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体验到文学的力量,读后感可以是对作品结构、节奏、叙事手法等方面的审视和评价,路路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兔子灯和猫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1
?兔子坡》这本童话开启了我暑假的阅读之旅,它不仅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也使我感受颇多。
这本书传递的是友爱、信任、期望和奉献。一旦翻上一页,便不想放下,会不由自主地被故事情节深深俘虏:小兔子乔奇的聪明勇敢、兔子老妈的善良和唠叨、兔子老爹的稳重文雅、阿那达斯老叔公的邋遢和处变不惊、田鼠威利的正直伶俐……这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给我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好像随着小动物一同进入了热闹的兔子坡——
故事的最后总是令人欣喜的:小动物们在圣芳济的雕像下愉快地享用了新家人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仲夏夜晚宴。为了报答新家人对它们的爱护和体贴,小动物们庄严地决定将菜园列为禁地。红鹿、菲伟、灰狐狸和鼹鼠还自愿每天为菜园巡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兔子坡摆脱了以前萧条荒芜的景象,呈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新样貌,小动物们也如愿以偿,过上了理想中的安定生活。
故事的结局虽然很好,却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同样的土地,为什么提姆·马克格拉斯的菜园各种武器轮番上阵,还亲自在菜园里守夜,却惨遭动物的袭击。反观没有围篱笆的新家菜园,反而欣欣向荣、富饶丰收。这样巨大的差别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归因到“运气”上。其实,这哪里是运气的问题!宽容和爱,才是使菜园焕发生机的真正源泉。
这本书启迪我们: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梦想和愿望。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美丽星球上,都是地球子民中平等的一员,都有权利获得清洁的空气、清甜的水源、丰富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
动物和人类都放下对彼此的敌对和戒心,用一颗充满爱和宽容的心来互惠互利,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和谐!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2
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但他们都会过去,总会有新时光到来。“正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地喜欢读这本书《兔子坡》。中心思想很简单,我觉得只有两条:好时光需要慢慢享受,而坏时光需要等待它的离去!
书中我喜欢活泼好动的小兔子乔吉,心重话多的兔妈妈,咬文嚼字的兔爸爸,倚老卖老的阿纳达斯叔叔···他们都让我明白了许多真理。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阿纳达斯叔叔说的一些话,完整的体现出了他的特点:不爱干净,家里乱七八糟的 ,不识字还死要面子,思路夸张,总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但我又觉得阿纳达斯叔叔经验丰富,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居民。
我还喜欢看重友情,热心的小田鼠威利。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去新居民家为大家看有没有他们喜爱的食物,不小心掉入了大水桶中,醒来时他看到自己被新居民救了,面对着自己温暖的小窝和美味永远也吃不完的食物,他还是想起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和朋友们,于是头也不回的跑向了动物们的家……
阿纳达斯叔叔和小田鼠威利虽然都不是这本书的主角,但他们同样独特的个性,同样的热心肠,同样善良的心,让我把他们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永远也抹不掉。
读完兔子坡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故事里的”人物 “善良的品质,阳光的心灵,坚强的性格。不正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吗?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3
这本书主要讲得是这样的,新人家就要来了,兔子坡的居民们开始既兴奋又不安。动物们用了一系列小伎俩来试探新邻居的品行,但是新人家经受住了动物们的种种考验,一家人的友善,让动物们有目共睹,他们善良的点点滴滴无不使动物们深受感动。
这本书的作者施罗伯特。罗素。他1892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的纽约市。1945年,他凭借着《兔子坡》一举赢得了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男一号“小兔子乔奇,他特别活泼可爱,善解人意还孝顺老爸老妈。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其实动物们本来就跟我们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对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怀着向往和憧憬。他们以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弘扬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并且号召人们要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4
一遍遍地翻着《兔子坡》,一遍遍地重温着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读着、写着、感受着,内心满满都是感动与怜爱之情。
兔子坡的动物们原本和这个世界的很多楚楚可怜的小动物一样,在偏僻的兔子坡上过着并不幸福的生活,原来的人家吝啬、残暴,杀害无辜的动物,还不肯给兔子坡的动物们种植粮食,使它们只能吃野草……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新人家的到来而焕然一新。新人家没有伤害动物们,与它们和睦相处,还使它们在仲夏夜得到了“大丰收”
在新人家对兔子坡的动物的所作所为中,我感受到新人家对动物的友善和爱心。他们没有像动物们想的那样,用高高的铁栅栏把菜地围起来,而是将菜地向动物们开放,使动物们感受到他们的关爱;他们也没有用各种毒药来杀害动物,而且还在危险的地方设置了警告牌,使动物们避免了一次次的危险……
当我看到新人家与动物们和睦相处的一幕幕时,我的内心也漾起了一股暖流。如果每个人都像新人家一样善良,都为动物们献出一份爱心,那样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成花团锦簇的春天!但当我从书中的世界中醒来,遥望地平线时,我又会忍不住轻轻感慨:“如今又有哪些人能真正做到关爱动物呢?”如今,人们的心里只有对金钱的欲望,利益蒙蔽了他们那双本应清澈的眼眸,面对那些流浪街头、濒临死亡的小动物,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伸出援手呢?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5
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小男孩爱尔安的故事,他家住在德国。
有一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叫同学们去一个地方实习。爱尔安本来想去动物园的,他给公司打电话,可是公司说已经没有名额了,明年才有名额。爱尔安说,必须在今年完成任务,公司说:“那我帮不了你了,你再去找别的公司吧,祝你好运!”
