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9点半,xx省xx区成都北路893弄,一堂名为“足迹:红色序曲——起点·摇篮”的情景党课在修缮一新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内举行。一小时的党课,让参与的青年党员沉浸其中。来自xx区统计局的王幸元课后感慨:“从单一的参观、瞻仰,向体验、学习转变,这样身临其境的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
以上率下,“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
2月12日,市委中心组再次举行学习会,专题学新中国史,增强党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激发奋斗精神;
中共“一大”会址所在的xx区,区委积极谋划,打造“xx首发首创”系列微党课;
用活资源,讲好身边“党史”故事
在xx县,以多伦路为轴心,一片不足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密密麻麻排布着50处名人故居、38处历史遗址遗迹和44处优秀建筑。从周恩来旧居、赵世炎寓所旧居,再到左联会址纪念馆,党员们在“行走的党课”中体悟那一代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
xx新区潍坊xx街道将革命烈士李白的斗争故事,与双鸽大厦党群服务站结合,让“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新时代的高楼大厦中再次回响。当年,李白烈士牺牲的地方距离双鸽大厦不到200米。
xx市的xx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xx,也是劳模xx。从解决十万工人居住困难,到改革开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xx街道作为xx市首个社区“党史”学堂,通过鲜活的“村史”讲述,生动阐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xx县则充分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团的作用,依托“红帆讲堂”“xx汇”app、“社区通”等线上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线下红色资源,推动宣讲员深入基层一线,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xx在全国率先开始“党史”宣讲。截至6月8日,xx省委讲师团“党史”专家宣讲团已发动65位学者奔赴16个区,宣讲90余场,覆盖听众近22万人。xx16个区均已组建“党史”宣讲团。
学做结合,更好推进中心工作
xx县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现场设立教学点,深化示范区大课堂等学习教育平台;
xx区在“党史”宣讲中聚焦“信仰之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的韧劲,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实施“1234工程”推进党员教育落细落实
江苏省海安市围绕平台建设、内容创作、学用转化等三大版块,深入细致调研、认真总结提炼,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项评选、四大项目”的工作思路。
开展三项评选,促进站点提档升级。抓好远教站点“建学管用”各环节,在打牢基层、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助推学用成果转化出实效。一是开展“远教示范站点”三年轮选,对全市20个示范站点重新评估挂牌,首次将“两新”组织远教站点、驻外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延伸站点等纳入评选范畴,推动远教站点建设全面进步、全面提升。二是开展远程教育“十佳”学用工作案例,推动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事例真实、生动鲜活,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辐射带动全市基层站点多点开花。三是开展“十佳”远教管理员评选,实施“青蓝工程”结对帮扶计划,进一步促进远教管理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推进四大项目,优化教学资源建设。聚焦时势、时事,做强内容支撑,打造一批以大时代为底色、显小人物之光芒的精品力作,为党员教育注入活水源头。一是打造党员教育公益广告品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主题,邀请专业公司合力打造一部公益广告,持续做优党员教育公益广告“海安品牌”。二是制作“红色海安”系列音视频。以“红色海安”为主题,通过文献档案、遗迹遗物、当事人口述等方式,系统地反映海安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三是持续开发本土教学课件。自主开发8集系列微视频《了不起的奋斗者》,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展现平凡的党员代表在各自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形象。四是打造“青年说|对话四史”系列教学课件。用青春的视角、生动的形式,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党课不仅“活”起来,还“潮”起来。
(三)结合“三会一课”深入党史教育
(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二、经验做法
(一)思政课进入课堂
(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三、下一步打算
绘制一张作战图,高起点谋划
细化一张分类图,高要求落实
拓展一张实践图,高标准推进
(三)结合三会一课深入党史教育
(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二、经验做法
(一)思政课进入课堂
(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三、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