市礼貌委的统一部署,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透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我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推动构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道德讲堂开讲之前,我首先向大家隆重说出席这天道德讲堂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礼貌办主任叶晓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jú长曹金海,市礼貌办综合联络处处长颜静,市级机关工委宣传处翟一余同志,让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指导!参加这天讲堂的还有市直企事业单位和部省属单位的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及市委老干部局的干部职工,多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市一向以精神礼貌建设“南通现象”而著称。这天,在咱们身边,又一位道德楷模深深感动着每一位江海儿女。她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一辈子矢志不渝跟党走,一辈子为群众做好事,一辈子持续革命本色。她生命俭朴,却毅然捐出毕生百万积蓄,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党员和学生。她,就是通州区95岁高龄的老党员、离休干部宋英。宋英的凡人善举和崇高品德,感人至深,让人钦佩。咱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以宋英为榜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咱们这天“道德讲堂”的主题。
这天的“道德讲堂”一共有这样五个环节:诵一段经典、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唱一首歌曲。下方咱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诵一段经典。
毛泽东同志以前教导咱们:一个人潜质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经典名言以前指引咱们老一辈革命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无私奉献,不懈发奋,更激励他们在离退休后,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为南通礼貌建设添砖加瓦。这天,咱们重温这段经典,依然觉得好处非凡,此刻就让咱们一齐诵读。(请看大屏幕)…(佛语经典语录)
下方让咱们一齐进入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一个短片。
……
默默地奉献,慷慨地付出,宋英正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是一名高尚的、纯粹的共产党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宋英式的老干部,是咱们民族历经苦难而不断迎来辉煌的道德脊梁。短片给咱们一次心灵的沐浴,精神的洗礼。毫无疑问,宋老的奉献生命,虽说平凡,但她的脚印却处处大写着人性的温情;捐献巨款,虽为壮举,但却是她信念坚守的必然选取。宋英捐献的是一百万元存款,更是储蓄了一辈子的大爱!这一切,彰显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纯洁与无私,让咱们感受到老人那质朴无华中的大爱无边,淡泊高远中的大善无垠!
宋英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老干部党支部纷纷开展领悟讨论宣传活动,市老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团也用心参与其中,组建宣讲队,广泛宣传宋英先进事迹。
下方,进入第三个环节:有请教育团副秘书长、原市委党校副教授、副调研员董剑南为咱们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专题辅导…多谢董教授的专题辅导。
大家都知道,我市正处在“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光荣的使命呼唤咱们勇担历史的职责,火热的时代给予咱们实现自我的舞台。姜美善、宋英二老的高尚的品德节操、纯洁的党性坚守是咱们行走在爱心奉献之路上的一盏明灯。身为南通儿女的咱们,要领悟、传承和发扬宋英同志高尚无私、克己奉公的思想境界,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革命本色,心系群众、扶贫济困的大感情怀,时刻铭记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在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中创先争优,发奋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光辉业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读了经典、看了短片、听了辅导,坚信大家务必有许多感受、感想和感悟,下方咱们就进入讲堂的第四个环节:作一番点评。
首先请咱们老同志谈一谈。有请市二中老干部党支部钱井泉书记谈一谈对宋英无私奉献善举的看法…多谢钱书记。
再请一位。有请通大退休第三支部李洪荣书记谈一谈自我的感想…多谢李书记。
下方,咱们年轻同志也谈一谈。请我局市直处副处长王磐新谈一谈领悟宋英事迹的心得体会…,刚才,两位老书记和王处长的发言,虽简短质朴,但道出了咱们共同的心声。
由于时刻关联,这天现场点评就进行到那里,很多老同志未能参加交流,过后能够透过支部讨论、网站论坛、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畅谈所思、所想、所悟。
为了使“道德讲堂”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我局专门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jú长曹金海担任组长的道德讲堂领导小组。曹部长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并作出专门部署。下方有请曹部长讲话。大家欢迎……
多谢曹部长精彩的讲话,
我局开办“道德讲堂”,得到市委宣传部、市礼貌办的关心、重视和指导,这天叶部长从百忙中抽出时刻亲临讲堂并现场指导。下方有请叶部长讲话。掌声欢迎……
多谢叶部长热情洋溢的讲话。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咱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咱们真诚地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向刚才两位领导所提出的,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同时勇当道德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礼貌城市建设再作新贡献。
下方就让咱们一齐进入这天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
有请老教师合唱团心灵之约组合为大家献上道德讲堂主题歌《心灵之约》……
接下来请欣赏《爱的奉献》……
有请全体起立!让咱们一齐用激扬的`歌声、澎湃的热情和用心的行动,唱响咱们心中的爱!让咱们齐唱:《爱的奉献》……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让咱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咱们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务必会变得更加完美!
美德似碑,默然耸立,感召他人;
美德若冰,高洁无暇,净化心灵;
美德如巢,筑在人心,情暖万家!
这天,“道德讲堂”的启动是礼貌的传承,是爱心的接力。愿道德清风时时吹拂,净化咱们的心灵,升华咱们的境界。“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让咱们共同祝愿: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青创大讲堂心得体会篇6
老一代的交大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广大的西部亟待开发之际,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黄土高坡,来到当时还很落后的古城西安,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在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以交大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更是一个甲子时光孕育传承下来的交大的文化基因与优秀传承。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向那些为了中国的发展无私奉献的前辈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和践行西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扎根基层,奉献人民。同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学生会的各项工作,服务学院,服务师生。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要着重学习格局与担当、实干与速度、带动与传承,做好“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新传人。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将话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将“西迁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