最后,他去了警察局实习,他认识了两个警察,男的叫保罗,女的叫索尼亚。他和保罗,索尼亚的关系搞的非常好,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看到这儿,我想:爱尔安的交朋友的能力真强!
第二集讲的是同学们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天(这天刚好是斯格哈特先生的生日),同学们准备给斯格哈特先生一个生日惊喜,于是就向施密特夫人请求提前下课五分钟,加上课间的五分钟,大家一人吹一个气球,很快把教室布置了一番。紧接着就是数学课了,斯格哈特先生推门进来,发现教室里黑洞洞的。他嘟囔着把灯打开时,惊喜地听到了同学们的生日歌。同学们还送了老师许多礼物。看到这儿,我想:原来同学这么爱老师啊!
这本书我太喜欢看了,我发现德国人非常礼貌,我要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礼貌程度也提高。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6
刚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这是一只中国兔子,后来被主人带到了德国,只能吃德国草。
翻开书,徜徉其中,才知道书中的兔子其实是中国兔年出生,但又出生并生活在德国的小男孩,他接受着德国文化的熏陶,所以说他是一只吃德国草长大的中国兔子。
这个小男孩有两个名字,中文名叫顾页威,德国名叫爱尔安。他一方面秉承了中国血脉,具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从幼儿园起就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在爱尔安脑海中中西方文化的穿插使他引发了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书中的人物每一个都很独特:有擅长写作的爷爷;有和蔼幽默的校长福格特;有狂热追随者闻亮;有时常欺负同学的亚历山大兄弟。
爱尔安市里面最有趣的人物。他幽默,机灵,孝顺,乐于助人,是个充满阳光的男孩。我们要力所能及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在“跳蚤市场”的那个故事中,好朋友戴维卖不出去游戏棋“请你不要生气”而感到沮丧,爱尔安为了帮助他重新高兴起来,跟旁边当铺的男孩一起合作再一起让戴维开心起来。这种有爱心,有热情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细细观察就能发觉到。
这只可爱的中国兔子,在德国文化中的熏陶下渐渐长大,他的生活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也来创造这个美好并精彩的世界吧!
兔子灯和猫读后感篇7
人和动物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也没有相通的语言可交流,有很多从人的视角来描写与动物之间奇妙的故事的成功的作品,也有不少从动物的立场来讲述经历的,比如这本罗伯特·罗素的《兔子坡》。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记住小动物们的名字除外,直到读完,我也没有全记得)主题明确——爱和奉献!文字非常有画面感,好像那些个兔子老鼠狐狸,就在你的脚下蹦来蹦去似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乔治在摆脱猎狗追逐的一组慢镜头——“跃入空中,他可以看见下面有朵朵白云映在黑黝黝的水里,看见水底的鹅卵石,还有从他的身影下匆忙游开的闪着银光的小鱼。”
兔子坡的居民们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各自的爱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同和红利的是友善的邻居,而可爱的新邻居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照着原住民的需求。这是一种最接近自然的保护动物的方式了吧,不需要刻意,也没有高昂的成本。这里真得很像是童话了,对比现今,发展与环境之间总有无法协调的矛盾,上面这种美好是很难想象的事了。所以,这也是这本写于二十世纪中叶的书一直经久不衰的缘故之一吧。
如果你想去兔子坡看看新人家,就来读读这本书吧:“新人家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