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时间:2024-02-07 作者:Kris

写观后感其实就是对已经看完的影片的回顾,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在写观后感的时候,保持一个理性思维是很关键的,下面是路路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通用6篇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1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2

一直以来,我把心丢了,任我怎么找也没找着,就这样迷茫地生活着,但仍渴望着追寻的东西。

当你内心有极度的欲望时,老天也会对你特别的卷念。或者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或者这个过程是悲伤的,或者这个过程让你失去一些人,这些只是考验你的一个过程而已,永远要记得自己的方向,自己将要走到哪里,只要相信,相信自己能冲出这个陷窝,总有那么的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当自己真正认知一点时,马上调整心态,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感谢所有的人,帮助过的,打击过的,开心过的,伤害过的,一切都释怀,平和去面对一切。所有的一切都不在是重点,所有的伤害都不是伤害,所有的痛苦都不在痛苦。

当渴望时,当渴望心中所想时,当用积极的心去面对时,老天也会感受得到的`,一点一点将美好的事物来到身边,当心中充满感激,所发出的能量也是有报的。

这两天都在想怎样有一条两全其美的妙计,也在苦恼着,终于今晚有了答案,正的太开心了。当想去搬到一个地方时,没想到也来了这个好消息。自上月底开始调整后,一切都在改变。我知道,这些都是感恩的回报,一切都是追求内在的平和的回报。生活总会伴着你开心快乐,感恩于心,感恩于你。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3

今天校外辅导班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动了,我是边看边流着眼泪,十个人编织了十个故事造就了十个英雄,他们的事迹都十分典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要说对我最感动的是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一天晚上,一辆失控的大车像无头苍蝇一样,高速撞向刚下课的初三(3)班的学生们,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张丽莉老师看见了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顾一切冲向孩子们,用力把孩子们推开,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反映过来,寻找救命恩人时,发现张丽莉老师已经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同学们含着泪拨打了120,当这位善良的好老师被赶来的救护人员艰难地从车轮下救出抬上担架时,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0救护车开上公路时,已有自发的数百辆车等在那里,一起开着灯为她送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好几天张丽莉老师才从昏迷中醒来,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瘫痪。

在节目播出中,她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她的学生们个个含泪向她拥去,抱成一团,全场一片掌声。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停地在想:张老师是个非常普通的女老师,她当时那来那么大的勇气?她当时有没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责怪她的,可她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把生留给了学生。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不是每个人随便能做到的,是张老师平时心中装着学生,是张老师对学生充满着爱,是张老师的善良和高素质。张老师是时代的骄子,是我们的英雄。现在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象张丽莉老师这样的人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张丽莉这个名字。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4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

我们都知道人造卫星,但是你们知道是谁设计的吗?是孙家栋,你们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孙家栋他是就是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者,后来成为了总设计师。当嫦娥九号发射成功时,大家都互相握手拥抱时,孙家栋就却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王峰,凌晨一点钟,一楼客厅着火了。他可以最先逃生,打他却没有。他把自己的家人救出,还把邻居救出,楼上的人也救了出来,邻居都得救了,而他却被烧成了黑人。所有人都知道了,把这个故事打在报纸上。在100多天中治疗,有人捐款,有人捐自己的皮肤。结果,在100多天的治疗中,去世了。

支月英,她是山内的一名小学的教师。她的女儿对她说:“你是给好老师,但你不是好妈妈。”她还要做一名山内的教师,一直干到自己干不到为止。

秦玥飞,他是大学生村官。他来得村里,开始建设,建设许多村民用的,吃的东西。我感觉他很了不起。

我感到这些人都很了不起,我要向这些人学习。我们祖国能有这要的人,我很欣慰。总有一双眼在注视着他们。

感动中国,就到这里就结束了。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5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动力。近几年来,江西就通过“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掘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这些来自于身边的典型引导下,民众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道德,好人效应如同“滚雪球”般在我们的身边轮番滚动,推动了另一批好人群体的出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是擦着眼泪跟孩子一起看完的。这道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给我这个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当看到《感动中国》呈现出的一幕幕好人好事时,那久违的感动让我几度落泪。在感动与泪水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和动容。那一刻,因为这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让我再一次相信这世界依旧充满善良。谁说人间没有真爱,谁说社会缺乏信任,谁说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沦丧?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国家的脊梁,时代的榜样,传承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着力量。

无论哪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事迹总能深深地触动我们。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的,是他们或朴实无华,或艰难执著,或惊天动地,或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对孝道、对爱情、对诚信的朴素诠释;是他们因人而异,却共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穷人格魅力。多少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里书写着不朽的诗篇,多少人在艰难的逆境里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多少人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前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多少人在这个人心冷淡的年代里,感动着你我,感动着中国。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的“时代楷模”钟扬;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年轻排雷战士杜富国;“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敌人路,聚拢起民间正气”的退役军人吕保民;“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的退休老人马旭;万米高空从容面对“惊心动魄”险情的“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半盲”扶贫局长张渠伟;“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的执着坚持和默默付出,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他们才是时代的榜样,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奉为偶像,成为他们的忠实粉丝。

时间永是流逝,故事终将变成过往。视听盛宴带来的是感官的`撞击。帷幕谢去,留下的是袅袅余音,不是天籁,胜似天籁。心扉为其开启,灵魂最深处沉睡的因子被唤醒。“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与其说是对过往的追念,不如说是一曲礼赞精神与灵魂的颂歌。对普罗大众来说,随着音画渐褪,我们从这场盛宴中汲取什么,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也许做不到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思想,去支持自己坚定自信地为实现梦想而拼搏。

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里看到美好,给予我们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6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基本原则。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尊老爱幼,争做人人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职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他们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折射出一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